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日本侵華....

2006-12-04 1:25 am
我想要日本侵華這件事件,相關的人物、事件的前因後果,對事件的評論等
全部不少放500字!!!!!!!!
唔該哂!>.

回答 (2)

2006-12-04 9:03 am
✔ 最佳答案

日本侵華

中國抗日戰爭,是指在1930年代至1940年代,由於日本入侵中國導致的中日之間的戰爭,主戰場在中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最終以中國的勝利而告終。

這場戰爭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稱其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簡稱抗日戰爭或抗戰,民間又稱八年抗戰、日本侵華戰爭等,日本稱其為日中戰爭(日中戦争),西方多數稱其為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相對於第一次中日戰爭,參見中日甲午戰爭)。

抗日戰爭結束於1945年8月15日,但對於其開始的時間存在爭議。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為,全面的抗日戰爭起於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時結束,歷時九十七月又八天,共為八年,八年抗戰名稱因此而來。另外一種觀點認為這場戰爭可追溯到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這是非政府主導的局部抗戰的開始,因此又有十四年或十五年抗戰之說。也有觀點認為,1941年12月9日在珍珠港事件爆發後兩天,中國政府才正式同日本宣戰,如果這樣算,抗日戰爭歷時不到4年。在這段時間里,戰爭擴大到整個太平洋地區,中國和美英等同盟國共同抗擊日本的侵略,中國的抗戰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戰爭以包括中國在內的同盟國的勝利而告終。

釋名

習慣上,中國人所說的「抗日戰爭」一般指稱「中國抗日戰爭」,但各地華人習慣上也將各自國家或地區同時期反抗日本侵略的戰爭稱為「抗日戰爭」,並將其和中國抗日戰爭視為一體,或作為它們的總稱。這場戰爭在日本被稱為「日中戰爭」(日中戦争)。日本也習慣把「珍珠港事變」爆發以前的中國抗日戰爭稱為「支那事變」(支那事変)或「日華事變」(日華事変),原因是當時日本和中國相互並未正式宣戰,因此「技術上」並非一場戰爭。「珍珠港事件」爆發以後的中國抗日戰爭,則被日本視為「大東亞戰爭」(包括第二次世紀大戰中的太平洋戰場、中國戰場和印緬戰場)的一部分。

全面爆發

* 3.1 中國應戰(1937年7月—1938年10月)
o 3.1.1 盧溝橋事變爆發
o 3.1.2 正面戰場的展開
* 3.2 中日相持(1938年10月—1944年8月)
o 3.2.1 日本政策的轉變與分而治之的策略
o 3.2.2 敵後戰場的發展
o 3.2.3 反法西斯同盟協作與戰略反攻
* 3.3 日本戰敗(1944年8月—1945年9月9日)

外部援助

* 4.1 蘇聯
* 4.2 德國
* 4.3 美國
* 4.4 英國
* 4.5 華人華僑

歷史評價

有觀點認為中國以2000萬人的犧牲,拖住了日本法西斯的在亞洲和太平洋的進攻,從而使蘇聯避免了東西兩線同時作戰的不利情況,也減少了美國在太平洋戰區的壓力,從而保證了同盟國在西線的勝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西方現代史的歷史研究曾因為冷戰和意識形態的原因較為忽視中國抗日戰爭對世界戰場的作用,但是隨著冷戰的結束和東西方文化的不斷交流,中國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作用正在被西方學者所重視,相關研究工作也逐漸有所增加。
日軍暴行

南京大屠殺
731部隊
慰安婦
通州事件
萬人坑
掃蕩
三光政策
潘家峪慘案
重慶大轟炸





抗日戰爭 (中國)

大規模會戰用黑體顯示
七七事變 - 淞滬會戰 - 太原會戰 - 平型關大捷 - 南京保衛戰 - 徐州會戰 - 臺兒莊會戰 - 蘭封會戰 - 武漢會戰 - 修水會戰 - 南昌會戰 - 隨棗會戰 - 第一次長沙會戰 - 桂南會戰 - 棗宜會戰 - 百團大戰 - 豫南會戰 - 上高會戰 - 晉南戰役 - 第二次長沙會戰 - 第三次長沙會戰 - 浙贛戰役 - 鄂西會戰 - 常德會戰 - 豫中會戰 - 長衡會戰 - 衡陽保衛戰 - 桂柳會戰 - 豫西鄂北會戰 - 湘西會戰
參考: 不能盡錄.請到︰http://zh.wikipedia.org/wiki/抗日戰爭_(中國)
2006-12-05 2:09 am
中國抗日戰爭,是指在1930年代至1940年代,由於日本入侵中國導致的中日之間的戰爭,主戰場在中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與期間,最終以中國的勝利而告終。

這場戰爭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稱其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華民國政府或民間稱其為八年抗戰、中日戰爭等,簡稱抗戰,日本稱其為日中戰爭(日中戦争),西方多數稱其為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相對於第一次中日戰爭,參見中日甲午戰爭)。

