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解答取40分:中國歷史問答題~!

2006-12-01 4:00 am
11.景帝的削藩政策和武帝的推恩令,你較贊同哪一種做法?

12.秦始皇、漢武帝兩位君主,你會給予誰人較高的評價?試發表你的意見。

13.你認為甚麼是王莽新政失敗的致命傷?試說出你的看法。

14.你認為朝臣及太學生的做法值得嗎?為甚麼?

15.假如你是東漢的皇帝,你會用甚麼方法來消除戚宦相爭的局面?試發表你的意見。
16.在三國人物中,你最欣賞哪一位?為甚麼?

17.假如你是晉武帝身邊的一位謀臣,你會如何為他效勞?

18.若要北伐成功,你認為關鍵是甚麼?試談談你的看法。

19.在魏晉南北朝的歷史人物中,你認為最(自擬項目)的是哪一位?為甚麼?

回答 (3)

2006-12-01 4:34 am
✔ 最佳答案
11.景帝的削藩政策.
12.秦始皇.
秦 始 皇 在 統 一 六 國 之 后, 修 建 豪 華 的 阿 房 宮 和 驪 山 墓, 先 后 進 行 五 次 大 規 模 的 巡 游,在 名 山 勝 地 刻 石 紀 功, 炫 耀 聲 威。為 求 長 生 不 老 之 藥,又 派 方 士 徐(即 徐 福)率 童 男 女 數 千 人 至 東 海 求 神 仙 等 等,耗 費 了 巨 大 的 財 力 和 人 力, 加 深 了 人 民 的 苦 難。三 十 七 年,秦 始 皇 巡 游 返 至 平 原 津 得 病。于 是 作 書 命 長 子 扶 蘇 送 葬,并 繼 嗣 帝 位。
13.古代先聖賢王﹐都以傳賢方式傳位﹐ 堯讓位於舜﹑ 舜讓位於禹﹐均被譽為最理想之體制﹐ 但禹後此制未有相承﹐ 大抵堯﹑ 舜﹑ 禹之禪讓﹐ 只是古代一種君位推選制﹐ 經後人傅述而理想化。 蓋當時尚未有國家組織﹐ 各部落間互推一酋長﹐ 為諸部落之共主﹐ 後共主皆由推選漸變而為世襲﹐ 唐虞時代之禪讓﹐ 正可用此看法。


儒家素稱美唐虞時代的禪讓政治﹐ 孔子最高的政治理想就是希望實現大同之世。<<禮記禮運篇>>載:「 大道之行也﹐ 天下為公﹐ 選賢與能﹐ 講信修睦。 」就是孔子理想中的禪讓時代政治表現。所謂「大同」就是太平盛世的政治﹐ 是指堯舜時代﹐ 行讓政治﹐ 有公天下之心﹐故帝王之位由有德者當之﹐ 其時政治清明﹐ 社會安定﹐ 人與人之相處和諧敦睦﹐ 各安本份﹐ 禍亂不生﹑刑罰不必存﹐ 是歷史上最完美之社會﹐ 此實儒家將唐虞時代政治理想化而已。

春秋戰國時代﹐ 儒家學說僅百家之學其中一種﹐ 未佔有獨尊之地位﹐ 秦代則法家之學獨盛。自漢武帝尊儒術﹐ 罷百家﹐ 儒術遂一枝獨秀﹐ 其時陰陽五行的學說滲入儒家思想中﹐ 董仲舒﹑劉歆﹑劉向三人同為漢代大儒﹐ 其學無不以陰陽五行附於<<春秋>>﹐ 由於方土之說因附會儒學言災異﹐ 陰陽五行﹐ 五德終始﹐ 禪讓之說大盛於當時﹐ 這是漢武以後學術之趨勢。自西漢中葉以降﹐ 儒者心中已養成一種觀念﹐ 認為古今絕無萬世一統之王朝﹐ 帝君稱為天子﹐ 乃替天行道﹐ 天命代興﹐ 唯有德者居之﹐ 不仁者去之﹐ 於是有天子失德﹐ 上天譴告﹐ 災異迭見﹐ 此時當遜位讓賢。這種思想就是依據「五德相生相勝」的關係順序而輪轉﹐ 當德王者﹐ 德衰者亡﹐ 古繼五德終始便是受命改制。有德之人必須受命而王﹐ 受命之條件在於有德﹐ 及其德衰命修便要改制﹐ 改制後其德澤於萬民;政治有成績時登需泰山祭天地告成功報答恩德。
14.No
東漢後期,宦官專權,敗壞朝政,成為朝臣和太學生批評的對象。宦官不滿這些批評,懷恨在心,伺機報復,終釀成「黨錮之禍」。 and東漢屢興太學,太學生人數眾多。他們常與朝中正直大臣互通聲氣,形成一股強大的輿論勢力,朝士紛紛抨擊外戚、宦官專權亂政,引起外戚、宦官不滿。
15.兩漢時期,外戚擅權、宦官亂政之風甚烈。而東漢和帝以後尤其嚴重。在東漢後期的大約一百年間,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政,相互傾軌,使朝政陷入極端黑暗混亂之中。

