What is Cold War?

2006-12-04 9:52 pm
美國史上常見 Cold War 這字, 字意上是冷戰, 但真正意思是什么?
更新1:

Takmanman Ko on Sang 兩位的答案均有高度兌讀價值, 相信對史有上佳的認識. 謝謝! 如方便的話, 我可否向你們問有關美國內戰(Civilwar)的史事件及人物?

回答 (3)

2006-12-04 10:14 pm
✔ 最佳答案
第二次先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和蘇聯一直是盟國,但大戰結束後兩國的政冶分岐便很快暴露出來。1945年至1947年間,共產主義蘇聯控制著的東歐國家,這些東歐國家在當時在秘密的警察機關權力至上基礎上的單一政黨國家,創立共產主義的東歐國家,深深地觸怒了美國輿論。1946年3月,前英國首相邱吉爾 (Winston Churchill)發表演說,總結了歐洲的政治分岐,並提出蘇聯正在建立起一個"鐵幕" (The Iron Curtain)。
1947年3月,美國德總統杜魯門(Harry S.Truman)承諾美國要阻止共產黨/共產主義的蔓延。對美國承諾後的第一次考驗是1948年1月,當時蘇軍駐扎在東德東柏林,突然封鎖了通向西柏林的通道。切斷駐扎在西德的英、法、美聯軍食物和物資供應,令聯軍需要以空投方法補給藉此援助他們對抗蘇聯的封鎖。

蘇聯的行動促使十二個西方國家於1949年4月組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The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簡稱"北約"(NATO),藉以阻止蘇聯的擴張,最後,蘇聯也于1955年與東歐國家組成“華沙公約組織”(The Warsaw Pact)。1949年蘇聯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的消息公報後,令當時美國對共產黨的恐懼達到新高點。

翌年韓戰爆發,西方盟國在聯合國的旗幟下開始與共產主義國家冷戰,翌年韓戰爆發,西方盟國在聯合國的旗幟下開始與共產主義國家冷戰,美國政府不再使用原子彈,而是採取措施阻止戰爭擴大。蘇聯在韓戰中支持北朝鮮人,於是冷戰型態正式確定了。從此美國和蘇聯不再正面直接對抗,而是盡可能在各方面進行競賽。包括在軍事科技、培訓兵種等競賽。

50年代,兩國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核武競賽,最初雙方都集中開發大型遠程核彈。其後再發展洲際導彈,雙方發展再發展,至60年代,兩國開始再創立更復雜的防御系統;確保被對方攻擊時有更好的防預。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時更差點引發起第3次世界大戰。在迫在眉睫的關鍵時刻,蘇聯最終撤走導彈。72年限制戰略武器會談(SALT)達成第一步協議,但主要成效卻允許蘇聯在核武數量與美國看齊。80年代,美國發展星球大戰計劃(STAR WARS),計劃通過太空中的軍事偵察衛星防御系統,抵抗蘇聯核武,因過度花費於冷戰時的開發,當時蘇聯已不復60年代的威嚇力。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不得不進行結束軍事競賽,終在1987年結束了30多年的冷戰。
2006-12-05 6:01 pm
何謂冷戰?

1‧ 「冷戰」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之間長期對抗的緊張狀態。



2‧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全球出現了兩大對立陣營:

a﹞ 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

b﹞ 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



II‧ 冷戰的特點

1‧ 冷戰原指國際間不直接使用武器的各種對抗,不過後來連局部戰爭也包括在內。



在冷戰期間,兩大陣營對抗的特點如下:

