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起義與歷代的民變有何不同?

2006-12-03 2:55 am
太平天國起義與歷代的民變有何不同??
help me ar~!!

回答 (5)

2006-12-03 3:45 am
✔ 最佳答案
這是一個附帶宗教崇拜的組織。
利用宗教教義拉攏民心造反。
而歷史上東漢的黃巾之亂中,黃巾軍也是由類似的體制組成。
如果硬要說它與歷代的民變有何不同,
只能說它是唯一一個利用基督教起事的反政府組織。
*************************************
個人意見:
嚴格地說,這不是起義,而是亂事。
十四年間,各王因權力內訌,彼此爭權奪利,所謂建樹寥若晨星。
現代學者,實在把太平天國抬得太高了﹗
竟和偉大的武昌起義相提並論﹗
實在荒謬﹗
2006-12-03 8:12 am
太平天國(太平天囯,註:天國以「囯」代「國」,取王居其中義)(1851年-1864年),是中國清朝後期,由洪秀全(稱號「天王」)所建立的國家,前身為1843年創立之「拜上帝會」。1851年成立太平天國,1853年建都天京(今南京),勢力遍及中國十省。至1864年天京陷落止,計存在13年。

太平天國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許多特例,例如以西方宗教名義組織勢力,或是中國官方認定之「中國農民起義」且「第一次遭到中外勢力共同鎮壓」。

太平天國是中國近代的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其疆域最廣闊之時曾佔有中國半壁江山。因此它有著當時時代的顯著特徵。另一方面,洪秀全在這次起義假借了當時從西方宗教傳入的新興宗教基督教,亦使一般老百姓感到新鮮。這可能與當時老百姓希望求變的思想有關。

太平天國的理論綱領都包括在《原道救世歌》、《原道覺世訓》、《原道醒世訓》等幾本書之內。洪秀全的太平天國聲稱結合西方基督教義、中國儒家大同思想、農民平均主義。不過,太平天國排斥儒家,稱儒家經書爲「妖書」。他們接受基督教上帝,教名為「拜上帝教」,但其實對基督教了解不多。他們的宗教思想,可能全部源於當時的中國籍基督教傳教士梁發所寫的《勸世良言》。後來有外國傳教士知道了這件事,試圖向他講述聖經的道理,反而被洪秀全斥為異端。不過,洪秀全從基督教得到啓示的這些思想對於當時處於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群眾有著很大的號召力。

《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解決生產資料與產品分配的革命綱領,體現了農民階級要求廢除舊有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強烈願望。

《資政新篇》是干王洪仁玕在後期提出的中國第一套具有發展資本主義意願的政治綱領,由於客觀上周邊環境的惡劣與主觀上農民階級的漠視而沒有起到預期的作用。

另有意見認為,太平天國存在本質上的缺陷,進步的表徵底下存在理性的倒退。政治上,太平天國由神權與王權結合,朝中不但階級森嚴,為王為官者的為所欲為,更甚於儒家思想約束下的朝廷。文化上,太平天國對固有傳統文化完全推倒,對傳統知識分子仇視。洪秀全等王定都天京後,生活糜爛腐化,朝政綱紀紊亂,聖靈亂封。制度上,天朝田畝、資政新篇等綱領只屬紙上談兵,從未有認真推行,亦不見有任何成效可言。至於所謂「開放科舉考試予女子應考」等進步政策,大多僅存在於野史傳說之中。

這個政權在歷史上存在非常大的非議,他的「先進性」並沒有得到所有歷史學家的贊同;在中國大陸的歷史教科書中,仍然認可了天平天國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農民運動,認為其具有相當的革命性。但更為廣泛的觀點認為太平天國是建立在欺壓人性基礎上的另一個殘暴的政權,更加傾向於一個農民暴力政權。洪秀全本人也並不被認為是理解基督教教義。他的所有的政策都沒有得到過成功實施。郭廷以在《太平天國的極權統治》一文認為:「太平天國是一個低級的迷信,絕對的暴力集團,神權、極權、愚昧的統治,只為滿足自己的無限慾望,絲毫不顧及大眾的福利,所造成的是遍野的白骨,滿地的荊棘,喪失的生命最少為二千萬至五千萬。」值得注意的是,大陸的史學界近年來也有對天平天國和洪秀全重新評價的聲音。
2006-12-03 3:39 am
太平天國起義與歷代的民變有很好不同。
太平天國(太平天囯,註:天國以「囯」代「國」,取王居其中義)(1851年-1864年),是中國清朝後期,由洪秀全(稱號「天王」)所建立的國家,前身為1843年創立之「拜上帝會」。1851年成立太平天國,1853年建都天京(今南京),勢力遍及中國十省。至1864年天京陷落止,計存在13年。
太平天國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許多特例,例如以西方宗教名義組織勢力,或是中國官方認定之「中國農民起義」且「第一次遭到中外勢力共同鎮壓」。而在清朝初年薙髮留辮之後,太平軍因拒絕此俗,亦被稱作長毛、髮賊。

