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文字

2006-12-04 7:20 pm
請列出中國古文字!!(愈多愈好!!)

回答 (1)

2006-12-05 10:17 am
✔ 最佳答案
文字的發展-早期的定型文字──甲骨文
中國的文字從出現至今,已經歷了早期的圖畫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以及印刷術發明後為適應印刷要求而逐漸產生出來的各種印刷字體等漫長的發展歷程。其中,甲骨文字被人們看作是中國最早的定型文字。
  十九世紀後期,在河南安陽,農民在耕地時偶爾地發現了甲骨的碎片,他們把這些甲骨作為龍骨賣到藥房。一八九九年,古代文字學家劉鄂在別人所服的中藥中,發現了這種上面刻有古文字的甲骨,便開始收集研究工作。
 甲骨文字是商朝後期寫或刻在龜甲、獸骨之上的文字,其內容多為"卜辭",也有少數為"記事辭"。因為那時人們用被灼燙過的甲骨上的紋絡來判斷事物的吉凶。占卜完畢,就將占卜的時間、人名、所問事情、占卜結果,以及事後驗証刻在上面,形成了具有明顯特徵的甲骨文。
  甲骨上的文字,有刀刻的,也有朱書和墨書的。刀刻的甲骨文字有的填滿朱砂,其字體與今不同,因此難以辨認。現已發現的甲骨文字有四五千個。經過文字學家和考古學家分析、判斷,能夠辨認的已近兩千。這些甲骨文字中,多為從圖畫文字中演變而成的象形文字,許多字的筆畫複雜,近似圖畫,而且異體字較多。這說明中國的文字在殷商時期尚未統一。
  另一方面,甲骨文中已有形聲、假借的文字,從而說明文字的使用已經有了相當長久的歷史。


圖片參考:http://hk.geocities.com/plkchp/evl13208_pic.jpg

文字的發展- 金文
繼甲骨文之後出現的漢字書體就是金文。由於這種文字多鑄各種青銅器上而得名,也稱為鐘鼎文或青銅器銘文。
  至今所見最早有銘文的青銅器,為商代中期以後的物品,銘文都很簡單,文字書體近似甲骨文。最具代表性的是西周的青銅器銘文。
金文是雕刻或鑄造在青銅器皿上的文字,常載於各種彝器、樂器、兵器、度量衡器、鑄幣、銅鏡和金屬印章之上。其中以彝器之上載文數量最多。各種器物上的文字,較之前的甲骨文長更完整。字數少者數十字,多者數百字。例如西周前期的大盂鼎就載字二百九十一個。
現存金文字數最多的是西周遺物"毛公鼎",載文五百字。其次是戰國時期河北平山縣的中山王鼎,載文四百六十九字。

  再次是與中山王鼎同時出土的中山王方壺,載文四百四十八字。各種器物上的文字,多刻或鑄在器物的外面,但也不乏鑄於器物內壁者,甚至還有的刻或鑄在器物的蓋、柄、耳子、足、頸之上。真是五花八門,不一而足。
  刻或鑄在鐘鼎彝器上的文字,主要用於記載戰爭、盟約、條例、典禮、賞賜、任命等政治事件,早期的金文則多刻有卜名、謚號、氏族名、器物名。現存載文最長的"毛公鼎"全文五百字,分五段,各段均為"王若曰"起,顯然是出自當時(周成王時,公元前一一一五-一零七九年)史官之手,目的在於鑄在鼎上,傳之長久。又如,公元前八九世紀的"散氏盤",載有關於當時二諸侯采邑疆界的條款。
  這可見當時,手工雕刻技術發展到用於刻鑄金文,較之前的甲骨文用途更廣,於中國文化事業的發展發揮著越來越大的推動作用。
   鐘鼎彝器等青銅器皿上的文字,有刻有鑄,但鑄多於刻。從工藝技術角度講,鑄要比刻復雜,難度也大得多。就其製作工藝論之,鑄需先製範,而範不僅需要刻,而且刻的是反體字。鑄造出來的文字的質量,取決於刻範的好壞。只有範刻得好,范上文字筆畫的深淺適度、體式規範,鑄出來的文字才能達到預想效果。顯然,雕刻深度適宜的反體字,要比雕刻正體字對技術要求嚴格得多。因此,金文的出現,是手工雕刻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飛躍,據此,可以把金文看成是手工雕刻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圖片參考:http://hk.geocities.com/plkchp/evl13213_pic.jpg

文字的發展-篆書
 

篆書又分為大篆和小篆,是漢字書體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
  大篆在中國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對文字學的貢獻而言,以史籀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它始變古文,別創新體,以趨簡便。著有《大篆》十五篇。大篆是相對于小篆而言的。
  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書、史書之稱。周宣王時,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為籀所作,故世稱"籀文"。"籀文"乃據古文而作,是在古文基礎上整理出來的,故其與古文或同或異。今其文散見于《說文解字》和後人收集的各種鐘鼎彝器之中。其中以周宣王時所作石鼓文最為著名。
小篆又名秦篆,為秦朝丞相李斯所創。秦始皇滅六國,統一華夏,其疆域廣而國事多,文書日繁,甚感原有文字繁雜,不便應用﹔加之,原有秦、楚、齊、燕、趙、魏、韓七國,書不同文,寫法各異,亦極待統一。乃命臣工創新體文字。於是,丞相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就大篆省改、簡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筆致遒健之意而名之。
  小篆較之大篆,形體筆畫均已省簡,而字數日增,這是應時代的要求所致。從古文到大篆,從大篆到小篆的文字變革,在中國文字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佔有重要地位。
 

圖片參考:http://hk.geocities.com/plkchp/evl13203_pic.jpg

小篆字體 大篆字體
文字的發展- 行書
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運筆自由的一種書體,這是後漢穎川劉德升所造,即正書之變體,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稱之"行書"。自晉迄今,行書用處最大,用得最廣,一般性書寫幾乎均用行書。
  

 


圖片參考:http://hk.geocities.com/plkchp/evl13214_pic.jpg

文字的發展-草書
草書,又稱破草、今草,由篆書、八分、章草,沿襲多種古文字變化而成。草書始於章草,而章草又帶有比較濃厚的隸書味道,因其多用於奏章而得名。章草進一步發展而成"今草",即通常人們習稱的"一筆書"。今草字中的大部分均是章草或行書趨於簡捷者。
  
漢字發展到草書一體,已近完美無暇。唐朝之後,雖又出新體,即張旭之"狂草"。但狂草寫出來他人多不能識,只能作為供人們欣賞的藝術品,但失去了它作為記載和傳播信息的文字的作用。鑒於此因,草書難以再向前發展。文字的發展只能另闢新徑,沿著新開闢的方向──印刷字體演進了。




圖片參考:http://hk.geocities.com/plkchp/evl13215_pic.jpg


收錄日期: 2021-04-20 13:33:5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04000051KK0094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