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s typhoon?

2006-12-02 6:01 am
What is typhoon?! (Answer in Chinese!)

回答 (8)

2006-12-02 6:16 am
✔ 最佳答案
颱風是什麼?
  在氣象學上說颱風是一種劇烈的熱帶氣旋,熱帶氣旋就是在熱帶 海洋上發生的低氣壓。在北半球的颱風,其近地面的風,以颱風中心 為中心作逆時針方向轉動,在南半球作順時針方向轉動。至於颱風這 個名字的來源,一般認為是從廣東話「大風」演變而來;但據林紹豪 教授的考據,可能是從閩南語「風篩」演變而來,於魯鼎梅重修台灣 縣志云:「所云颱者,乃土人見颶風挾雨四面環至,空中旋舞如篩」 ,因曰風篩,謂颶風篩雨,未嘗曰颱風也,臺音篩同台,加風作颱, 諸書承誤。至今閩南語稱颱風為風颱,所以這一說法頗為可信。但無 論「大風」也好,「風篩」也好,總之颱風就是發生在熱帶海洋上的 一種非常猛烈的風暴。

颱風如何生成?
  颱風的成因,至今仍無法十分確定,但已知它是由熱帶大氣內的 擾動發展而來的。在熱帶海洋上,海面因受太陽直射而使海水溫度升 高,海水容易蒸發成水汽散布在空中,故熱帶海洋上的空氣溫度高、 濕度大,這種空氣因溫度高而膨脹,致使密度減小,質量減輕,而赤 道附近風力微弱,所以很容易上升,發生對流作用,同時周圍之較冷 空氣流入補充,然後再上升,如此循環不已,終必使整個氣柱皆為溫 度較高、重量較輕、密度較小之空氣,這就形成了所謂的「熱帶低壓 」。   然而空氣之流動是自高氣壓流向低氣壓,就好像是水從高處流向 低處一樣,四周氣壓較高處的空氣必向氣壓較低處流動,因而形成「 風」。在夏季,因為太陽直射區域由赤道向北移,致使南半球之東南 信風越過赤道轉向成西南季風侵入北半球,和原來北半球的東北信風 相遇,更迫擠此空氣上升,增加對流作用,再因西南季風和東北信風 方向不同,相遇時常造成波動和旋渦。這種西南季風和東北信風相遇 所造成的輻合作用,和原來的對流作用繼續不斷,使已形成為低氣壓 的旋渦繼續加深,也就是使四周空氣加快向旋渦中心流,流入愈快時 ,其風速就愈大;當近地面最大風速到達或超過每秒17.2公尺時,我 們就稱它為颱風。

為何颱風多發生在夏、秋之際,而冬、春二季較少?
  在前面曾談到颱風發生的環境,必須有較高的氣溫和大量的水汽 ,發生對流作用,以及不同方向不同秉性的風,且發生波動而造成旋 渦等,此均以夏、秋環境較為適合。過了秋季,太陽直射部分往南移 ,南半球之東南信風不能侵入北半球,能形成颱風的機會較少,所以 在北半球颱風多發生在七、八、九三個月;十二月至翌年四月間則極 少發生。

颱風是怎樣發生的,至今為大眾普遍所接受的觀點是,由熱帶大氣內的擾動發展而來的。熱帶海洋受到強烈陽光的照射,海水容易蒸發,使得海面上的空氣又暖又濕。這樣的空氣比較輕,容易上升發展成為雨雲,形成低氣壓區。暖空氣上升的同時,周圍較冷的空氣會流過來補充,因此產生了風。受到地球自轉的影響,風會偏轉而產生旋渦,如果海面上旺盛的對流作用持續進行,雨雲的範圍會不斷擴大,四周的空氣也加速向旋渦中心流入,使得氣壓愈來愈低,風速也變得愈來愈快,當氣旋中心附近的風速超過每秒17.2公尺(相當於8級風)以上,就稱為颱風。在北半球的颱風,其近地面的風,以颱風中心為中心作逆時針方向轉動,在南半球作順時針方向轉動。