太平天國設立百官,頒行了各種新制度包括:提倡男女平等;禁止納妾、蓄婢和婦女纏足等惡習;人民如飲酒、賭博或吸食鴉片,都要受懲罰;更頒布《天朝田畝制度》,按口授田,餘糧煬歸公。
太平天國不重視中國固有的文化傳統,如不拜祭祖先,破壞廟宇,搗毀神像,禁讀孔孟書籍等。他們崇奉「夷人」上帝。
參考: 中三中國歷史書
2006-12-03 3:24 am
檢舉


1. 太平天國興起的原因:



鴉片戰爭前後,中國各地都有反清活動,其中以1850年(道光30年)爆發於廣西的太平天國事年,聲勢最大,前後凡15年,戰火遍16省,在當時和以後,影響都很深遠。太平天國興起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各點:



1. 政治腐敗

乾隆以後,君主質素遞差,吏治日壞,貪污盛行,清廷又施行捐官制度,徒助長貪風,使內政混亂不堪,民怨沸騰,因而激起太平軍之起事。



2. 民族仇恨

滿清入關後,實施屠殺及高壓政策,後雖經康雍乾三朝施行恩威政策,籠絡民心,但始終未能消除漢人的民族仇恨。漢人紛紛秘密結社,伺機推翻清廷。



3. 戰爭失敗

鴉片戰爭後,清廷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清廷統治威信盡失,弱點暴露無遺,使國民反清情緒加劇,太平軍遂乘勢以「排滿興漢」鼓動群眾。



4. 民生困苦

乾﹑嘉以後,人口大增,耕地不足,加上外貿使銀價日貴,民生貧困。鴉片戰爭的巨大軍費和賠款,民生更形困頓。道光年間,廣西連年災荒,故太平軍一起,飢民紛紛加入。


太平天國這一場大規模的反清活動,持續了15年,一度動搖了清朝的統治,雖然最後失敗,但已播下了反清思想的種子,成為排滿革命的先驅。  



~~~~~~~~~~~~~~~~~~~~~~~~~~~~~~~~~~~~~~~~~~~

2. 太平天國建國與內鬨的經過:



鴉片戰爭前後,中國各地都有反清活動,其中以1850年(道光30年)爆發於廣西的太平天國事年,聲勢最大,前後凡15年,戰火遍16省,在當時和以後,影響都很深遠。以下扼要析述太平天國建國與內鬨的經過:



1. 拜上帝會

廣東花縣的洪秀全,屢試不第,偶翻基督教《勸世良言》,以上帝為父,耶穌為兄,創拜上帝會。道光24年(1844年),與馮雲山到廣西秘密傳教,信徒日眾。



2. 金田起義

道光30年(1850年),適值廣西連年荒災,盜賊如毛,洪秀全逐在桂平縣金田村聚眾,約定12月蓄髮易服起事。



3. 永安建國

咸豐元年(1851年9月),太平軍勢如破竹,攻陷廣西的永安,建立太平天國,洪秀全自稱天王,並封楊秀清為東王﹑馮雲山為南王﹑蕭朝貴為西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



4. 定都南京

咸豐二年(1852年),清軍圍攻永安,太平軍突圍北上攻桂林﹑長沙不克,馮雲山和蕭朝貴先後戰死。乃轉而北渡洞庭湖,攻下武昌,並沿長江順流東下,,佔領南京,定為國都,改名天京。至此,部眾由起事時的二萬增至一百數十多萬。



5. 鼎盛時期

咸豐二至六年(1852-56年)是太平天國的鼎盛時期。太平軍定都天京後,頒行新政,再兵分三路。韋昌輝率一路守衛天京;林鳳翔﹑李開芳率一路北伐,作戰英勇,曾迫近天津,後,因孤軍深入,為清將僧格林沁所滅﹔石達開率一路西征,攻取長江中游的軍事重地;而楊秀清亦率軍攻破圍困天京的清軍「江北大營」「江南大營」。這是太平天國的全盛期。



6. 內鬨頻生

  咸豐六年(1856年),洪秀全不滿楊秀清專橫跋扈,密召韋昌輝回京殺楊秀清,株連被殺者二萬多人。石達開指責韋昌輝濫殺,韋昌輝遂殺石達開全家,石達開及時逃脫。石達開回京聲討韋昌輝,洪秀全乘勢剷除韋昌輝,表面以石達開主政,暗以二兄多方制肘,石達開遂負氣率部眾十多萬西走。太平天國自此元氣大傷。



7. 衰落覆亡

諸王內鬨後,洪秀全族弟洪丘玕總攪朝政,英王陳玉成和忠王李秀成為佐。咸豐十年(1860年),清廷命曾國藩及李鴻章率領湘軍﹑淮軍反攻。時李秀成攻上海,英﹑美軍組成常勝軍助清軍將之擊退。同治元年(1861年),天京被圍;同治三年(1864年6月),天京城破,洪秀全服藥自殺,太平天國遂亡。





太平天國這一場大規模的反清活動,持續了15年,一度動搖了清朝的統治,雖然最後失敗,但已播下了反清思想的種子,成為排滿革命的先驅。  



