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918事變對中國的影響(20分)

2006-12-03 5:30 am
如題, 可從社會,外交,軍事等幾方面略述。
急問,謝謝!!

回答 (2)

2006-12-03 6:25 pm
✔ 最佳答案
九一八事變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國東北爆發的一次軍事衝突和政治事件。衝突雙方是中國東北軍和日本關東軍。根據衝突爆發的日期,史稱「九一八事變」。由於當時中國東北地區稱為滿洲,因此日本方面將這次事變稱為「滿洲事變」(満州事変)。

九一八事件爆發後,日本與中國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國內,主戰的日本軍部地位上升,導致日本走上全面侵華的道路。這次事件爆發後的幾年時間內,東北三省全部被日本關東軍佔領,因此被中國民眾視為國恥,直至今日,九月十八日在中國許多非正式場合都被稱為「國恥日」。在國際上,這起事件經常被拿來與納粹德國的國會縱火案相提並論。

各方反應

[編輯] 國民政府

[編輯] 外交努力
9月19日,中國駐國際聯盟的全權代表施肇基向國聯報告事件,請國聯主持公道;
9月19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正廷向日本公使重光葵提出嚴重抗議;
9月21日,施肇基正式向國聯提出申訴;
9月23日,中國政府就此事照會美國政府,希望對方「深切關懷」。

[編輯] 不抵抗政策
事發當時,張學良稱接獲蔣介石電令:「無論日本軍隊此後如何在東北挑釁,我方應予不抵抗,力避衝突」。但在1991年其重獲自由後,張學良在各種場合多次承認「不抵抗」的決策完全是其一人所為,與蔣介石無關。[1]

事件發生之後,9月22日,蔣介石向全國人民宣稱:「此刻必須上下一,先以公理對強權,以和平對野蠻,忍痛含憤,暫取逆來順受之態度,靜待國際公理之判斷。」


當時報刊對事件及不抵抗政策的有關報導蔣介石當時以「攘外必先安內,統一方能禦侮,未有國不 統一而能取勝於外者。」為原則,以先消除共產黨的反對勢力,再集結力量對抗日本軍等外來勢力為方針。

儘管日本在萬寶山事件和中村事件多次挑釁,張學良仍於9月6日致電東北軍參謀長榮臻及東北三省政務委員會:「現在日方對我外交漸趨積極,應付一切,極宜力求穩慎,對於日人無論其如何尋事,我方務須萬方容忍,不可與之反抗,致釀事端。希迅即密電各屬,切實注意為要。」

在九一八事變中,張學良落下了「不抵抗將軍」的評價。然而對於張學良的不抵抗行為,後來逐漸評價為:他錯誤判斷日軍目的,若其知道日軍並非「尋事」,而是要吞併東北。作為東北少帥,他不至於會將東北拱手讓給日本。張學良1990年接受日本國營電視臺(NHK)採訪時,表示他當時認為「戰爭不合乎日本政府的利益,日本政府應會約束關東軍」。

正是由於國民政府實行的不抵抗政策,日本關東軍才敢於悍然發動侵佔中國東北的戰爭,以1萬余人進攻有14萬人中國東北軍,併在短短半年內佔領東北三省。

汪精衛雖然後來成為漢奸,但在918事變時,他是主張抗日的,他繼孫科後出任行政院長,曾多次給張學良發電報,催促他出兵抵抗,責備張學良「去歲放棄沈陽,再失錦州,致三千萬人民,數十萬土地,陷於敵手……」但張學良總是推諉說糧餉不足,拒不行動,並還暗指汪精衛無權指揮東北軍,結果氣得汪精衛辭職出洋,認為這個行政院長沒法幹了


[編輯] 國內輿論
九一八事變,東北全境陷落,全國譁然。9月20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發表《為日本帝國主義強暴佔領東三省事件宣言》,譴責日軍侵略。9月22日,中共中央通過《關於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滿洲事變的決議》,提出組織東北游擊抗日。

