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勗 和 荀彧 是否同一人?

2006-12-04 6:58 pm
荀勗 和 荀彧 是否同一人?

回答 (3)

2006-12-04 7:36 pm
✔ 最佳答案
雖然「勗」與「彧」同音,但他們不是同一人。

荀勗(?—289年),字公曾,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魏晉間政治家,也是音樂家、目錄學家。漢代司空荀爽的曾孫。早慧好學,為大將軍營曹爽的掾(秘書),遷中書通事郎,曹爽被殺,無人敢弔唁,唯獨荀勖隻身前往致哀,大家才跟去。後追隨司馬昭,晉國初建,曾與裴秀、羊祜共掌機密,拜侍中、中書監、光祿大夫,官至尚書令。通音樂,依照十二律製造12支笛,以正音律;泰始十年(274年)領秘書監,與中書令張華依劉向、劉歆《別錄》,整理西晉宮廷藏書。咸寧五年(279年)汲郡(今河南汲縣)古墓中發現的古文簡牘文獻,負責校理「汲塚書」成《竹書紀年》。



荀彧(163年-212年),字文若,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曹操重要謀士。

生平
他出身官宦世家,年輕就展露才能,免於譏議。南陽名士何顒曾經讚其為「王佐之才」。189年,舉為孝廉,再遷亢父令(音剛甫)。董卓入長安時期,預測到家鄉潁川必會受攻擊,勸村人搬走,但村人不聽,荀彧惟有棄官與家人搬到冀州,後來潁川果然受到董卓軍屠殺。

漢末諸侯割據,他先依附袁紹,發現袁紹不能成大事,便於191年投奔東郡太守曹操,曹操視他為張良,任為奮武司馬,一年後再為鎮東司馬。194年,當曹操征陶謙時,陳宮與張邈背叛曹操,迎接呂布。當時荀彧守甄城,郭貢率數萬兵來到城下,郭貢求見,荀彧親自出城見面,夏侯惇雖勸阻,但荀彧認為郭貢口和心不和,果然成功令郭貢撤走。荀彧便與程昱、夏侯惇力保三城,令曹操有能力反攻呂布。

196年8月,荀彧提出迎漢獻帝到許昌,令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勢力大增。不久就任侍中,守尚書令,參與軍國大事,多次提出計謀,也舉薦了荀攸、鍾繇、郭嘉、陳群、杜襲、司馬懿、戲志才等謀士,建立起一個陣容強大的智囊團,成為曹操集團中重要謀士。其間勸阻了曹操北伐袁紹,認為應先討伐呂布,曹操遵從。官渡之戰前,孔融曾對荀彧表示擔心袁紹勢強,但荀彧一一分析袁紹君臣之錯,後來正如他所預料。

200年,在曹、袁對峙於官渡,曹操因缺糧而想撤退,但荀彧以一信令曹操下定決心,最終擊敗袁紹。被封為萬歲亭侯,食邑一千戶。其間勸止曹操南征劉表、復置九州之事。212年,董昭等人推舉曹操為魏公,但荀彧仍忠於漢室,站在獻帝的立場,所以提出反對。

曹操雖然口頭答應不作魏公,但心頭不忿,而且之前荀彧曾收過漢獻帝岳父伏完抱怨曹操誅殺董承的信,曹操對荀彧已經不悅。正好曹操南征孫權,派荀彧到譙犒軍,任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在途中至壽春憂鬱而死。另有一說曹操送來一個空盒,荀彧知道是要他自殺,於是服藥。時年五十,諡為敬侯。第二年,曹操升任魏公。


特徵
典略中形容荀彧擁有「為人偉美」,而潘勗為荀彧立碑文寫遁「瑰姿奇表」,更被狂士禰衡說荀彧「文若可借面弔喪」,其意為荀彧有美貌,可以用來弔喪,其人可見是一美男子。

