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佛教的節日(急..........10)

2006-12-03 7:58 am
要有關佛教的節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回答 (2)

2006-12-03 8:04 am
✔ 最佳答案
佛教節的傳說

  佛教節日,主要有佛誕節、涅槃節、成道節和盂蘭盆會。

  佛誕節:又名花節、潑水節、浴佛節,是為紀念佛祖釋迦牟尼誕生而設。在中國,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日,是漢族傳統的佛誕節,即釋迦牟尼誕生的日子。而其他佛教徒對這個重大節日的時間安排卻不盡相同;蒙族和藏族是農曆四月十五日,傣族及東南亞的一些民族,則將清明節後的十天,作為佛誕節。這天,各地佛教徒都以不同的方式進行紀念活動。漢族習慣於舉行法會,拜佛祭祖,施捨僧侶,南方一些地方還競賽龍舟。據佛教經典《百丈清規》記載:「四月八日恭遇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尚降誕壽辰,率比丘眾,嚴備音花、燈燭、茶果、珍饈,以申供養。」據佛教傳說,釋迦生時,有九條龍「口噴香水浴佛身」,因此,每逢此日,教徒們習慣以各種香料浸水洗浴佛身。所以,「佛誕節」又被叫做「浴佛節」。日本人過「佛誕節」是公曆四月八日,在這一天,習慣以大量鮮花供奉佛像,所以又叫做「花節」。

  涅槃節:是紀念釋迦牟尼去世之日,屆時寺院皆舉行涅槃法會,以追念佛祖經過長期「修行」而達到「最高境界」,能「寂滅」一切煩惱和「圓滿」一切「清淨功德」。

  成道節:相傳釋迦牟尼成道前,曾修苦行多年,幸遇一牧羊女施送乳糜而得救,後坐於菩提樹下沉思,在十二月八日成道,故此中國漢族地區僧尼在十二月八日這天,皆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俗稱「臘八粥」。

  盂蘭盆會是佛教一種特定的祭奠儀式。每年夏曆七月十五日,佛教徒為追荐祖先而舉行。「盂蘭盆」是梵文音譯,意為「救倒懸」。《盂蘭盆經》說,釋迦牟尼的弟子目連之母生前不願向僧尼施捨,死後淪為餓鬼,境況極苦,如處倒懸。目連求佛拯救,佛令他在僧眾安居終了之日(七月十五日),備百味飲食供奉僧眾,其母即可解脫。據此佛教有盂蘭盆會,屆時寺院舉辦水陸道場和施放焰火,意在對水陸鬼魂特別是餓鬼施食超度。

呢個網比較詳細.......希望幫到你呀^^
2006-12-04 5:37 am
佛教由古印度的釋迦牟尼(被稱為佛陀)在西元前6世紀以前建立,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佛」(或者佛陀)的意思是覺悟者,而「教」可以理解為宗教或教育,意為佛陀對大眾的一種普遍而傳承的教育。佛教重視人類心靈的進步和覺悟,人們的一切煩惱(苦)都是有因有緣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生死輪迴。惟有斷滅貪、嗔、痴的聖人(佛陀、辟支佛、和阿羅漢)才能脫離生死輪迴,達到涅盤(清涼寂靜之意,即無有煩惱),釋迦牟尼就在35歲時成佛,並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的目的即在於從佛陀的教育(正法)裏,看透苦迫和「自我」的真相(緣起法),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成佛,或者成阿羅漢。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二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因此又可分為三大傳承。(詳細的分類請參考佛教宗派。)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大眾部佛教,包括大乘佛教(主要是漢傳佛教),以及秘密大乘佛教或金剛乘佛教(主要是藏傳佛教)。各傳乘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基本上沒有分別,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略有分別,以菩薩行理論的分別為最顯著。

佛教目前主要流行於中國大陸(30%)、台灣 (28%)、日本(71%)、韓國(23%)、蒙古(93%)等東亞地區以及泰國(94%)、柬埔寨(93%)、緬甸(90%)、越南(50%)、斯里蘭卡(70%)等東南亞國家,在歐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也有少量信徒。佛教徒人數有7億多,占世界總人口的11%。

佛教由古印度的喬達摩·悉達多(被尊稱為釋迦牟尼或佛陀)35歲時創立,由於釋迦牟尼的生卒年代說法有兩種(參見釋迦牟尼條目),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認為是在西元前523年5月月圓之日,另一種認為是在前589年或前588年。當時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在其後的幾十年中雲游四方,度化了許多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大。

釋迦牟尼死(入滅)後,弟子們整理出他的言行說教,通過幾次結集,成為經、律、論「三藏」。之後佛教在古印度發展非常迅速,到孔雀王朝阿育王時,成為了國教,佛教得到了極大的弘揚。隨著形勢的發展,佛教修正並發展了釋迦牟尼的學說,分化為18個部(有的說是20個部)。1世紀時產生了大乘佛教。

從孔雀王朝開始,佛教分別向南北兩個方向傳播。南傳佛教(又稱小乘佛教)主要影響泰國、緬甸、柬埔寨、斯里蘭卡等地。北傳佛教(又稱大乘佛教)又分為兩個支派,一個經喀什米爾到達新疆,在漢朝時傳入中國,形成漢傳佛教,後又傳入朝鮮、日本以及越南;另外一支則主要在西藏地區傳播,稱為藏傳佛教,後來又傳入蒙古和中國東北等地區。


[編輯] 傳統的社會階級制度
印度教信奉神靈主宰一切,認為通過對這些神靈進行祈禱,就可以獲得現世的種種好處,於是漸漸出現各種祭祀,以及對各種神靈的贊詠,進而成為四種《吠陀》。

根據玄奘法師的名著《大唐西域記》的記載:「其婆羅門,學四吠陀論。一曰壽,謂養生繕性;二曰祠,謂享祭祈禱;三曰平,謂禮儀占卜,兵法軍陣;四曰術,謂技能伎數,禁咒醫方。」

因為種族等級、社會分工、文化教育等的長期巨大差異,古印度社會漸漸分化成了婆羅門、剎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羅等四種非常不平等的階級,其中婆羅門主要從事祭祀,剎帝利世襲軍政,吠舍經營市農工商,首陀羅則為貧窮的自由民,但是接近奴隸的地位。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賤民」,地位更低,被稱為「不可觸者」。 唐朝留學印度的義淨法師在《南海寄歸內法傳》中這樣記載:「五天之地,皆以婆羅門為貴勝,凡有坐席,並不與余三姓同行。」(印度古來譯作天竺,有東、南、西、北、中之分,稱為「五天」。)甚至當時人們認為,他們的「梵天祖公」在創造人時,婆羅門是從口生,剎帝利從肩生,吠舍從腹生,首陀羅則從足生。 賤民從地下出生。時至今日,雖然經過了聖雄甘地的不懈革新,種姓制度仍然籠罩在印度社會上空。


收錄日期: 2021-04-13 18:43:0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02000051KK0577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