颱風的形成條件

颱風的形成皆發生於熱帶的海洋上,因此,在熱帶海洋上一定有利於形成颱風的有利發生的氣象條件,根據氣象學家從各種調查結果發現有幾項是颱風形成的條件:
1)海水表面溫度在26.5℃以上,因為颱風能量的來源是水氣凝結時所釋放的潛熱,而潛熱的釋放是由發展很高的對流雲內所引起的。陽光照射在海洋上,海面溫度升高時,海水蒸發旺盛,大量蒸發的水汽進入空中,如果加上大氣層的條件不穩定,就可以發展形成很高的對流雲。
2)在高空也要有適合空氣向外流的輻散區,使上升的高空氣流能順利向四周散開,並加強上升氣流的流動及強度。
3)在垂直高度方面在高地空的風速不能相差太大,否則暖空氣上升到高空時會被強風吹走,不能形成溫暖的空氣駐及大量的雲層。
4)颱風形成的位置要距赤道南北約5℃以上,這樣才有夠大的科氏力(因為在赤道上科氏力為零)。所有大部分颱風的形成通常緯度在50至200 之間。由此可知,要形成颱風必須有許多的條件配合才行。

全球颱風生成的地區共有七個區,如下圖二所示。依照生成次數多寡分別為(1)北太平洋西部(2)太平洋東部(3)南太平洋(4)北印度洋(5)南印度洋(6)大西洋西部(7)澳洲西部及北部海域等。

颱風的發展

颱風形成後,如果持續從溫暖的海面上吸收更多水汽,就有可能發展成為更強的颱風,一旦颱風移到陸地或溫度較低的海面上,強度就會減弱,或逐漸消失。颱風的風速愈快,風力也愈強,因此颱風的強度是以中心附近的風速做為標準,可以劃分為三級。

颱風強度
中心附近最大風速

每秒公尺
風力級數

輕度颱風

17.2 ~32.6

8~11

中度颱風

32.7 ~50.9

12~15

颱風的結構

浴盆放水的時候,水會形成漩渦從中心旋轉流出,愈接近中心流速愈快,但漩渦中心卻是中空無水的圓洞。颱風也像這樣的旋渦,範圍廣大的雨雲繞著中心旋轉,雲層裡風雨交加,愈接近中心風雨愈大。依據完整颱風的衛星雲圖和雷達回波分析出其結構,如圖三及圖四所示,將颱風從颱風中心由上往下切開來看,一般把颱風結構由內向外分為:
1)颱風眼(eye):是整個颱風氣壓最低的地方。從衛星雲圖上看起來像是一個眼睛,因此稱為颱風眼。颱風眼的大小在不同時刻,其颱風眼的直徑也不相同,但是平均直徑約45公里左右。颱風眼的範圍裡,風雨會暫時停止,但颱風眼周圍卻是風雨最大的地方,因此,當颱風眼通過後,狂風暴雨將又再度來臨。
2)雲牆(eye wall)或渦旋風雨區:雲牆是由一堆高聳積雨雲密集環繞在颱風中心的雲帶,雲頂的高度可高出海平面15公里以上。在此之區域內,可發現到強風豪雨,是風速吹襲最猛烈的區域。
3)螺旋雲雨帶(spiral rain band)或外圍大風區:由一排排的層積雲或積雲由外旋流進入向颱風中心,這裡的風速雖然不如雲牆區內猛烈,但風力仍然很大。

颱風是怎樣發生的:
颱風是怎樣發生的,至今為大眾普遍所接受的觀點是,由熱帶大氣內的擾動發展而來的。熱帶海洋受到強烈陽光的照射,海水容易蒸發,使得海面上的空氣又暖又濕。這樣的空氣比較輕,容易上升發展成為雨雲,形成低氣壓區。暖空氣上升的同時,周圍較冷的空氣會流過來補充,因此產生了風。受到地球自轉的影響,風會偏轉而產生旋渦,

如果海面上旺盛的對流作用持續進行,雨雲的範圍會不斷擴大,四周的空氣也加速向旋渦中心流入,使得氣壓愈來愈低,風速也變得愈來愈快,當氣旋中心附近的風速超過每秒17.2公尺(相當於8級風)以上,就稱為颱風。在北半球的颱風,其近地面的風,以颱風中心為中心作逆時針方向轉動,在南半球作順時針方向轉動。

颱風的形成條件
颱風的形成皆發生於熱帶的海洋上,因此,在熱帶海洋上一定有利於形成颱風的有利發生的氣象條件,根據氣象學家從各種調查結果發現有幾項是颱風形成的條件:
1)海水表面溫度在26.5℃以上,因為颱風能量的來源是水氣凝結時所釋放的潛熱,而潛熱的釋放是由發展很高的對流雲內所引起的。陽光照射在海洋上,海面溫度升高時,海水蒸發旺盛,大量蒸發的水汽進入空中,如果加上大氣層的條件不穩定,就可以發展形成很高的對流雲。
2)在高空也要有適合空氣向外流的輻散區,使上升的高空氣流能順利向四周散開,並加強上升氣流的流動及強度。
3)在垂直高度方面在高地空的風速不能相差太大,否則暖空氣上升到高空時會被強風吹走,不能形成溫暖的空氣駐及大量的雲層。
4)颱風形成的位置要距赤道南北約5℃以上,這樣才有夠大的科氏力(因為在赤道上科氏力為零)。所有大部分颱風的形成通常緯度在50至200 之間。由此可知,要形成颱風必須有許多的條件配合才行。
2006-12-03 7:29 am
颱風係熱帶氣旋嘅一種。氣象學上,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去到12級或以上(即係每秒32.7米)叫做颶風或者本地近義字(local synonym),其中北太平洋西部(國際日期線以西,包括南中國海)用緊嘅近義字就係颱風。

