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辞》講甚麼?我睇唔明.

2006-12-04 3:40 pm
同上.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回答 (4)

2006-12-04 4:17 pm
✔ 最佳答案
當木蘭在家裡紡織時," 唧唧 "的聲音不斷發出,而織布機所發出的聲卻聽不到,只可聽到木蘭不斷歎息。若問木蘭有甚麼擔心和憂慮,木蘭則說不會為自己擔心和憂愁,但昨晚收到軍帖和十二卷軍書,獲悉皇帝要徵兵打仗,木蘭的父親名字則在徵兵入伍的行列,木蘭的父親既無精壯的兒子,木蘭又無兄長,因此木蘭希望有一匹良駒,從此可代父從軍。
分別到市集的東面購買一駿馬,在西面購買鞍韉,在南面購買轡頭,在北面購買長鞭。
在黎明告別父母出發,晚上在黃河邊露宿,聽不到父母的呼喚,但聽到黃河流水濺濺的聲響。
在黎明時離開黃河繼續行程,晚上到達黑山,聽不到父母的呼喚,只聽到燕山敵人馬匹啾啾的叫聲。
趕赴萬里機密性的軍事行動,像飛一樣度過重重關口與山嶺。北方的寒氣傳來打更的梆子聲,寒冷的月光照在鐵甲戰袍上。身經百戰的將軍戰死了,經過十年的征戰,壯士終於凱旋歸來。
回來見天子,天子高坐明堂。依照所記的功勳升到極高的職位,賞賜成千成百。
皇帝問木蘭想要什麼?「木蘭無意作尚書郎,希望借我日行千里的精壯駱駝,送我回故鄉。」
爹娘聽到女兒回來,互相扶持著走出外城去迎接。姊姊聽到妹妹回來,便到房間梳妝打扮。弟弟聽到姊姊回來,趕緊磨刀宰殺豬羊。打開我臥室東邊的門,坐上我臥室西邊的床。脫去我戰時的衣袍,穿上我從前的服裝。對著窗整理烏黑柔美的鬢髮,對著鏡子在額頭上貼上花黃。出門見軍中的同伴,同伴們都驚訝的說:「一起生活了十二年,竟然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雌兔腳步一樣跳躍,目光一樣模糊。若兩兔靠近在地面奔跑時,又如何能辨別雄雌呢?


內容討論

1 木蘭為甚麼要代父從軍?

君主徵召木蘭的父親當兵,可是他年紀已老,既無長子可以頂替,幼子年紀又小,木蘭愛護父親,不願老父辛勞、涉險,因此寧願代父從軍。

2 木蘭為了購備從軍用品,走遍了東、南、西、北四市。你認為她真的需要那樣奔走嗎?作者為甚麼要這樣描述呢?(提示:民歌有重複詠唱的特點。)

事實上,木蘭並不需要走遍東、南、西、北四市才可以買齊從軍用品。作者這樣描述的原因是:

(1) 強調木蘭從軍前為準備軍需品的奔波與不辭辛苦。

(2) 這是民歌的複沓手法,反複詠唱可以增強節奏感和音樂性。

3 哪些詩句寫出木蘭奔赴戰場的經過?試列出詩句。木蘭經過甚麼地方?當時木蘭的心情怎樣?

(1) 「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聲濺濺。旦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 胡騎聲啾啾。」上述詩句寫出了木蘭奔赴戰場的經過。

(2) 木蘭由家鄉出發,先到黃河,然後到黑山,最後到達燕山附近。

(3) 當時木蘭離別了父母,所以心中十分思念他們。

4 下列兩組詩句,分別反映了木蘭怎樣的品格?

(1) 不聞機杼聲,唯聞女歎息。

木蘭因為父親被徵召當兵而十分擔憂,無心織布,只在歎息,可見她的孝親精神。

(2) 木蘭不用尚書郎;願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木蘭不做尚書郎,可見她不慕名利、自甘淡薄的品格;急於回鄉,反映她只求盡孝的高尚情操。



5 試根據下列詩句,推想木蘭的軍旅生活: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1) 木蘭要到很遠的戰場作戰,因為戰情緊迫,所以將士們要飛快地度過無數的關口和山嶺。

(2) 在北方,天氣嚴寒,晚上要在戶外紮營度宿。

(3) 戰事緊張而頻繁,經常要出生入死;戰事時間很長,要經過很多年才可以回家。

6 木蘭回鄉的時候,家人怎樣歡迎她?

