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第二次先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和蘇聯一直是盟國,但大戰結束後兩國的政冶分岐便很快暴露出來。1945年至1947年間,共產主義蘇聯控制著的東歐國家,這些東歐國家在當時在秘密的警察機關權力至上基礎上的單一政黨國家,創立共產主義的東歐國家,深深地觸怒了美國輿論。1946年3月,前英國首相邱吉爾 (Winston Churchill)發表演說,總結了歐洲的政治分岐,並提出蘇聯正在建立起一個"鐵幕" (The Iron Curtain)。
1947年3月,美國德總統杜魯門(Harry S.Truman)承諾美國要阻止共產黨/共產主義的蔓延。對美國承諾後的第一次考驗是1948年1月,當時蘇軍駐扎在東德東柏林,突然封鎖了通向西柏林的通道。切斷駐扎在西德的英、法、美聯軍食物和物資供應,令聯軍需要以空投方法補給藉此援助他們對抗蘇聯的封鎖。
蘇聯的行動促使十二個西方國家於1949年4月組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The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簡稱"北約"(NATO),藉以阻止蘇聯的擴張,最後,蘇聯也于1955年與東歐國家組成“華沙公約組織”(The Warsaw Pact)。1949年蘇聯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的消息公報後,令當時美國對共產黨的恐懼達到新高點。
翌年韓戰爆發,西方盟國在聯合國的旗幟下開始與共產主義國家冷戰,翌年韓戰爆發,西方盟國在聯合國的旗幟下開始與共產主義國家冷戰,美國政府不再使用原子彈,而是採取措施阻止戰爭擴大。蘇聯在韓戰中支持北朝鮮人,於是冷戰型態正式確定了。從此美國和蘇聯不再正面直接對抗,而是盡可能在各方面進行競賽。包括在軍事科技、培訓兵種等競賽。
50年代,兩國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核武競賽,最初雙方都集中開發大型遠程核彈。其後再發展洲際導彈,雙方發展再發展,至60年代,兩國開始再創立更復雜的防御系統;確保被對方攻擊時有更好的防預。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時更差點引發起第3次世界大戰。在迫在眉睫的關鍵時刻,蘇聯最終撤走導彈。72年限制戰略武器會談(SALT)達成第一步協議,但主要成效卻允許蘇聯在核武數量與美國看齊。80年代,美國發展星球大戰計劃(STAR WARS),計劃通過太空中的軍事偵察衛星防御系統,抵抗蘇聯核武,因過度花費於冷戰時的開發,當時蘇聯已不復60年代的威嚇力。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不得不進行結束軍事競賽,終在1987年結束了30多年的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