據美國軍方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統計1959年到2004年西太平洋同中國南海海域嘅颱風發生個數同月份,平均每年有17.7個颱風生成,出現最多颱風嘅月份係八月,其次就係九月同十月。
參考: Wikipedia® 係Wikimedia Foundation, Inc
2006-12-02 7:02 am
TYPHOON = 颱風

颱風是熱帶氣旋的一種。氣象學上,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級12級及以上(即每秒32.7米)稱為颶風。據美國軍方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統計1959年至2004年間西太平洋及中國南海海域的颱風發生的個數與月份,平均每年有17.7個颱風生成,出現最多颱風的月分是八月,其次是九月和十月。

熱帶氣旋的本質和結構
熱帶氣旋是大氣中的巨大旋渦,不停轉動的暖濕空氣在當中醞釀,很多人都會錯誤地以為熱帶氣旋像龍捲風一樣,有一個高聳的圖柱狀外貌。其實,熱帶氣旋更像一個扁平的圓盤,高度只有十數公里,而平面距離卻有數百公里呢!從太空島瞰熱帶氣旋,可以欣賞到風暴的雄偉氣勢。仔細觀察,可見到風暴中心附近有一片較白的卷雲幔 - 那是從中心頂部向外擴散的高雲。離開這片盾狀卷雲層又可清楚地看到一些低層螺旋雲帶。大雨大部份在風暴中心附近及螺旋雨帶中發生。雨帶隨著風暴環流方向旋轉,一條接著一條地掃過某一區域,受影響的地方有間歇性的大雨。雨帶接近及經過的時候,風勢疾勁,甚至會有狂風。當風暴中心移近時,雨勢會變得較持續,而風力亦更趨猛烈。
熱帶氣旋類似一台會走動的熱能機器,它的能量來自濕空氣上升時水汽凝結而釋放的潛熱。它所產生的動力大概是二千萬兆瓦左右,在一天內所產生的能量,相當於香港大約20年的耗電量(以1990年的耗電量計算)。熱帶氣旋依賴水汽提供能量,說明了它只可在溫暖的海洋上生存及在陸上無可避免地減弱的原因。但並不是所有熱帶海洋上空的雲團都能夠發展成為熱帶氣旋的。假如附近的氣流活動的配置不合適,未能容許這台大氣熱能機器有效地運作,那麼進一步的發展便不可能發生了。
熱帶氣旋的誕生及發展的基本條件是:在大氣低層必須有充份的氣旋式氣流輻合(在北半球,沿反時針方向螺旋形地流入),在大氣高層要提供足夠的氣流外溢通道,這樣才可以建立有效的通風機制。如看熱帶氣旋的垂直環流示意圖,可看到低層的空氣輻合及高層的空氣輻散。地面的風速廓線顯示愈接近風暴中心,風力愈大。這現象可用角動量守恆定律來解釋:當旋轉半徑縮短時,旋轉速率就相應加快,以保持角動量不變。發展成熟的颱風,最大風區是貼著風眼附近的環狀地帶(眼壁)。典型的「風眼」直徑大約有數十公里,實質上是下降氣流構成的核心,該區雲層稀薄,風力微弱。 若要維持垂直結構不變,熱帶氣旋四周環境的氣流亦要保持勻稱,免使軸心受到過大的切變力所擾亂。在前文已經提到,熱帶氣旋的形成必須要有一定的有利條件,假如缺少了這些條件的話,在一般情況下,熱帶氣旋便會減弱。在南太平洋東部及南大西洋,因長期受到不利的氣候環境支配,風暴的初始胚胎受先天限制,無從發展,熱帶氣旋亦因而絕跡。
熱帶氣旋的壽命有些只有幾天,有些則長達數星期。不是所有風暴都會發展成為颱風的,實際上,在北太平洋西部及中國南海,只有約半數的風暴會發展至颱風強度。