他對忠於漢室,早年支持曹操迎接漢獻帝到許,令漢獻帝受到保護,後來又反對曹操進為魏公,而為保漢室。但就因如此,與曹操理念背離。


家庭

祖父
荀淑,任朗陵令,有高才,漢順、桓之時十分出名。有八子,人稱「八龍」

父輩
荀儉
荀緄(古音反),荀彧父親,任濟南相。
荀靖,有德名,終身隱居,被名士許子將評與其弟荀爽「二人皆玉也,慈明(荀爽)外朗,叔慈(荀靖)內潤。」
荀燾
荀詵
荀爽少時已經十分聰明,後被董卓徵召,歷任平原相、光祿勳、司空,九十五日就升任三公。
荀肅
荀(音敷)

兄弟
荀衍,荀彧三兄。
荀諶,荀彧之弟。袁紹部下,與高幹一起勸說冀州刺史韓馥投降。官渡之戰敗後,不知去向。


唐氏,東漢中常侍唐衡之女。本嫁給傅公明,但傅公明不允,轉嫁荀彧。


荀惲,嗣侯,官至虎賁中郎將。但因與曹植有交情,被曹丕憎恨,早卒。妻子為曹操之女安陽公主。
荀俁,任御史中丞。
荀詵,任大將軍從事中郎,早卒。
荀顗,博學而意思慎密,任散騎侍郎,再任尚書。後仕於晉,位至太尉,封臨淮康公。
荀粲,崇尚道教。娶著名的美人曹洪之女為妻。妻子病亡後,痛悼不能已,歲餘亦亡,時年二十九。

姪子
荀攸,曹操重要謀士之一。


荀甝,荀惲長子,本為散騎常侍,後進爵廣陽鄉侯,死時三十歲。
荀霬,荀惲次子,官至中領軍,死時諡貞侯,追賜驃騎將軍。其妻為司馬懿之女,與司馬昭、司馬師有交情。咸熙中,開建五等 ,後以著勳前朝,改封愷南頓子。
荀寓,荀俁之子,少與裴楷、王戎、杜默皆有名於京城,後來仕晉,位至尚書。

曾孫
荀頵,荀甝之子,為羽林右監,早卒。
荀憺,荀霬長子,任少府。
荀愷,荀霬次子,晉武帝時為侍中,位至征西將軍
荀悝,荀霬三子,任護軍將軍,追贈車騎將軍。
荀羽,荀寓之子,位至尚書。

評價
三國誌評曰: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風,然機鑒先識,未能充其志也。

裴松之評曰:世之論者,多譏彧協規魏氏,以傾漢祚;君臣易位,實彧之由。雖晚節立異,無救運移;功既違義,識亦疚焉。陳氏此評,蓋亦同乎世識。臣松之以為斯言之作,誠未得其遠大者也。彧豈不知魏武之志氣,非衰漢之貞臣哉?良以於時王道既微,橫流已極,雄豪虎視,人懷異心,不有撥亂之資,仗順之略,則漢室之亡忽諸,黔首之類殄矣。夫欲翼讚時英,一匡屯運,非斯人之與而誰與哉?是故經綸急病,若救身首,用能動於嶮中,至於大亨,蒼生蒙舟航之接,劉宗延二紀之祚,豈非荀生之本圖,仁恕之遠致乎?及至霸業既隆,翦漢跡著,然後亡身殉節,以申素情,全大正於當年,布誠心於百代,可謂任重道遠,志行義立。謂之未充,其殆誣歟!