戚宦紛爭的由來可以概括如下:

1. 外戚宦官之亂政起自西漢:

漢朝外戚擅權的禍根在西漢高祖時就已埋下,西漢初年,鑒於秦王室孤立而速亡,除大封宗室之外,更引用外戚輔政,且劉邦為對付功臣而倚重呂后,造成呂氏專政的局勢。

武帝設大司馬大將軍,必須由外戚擔任。而武帝、昭帝時霍氏、宣帝時的史氏、許氏,元、成、哀、平帝時的王氏、傅氏、丁氏,都以外戚而握重權,最後終於導致西漢王朝的滅亡。除此之外,宦官參政在西漢初期亦已開始,武帝設內朝官,晚年在內廷以宦官出納奏章,宦官因而漸握權。

2. 中央權力的內移遺禍不淺:

光武帝恐怕丞相奪權篡位,故不信任三公,故利用外戚以削弱三公之軍政權力,為內朝爭權提供了條件。因為內朝的官職往往落在外戚或宦官之手,皇帝比較精明強幹時,尚能加以駕馭。一旦出現東漢後期君主幼弱那樣的條件,便導致了外戚宦官挾主專政的惡果。

3. 君主沖齡夭壽致外戚專權:

自和帝起,東漢有十個皇帝都是沖齡即位、短命而死。每次幼主登基,多由太后臨聽政。太后必然重用自己的家族,遂造成外戚專權。

4. 君主成長藉宦官奪回政權:

外戚的專政,削弱了皇權。君主一旦長大了,要掌握實權,就必須尋求支持自己的政治力量。於是皇帝便依靠身邊最親信的宦官來翦除外戚,形成宦官專政的局面。不久,皇帝死了,新的幼主即位,又是太后臨朝。外戚專政、排斥宦官,然後是宦官翦除外戚、取代外戚專政。如此周而復始、循環不已。東漢後期就是在這種戚宦互相傾軋、交替專權的局勢下渡過,直至東漢滅亡。





註:

外戚: 是指皇帝的每族、妻族,即太后,皇后的家系,東漢時期,皇帝的嫁娶,不出世家 大族,外戚又常是其中最有勢力的家族。

宦官: 是官廷中侍候皇帝及其后妃的人,這些人才本來是供帝王役使的家奴,但因接近皇 帝,負責傳達詔令掌管文書,所以也逐漸握有實權。



(五) 宦官多獲勝的原因:**

1. 皇帝信任:外戚權大時,可威脅皇位,但宦官則絕無當皇帝的可能,充其量只是貪污而已。故宦官多得皇帝信任,而外戚則為皇帝所猜忌。

2. 接近皇帝:宦官經常與皇帝接近,外戚與皇帝較疏遠,故皇帝與宦官的感情自然 較外戚為親密。

3. 地位穩固:外戚的權位,常因皇帝的更易、或母后的死亡而發生動搖;但宦官則不受上述情形的影響,地位較外戚穩固,故在雙方鬥爭的過程中,宦官獲勝的機會,自然較外戚為高。



(六) 戚宦相爭之影響:**

在東漢後期的戚宦紛爭中,外戚固然利用皇帝幼弱,得以專擅朝政,宦官也力圖擁立幼主,以便自己的操縱。總之,雙方都極力圖挾持皇帝,排除異己,由於外戚、宦官的交替專權、亂政,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後果:

