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搵中國有邊八大族,同埋佢地結婚服飾有咩特別之處

2006-12-02 7:18 am
而家中式裙褂我就見過,但好好奇以前既人係點架呢?大家可唔可以俾d資料我睇?

回答 (1)

2006-12-08 8:12 pm
✔ 最佳答案
中國八大族

漢族 滿族 回族 蒙古族 鮮卑族 白彝族

藏族 維吾爾族

漢族

漢族是我國也是世界上人數最多的民族約有十億人。其歷史源遠流長、文化輝煌燦爛。

 

  觀幾千年的歷史,漢族的服飾,在式樣上主要有上衣下裳和衣裳相連兩種基本的形式,大襟右衽是其服裝始終保留的鮮明特點。不同朝代、不同歷史階段,又各有不同的特點。漢族分布極廣,因地域、氣候、物產、生活習慣的區隔呈現多樣化。南方各省流行跳「採茶舞」,邊唱邊跳,內容多半表現茶農的生活。西南各省流行「跳花燈」。黃河以北各省則流行「跳秧歌」,以慶賀農家收成豐碩。其他如福建的「踩馬燈」、湖南的「地花鼓」、安徽的「鳳陽花鼓」,都是漢族有名的舞蹈。

 

漢族在歷史上形成了道教,有的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漢族的先民是古代的華夏族,也是世界上文明發達最早的民族之一。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是世界公認的四大發明創造。文化藝術成就璀璨奪目。漢族的最大飲食特點是善於烹飪,粵、閩、皖、魯、川、湘、浙、蘇八大菜系獨具地方風味。漢族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其中春節是漢族最為隆重的節日。“舞龍”、“耍獅”是漢族的傳統習俗。

 

滿族

滿族淵源於女真。金為蒙古滅後,留居遼陽 等地的女真逐漸漢化,留居今黑龍江依蘭一帶的女真則緩慢向南遷徙,形成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東海女真三部。 其中,建州女真接近漢地,社會經濟發展較快。 至努爾哈赤任建州左衛都指揮使時,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後金。公元1635年,皇太極 出於政治需要,廢除女真舊號,定族名為「滿州」。 滿族正式成為一個新的少數民族。約九百萬人,是我國人口較多、分布較廣的民族之一。主要從事農業。信仰薩滿教。愛國將領王光宇、陳翰章、關向應等都出自滿族。旗袍是滿族特色飾。具有民族風味的“滿漢全席”馳名中外,小吃“薩其瑪”很受國人青睞。“三面炕”是滿族居住特色。傳統舞蹈有“莽勢”、“空齊”。“清音弟子書”是滿族人民喜愛的一種曲藝式。騎射、舉重、“跳馬”和“跳駱駝”是滿族人民傳統體育活動。

 

 

回族

「回回」名稱始見於宋,當時是指居住於西域地區的回鶻。 公元十三世紀,蒙古軍隊西征,大量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東來,構成了後來回回民族的主體。 公元七世紀中葉,一些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到中國經商,部分留居於長安、洛陽以及沿海各大城市,他們構成了回回民族的另一來源。 通過婚姻,一些漢族歸屬回回,也是組成回回民族的一份子。 元明以後,經過文化整合,回回民族正式成為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 約八百六十萬人,是我國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信仰伊斯蘭教。回族出現了不少杰出人物:明代政治家海瑞,百姓譽為“海青天”。明代航海家鄭和七次出使西洋,在 中國和世界航海史上都有重大影響。馬駿和郭隆真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革命活動家。馬本齋是有名的民族英雄,其領導的回民支隊使日本人聞風沮喪。回族民歌《花兒與少年》享有盛名,其中“臨夏花兒”和“洮岷花兒”是“花兒”的兩大流派。“油香”、蓋碗茶分別為回族的特色食品和傳統茶道,其中“三香茶”和“八寶茶”是蓋碗茶的兩大種類。“清真寺”又稱“禮拜寺”,是回族的特殊建築。“開齋節”、“古邦節”和“聖紀節”是回族的宗教節日。

 

蒙古族

蒙古淵源於先秦時期的東胡。唐朝時為室韋諸部的一支,稱「蒙兀室韋」。公元十二世紀,蒙古發展成為蒙古高原上的五大部落之一。至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其後,蒙古繼續對外擴張,足跡橫跨歐亞。元朝滅亡後,中原蒙古退回蒙古高原。公元十五世紀,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形成東、西兩大勢力。東部由元朝統治的部落組成,遊牧於漠北漠南,明朝稱為「韃靼」;西部則是遊牧於蒙古草原西北的瓦剌部,東西兩部後來分別演變成為今天的蒙古族。蒙古族位在我國北方,人民均能歌善舞,舞蹈大多氣勢磅礡、剛健豪邁。約四百八十萬人,分布在內蒙古、新疆、青海、甘肅、遼寧、吉林、黑龍 江等省區。主要從事牧業。信仰薩滿教或藏傳佛教。蒙古族的杰出的人物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在我國歷史上統一中,國建立元朝,設置宣政院管轄西藏,設置澎湖巡檢司管理澎湖和台灣。“蒙古包”和“蒙古袍”分別為蒙古族的傳統住房和特色服飾。“手把肉”、“烤全羊”和“整羊席”是蒙古族人傳統風味食品和佳肴。奶茶和馬奶酒是蒙古族牧民的傳統飲料。“那達慕”大會是蒙古的盛大節日。摔跤、射箭、賽馬、賽駱駝和馬術是蒙古人民喜愛的傳統體育項目。蒙古族素有“音樂民族”和“詩歌民族”之稱。古老的馬頭琴和“好來寶”分別為古族的拉弦樂器和民間流傳廣泛的表演藝術。