~~~~~~~~~~~~~~~~~~~~~~~~~~~~~~~~~~~~~~~~~~~

3. 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



太平天國初期發展迅速,盛極一時,但定都天京後,勢力日漸衰落,終至於亡。究其原因,有下列數端:



1. 領導腐敗

太平天國的領袖多半來自社會的低下層,缺乏遠大的理想。到定都南京後,各人只求生活享受,不思進取,以致政治混亂,同時亦使人民大失所望。



2. 諸王內鬨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諸王為爭權奪利,明爭暗鬥,互相殘殺,先有楊秀清﹑韋昌輝被殺,後有石達開離京出走,導致傷亡慘重,太平天國勢力由盛轉衰。



3. 違反傳統

太平軍鼓吹基督教神權思想,蔑視中國傳統禮教,不但到處破壞廟宇,搗毀神像,又反對尊天祭祖,禁讀孔孟典籍,引起廣大士紳的激烈反對。

4. 言行矛盾

太平天國的政治主張皆未能實現。如公田制﹑聖庫制,近於掠奪民財;主張人人平等,卻分封諸王;主張禁止納妾蓄婢,諸王卻廣置姬妾,自然大失民心。



5. 戰略錯誤

太平軍初期採取流竄策略,只顧攻城陷地,未能建立堅固的後方根據地。到攻佔南京後,又未能乘勝直搗北京,使清廷得以從容部署,乘時反擊。



6. 形勢孤立

天平天國領導人缺乏遠見,對內未能廣結反清力量,如天地會﹑小刀會等,以致孤軍作戰;對外又未能即時與列強建立關係,反而進攻上海,促成洋人助清消滅太平軍。



7. 對手強大

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雖屬地方團練,但訓練有素,紀律嚴明,且兵將同心,戰意高昂;加上有武器精良的常勝軍相助,終能擊敗太平軍。



太平天國這一場大規模的反清活動,持續了15年,一度動搖了清朝的統治,雖然最後失敗,但已播下了反清思想的種子,成為排滿革命的先驅。



~~~~~~~~~~~~~~~~~~~~~~~~~~~~~~~~~~~~~~~~~~~

4. 太平天國事件的影響:



鴉片戰爭前後,中國各地都有反清活動,其中以1850年(道光30年)爆發於廣西的太平天國事年,聲勢最大。以下簡述太平天國事件的影響:



1. 播下革命種子  

太平天國雖亡,唯餘黨散於四方,繼續宣傳反清活動,成立了哥老會等,並樹立海外華僑反清勢力,民族思想和革命思想廣泛傳播,啟導了清末的革命活動。



2. 動搖清廷統治 

太平軍在各地轉戰15年,清兵損兵折將,元氣大傷;其後,太平軍黨羽繼續反清,清廷窮於應付,後雖勉強平定,卻削弱滿清政權的根基。



3. 漢人勢力抬頭

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在平定太平天國立下大功,亂平後,清廷不得不重用漢人,自此漢人在滿清政權之比重漸增,至清末甚至掌握地方實權。



4. 地方勢力膨脹

太平軍之平定,全賴湘軍﹑淮軍等地方武裝,自此地方彊吏可練兵領兵,地方勢力日漸膨脹,為清末民初軍閥割據埋下伏根。



5. 引發洋務運動

由外國人組成的常勝軍助清滅太平軍,使湘軍﹑淮軍將領目睹外國武器之優良而思自強,日後漢人掌握實權後,遂提倡洋務運動。
6. 國家主權喪失

太平軍攻上海時,中國官吏逃亡,外國官吏乃宣佈上海中立,並自行管治區內行政﹑司法﹑海關的工作,派遣海軍執行治安。亂後,上海成為各國領事共管的租界,司法﹑海關等權盡失。



  太平天國事年,前後凡15年,戰火遍16省,雖然失敗告終,但在當時和以後,影響都很深遠。



太平天國在社會、經濟上的改革:
社會方面的改革

1. 制定宗教生活

規定人民必須讀《聖經》、信奉上帝、早晚禮拜、到禮拜堂聽道理等,又禁止人民祭祖、尊孔及讀儒書。

2. 消除社會陋習

禁止買賣婚姻,行一夫一妻制,並嚴禁吸食鴉片、賭博、酗酒、蓄婢、納妾、狎妓、纏足等惡習。

3. 提倡男女平等

規定男女平等,婦女為姊妹,男子為兄弟,婚姻不論貧富,婦女可以從政、參軍、任官、科舉及授田等等,皆以平等為務。

4. 頒行新曆法

頒行新曆法,稱「天曆」,定366日為1年,單月31日,雙月30日。


經濟方面的改革

1. 土地公有制

定天下土地公有,分為9等,按人口分田,男女16歲以上均由國家計口授田,16歲以下減半,人民收獲除必須外,禁止私有。

2. 財產公有制

設立「聖庫」,規定一切收入納歸聖庫,人民不得藏有私產,生活所需全由聖庫供給。
參考資料:
2006-12-03 3:09 am
因為太平天國係由好多個人group黎,,而且都好多年,,但歷代果d,,多數都係1,2年就玩完,,


收錄日期: 2021-04-23 16:24:3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02000051KK0390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