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長江流域幅員遼闊,江湖衆多,土地肥沃,氣候溫和,資源豐富,歷史文化悠久,既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也是我國總體經濟實力最爲雄厚的地區。
龐大的水系
長江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唐古喇山脈主峰、海拔6221米的各拉丹冬雪山西南側,流經青海、西藏、雲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0 個省、市、自治區,在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6300公里。
長江有數以千計的支流,它們大致呈南、北輻射狀,延伸到甘肅、陝西、貴州、河南、廣西、廣東、福建、浙江8個省、自治區。幹支流構成龐大水系,流域面積爲180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1/5強;此外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過大運河彙入長江。
注:1、岷江除河長外含大渡河
2、長江支流流域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者437條,超過3000平方公里者170條,超過10000平方公里者49條。
長江年入海水量近1萬億立方米,占全國河流徑流量26380億立方米的37%,爲我國第二大河黃河的20倍;上表所列各大支流的水量大都超過黃河。
根據河流的水文、地理特徵,長江從江源至湖北宜昌稱爲上游,長4512公里;宜昌至江西湖口稱爲中游,長938公里;湖口至長江口稱爲下游,長850公里。
長江上游穿過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四川盆地和川鄂山地,先後接納了雅礱江、岷江、沱江、嘉陵江、烏江諸水,形成爲河床坡降較大而水流湍急的峽谷型河段;中游流經兩湖平原,兩岸地勢低窪,湖泊密布,又有洞庭湖、漢江、鄱陽湖三大水系注入,則變爲河道寬闊、水流較緩而水量浩瀚的平原型河段;下游通過皖蘇平原,河道益寬,但無大支流入彙,且受海潮頂托,稱爲平原感潮型河段。
這不同的河谷,如網的支流,多樣的地形,便構成了長江流域多姿多采的地貌。
富饒的資源
長江流域面積遼闊,天然條件優越、多樣,故我國南北物産各種資源盡有,且多占全國之大宗。
水資源──近1萬億立方米,居全國七大江河之冠。人均水資源2850立方米,每畝耕地佔有水資源2700立方米,均高於全國水平。
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2.68億千瓦;可開發量1.97億千瓦,年發電量約1萬億度,占全國的53.4%,主要分佈於上游的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岷江、烏江、長江三峽段,以及中游的清江、沅江、漢江、贛江上。若與世界各國比,僅略少於巴西(1.2萬億千瓦.時)。
水運資源──總通航程7萬公里,占全國70%以上。長江幹支流航道與京杭運河共同組成我國最大的內河水運網。其中幹流通航里程2713公里,上起四川宜賓,下至長江口(雲南維西至宜賓825公里河段尚可分段通航)。支流航道700餘條,主要支航50餘條,以下游之太湖水系最爲發達。幹支流水運中心爲重慶、武漢、長沙、南昌、蕪湖和上海等6大港口。與世界各國比,長江水系通航里程居世界之首。
農業資源──有耕地3.5億畝,占全國的25%;而糧食産量占全國的40%,水稻産量占全國的70%,棉花産量占全國的33%以上。耕地95%分佈在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地區,其中成都平原、江漢平原、洞庭湖區、鄱陽湖區、巢湖區和太湖區,都是我國著名商品糧基地。
森林與野生動植物資源──林木蓄積量占全國的1/4。主要林區在川西、滇北、鄂西、湘西和江西等地。用材林僅次於東北林區;經濟林則居全國首位,以油桐、油菜、漆樹、柑桔、竹林等最爲著稱。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群落、物種和數量在我國七大流域中多占首位。流域內已建立了約100處多保護目標的自然保護區。古老珍稀的孑遺植物如水杉、銀杉、珙桐;碩果僅存的珍禽異─—大熊貓、金絲猴、白鰭豚、揚子鍔、朱繯等馳名中外,多屬長江流域特有。
淡水魚資源──長江流域湖泊衆多,河川如網,魚類的品種、産量均居全國首位,可占全國産量的60%以上。現有水面約1.3億畝,接近全國淡水總面積的1/2,其中可供養殖的約5000萬畝。長江水系淡水魚已知274種,爲全國淡水魚種的39%,其中鯉科占半數以上,主要經濟魚類60多種。産區主要在中下游水域,目前漁業以淡水人工養殖爲主,天然捕撈量不高。