父母互相扶持著出外城迎接她;姊姊打扮好迎接她;弟弟磨刀殺豬宰羊,預備豐盛的菜餚,慶祝她的回來。

7 回到家中,木蘭怎樣裝扮自己?由此可見木蘭哪一方面的性格?

木蘭脫去戰袍,穿回女裝,在窗前整理如雲似的鬢髮,對鏡子在臉龐上貼好花黃。由此可見木蘭就像一般女性一樣愛美。

8 怎樣知道木蘭在軍中沒有暴露自己是女子的身分?

因為木蘭回復女裝打扮後,出門去見和她在軍隊相處了多年的伙伴,人人都大吃一驚。

9 試從品格、才能兩方面分析木蘭的為人。(提示:品格可從她對父母和國家兩方面來考慮,才能可從她織布和作戰兩方面來考慮。)

從品格方面而言:

(1) 孝親的精神:木蘭不但代父從軍,並且不論何時何地都在惦念父母,即使因功勳卓著而受賞,仍加以推辭,趕緊回鄉探望父母,克盡孝道。

(2) 愛國的精神:木蘭從軍時奮勇作戰,出生入死,轉戰多年,保家衛國,盡國民責任。

從才能方面而言:

(1) 善於織布:在家中操持家務,善於織布。

(2) 善於作戰:行軍萬里奔赴戰場作戰,在戰場上出生入死,身經百戰,能夠打敗敵人,建立功勳,凱旋而歸。



作法討論

10 本詩是一首敘事詩,它的敘述次序是怎樣的?用了哪一種敘事方法?

(1) 本詩先敘述木蘭愛護父親,毅然代父從軍;次寫她從軍準備、行軍和征戰;再寫她身經百戰,建立功勳,但不願受賞,急於回家;最後寫她與家人團聚,恢復女裝的情形。

(2) 本詩用了順敘法,按照木蘭代父從軍的經歷順序來敘述。

11 本篇是敘事詩,詩中哪部分的敘述較簡略?哪部分的敘述較詳細?為甚麼?

篇中記敘木蘭作戰和軍旅生活的部分較簡略,記敘木蘭從軍和歸家的部分較詳細。這是因為本文的重點在歌頌木蘭的忠、孝精神和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而不在描述戰爭的激烈。

12 試把本詩第一、二段的韻腳列寫出來,並說明本詩在用韻上有甚麼特色?

第一段的韻腳:

(1) 唧、織、息、憶、憶。

(2) 兵、名、兄、征。

第二段的韻腳:

(1) 韉、鞭、邊、濺。

(2) 頭、啾。

這說明古詩用韻自由,限制並不嚴格,用韻多在偶句(變數句)末,並可以隨意轉韻。

13 試分析《木蘭辭》每句的字數。

《木蘭辭》以五言為主,也夾雜少量七言、九言的句子,所以是一首雜言詩。

14 本詩有沒有對偶句和排比句?如有,試舉出例子。

本詩多用對偶句,如「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等;又多用排比句,如「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等。
http://hk.geocities. com/chi_exbook/0117. html,http://hk.geoci ties.com/goldrabbit2 662/1.html
岳飛,字鵬舉,是相州湯陰人,出生的時候,有大量天鵝飛過屋上飛著啼嗚,因此以「飛」為名。出生未滿一個月,河水缺乏黃色,水突然湧至,母親姚氏抱著岳飛坐左口小腹大的陶器中,衝破波濤順流而下,飄流到岸,得以保存生命。