抗日戰爭結束於1945年8月15日,但對於其開始的時間存在爭議。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為,全面的抗日戰爭起於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時結束,歷時九十七月又八天,共為八年,八年抗戰名稱因此而來。另外一種觀點認為這場戰爭可追溯到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這是政府私下主導的局部抗戰的開始,因此又有十四年或十五年抗戰之說。也有觀點認為,1941年12月9日在珍珠港事件爆發後兩天,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公開宣佈正式同日本宣戰,如果這樣算,抗日戰爭歷時不到4年。在這段時間里,戰爭擴大到整個太平洋地區,中國和美英等同盟國共同抗擊日本的侵略,中國的抗戰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戰爭以包括中國在內的同盟國的勝利而告終。

在中日甲午戰爭(又稱「第一次中日戰爭」、日方稱「日清戦爭」)以日本獲勝告終後,日本並未放鬆對中國的侵略。1900年,日本以庚子事變爲由,作爲八國聯軍的主力佔領天津、北京,並利用《辛丑條約》趁機在京、津一帶駐屯重兵。1904年到1905年,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獲勝,從俄國手中奪取了在中國東北特權。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對德國宣戰,入侵膠州灣的德國勢力,進而佔據山東。1915年,脅迫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徹底取代德國在山東的特權。1928年,日本以保護僑民爲名,試圖阻止國民革命軍北伐,炮轟濟南城,與北伐軍發生交戰,造成濟南慘案。在蔣中正表面懲辦參戰主要軍官之後,日軍退出濟南。

[編輯] 盧溝橋事變爆發

中華民國最高統帥蔣中正在廬山先後發表談話。在1937年7月7日夜,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中國駐屯軍藉口一個兵士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搜查。中國守軍拒絕了這要求。日本軍閥遂開槍開炮猛轟北平盧溝橋,向城內的中國守軍進攻。亦有說,根據「辛丑條約」駐扎的日本軍閥在宛平附近演習時遭到中國軍隊的槍擊,而向中國守軍進攻。打響全面抗戰第一槍的是第二十九軍吉星文團。



[編輯] 正面戰場的展開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定下了「以空間換時間,積小勝為大勝」的大方針,為了把日本侵略重點吸引到日本機械化部隊難以施展的中國東南山川河流衆多的地區,利用東南山川河流衆多的地形抵消日軍裝備訓練優勢,盡量消滅日軍有生力量,避免在利於日軍裝備訓練優勢發揮的地勢平坦的華北平原與日軍作戰,改變日軍戰略進攻方向,使中日戰爭按中方的戰略意圖行進,蔣中正決定在上海發動戰爭。中國軍隊扮作保安隊進入上海市區。日軍則以保衛租界為名,佔領租界外的地區。8月13日,衝突爆發。但中國普遍的說法是,由於華北地區的日本陸軍大勝的刺激,日本海軍躍躍欲試,主動挑起了上海方面的戰事。上海作戰最初參戰的日軍都是屬於日本海軍系統的。由於海軍部隊作戰不力,才不斷增援陸軍到上海方向。


1937年的南京,日軍暴行過後,自發組織的人們在埋葬死於非命的中國兒童。日軍在1937年8月派出上海派遣軍(三個月後增加到50萬人),開始向上海進攻;中華民國則共派出中央軍精銳和大批內地省份部隊(這些部隊裝備極差,包括川軍、滇軍、桂軍、粵軍、湘軍等)合計70萬人,與日軍血戰三個月之久,粉碎其「三月亡華」之狂語,此即為淞滬會戰。指揮凇滬會戰的第三戰區司令長官先是馮玉祥,後蔣中正親自兼任。11月20日,中國軍隊在傷亡25萬人之後,被迫撤退,上海至此淪陷;由於下達撤退命令過於倉促,後方國防工事交接發生失誤,撤退演變為潰敗。同一天,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立即宣佈將首都和所有政府機構由南京遷往陪都重慶,而軍事作戰中心則是先遷往武漢直到武漢會戰後再遷往陪都重慶。雖然第二次淞滬會戰中國方面在戰術上是失敗的,但是在戰略上卻成功的將日本軍隊吸引於中國東南,打破了日本希望蠶食中國的戰略意圖。上海中國軍隊的持久抵抗,掩護了黨政機關、學校和大批工商企業轉移內地,為抗戰保留了元氣。在上海遭到約4萬傷亡的日本軍隊,在同年12月13日侵佔南京,竟然以持續數月的南京大屠殺作為報復。數十萬無辜的中國人被日本軍隊殘暴地殺害(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統計為26萬)。下令進行南京大屠殺的日軍上海派遣軍(後改稱華中派遣軍)司令官是松井石根,殺戮最嚴重的第六師團師團長是谷壽夫。