礦產資源──在全國已探明的130種礦產中,長江流域有110餘種,占全國的80%。各類礦產中儲量80%以上的有釩、鈦、汞、磷、螢石、芒硝、石棉等;占50%以上的有銅、鎢、銻、鉍、錳、高嶺土、天然氣等。全國11個大型錳礦、8大銅礦,長江流域分別佔有5處、3處;湖南、江西的鎢礦,湖南的銻礦,湖北的磷礦,均居全國之首。流域內煤礦儲量少,僅占全國的7.7%,主要集中於黔、川、滇三省,其中黔北六盤水煤礦居全國第三位。
旅遊資源──長江流域幅員廣大,歷史悠久,景觀紛呈,旅遊資源富甲全國。昆明、成都、重慶、南京、楊州、鎮江、蘇州、江陵、武漢、上海、杭州、南昌、長沙等歷史文化名城,以及風景名勝峨眉山、九寨溝、三峽、張家界、九華山、黃山、廬山、太湖等都是全國著名的遊覽勝地。
嚴重的水旱災害
長江自漢至清2000年間共約發生洪水災害200多次,平均10年一次,而且近代有日益加劇的趨勢。據歷史洪水調查,自1153年(南宋紹興二十三年)至今的840年間,宜昌發生過30余次大水,其中最大洪峰流量超過6萬立方米/秒的洪水年份是23次,超過7萬立方米/秒者19次,超過8萬立方米/秒的洪水年份有8次。例如:1153年、1227年、1560年、1788年、1849年、1860年、1870年、1905年、1931年、1935年、1949年、1954年等。其中最大的一次是1870年,這次洪水在宜昌的最大洪峰流量竟高達10.5萬立方米/秒!由於這些洪水往往來自川江,而出三峽後進入中游平原,首當其衝的荊江河段的洪水安全泄量只有6萬立方米/秒,兩岸的洞庭湖平原和江漢平原又特別低窪,故荊江兩岸堤防最易潰口成災。
長江幹支流每年5月入汛,7、8份進入主汛期,至10月起逐漸消退,轉入枯水期。各支流入汛時間有前有後,一般是中下游水系早於上游水系。致災水情大致有下述情況:一種是中下游水小,上游水大,在上游河谷兩岸造成水災;一種是上游水勢特大,除在當地成災外,還危害長江中游,尤其是荊江河段;一種是上游與中下游洪水遭遇並發,造成全江性災害。
一些支流如上游水系的岷江、沱江、嘉陵江和中下游水系的清江、洞庭湖“四水”、漢江、鄱陽湖“五水”和太湖諸水的中下游河段或濱湖水網地區所出現的水災,屬於區域性水災,範圍終究有限。長江中下游平原是人口密集的工農業區,在這一帶發生的水災,損失往往最爲嚴重。
水災如何防禦?到本世紀四十年代、即解放以前,還是水來土擋,全靠堤防。長江幹支流堤防共有33000公里,其中幹流堤防約3000公里。由於水災的主要成因是洪水量大、河道宣泄能力有限,所以儘管堤防不斷修築仍不免潰口。
以現在國家確保、長江最重要的荊江大堤爲例,它從1497年(明弘治十年)至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的352年裏,潰口24次;其中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潰口20多處。1931年長江發生流域性水災,荊江大堤及中下游其他堤防廣泛潰口,中下游平原受災田地5090萬畝,災民2288萬人,死亡14.2萬人,曾成爲舉世震驚的大災難!
1935年漢江中下游及洞庭湖水系的澧水下游同時發生水災,受災田地2264萬畝,災民1000萬人,死亡14萬人!
1954年長江中下游平原又發生特大水災,儘管採用工程分洪和扒口分洪措施,犧牲局部保全大局,保住了荊江大堤和武漢市,其他堤防仍多處潰口,受災田地多達4755萬畝,災民1888萬人,死亡3.5萬人。 長江流域的旱災也很嚴重,幾乎流域各地的丘陵區都有不同的旱災。近三百多年來的大旱年,如1646──1649年四川境內的連年大旱;1785年中下游各省的大旱;1924──1925年貴州省大旱,以及1934年中下游各省的大旱,都是赤地千里,一片荒蕪,餓殍盈野。災情都不亞於水災!
這些地區的抗旱措施,歷來靠鄉民自辦的塘堰溝渠,引水範圍甚小,而且只能應付一般旱情,官辦較大規模的灌區,如都江堰、漢中、南陽、太湖等地的古、近代灌區則爲數甚少,無補於大局。
西南諸河
西南諸河位於我國西南邊陲,是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的一部分。在85.14萬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分佈有七大水系:即藏西諸河、藏南諸河(含藏南內陸河)、雅魯藏布江、滇西諸河、怒江、瀾滄江、元江。以上水系除西藏南部零星分佈著一些面積大小不等的內陸河外,其餘河流分別自新疆、西藏、雲南、廣西流出國境。
下面將各大水系的河流按自西向東的順序簡介如下:
藏西諸河
藏西諸河流域面積57340平方公里,水資源總量約20.1億立方米,主要河流有:
(一)奇普恰普河,發源于新疆西南角喀喇昆侖山,向西流出國境進入克什米爾地區後稱希歐克河,在克裏斯彙入印度河。流域面積4410平方公里,年降水量約300毫米。
(二)森格藏布(獅泉河),爲印度河的上游。發源於西藏西部的崗底斯山脈主峰崗仁波齊峰的北麓,進入克什米爾地區後稱印度河。流域面積27450平方公里,河長430公里。
(三)朗欽藏布(象泉河),與發源於印度贊斯卡爾山經西藏流出國境的如許藏布匯合後,稱薩特累季河,流域面積22760平方公里,河流長309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