岳飛有操守,志氣,很少說話,他天資敏悟,強記書本傳記,尤其是春秋左氏傳及孫吳兵法。家裡貧窮,拾枝柴為燭火,朗誦溫習通宵達旦不睡覺。出生時便有神奇的力量,尚未成年,能張弓拉弦三百斤。跟隨周同學習射箭,同射三箭,三箭皆中,以表示飛,弓離開弓箭一髮之間,破其箭的尾部,再發出箭,又中。同周周崐到驚嚇,把他的愛弓贈予岳飛。岳飛更加加倍練習,盡得到周同的同術。

很快,周同死了,岳飛哀傷悲痛得不能自制。農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必具偏酒肉,前往周同的墳墓,拜祭,祭祀時酒肉等祭品,更在哭泣,又帶來周同所贈送的弓箭,發箭,祭祀時把酒灑在地上,向亡魂致敬,父親知道了,撫摸岳飛的背部,說:「令你以往有用的時侯用,需要為了這樣而死嗎?」岳飛回應道:「請大人准許我以身報答國家,何事不可以做嗎?」
參考: me!
2006-12-05 2:41 am
當木蘭在家裡紡織時," 唧唧 "的聲音不斷發出,而織布機所發出的聲卻聽不到,只可聽到木蘭不斷歎息。若問木蘭有甚麼擔心和憂慮,木蘭則說不會為自己擔心和憂愁,但昨晚收到軍帖和十二卷軍書,獲悉皇帝要徵兵打仗,木蘭的父親名字則在徵兵入伍的行列,木蘭的父親既無精壯的兒子,木蘭又無兄長,因此木蘭希望有一匹良駒,從此可代父從軍。
分別到市集的東面購買一駿馬,在西面購買鞍韉,在南面購買轡頭,在北面購買長鞭。
在黎明告別父母出發,晚上在黃河邊露宿,聽不到父母的呼喚,但聽到黃河流水濺濺的聲響。
在黎明時離開黃河繼續行程,晚上到達黑山,聽不到父母的呼喚,只聽到燕山敵人馬匹啾啾的叫聲。
趕赴萬里機密性的軍事行動,像飛一樣度過重重關口與山嶺。北方的寒氣傳來打更的梆子聲,寒冷的月光照在鐵甲戰袍上。身經百戰的將軍戰死了,經過十年的征戰,壯士終於凱旋歸來。
回來見天子,天子高坐明堂。依照所記的功勳升到極高的職位,賞賜成千成百。
皇帝問木蘭想要什麼?「木蘭無意作尚書郎,希望借我日行千里的精壯駱駝,送我回故鄉。」
爹娘聽到女兒回來,互相扶持著走出外城去迎接。姊姊聽到妹妹回來,便到房間梳妝打扮。弟弟聽到姊姊回來,趕緊磨刀宰殺豬羊。打開我臥室東邊的門,坐上我臥室西邊的床。脫去我戰時的衣袍,穿上我從前的服裝。對著窗整理烏黑柔美的鬢髮,對著鏡子在額頭上貼上花黃。出門見軍中的同伴,同伴們都驚訝的說:「一起生活了十二年,竟然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雌兔腳步一樣跳躍,目光一樣模糊。若兩兔靠近在地面奔跑時,又如何能辨別雄雌呢?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歎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a
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Z_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聲濺濺。旦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聲啾啾。 B]$qLh
F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0B
?
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3l/
=0Z?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k]o5~A
©烽火三國論壇 -- 烽火三國論壇─中國人智慧象徵的時代   K
「可汗」是讀「克」和「寒」音"=
「濺」字是讀「煎」音xpOQ`
燕山的「燕」字是讀「煙」h6-[
「騎」字讀「技」音ss\un
「啾」字讀「周」音4l
「出郭相扶將」中的「將」是讀「張」音28cR
「鬢」字讀「殯」音(賓的粵音幾三聲)3nYK
「傍」字讀「磅」音(幾六聲)rOC$$Q
以上都是粵音
以上是木蘭辭的全文, 其實這是歌詠女英雄木蘭代父從軍的敘事詩。而木蘭其人其事,或疑為寓言,或並非真人實事,但白居易題木蘭花云:「彎弓征戰作男兒,夢裡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堆上祝明妃。」可見在唐朝時是確信有其人的。 gFE0