名稱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規定,於北太平洋西部及南中國海發生的熱帶氣旋,分為熱帶低氣壓、熱帶風暴、強烈熱帶風暴及颱風;連同可能發展成為熱帶氣旋的低壓區,共五級。

名稱﹕熱帶低氣壓
中心持續風力﹕8級以下,即≤17.1米/秒,每小時不足33海裏/62公里

名稱﹕熱帶風暴
中心持續風力﹕8至9級,即17.2至24.4米/秒,每小時34至47海裏/63至87公里

名稱﹕強烈熱帶風暴 10至11級,即24.5至32.6米/秒
中心持續風力﹕每小時48至63海裏/88至117公里

名稱﹕颱風
12級以上,即≥32.7米/秒,每小時64海裏/118公里或以上
12級至13級,即32.7至41.5米/秒,每小時64海裏至81海裏
14級至15級,即41.5至50.9米/秒,每小時81海裏至99海裏
16級以上,即≥51米/秒,每小時100海裏以上

名稱﹕強烈颱風
每小時130海裏以上


引致香港天文台需要發出十號颶風信號的颱風

十號颶風信號,俗稱十號風球,是最高的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發出的次數不多。
十號風球的發出,表示香港的風力已經達到或將會達到颶風程度(即持續風速每小時118公里或以上)。颶風的範圍,主要是在繞著風眼附近的環形地帶,因此發出十號颶風信號是需要一股颱風級數的熱帶氣旋,在香港近距離(大約100公里)內掠過,也就是一般所謂「正面吹襲」香港。
考慮到香港在亞洲東部的漫長海岸線上只是一個極其渺小的目標,難怪縱使平均每年有16股颱風在中國南海和北太平洋西部形成,香港自第二次大戰至今,卻只受到13股颱風的正面吹襲。換句話說:每65個颱風才有一個會引致香港發出十號颶風信號。
六十年代初期,香港曾經多次發出十號颶風信號。1960至1964年間平均每年一次,其中以1964年最特別,竟然一年內兩次。在這段忙碌的日子過後,十號風球的出現頻率減少至每三或四年一次。八十年代較為平靜,只有一次。同樣,九十年代亦要到1999年才首次發出十號風球。
自1946年以來引致天文台需要發出十號颶風信號的颱風當中,只有1961年的愛麗斯(Alice)及1968年的雪麗(Shirley)的風眼直接穿過香港天文台。若論十號風球生效的時間,1999年約克(York)則創下了最長的紀錄–11小時。溫黛可算是最兇猛的颱風。當溫黛的風眼經過香港時,氣壓急跌,在1962年9月1日創下了歷來的最低紀錄953.2百帕斯卡。 在溫黛襲港期間,維多利亞港的每小時平均風速達133公里,最高陣風紀錄是每小時259公里,而大老山的陣風更高達每小時284公里,這都是歷來的紀錄。 溫黛最接近香港時,剛巧是潮漲時間,引致低漥地區嚴重水浸。吐露港的潮水高度竟達海圖基準面以上5.4米,而正常的漲潮只有2.2米。因此,風暴潮帶來重大損失,尤其在沙田和大埔區,災情特別嚴重。


引致天文台需要發出十號颶風信號的颱風名稱

1957 颱風姬羅莉亞 (Gloria)
1960 颱風瑪麗 (Mary)
1961 颱風愛麗斯 (Alice)
1962 颱風溫黛 (Wanda)
1964 颱風黛蒂 (Dot)
1964 颱風露比 (Ruby)
1968 颱風雪麗 (Shirley)
1971 颱風露絲 (Rose)
1975 颱風愛茜 (Elsie)
1979 颱風荷貝 (Hope)
1983 颱風愛倫 (Ellen)
1999 颱風約克 (York)
2006-12-02 6:14 am
typhoon喎
你玩架炸???
不過都講啦~颱風呀
KA...kA
2006-12-02 6:09 am
typhoon係解-颱風
2006-12-02 6:06 am
typhoon 是颱風

颱風是一種劇烈的熱帶氣旋,而熱帶氣旋就是在熱帶海洋上發生的低氣壓。在北半球的颱風,其近地面的風,以颱風中心為中心,呈逆時針方向轉動,在南半球則呈順時針方向轉動。
颱風是地球上面最具威力的大氣風暴,它是由大規模對流所造成的水相位變化而釋放出來的潛熱所趨動,具估計每天颱風所釋放出來的能量,相當於八千顆千萬噸級的氫彈同時爆炸所釋放出來的能量。
2006-12-02 6:04 am
typhoon is 颱風!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59:3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01000051KK0415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