何顒:「王佐才也。」

曹操:「吾之子房也。」、「與君共事已來,立朝廷,君之相為匡弼,君之相為舉人,君之相為建計,君之相為密謀,亦以多矣。夫功未必皆野戰也,原君勿讓。」、「君之策謀,非但所表二事。前後謙沖,欲慕魯連先生乎?此聖人達節者所不貴也。昔介子推有言『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君密謀安眾,光顯於孤者以百數乎!以二事相還而復辭之,何取謙亮之多邪!」

曹操表荀彧:「臣聞慮為功首,謀為賞本,野績不越廟堂,戰多不踰國勳。是故典阜之錫,不後營丘,蕭何之土,先於平陽。珍策重計,古今所尚。侍中守尚書令彧,積德累行,少長無悔,遭世紛擾,懷忠念治。臣自始舉義兵,周游征伐,與彧戮力同心,左右王略,發言授策,無施不效。彧之功業,臣由以濟,用披浮雲,顯光日月。陛下幸許,彧左右機近,忠恪祗順,如履薄冰,研精極銳,以撫庶事。天下之定,彧之功也。宜享高爵,以彰元勳。」、 「昔袁紹侵入郊甸,戰於官渡。時兵少糧盡,圖欲還許,書與彧議,彧不聽臣。建宜住之便,恢進討之規,更起臣心,易其愚慮,遂摧大逆,覆取其眾。此彧睹勝敗之機,略不世出也。及紹破敗,臣糧亦盡,以為河北未易圖也,欲南討劉表。彧復止臣,陳其得失,臣用反旆,遂吞凶族,克平四州。向使臣退於官渡,紹必鼓行而前,有傾覆之形,無克捷之勢。後若南征,委棄兗、豫,利既難要,將失本據。彧之二策,以亡為存,以禍致福,謀殊功異,臣所不及也。是以先帝貴指縱之功,薄搏獲之賞;古人尚帷幄之規,下攻拔之捷。前所賞錄,未副彧巍巍之勛,乞重平議,疇其戶邑。」

後漢書論曰:「自遷帝西京,山東騰沸,天下之命倒縣矣。荀君乃越河、冀,閒關以從曹氏。察其定舉措,立言策,崇明王略,以急國艱,豈雲因亂假義,以就違正之謀乎?誠仁為己任,期紓民於倉卒也。及阻董昭之議,以致非命,豈數也夫!世言荀君者,通塞或過矣。常以為中賢以下,道無求備,智筭有所研疏,原始未必要末。斯理之不可全詰者也。夫以衛賜之賢,一說而斃兩國。彼非薄於仁而欲之,蓋有全必有喪也,斯又功之不兼者也。方時運之屯邅,非雄才無以濟其溺,功高埶彊,則皇器自移矣。此又時之不可並也。蓋取其歸正而已,亦殺身以成仁之義也。」

後漢書贊曰:「公業稱豪,駿聲升騰。權詭時偪,揮金僚朋。北海天逸,音情頓挫。越俗易驚,孤音少和。直轡安歸,高謀誰佐?彧之有弼,誠感國疾。功申運改,跡疑心一。」
參考: 維基
2006-12-05 6:17 pm
荀勗 和 荀彧 are not同一人
2006-12-05 12:49 am
不是

荀勗(?—289年),字公曾,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魏晉間政治家,也是音樂家、目錄學家。漢代司空荀爽的曾孫。早慧好學,為大將軍營曹爽的掾(秘書),遷中書通事郎,曹爽被殺,無人敢弔唁,唯獨荀勖隻身前往致哀,大家才跟去。後追隨司馬昭,晉國初建,曾與裴秀、羊祜共掌機密,拜侍中、中書監、光祿大夫,官至尚書令。通音樂,依照十二律製造12支笛,以正音律;泰始十年(274年)領秘書監,與中書令張華依劉向、劉歆《別錄》,整理西晉宮廷藏書。咸寧五年(279年)汲郡(今河南汲縣)古墓中發現的古文簡牘文獻,負責校理「汲塚書」成《竹書紀年》。

荀彧
荀彧(163-212),字文若,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漢末諸侯割據,他先依附袁紹,發現袁紹不能成大事,便投奔曹操。他為曹操出過不少主意,最有遠見的是迎獻帝到許。不久任尚書令,參與軍國大事,成為曹操集團中重要的謀士,曹操視他為「吾之子房(張良)」。後因反對曹操稱魏公,被迫自殺(一說病逝)。


收錄日期: 2021-04-27 21:30:4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04000051KK0086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