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史問題--陳喬兵變

2006-12-01 4:16 am
陳喬兵變--是早有預謀還是特發事件??

回答 (2)

2006-12-02 6:56 pm
✔ 最佳答案
是橋不是喬!!!!

陳橋兵變
公元 960 正月初一,時任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的趙匡胤握有實權。趙匡胤在趙普、石守信等策劃下,於公元960年春,鎮州(今河北正定)和定州(今河北定縣)報稱北漢和遼國的軍隊聯合南下,攻打後周,聲勢很大,請求派兵援助。後周王朝遂命趙匡胤率兵北上抗敵。2月3日,軍隊行至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時,發動兵變,授意士兵為他黃袍加身,反叛後周,改擁趙匡胤為皇帝。而後,趙率兵回師開封,而後後周恭帝禪位,趙接任帝位。趙即位後,改國號為宋,改元建隆,定都開封,史稱「陳橋兵變」。

.回到京城後.趙匡胤用古代的禪讓的方式,取后周之位而成為宋王朝的開國君主,為宋太祖.

在宋朝的官方史書中,聲稱趙匡胤在陳橋兵變之前是沒有預謀的。但是,近代許多史學家認為,從趙匡胤即位後竟無須再出征,于是遼兵和北漢兵也不見了、《遼史》也沒有「是年南寇」的記錄以及京師在兵變不久前即謠傳「點檢作天子」,再加上現成黃袍之預備、禪位詔之事先草擬、及趙匡胤母親之言:「吾兒素有大志,今果然。」等史料來看,陳橋兵變應該是一起早有預謀的軍事政變。

陳橋兵變是後周北伐大軍於陳橋驛造反,並擁戴趙匡胤為皇帝的的軍事政變。該兵變最後導致了後周的滅亡和宋朝的建立。

宋太祖是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政治家之一.在取得政權後,又在一次酒會上勸告他的將領們放棄兵權,史稱"杯酒釋兵權".從此宋王朝成為一個極度中央極權的政權.經十九年的南征北討,宋王朝統一了中國.結束了二百二十五年改朝換代的戰爭時代. 但沒有長城的保護,宋王朝面對的是一個群強竭起的天下,北方契丹族的遼,西北黨項族的夏和後來東北女真族的金,蒙古族的元的軍隊都可以長驅直入,對他造成極大的威脅甚至被滅亡.

但宋朝時,中華文化卻繼續有發展,是中華文化的鼎盛期,唐代最突出的成就是詩歌,而宋代在教育,經學,史學,科技,詞等方面都超越了唐代.

宋太祖(960-976),即趙匡胤(927-976),北宋的創建者。涿州(今屬河北)人。五代時,為後周將領,以戰功升殿前都點檢,統領禁軍。後周顯德七年(960年),他通過陳橋兵變奪取後周政權,建國號宋,都城開封(今河南)。他以三年時間平息內部反對勢力,隨後進行統一全國的軍事行動。採取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戰略方針,征戰十餘年,平定荊南、後蜀、南漢等各地割據政權。同時,採取一系列措施,改革軍事、政治、財政、科舉等制度,以加強中央集權。他在位十七年,廟號太祖,年號建隆、乾德、開寶。在位期間,基本上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割據的局面,為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趙普(922-992),北宋大臣,字則平,幽州薊縣(今屬天津)人。後周時,為趙匡胤幕僚,是陳橋兵變的主要策劃者。
參考: 網址
2006-12-01 7:08 am
陳橋兵變是後周北伐大軍於陳橋驛造反,並擁戴趙匡胤為皇帝的的軍事政變。該兵變最後導致了後周的滅亡和宋朝的建立。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榮死,時任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的趙匡胤握有實權。趙匡胤在趙普、石守信等策劃下,於公元960年春,鎮州(今河北正定)和定州(今河北定縣)報稱北漢和遼國的軍隊聯合南下,攻打後周,聲勢很大,請求派兵援助。後周王朝遂命趙匡胤率兵北上抗敵。2月3日,軍隊行至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時,發動兵變,授意士兵為他黃袍加身,反叛後周,改擁趙匡胤為皇帝。而後,趙率兵回師開封,而後後周恭帝禪位,趙接任帝位。趙即位後,改國號為宋,改元建隆,定都開封,史稱「陳橋兵變」。

在宋朝的官方史書中,聲稱趙匡胤在陳橋兵變之前,是沒有預謀的。但是,近代許多史學家認為,從趙匡胤即位後竟無須再出征,遼兵即「自行遁去」、《遼史》也沒有「是年南寇」的記錄以及京師在兵變不久前即謠傳「點檢作天子」,再加上現成黃袍之預備、禪位詔之事先草擬、及趙匡胤母親之言:「吾兒素有大志,今果然。」等史料來看,陳橋兵變應該是一起早有預謀的軍事政變。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99%88%E6%A1%A5%E5%85%B5%E5%8F%98&variant=zh-hk"


收錄日期: 2021-04-16 15:15:4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30000051KK0355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