 

鮮卑族


契丹源於鮮卑族,為宇文部的一支。公元344年,宇文部受到慕容部與趙王石虎聯合攻擊,單于逸豆逃歸漠北,殘餘部屬分裂為契丹和奚。公元389年,契丹為北魏所攻破,退到潢水(今西拉木倫河)以南、土河(今老哈河)以北地區,從事遊牧,其族名才開始見於記載。隋唐時期,契丹先後歸順於唐、突厥及回紇。唐末,契丹勢力逐漸強大,於公元916年建國稱帝,國號契丹(後改稱遼)。遼滅亡後,其中一部西遷至中亞楚河流域,史稱「西遼」,最後於公元1218年為蒙古所滅。

 

白彝 族

爨蠻是蜀漢時期南中(今雲南、貴州一帶)大姓之一。到東晉時期,爨氏世代駐守南中,形成地方割據局面。「爨」逐漸由姓氏變成民族泛稱──「爨蠻」。隋唐之際,爨蠻分成東、西兩爨:東爨在今雲南省昭通、瀘西、尋甸、嵩明、建水及貴州威寧一帶,西爨在今曲靖、馬龍、昆明、晉寧、澄江、安寧、祿豐一帶。東爨的主體民族為「烏蠻」,西爨的主體民族為「白蠻」,分別演變成了今天的彝族、白族等少數民族。約六百五十萬人,分在雲南、四川、貴州、廣西等省區。主要從事農業、牧業。崇拜自然和祖先。彝族有悠久的革命傳統,著名的“彝海結盟”就是最為有力的說明。從奴隸到將軍的羅炳輝,是彝族人民的优秀兒子。民間文學《阿詩瑪》是長期流傳在彝族地區的長篇事史詩。彝族擅長歌舞,“阿細跳月”是最流行、最有影的舞蹈之一。“三節裙”、“英雄結”和“花衣”是彝族青年男女的獨特服飾。“轉轉酒”和“杆杆酒”是彝族的傳統習俗。“土掌房”是彝族的特色建築。火把節是彝族最隆重的節日。

 

藏族

吐蕃是藏族自稱「博巴」的唐代音譯,是先秦時期的氐羌與 西藏土著民族混融的後代。漢晉之際,吐蕃已經形成蕃國。至公元七世紀,松贊干布統一西藏,建立起了強大的吐蕃王國。其強盛時,曾轄有青藏高原諸部,勢力達到西域河隴地區。公元九世紀後,吐蕃王國瓦解,進入長期分裂的時期。元朝建立,吐蕃所分布的區域被納入元朝版圖,並逐漸以「藏」取代了「吐蕃」作為族稱。約四百五十九萬人,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肅、雲南等省區。主要從事農牧業和手工業。信仰藏傳佛教。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是藏族歷史上一位具有遠見卓識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格薩王傳》、《藏文大藏經》和《四部醫典》是藏族的經典文。藏袍是藏族代表服飾。藏族特有飲食是糌粑、酥津茶和青稞酒。壘石房和牛毛帳篷是藏族的特色建築。“藏歷年”、“雪頓節”和“望果節”是藏族人民的傳統節,其中“藏歷節”最為隆重,相當于漢族的春節。“哈達”是藏族的禮節習俗。活佛轉世是藏傳佛教獨有的制度。轉經筒是藏族佛教徒祈禱用的法物。在國家特殊的优惠政策下,西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分別在羅布薩和羊八井建起了全國最大的鉻鐵礦和地熱電站、地毯、皮革、工藝品和神器等民族工業產品己進入國際市場。

 

維吾爾族

回紇亦稱袁紇、韋紇、回鶻,原為鐵勒其中一部。天寶(公元742-756年)初年,回紇各部背叛後突厥自立,最終滅後突厥,建立汗國。回紇汗國強盛之時,東至室韋,西抵金山,南跨大漠,完全控制突厥故地,整個蒙古高原。後因內部 紛爭,國力削弱,被黠戛斯擊破。回紇各部其後分散他遷,一部分演變而成畏吾爾(即今維吾爾族)與甘州回鶻(今裕固族的主體),另一部分向南遷徙唐朝地區以及向東遷移到室韋,最後融合於當地民族之中。約有七百二十一萬人,分布在新疆、湖南等省區。主要從事農業。信仰伊斯蘭教。《十二木卡姆》、《突厥語大詞典》分別為維吾族的傳統民間音樂和“百科全書”。“多帕”即花帽是傳統的民族工藝品。“英吉沙小刀”馳名中外。“烤(食囊)”、“抓飯”和“烤羊肉串”是維吾族獨具特色的風味食品。“古邦節”和“肉孜節”是維吾族兩個重要節日。“麥西菜甫”是維吾人民的娛樂性民間歌舞聚會。

明白未!?


收錄日期: 2021-04-12 23:39:5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01000051KK0467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