雙方利用間諜活動竊取情報。

彼此以意識形態的宣傳,攻擊對方。

雙方在經濟、貿易、文化交流方面隔絕。

出現一些局部戰爭,如韓戰、越戰等。

競相擴軍備戰。


冷戰的起因

兩大集團的利益衝突。

社會主義國家經濟上比較落後,多實行對外封閉政策,以維護一黨專政,貿易專利。

西方經濟比較先進,極力要打破東方國家的閉關。



彼此意識形態的差異。

資本主義國家提倡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權思想。

社會主義國家奉行馬克思的共產學說。

雙方都極力營造國際輿論、宣傳和抹黑對方。



雙方極力爭奪中間勢力。

為了擴展自身的勢力,東、西方兩大陣營都極力拉攏中間勢力。

美援助西方國家。
蘇打出「反美反帝」旗號。













冷戰的發展

「鐵幕」

1946年,英首相邱吉爾指出蘇聯用「鐵幕」使共產國家與西方自由世界隔絕。





美、蘇爭奪勢力範圍
1947年3月,美國總統杜魯門主張撥款援助希臘、土耳其,以防止共產黨在該地建立親蘇的政治。是為冷戰正式展開的標誌。

美國國務卿馬歇爾於1947年6月倡議「援助歐洲復興」計劃。美國的經濟援助強化了資本主義陣營間的連繫。

蘇聯也由外交部長莫托洛夫提出對東歐實行援肋,以抗衡美國。



「柏林封鎖」危機﹝1948 – 49﹞

背景

二次大戰後,德國被美、蘇、英、法四國佔領。

首都柏林位於蘇佔領區內,也被上述四國佔領和管治…,

雙方在柏林衝突日益加劇。



柏林的封鎖與反封鎖

1948年6月,蘇聯封鎖了柏林,意圖控制整個城市。

美、英、法以飛機運輸來補給各佔領區的物資供應。

1949年5月,蘇聯解除對西柏林的封鎖,危機才告消除。



危機造成的結果

東西德形成

1949年5月,在美、英、法許可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宣告成立。

同年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也在聯佔領區成立。

東德為防止民眾投奔西方,在1961年築建「柏林圍牆」,使東西柏林完全隔絕。



兩大對立軍事組織成立

1949年4月,美、加、英、法締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蘇聯及東歐各國則於1955年組成「華沙公約組織」。與北約抗衡。
2006-12-05 4:00 am
冷戰(英語: Cold War, 俄語: Холодная Война, 1945年—1990年)簡單來説就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即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國)和以蘇聯為首的東歐集團(即華沙條約組織(華沙公約組織)的成員國)之間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對抗。這個詞起源於1947年4月16日伯納德·巴魯克在南卡羅來納州哥倫比亞的一次演説。此外,1946年邱吉爾訪問美國,在這次訪問中他發表了著名的鐵幕演說:「從波羅的海邊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拉下」。間接表示冷戰的開始。

這場全面的「東方對西方」的戰爭並未真正爆發,最大的原因是由於雙方都擁有大量的核子武器,一旦直接衝突可能導致全人類毀滅,因此雙方都盡力避免發生全面的「熱」戰(請見相互保證毀滅),實際上只是在經濟、哲學、文化、社會和政治立場方面產生嚴重對立:西方指責東方不民主、極權主義和共產專制,而東方則批評西方是中產階級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東方國家指責西方國家「帝國主義」、「剝削勞工」,而西方國家則稱東方國家為「極權鐵幕」,企圖將民主國家納入極權專制的統治。

冷戰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開始,直到1990年代初蘇聯解體為止。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和阿富汗爭端是幾個東西方國家發生區域衝突的例子,但是大多數時候只是雙方代理人之間的衝突,在這些衝突中,主要強國只是通過資金和武器援助各自支持的國家或組織。這麼做就減少了兩大陣營衝突的緊張性。

美國與蘇聯競爭的一個主要領域就是科學技術,此外還包括了十分隱蔽的間諜戰,和雙方的政治宣傳戰。雖然雙方的諜報系統經常採取秘密的暗殺行動,但是由於核武器的威懾,兩陣營一直沒有發生全面衝突。當然在當時,人們並不清楚,一個地區性的小規模衝突是否有可能引發核戰爭,有鑑於此,每一次的衝突都會引發人們極高的關注。這種緊張態勢幾乎像真正的戰爭那樣改變了全世界所有人的生活。

德國可以算是冷戰中最主要的爭端焦點,特別是柏林。柏林圍牆很可能是冷戰最生動的標誌。這堵牆分隔了東柏林(屬於東德)與西柏林(屬於西德),使西柏林孤立於東德內。


[編輯] 歷史編纂
西方世界對冷戰的研究經歷了3個階段。在二戰結束後10多年的時間內,很少有學者會挑戰美國官方對冷戰起因的看法:即雙方關係的破裂是由於史達林違反了雅爾達共識、蘇聯企圖主宰東歐,以及蘇聯的擴張主義。

但是之後很多歷史學家提出了另一種觀點:美國企圖保障其在全球的貿易利益才是冷戰最主要的起因。一些歷史學家認為,美國的帝國主義野心如果不是最主要,至少也是與蘇聯的作為同等重要的導致冷戰爆發的原因。簡單而言,史學家對誰應該為二戰期間結盟的美蘇關係的破裂以及冷戰是否是不可避免的這兩個問題上產生分歧。後一種觀點(即美國應該負責)在越南戰爭中達到頂峰,很多人開始認為,美國在道德層面上並不比蘇聯高多少。

在冷戰後期,歷史學家們開始尋求一種後修正主義的解答。到冷戰結束後,這一派觀點已經佔了上風。這派歷史學家並不認為兩個超級大國中的任何一國應該為冷戰負全責,而是歸咎於雙方的誤解與反應,兩方都應對冷戰負責。後修正主義學者追隨了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的看法,認為美國在歐洲的政策,如1947年對希臘的援助和馬歇爾計劃是必要的。

根據這種觀點,「共產主義運動」並不是西歐困境的根源。相反,在經濟、政治方面的全面戰爭,以及歐洲的社會結構才是其根源。而馬歇爾計劃重建了一個良好的歐洲經濟體系,從而減少了極左勢力在西歐的吸引力。對歐洲來説,經濟援助結束了資金短缺,刺激了對戰後重建的投資。對美國來説,該計劃解決了生產過剩的問題,增加了美國對外出口。北約組織則將西歐國家納入共同防禦體系,從而避免了共產主義的擴張。後修正主義學派不認為共產主義具有擴張性,企圖推翻「自由世界」,但是他們同時認為美國在歐洲的政策在確保歐洲的穩定方面是必要的,從而避免權力向蘇聯傾斜,最終危及到西方的經濟、政治制度。


收錄日期: 2021-04-25 19:21:5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04000051KK0140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