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董建華就任特首的7年期間,屢次犯了錯誤而遭受市民批評,並被冠以「老懵董」作為戲稱。他強調會以儒家方式治港,以對抗回歸前在香港為主流的西方文化。然而,他的多項施政,都被視為「好心做壞事」。例如:他認為儒家主張敬老,因此他成立安老事務委員會,以提高長者的生活質素。但另一方面,卻在綜合援助、交通津貼等各項措施削減對長者的資助,使長者未見其利而先見其害。除此之外,「中藥港」、「數碼港」、「八萬五」等政策皆被批判為「假大空」、「大白象」。
任用人才方面,董建華一直被指為「剛愎自用,任人為親」。這從港大民調風波事件、以及他的接任人在擴大策略發展委員會後,一群董建華的親信要求(注意:是要求,而不是推薦或自薦)加入策發會的事件可以得見。
董建華執政期間,不少出版社推出「老懵董」系列的漫畫,諷刺董建華的失敗統治。董建華的管治多被輿論批評為「議而不決,決而不行」。
董建華任內被獲較多認同的政策,就有他對推行香港教育改革時所投放的資源,是比過去歷任政府都為多。雖然在改革時所產生的各種衝擊和遺害到現在還尚未完全消除,但這些資源卻使不少本來在1990年代被教統局歸類為要逐步取諦的傳統鄉村學校得以改善,並能夠與市區的「名校」爭一日之長短。當中特別是對資訊科技教育所投放的資源,亦大大推動了香港學界的一輪新氣象。這些好的轉變,就連立法會內民主黨的教育政策發言人張文光亦深表推崇。
最近香港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和香港加拿大商會作了一項調查,發現本港市民最多人認為,教育制度對市民生活質素產生最大影響,可惜的是,受訪者對教育制度的滿意程度僅得五點六分(十分為滿分),在十個可持續發展範疇中得分排名第八。[1]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於2006年11月10日舉行的第14屆學位頒授典禮上,由科大大學副監督及顧問委員會主席鍾士元博士,代表科大頒授榮譽博士學位予董建華,以表彰他的成就及對社會的貢獻,包括帶領香港由殖民地管治順利過渡到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特區政府及成功落實一國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