而關於木蘭, 她是一個家傳戶曉的古代女英雄。當時的學者已經不能明白木蘭的姓氏,因此,後代有所謂木蘭姓朱、姓花、姓魏等種種傳說,以及關於木蘭籍貫、事蹟的種種記載。明代徐渭在《四聲猿傳奇》中說她是姓花,名木蘭,父親花弧是一個後備役軍官,大姐花木蓮,幼弟花雄,母親姓袁,一家五口,這是至今仍為大家所接受的一種說法。至於出生年代,亦有多種傳說,但比較起來北魏時人的說法比較可靠。說到籍貫里居,河南省《商丘縣志》則說她是丘花宋村人,以這個的說法比較合理。花木蘭的事跡傳至今,主要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的絕唱,是這篇長篇敘事詩歌頌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詩中稱天子為“可汗”,征戰地點都在北方。黃河姑且不說,黑山即殺虎山,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杭愛山。花木蘭參加的戰事,當發生在北魏與柔然之間。>iAx
北魏是鮮卑族拓跋部建立的,西晉末年曾被封為代王,後為苻堅所滅。符堅在淝水之戰中失敗,拓跋氏復國,改國號為“魏”,經過五、六十年的征戰,結束“五胡亂華” 的十國時代,統一黃河流域。傳到北魏孝文帝時已八十六年,經過了五位皇帝,孝文帝 崇尚中原漢族文化,遷都洛陽,實行漢化政策,今天的“元”姓即多為北魏皇室後代。 當時承平日久,在孝文帝均田令政策下,社會經濟發展,花木蘭就生活在這樣一種社會中。這時立國已一百五十八年的北方游牧大國蠕蠕,也就是柔然不斷南侵,北魏政權便 多次“車駕出東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甫北三千里。”與柔然大戰。戰爭產生英雌,在世無男英雄的情況下,便會有女英雄,北魏與柔然戰爭沒有突出 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蘭。在《木蘭詩》中開頭就說明了當時的軍情緊急:“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 而花木蘭家中除了年邁的父母,就是年幼的弟弟,衰老的父親怎能去遠征殺敵,可是祖國的召喚又義不容辭,面對這雙重的考驗,木蘭挺身而出:“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木蘭好女兒,替父從軍的意志,實為對父親的愛心與對祖國的忠心的凝聚,是巾幗英雄本色的表現。花木蘭就要出征了,她“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疇,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是多麼的急促緊張,是多麼的昂揚士氣,她早晨告別爺娘,晚上就宿在了黃河岸邊,行軍多急,軍情多緊張,軍令如山倒,作為一個少女離開閨閣,投入戰場,何異投入另一個世界。暮色蒼茫中,一個女戰士枕戈待旦,這是何等荒涼而又悲壯的境界。“黃河流水鳴濺濺。”“燕山胡騎鳴啾啾。”“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可見戰事是十分的頻繁,歲月是十分的漫長,那麼多的將軍蝶血疆場,花木蘭能活著回來是十分的不容易。?%~^+"
花木蘭回來了,這很不容易。她重視生命的可貴,更加懂得家庭的溫暖。她拒絕了天子的賞賜,也不愿在朝為官,將榮華富貴輕輕地拋下,她愿馳千里足,早日還故鄉。年邁的父母攙扶著出來迎她,姐姐理妝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豬羊,以實際行動迎接姊姊的回來。看到這一切,花木蘭由衷地高興,十二年的沙場出生入死,多難。十二年的喬裝而不露痕跡,多難,然而這一切都過去,花木蘭內心的精神力量, 該是何等地偉大。日子安定下來,過去的伙伴又來看她,她每次都總是以女兒裝見他們,對驚怕的過去的伙伴,花木蘭在內心說:知道了麼?過去與你一道血戰沙場,立下大功﹔回朝後不願為尚書郎的。其實我是個女孩子。
2006-12-04 5:06 pm
以上是木蘭辭的全文, 其實這是歌詠女英雄木蘭代父從軍的敘事詩。而木蘭其人其事,或疑為寓言,或並非真人實事,但白居易題木蘭花云:「彎弓征戰作男兒,夢裡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堆上祝明妃。」可見在唐朝時是確信有其人的。