1. 導致政治腐敗:外戚、宦官的相互傾軋,使當時的政局動盪,朝綱不振,政治一片黑暗。無論是外戚或宦官擅權專政,大都排除異己,任人惟親,賣官鬻爵,廣收賄賂。

2. 引起黨錮之禍:戚宦亂政引起大臣和士人不滿,他多支持外戚而攻擊宦官,宦官便利用權力大加迫害,於是釀成桓、靈之世的兩次黨錮之禍。

3. 造成民變四起:由於政治日趨黑暗,東漢王室、貪官污吏及地方豪紳對人民的敲搾勒索愈益加劇。百姓無法生活,便到處流浪和暴動,最後終於出現大規模的民變。
16.每次經過其葬地,194年,呂布乘曹操東征徐州,偷襲兗州,曹操立即還擊呂布。呂布派軍屯兵在濮陽之西四五十里,曹操實行夜襲,殺至明早,呂布率軍解救,三面圍攻曹操。呂布親率大軍從早到午交戰數十次,戰鬥激烈,曹操招募壯士衝陣,典韋搶先響應,並募集數十人,穿上兩重鎧甲,放棄大楯,手持長撩矛戟出戰。正直西面戰況又急,典韋衝前擋著敵兵,敵軍弓弩亂發,箭如雨下,典韋合上眼,叫士卒在敵我相距五步才叫他,士卒大叫:「五步乃白!」,眾人皆懼,大叫:「虜至矣!」典韋手執十多枝長戟,大喊而起,敵人無不應手倒地,呂布也只好撤退。因功被拜為都尉,成為曹操身邊近衛,統領親兵數百人,圍繞主帳棚巡邏。後再遷為校尉。

197年,曹操攻宛,張繡投降。曹操十分高興,設宴歡聚。十多日後,張繡反叛,偷襲曹操之營,曹操不利, 輕騎逃走。典韋擋在門前,令敵軍不能入,張繡軍惟有分散從別門進入。當時典韋身邊的十餘人皆死戰,以一當十,典韋手執長戟左右攻擊,可是身邊士卒一個個戰死,典韋也身受數十傷,敵人乘機上前要捉他,反被典韋雙手挾著兩人並擊殺,其餘敵人都不敢上前。典韋奮而衝前,殺了數人,傷創突發,死前瞪眼大罵敵軍。最後張繡軍才敢再上前,割取其頭,互傳觀看,覆軍就視其軀。

曹操退至舞陰,知道典韋戰死,不禁落淚。後取回其屍體,對著典韋屍體大哭,把他安葬在襄邑,都用牲口拜祭典韋。
17.為人臣不忠當死,言而不當亦當死
18.那要看北伐成功的定義。如果是滅掉魏國,要看蜀國能否迅速穩住中原一帶。吳國可不會只坐著看戲的,所以吳蜀之間多半還會有一番爭鬥。如果只佔領長安,縱使取得西涼一帶的馬產地,多半仍只是三國繼續對峙,長遠來說還是佔領中原的魏國稍優。
19.陸雲.都因不同的政治原因而被統治者所殺。加上此時儒學式微,所以許多文士便以老子、莊子的避世哲一學來作為精神安慰。他們不談政治,專論玄學,便形成「清談玄學」的風氣。由於文士崇尚「清談」,他們精妙的旨論、奇特的行為,被人記錄了一來,作為欣賞和模仿的對象。於是便逐漸形成為別具風格的軼事小說。總括來說,魏晉南北朝小說,-方面繼承古代的神話傳說、禹言故事、史傅作品等文學遺產,另一方面又受到社會政治、宗教信仰、倩談風氣等現實因素影響,於是便得以蓬勃發展了。
2006-12-01 5:44 am
11.武帝之推恩令,因為推恩令是經過自然演替而能將諸侯之土地收回,但削藩政策蔑其實等同內戰,必有傷亡,故此我較贊同推恩令。
12.漢武帝,因為始皇被後世稱為暴君;而武帝被稱頌為雄才偉略,其分別在於武帝雖然同是大興土木,又經常北伐,大量使用民力,但武帝在經濟政策上和治國上能有好的配套,人民其實只要能有足夠的米糧下肚就不會有叛亂,而且,始皇由於出生於帝皇世家,視人命如草介,但武帝未有這種觀念,故此,武帝有較高的評價
13.盲目復古,做任何事都只希望跟從古制,幣制就出了六名二十八品,全部都拘泥古制;稱呼外族又改變名號,令外族產生不滿,最終眾叛親離,人人得而誅之的地步


收錄日期: 2021-04-15 22:46:2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30000051KK0343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