國人對於張學良「不抵抗」也頗為不滿。迨熱河失守後,胡適在《獨立評論》上發表了「全國震驚之後」一文,認為熱河失守,張學良罪責難逃。胡適毫不客氣地指出﹕「張學良的體力與精神,知識與訓練,都不是能夠擔當這種重大而又危急的局面的。」地質學家丁文江也在同期《獨立評論》發表了「給張學良的公開信」,批評張學良既無指揮能力,又不親赴前線督師,但卻戀權不放,陷東北百姓於水火,貽誤國家。


[編輯] 日本政府

[編輯] 內閣不擴大方針
1931年9月19日,日本政府召開緊急內閣會議。南次郎陸軍大臣強調這是關東軍的自衛行動,但是幣原喜重郎外務大臣(男爵)懷疑這是關東軍的陰謀,並且試圖通過外交手段解決這次事端。9月24日,內閣會議決定了「不將事態進一步擴大」的方針。然而關東軍無視政府的決定,以自衛為名,不斷擴大戰線。


[編輯] 若槻禮次郎內閣總辭
12月11日,若槻禮次郎內閣總辭。次日,犬養毅任首相兼外相,荒木貞夫任陸軍大臣。


[編輯] 五一五事件
1932年3月12日,犬養毅內閣作出決定「滿蒙市從中國本土分離獨立的統治地域,今後,(日本將)幫助其建立國家體制。」事實上,日本政府在這次事件上被動地被獨斷專行的關東軍制約。(同年日本爆發五一五事件,犬養毅被暗殺。)


[編輯] 國際社會

[編輯] 國際聯盟及李頓調查團
國際聯盟派出調查團調查事變始末。1932年10月2日,該調查團發表李頓報告,指出日本發動的事變是侵略中國的行為。由於國聯拒絕承認滿洲國為獨立國家,令日本撤出國聯。調查團在事變後一年多後才發表報告,誠然是為時已晚—日本不理會國聯的譴責,繼續侵略行動。


[編輯] 美國
1932年1月7日,美國國務卿亨利·史汀生嚮日本和中國發表照會,宣佈日本對滿洲的侵略是對中國領土內政的干涉,違反了巴黎非戰條約,因此美國政府對此不予承認。這被稱為「史汀生主義」。中國和當時歐洲各國對此都普遍表示贊同,但是日本卻無視這一通告。


[編輯] 民間抗日救亡運動

[編輯] 東北抗日聯軍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上海街頭的標語九一八事變後,日軍開始大規模入侵東北地區,各地民眾及駐軍紛紛奮起抵抗,較著名的有如馬占山將軍率領的東北抗日聯軍(簡稱東北抗聯)。惜由於各自為政,遭到日軍一一肅清,東北三省遂於民國二十一年初全部淪陷。


[編輯] 遊行集會
9月28日,北平20萬人舉行抗日救國大會,要求對日宣戰,收復失地。
9月28日,南京、上海的二千多學生請願,衝擊國民政府外交部。外交部長王正廷被學生打傷,後被迫辭職。

[編輯] 抵制日貨運動
1931年7月,由於萬寶山事件,日本煽動朝鮮排華反華,中國國內再次爆發抵制日貨運動;九一八事變後,運動愈演愈烈。


[編輯] 文藝作品
張寒暉作《松花江上》。

[編輯] 九一八事變紀念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1991年9月18日在瀋陽開放了九一八事變陳列館。前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在1997年訪華時拜訪過這個地方。9月18日被不少中國人認爲是「國恥日」,而中國民間要求將9月18日訂為國恥日的訴求也不時出現。

瀋陽市從1995年始,每年在9月18日晚上鳴響防空警報3分鐘,以警示民眾勿忘國恥。
2006-12-04 9:26 pm
記者:「九一八」事變對當時的中國產生了多大影響?
劉庭華:「九一八」事變的爆發,可以說使中國的形勢發生了重大轉折。它不僅使中國由列強的殖民地向日本的殖民地轉變,中國與列強的矛盾轉變為特別突出、特別尖銳的中日民族矛盾;也不僅使中國國內階級矛盾和政治集團之間的矛盾降到次要和服從的地位;而且最重要、最深刻的影響,是揭開了中國人民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偉大鬥爭的序幕。


