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法..10..

2006-12-03 5:20 am
有人話刮痧法可以令方面細d..
點刮痧啊..?!
我唔識啊..
thz..

回答 (2)

2006-12-03 5:33 am
✔ 最佳答案
(一)刮痧板:

  古時刮痧工具大多使用瓷質湯匙、碗、碟、銅錢、龍銀或梳子。其共同優點是經濟而方便可得,但缺點是未配合人體生理結構,不易把握,不適醫者長期使用,不易做消毒、易碰撞,傷及患者皮膚。目前市面上發展出較薄、較小適合中國人體位之平面式刮痧板與鯤刮樂刮痧板(圖1)皆為不錯之選擇。


(二)潤消劑:

  潤消劑主要功能為潤滑之用,基本上,不論加入任何藥物的「刮痧油」,均為取助之用,不是絕對的必需。像白花油、萬金油、驅風油、潤膚液、凡士林,都是很好的刮痧潤滑劑。

四、刮痧手法與順序

  刮痧操作之順序依身體狀況而定,先刮後頸部,次刮背部,再刮胸部,最後才是四肢。

(一)後頸與背部刮痧法:

刮背頸椎:此即針炙經絡的督脈。自頸椎刮起,經胸椎第一椎至尾首,分二次刮完。(圖2)
刮左、右肩膀筋,先左後右。(圖3)
刮膀胱經俞穴。(圖4)——自大抒至腰部,距督脈左、右名1寸5分處。
以膀胱經為中心,由裡向外斜刮,從肩膀筋以下至腰約刮5至7條斜線,間距以肋骨為準。(圖5)

(二)前胸刮痧法:

先刮任脈:自天突穴刮至小腹,由上而下分三段,一段段地刮,第一段為胸骨體,第二段為心高至肚臍,第三段為肚臍至曲骨。(圖6)
以任脈為中心,上自天突穴起,向左、右兩側各做斜線刮痧,約315條,其中乳房不刮。(圖7)

(三)四肢的刮痧法:

上肢外側:由指尖向肘及肩膀方向進行。(圖8)
上肢內側:由肩向肘與指尖方向刮。(圖9)
下肢外側及後側:由大腿向膝、向腳刮。(圖10、11)
下肢內側:由內踝尖向膝、向上刮。(圖12)


(四)刮痧力量應為單方向用力,刮板回程不刮。

(五)刮痧板垂直於皮膚成90度角,由上下左右刮拭保持同一角度。

(六)刮痧力量要均勻,不可過重、過快,以免患者畏懼不安及疼痛,影響療效。

五、刮痧應注意事項

(一)不宜施行刮痧者:

患有糖尿病、心臟病、肝炎、血友病患者。
青春痘、惡性腫瘤、劣瘡、皮膚潰爛處、骨折、乳房、肚臍等處禁止刮痧。
患者年長或體虛者,刮痧時宜謹慎處理。
月經來潮期間,受孕懷胎、女性白帶多而未癒,勿施行刮痧。
飯前、飯後半小時內禁止刮痧。
受傷部位不宜用力刮痧。
(二)刮痧後調養方式:

刮痧後應喝一杯溫水(切忌冰水),以利新陳代謝。
刮拭部位,兩三天內,刮處會有疼痛現象,此乃正常反應。
刮痧後應給予15分鐘休息,切勿當風受涼,有出汗要及時擦拭,忌食酸辣油膩之食物,宜多飲清涼茶水(如淡鹽開水、菊花、荷葉、桑葉等消暑之品),助清熱解暑,若能靜生調息更佳。
刮痧處出現瘡口,乃正常現象,可用一般護理方法處理。
刮痧期間有短暫發燒,乃體內潛伏病菌與白血球正搏鬥,引發體溫增高現象,面對此現象不需驚慌,須嚴密觀察,以防病情變化。
2006-12-03 5:45 am
我知有刮痧這種古老 治療法, 是用來把身體內的濕毒扯出來, 我的 爸爸經常都叫人幫他刮, 刮完之後, 整個背部紅卜卜的, 是bloody red, 重幾日都唔退, 都幾突兀, 如果用此方法施於面上, 真係難於接受!


收錄日期: 2021-04-12 21:21:2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02000051KK0474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