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
http://www.zsfangyu.com/UploadFiles/200619123711110.gif
我認為這不過是時勢造英雄的例子而已,而不是取決於殖民地多寡的。
我們可有想過英國還未開始在全球各地開拓殖民地統治之時,英國還不是一個小小的島國嗎?可有想過它最後能在歐洲眾多強國之中脫穎而出?當時歐洲還有西班牙、葡萄牙以及一直是英國的死敵---法國的,為何到十九世紀以後,英國又會從一個遠離歐洲大陸的島國能成為「日不落帝國」?殖民地遍及北美、中東、非洲、東南亞、中國、大洋洲……
無可否認,英國在十九世紀成為世界的霸主地位,當然也得靠自己的努力,但這是不夠的,還得靠時勢及機遇的。當英國還在伊拉沙伯一世為皇的時候,她決意使英國成為一流的強國,要與法國等歐洲大陸抗衡。她決定大力發展英國的海軍,最後大敗當時堪稱一流的西班牙「無敵艦隊」,從此稱霸歐洲,英國繼續在這個基礎上開拓領海,因為英國人明白要得到世界必先得到海洋……於是大力發展航海事業。其後,英國打敗了法國的拿破崙,自此更奠定了英國的地位。
由於有了傲視全球的野心,於是促成了工業革命使英國的國力更向高峰發展,也促使了英國繼續在全球發展她的殖民地計劃。
以上都是英國逐步走向一等強國地位的經歷。
可惜,時間也給英國帶來了挑戰。兩次的世界大戰使英國本土無可避免地元氣大傷,無力顧及遠方的殖民地由於英國國力走弱,獨立及民族主義於是有機可乘,就像春風一樣吹遍了各個英國殖民地﹗從以上來看,英國走下坡並非是英國本身可以決定的,而是環境的轉變得太快,或者可以說是「時不與我」。
然而,我們看到英國並非從此甘心敗下來。英國人有他們自己的一套,他們明白要殖民地不脫離英國直接管治是不可能的,他們明白獨立已經成為了不可逆轉的大潮流,於是英國人選擇了「以退為進」的國策。既然自己都無力管理,倒不如以另一個方式來將這些殖民地「歸化」自己的「領導」,也就是設立了「英聯邦」。因為英國人清楚知道不一定要霸佔土地才能獲得所需的,貿易才是維護英國自身利益的最佳之道。於是,英國准許各殖民地獨立,不過又讓這些國家成為英聯邦成員之下,用另一個形式團結各地起來,我們可以見到英國人的統治哲學……既各取所需,但又能贏得名聲。
圖片參考:
http://image2.sina.com.cn/book/1100487562_zoubianozhuo/2004-11-16/3/U246P112T3D129244F48DT20041116101817.jpg
故此,我們不能單從國土面積決定一個國家的強弱的,從此,我們要將影響力分為兩個層面,即分為軟硬兩種。硬的,當然是按國力、軍隊實力及國土面積等來決定,這個比較客易理解的。軟的就是指文化、價值觀等等思維上及抽象上的概念,而我相信英國的軟權力仍然存在的,最起碼英語自今仍然是世界上第一大流通語言,就連國內人民都要爭相學習便知道。又例如英國的歷史及學問水平,至今仍然是數一數二,恆久悠長,世界上還是很多仰慕英國的文化及浪漫的歷史文化,而昔日被英國統治過殖民地,仍然保留著宗主國(即英國)留下的價值觀及制度,雖然是有了名義上的改變,但是舊有的制度仍然繼續運行,我們就可以知道英國的影響力仍存的,絕對不能因為硬影響的衰退而斷定英國從此就成「廢」。英國在國際事務上,至今仍然有很強的影響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