「九一八」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奮起反抗


記者:「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最初的抗戰行動主要有哪些?
劉庭華:「九一八」事變首先激起了部分愛國軍人的抗擊。
起初,儘管蔣介石政府採取了不抵抗政策,但不滿日、蔣的東北軍馬占山部在黑龍江的江橋抗擊了日軍;黃顯聲等指揮的軍警也阻擊日軍侵略錦州;李杜、丁超等部在哈爾濱外圍地區襲擊日軍。
次年1月28日,日軍進犯上海,蔣光鼐、蔡廷鍇和張治中等率第十九路軍和第五軍奮起抵抗。
1933年日軍進攻熱河、察哈爾時,馮玉祥、方振武、吉鴻昌、佟麟閣等又率部組成抗日同盟軍,給日軍以嚴重打擊。
東北人民和東北部分愛國官兵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支持和影響下,激於民族義憤,迅速組成抗日義勇軍和抗日聯軍,積極展開抗日游擊戰。這些抗日武裝遍佈遼寧、吉林、黑龍江省的70多個縣,到1933年時發展為30多萬人。很快,抗日的烽火從東北向全國蔓延,給了侵略者迎頭痛擊。
記者:從全局上看,這些抗戰行動的意義有多大?
劉庭華:不論當時每次抗擊作戰的規模有多大,對全國軍民來說都是一種鼓舞。它們的歷史意義在於,以「九一八」事變為起點,在東北興起的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為雪恥救亡,中國共產黨擔當中流砥柱


記者:「九一八」事變後,中國共產黨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劉庭華:中國共產黨對「九一八」事變的反應極為迅速,為抗擊日本侵略,作出了全方位的努力。
事發第三天,中共中央率先發出了抗日救亡的號召。中共中央就分別於9月20日、22日、25日、30日和10月12日連續發表宣言、決議、告全國同胞書等,深刻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的罪惡目的和反動本質,嚴厲譴責了蔣介石的國民黨政府的賣國、辱國的「不抵抗」政策,提出了「以武裝民眾的民族革命戰爭來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的抗日救亡主張。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共滿洲省委全力以赴,立即投入了發動和領導東北民眾武裝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鬥爭。東北廣大民眾的民族覺悟被極大地喚醒,抗日義勇軍等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或支援下蓬勃發展,對侵華日軍的打擊越來越有力。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鄭重要求國民黨當局停止內戰,集中一切國力抗日救國。同年12月25日,黨中央在瓦窯堡會議上通過了《關於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議》,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總方針。1936年9月,中共調整自己的政策,改變過去「抗日反蔣」的口號,確定「逼蔣抗日」的政策。「西安事變」後,我黨又確定「聯蔣抗日」的方針。最終,迫使蔣介石政府不得不改變游移、動搖、妥協、退讓的徘徊態度,逐步轉向抗日。
正是由於中國共產黨在危難關頭挺身而出,堅定地大聲疾呼、英勇地帶頭抗戰,才使得全民抗戰的局面得以形成,為最終贏得抗戰勝利奠定了基礎。
記者:在「九一八」事變74年後的今天,我們從中應該汲取什麼教訓?
劉庭華:前事不忘,後世之師。「九一八」事變給我們、給中華民族、給當代中國的教訓和警示,很多、很大、很深刻。我感到,軍國主義是戰爭之源、落後就會國破家亡、沒有人民的政權和軍隊就沒有人民的一切、愛國主義永遠是民族精神的靈魂等經驗教訓,是最值得我們深思和汲取的。





篇 名
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

並列篇名
The Historical Role of KMT's Frontline Battlefield

作 者
刘庭华(Ting-Hua Liu)

刊 名
抗日戰爭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2006卷2期(2006/05)

頁次
33-47

資料語文
中文

摘要
1937年7月-1938年10月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它对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起了决定性作用。1938年11月-1940年,虽然日本的侵华政策有了变化,但其军事进攻的重点仍然放在正面战场,因而,正面战场仍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1941年-1943年,侵华日军对中国采取巩固占领区的方针,敌后战场上升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从1944年起,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作战逐渐向全面大反攻过渡,中国战场的大反攻,主要是敌后战场的大反攻。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45:0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02000051KK0481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