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意見:
我覺得西周封建制度有好處,亦有壞處。封建制度可將原始小邦獨立之現象,各自為政之局面,也有屏藩王室,開闢彊土之效。這些都使國家勢力擴展,分封範圍擴大。可惜,容易造成諸侯割據,互相攻伐的局面,更會削弱自己的權力。最終,無力駕馭日益坐大的諸侯,出現內亂和兼併的情況。
周代的封建制度
甲、封建制度的起源
以往一般人均以為封建制度是周武王所創制,然唐代柳宗元在《封建論》文已作出反駁,認為:「封建非聖人之意也,勢也。」
「封建」,簡單言之是指王者以爵土分封諸侯,而使之建國於封建的區域。這是上古時代戰勝的部族對於戰敗的土地和人口施行的一種統治方式。由此可見,所謂封建,自應有部族戰爭以來已有雛形。但封建制正式起源於周時,近代學者說法不一,但大多主張始於西周。
周室鑑於當時諸侯之眾而又各據要津,後世必為共主之患,乃著興滅國,繼絕世之名義,封建諸侯,用殖民方法,分封周姓和功臣到各要地,利用各地原來的氏族部落建立國家, 勢力始自上達下,周天子正式成為天下共主,封建規模正式完成。
乙、封建的內容
封建社會基本有兩條件:
一為土地與權力的多級分割。另一是:上下級間有臣屬的關係。就是在上的統治者把一部份的土地及人民分封給諸君,封君再把土地向下級分封,而每一級封君,要對上級履行若干義務。封君對自己的封土而言,他是經濟上、政治上的世襲,在他的封土內擁有最高的權力,因此整個社會分為若干等級,統治階層有四級: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以下是庶民及奴隸。
在封建制度下,天子與諸侯之間有一定的政治規則:
據《孟子》所述,諸侯國爵凡五等,按爵位有一定封地,公侯各地方百里;伯地方七十里;子男各五十里、不及五十里,謂之附庸。
天子不時巡狩四方,督察諸侯,諸侯則桉年向天子朝覲述職、納貢。當王室須出師征戰時,諸侯有義務從征;王室有外患,諸侯須出兵勤王。(但近人有認為金文中公、侯、伯等稱呼並無等級意味;也有認為各國土地面積之里數太整齊,理想化,不足為信。)
據《周官》所載,封建下之軍制,是天子六軍,諸侯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一軍為一萬二千五百人、(此編制亦多為後人所質疑)
另外凡諸侯國之用人與行政,天子有干涉之權。大國設卿三人,俱由天子任命;次國設三卿,一卿由天子任命。
從封建制度的內容可知,其目的在控制諸侯,天子為全國至尊之君,而非推擁之共主可比,諸侯之一切均為天子所賜,臣屬於天子。
丙、周室實行封建的原因
自武王伐紂後,並不能將殷人的勢力徹底消除,所以一方面要保存殷嗣,無意滅毀殷族,另一方面則逐步東侵,大封諸侯國,以擴充勢力,屏藩王室。總括,封建制度之興起,既是社會組織逐步進展的自然趨勢,也是周人適應當時的政治形勢而所出實際需要的工作。現綜述其原因如下:
周本是商朝諸侯之一,因商王室腐化而滅商,無形中對天子以後地位有所影響,所以武王滅商後首先確立「普天子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原則,然後以土地分封諸侯,著以加強天子與諸侯的統屬關係,使天子的地位穩固,收加強統治之效。
更重要者,周本是一個偏處西方的小國,經幾十年的經營,把強大的,文化較高的殷國滅掉,但不能把殷人的勢力徹底消除。以當時周朝的下的生產技術及不甚發達的交通去統治偌大的殷國土地,實非常困難。加上殷原有貴族在統治經濟上的潛力和一向依附殷的小邦更構成統的困難,於是採懷柔與監視並施之法,對於歸附的殷民與小邦小國,封之為諸侯,不歸附的便以武力鎮壓。為了更嚴密的管理,更封宗室及功臣為諸侯,就近監視,如三監的設置。
據錢穆先生分析:「西周的封建,乃是一種武裝移民與軍事佔領。」西周本是一個農耕部族,根據他祇在豐鎬渭河流域一帶,故得殷後,如何有效地將勢力伸展到殷舊地及東方是一重要問題。故周實行分封把近親功臣一批批分送往東方,擇定交通及軍事要衝,圈地在其相互間,並完成了一個包括黃河乃至淮水、長江北岸的廣大交通網。故周代封建可說是當時軍事和政治相配合而又能不斷地向外擴展的一種立國規模。
又周行封建是欲分封周姓宗室作屏藩。蓋因當時諸侯甚眾,且各據要津,必為共主之患,故分封宗室及功臣,使雜居於舊有諸侯之間,成互相牽制之勢,以收屏藩王室之效,且可藉此酬報功臣。如武王封召公奭於燕,太公望於齊等。
周建之初,實則部族林立(周武滅商之前,所謂諸侯皆按各部落的原狀,共主不過出而統轄維繫而已)。武王鑑於當時歸附商的諸侯不少,若實行專制之策,未必得到邦國之擁戴,故立國後以「興滅國,繼絕世」為口號,封故代帝王之後,如封黃帝、堯、舜及禹之後人其他舊有部族也照原地分封,以加強王權統治,並達到收買人心之效。
總觀以上,可見封建的最大目的是藉土地的重新分配,以求中與地方由上而下的統屬關係之建立,以謀整個政權的長久安穩。
丁、兩次封建推行之經過
周初立國,曾先後兩次分封:
一、第一次分封
自武王滅商,殷都陷落,商朝覆亡,但就客觀而言,商版圖比周大(商勢力差不多佔整個黃河以東),周一時間未能消化商龐大的國土,加上商朝舊有諸侯的土地並未全為周人所有。武王在此形勢下,祇有採取權宜之計,對商人採取懷柔政策,封紂子武庾於殷,奉其宗祀,治其故民。同時把弟封於黃河南北,叔鮮於管,叔度於蔡,叔處於霍,以監視武庾,以防叛變,謂之三監。《史記》殷本紀云:「使其弟管叔鮮,蔡叔度,相祿父(武庚)治殷。」
又據上古的習慣,王朝可以更代,宗祀不能滅絕,故此武王運用其新興的國力,對前聖有德的帝王之後加以分封以籠絡人心。如封神農之後於焦,封黃帝之後於祝,帝堯之後於薊,帝舜之後於陳,大禹之後於杞。
另一方面,武王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同時封了一些宗室與親戚、功臣。例如封功臣召公奭於燕為北面屏藩,呂尚於呂,為東面屏藩。
這次分封之封國大都集中於黃河南岸附近地區(商人勢力中心的黃河北岸祇有霍),至於東方仍是商朝舊勢力的範圍,周人只可望而不可即。這情況當然危險重重,結果武王一死,叛亂又生,終於在周公之策劃下進行了第二次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