日軍在佔領武漢和南方的廣州後,戰線拉長,無力作進一步大規模的戰略進攻,轉入休整。在會戰期間,以盧作孚為首的民族企業家運送了大批軍隊及作戰物資到前線,並將武漢地區的大批工業裝備和人員轉移到四川,在敵機狂轟濫炸下的川江航線為抗戰勝利立下了殊勛。此外,蘇聯航空志願隊參加了保衛武漢的空戰。武漢會戰迫使日軍大本營不得不重新調整對華戰略,改為政治誘降為主、軍事進攻為輔的戰略,以求儘快結束所請的「中國事變」。政治誘降的主要對手是國民黨總裁汪精衛(但到了1940年日本發現汪精衛政府在中國國內影響力甚小,且無法左右抗日力量最強的黃埔系軍隊,於是將蔣中正選定為誘降對手,但終未成功)。在歷時4個多月的武漢會戰中,中國軍隊傷亡40萬人,中國軍民以巨大的犧牲迎來了戰爭的戰略相持階段。

1945年2月,英、美、蘇簽訂《雅爾達協定》,規定,在歐洲戰爭結束後三個月內,蘇聯應對日宣戰。由於美英是以犧牲中國的主權來換取蘇聯對日出兵的條件,這也被稱為「遠東慕尼黑」陰謀。

1945年2月以後雖然日本軍閥在豫湘桂會戰時已基本上打通了大陸交通線,但由於大陸交通線經常受到來自於內地的美國飛機的攻擊,再加上太平洋戰場已日益吃緊,盟軍正逐步逼近日本本土,為了消滅美國在中國大陸的飛機場以維持大陸交通線的通暢並早日結束中日戰爭以集中全力於本土防衛,1945年3月起日本軍閥先後發動豫西鄂北會戰和湘西會戰。在河南,日本軍閥於3月下旬從豫中會戰之後防線以東向防線以西發動攻擊,其前鋒一直衝到西峽口;在湖北,3月日本軍閥向湖北西北發動攻擊,於4月8日攻陷老河口,之後中國軍隊發動反攻,收復了除老河口之外所有被日軍佔領的地區;在湖南,日本軍閥以空軍基地芷江為目標,於4月向湖南西部發動攻擊,但在中國軍隊奮力抵抗下,西犯日本軍閥遭受大挫敗,然後退回原陣地。之後中國軍隊乘勝追擊,向廣西地區發動反攻,於5月27日收復南寧,6月29日收復柳州,7月27日收復桂林,8月收復廣西全境。此外中國軍隊原本預定於8月收復廣州以打通中國對外運輸要道,因日本投降而未能實行。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國共同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否則將予以日本「最後之打擊」。蘇聯對這個公告的發表頗為不滿,因為既未與他協商,在最後署名中又沒有他。而根本原因在於,此時美國的原子彈已試驗成功,同時美國新總統杜魯門對於蘇聯的參戰並不抱太大興趣。

1945年8月6日,為在軍事上領先蘇聯一步以便於爭奪日本,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第一枚原子彈。8月9日,又在長崎投下第二枚原子彈。蘇聯紅軍也在8月8日對日宣戰,並於8月9日出兵中國東北。此時的關東軍兵力僅有70萬人,部署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防禦,蘇聯紅軍投入到遠東戰場多達150萬人,關東軍的裝備和蘇軍相比也相差太遠,已經完全不是蘇聯紅軍的對手,蘇聯紅軍在中國東北橫掃日本關東軍。

由於美國核打擊與蘇聯軍隊的參與,中國內部開始有人感覺到抗日戰爭終結之日的到來,共產黨由毛澤東發表《對日寇最後一戰》,在其抗日根據地內發動了所有力量向已被長期遊擊戰困縮在大都市的日本軍閥展開全力進攻。將原本分散的抗日根據地一一連通。國民黨方面也有所動作。在美軍空運、海運幫助下,國軍迅速占領大城市,接受日本投降。共產黨軍隊接收經營許久的中小城市、鄉村地區,但八路軍在蘇軍協助下也收復了一個省會城市,就是張家口。而且八路軍、新四軍因為長期敵後抗戰的緣故,控制了大量鐵路幹線,這增加了遠在西南方面對敵正方的國軍光復日佔領區的難度。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 1945年8月16日,蘇軍總參謀部發表聲明指出:「日本天皇8月15日所發表的投降聲明,僅僅是無條件投降的一般宣言 ,並未向武裝部隊發佈停止敵對行動的命令,而且日本軍閥仍在繼續抵抗,因此,日本尚未實際投降……遠東蘇軍將繼續對日攻勢作戰。」此段時間,由於日軍的敢死隊出動,導致蘇聯傷亡較為慘重。戰事直到8月23日蘇軍佔領旅順港口才真正告一結束。

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正式簽署投降書。9月9日,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南京向中國政府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呈交投降書。抗日戰爭及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正式結束了。


收錄日期: 2021-04-25 19:30:5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03000051KK0360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