而關於木蘭, 她是一個家傳戶曉的古代女英雄。當時的學者已經不能明白木蘭的姓氏,因此,後代有所謂木蘭姓朱、姓花、姓魏等種種傳說,以及關於木蘭籍貫、事蹟的種種記載。明代徐渭在《四聲猿傳奇》中說她是姓花,名木蘭,父親花弧是一個後備役軍官,大姐花木蓮,幼弟花雄,母親姓袁,一家五口,這是至今仍為大家所接受的一種說法。至於出生年代,亦有多種傳說,但比較起來北魏時人的說法比較可靠。說到籍貫里居,河南省《商丘縣志》則說她是丘花宋村人,以這個的說法比較合理。花木蘭的事跡傳至今,主要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的絕唱,是這篇長篇敘事詩歌頌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詩中稱天子為“可汗”,征戰地點都在北方。黃河姑且不說,黑山即殺虎山,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杭愛山。花木蘭參加的戰事,當發生在北魏與柔然之間。
北魏是鮮卑族拓跋部建立的,西晉末年曾被封為代王,後為苻堅所滅。符堅在淝水之戰中失敗,拓跋氏復國,改國號為“魏”,經過五、六十年的征戰,結束“五胡亂華” 的十國時代,統一黃河流域。傳到北魏孝文帝時已八十六年,經過了五位皇帝,孝文帝 崇尚中原漢族文化,遷都洛陽,實行漢化政策,今天的“元”姓即多為北魏皇室後代。 當時承平日久,在孝文帝均田令政策下,社會經濟發展,花木蘭就生活在這樣一種社會中。這時立國已一百五十八年的北方游牧大國蠕蠕,也就是柔然不斷南侵,北魏政權便 多次“車駕出東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甫北三千里。”與柔然大戰。戰爭產生英雌,在世無男英雄的情況下,便會有女英雄,北魏與柔然戰爭沒有突出 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蘭。在《木蘭詩》中開頭就說明了當時的軍情緊急:“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 而花木蘭家中除了年邁的父母,就是年幼的弟弟,衰老的父親怎能去遠征殺敵,可是祖國的召喚又義不容辭,面對這雙重的考驗,木蘭挺身而出:“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木蘭好女兒,替父從軍的意志,實為對父親的愛心與對祖國的忠心的凝聚,是巾幗英雄本色的表現。花木蘭就要出征了,她“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疇,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是多麼的急促緊張,是多麼的昂揚士氣,她早晨告別爺娘,晚上就宿在了黃河岸邊,行軍多急,軍情多緊張,軍令如山倒,作為一個少女離開閨閣,投入戰場,何異投入另一個世界。暮色蒼茫中,一個女戰士枕戈待旦,這是何等荒涼而又悲壯的境界。“黃河流水鳴濺濺。”“燕山胡騎鳴啾啾。”“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可見戰事是十分的頻繁,歲月是十分的漫長,那麼多的將軍蝶血疆場,花木蘭能活著回來是十分的不容易。
花木蘭回來了,這很不容易。她重視生命的可貴,更加懂得家庭的溫暖。她拒絕了天子的賞賜,也不愿在朝為官,將榮華富貴輕輕地拋下,她愿馳千里足,早日還故鄉。年邁的父母攙扶著出來迎她,姐姐理妝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豬羊,以實際行動迎接姊姊的回來。看到這一切,花木蘭由衷地高興,十二年的沙場出生入死,多難。十二年的喬裝而不露痕跡,多難,然而這一切都過去,花木蘭內心的精神力量, 該是何等地偉大。日子安定下來,過去的伙伴又來看她,她每次都總是以女兒裝見他們,對驚怕的過去的伙伴,花木蘭在內心說:知道了麼?過去與你一道血戰沙場,立下大功﹔回朝後不願為尚書郎的。其實我是個女孩子。.


收錄日期: 2021-04-12 18:59:5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04000051KK0055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