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滅亡,最重要的原因是否藩鎮割據,為什麼?

2006-11-30 6:43 am
請請詳細回答,謝謝!

回答 (2)

2006-11-30 7:03 am
✔ 最佳答案
是!!

安史之亂被平定後,安史余部還保持相當大的勢力,昏懦的唐代宗為了求得苟安,“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將”。而在平叛的過程中,唐朝對內地掌兵的刺史也多加節度使的稱號。因此,中原地區也出現了不少的節度使等大小軍鎮,以後又擴展到全國。他們是地方的軍政長官,是州以上一級權力機構,即藩鎮。

安史之亂後,在今陝西、四川以及江淮以南的藩鎮大多依舊服從中央政府,向中央繳納賦稅;而在河北、山東、河南、湖北、山西一帶的藩鎮,即時稱“河朔三鎮”的成德、魏博和盧龍三鎮,則割據一方,表面上尊奉朝廷,但法令、官爵都自搞一套,也不向朝廷繳納賦稅。甚至節度使的職位也往往父死子繼,或由部下擁立,唐中央只能加以承認,不能更改。除河朔三鎮外,重要的藩鎮還有淄青鎮(治青州,山東益都)、淮西鎮(治蔡州,河南汝南)、滄景鎮(治滄州)等等。它們也多仿效河朔,專橫跋扈,割據稱雄。

這種藩鎮長期割據的局面,破壞了唐王朝一統天下的局面,也影響到了中央的財政收入。

此外,各藩鎮對境內的人民都實行殘暴的統治。節度使為了維護統治,除拼命擴充軍隊外,還挑選精勇組成親信“牙兵”。牙兵多“父子相襲,親黨膠固”,有著共同一致的利益。節度使對牙兵供給豐厚,往往能得他們的死力,但這也使牙兵十分驕橫,只要節度使對他們稍不如意,他們就或殺或逐,另立新主,遂形成了“變易主帥,如同兒戲”的局面。

當然唐中央政府也試圖削弱藩鎮的權力,因此中央政府和藩鎮時常發生爭鬥。在德宗和憲宗時期,先後出現了“四鎮之亂”和“淮西之亂”。

“四鎮之亂”的起因是781年,成德節度使李寶臣死,其子李惟岳繼節度使位,要求朝廷加以承認,唐德宗不允許。為了維護世襲特權,魏博鎮田悅、淄青鎮李納、山南東道(治襄陽)節度使樑崇義和李惟岳聯合起來,共同起兵。不久,樑崇義和李惟岳兵敗被殺,田悅和李納也被唐軍打敗。但盧龍鎮節度使朱滔和成德鎮降將王武俊為了爭權奪地,又勾結田悅、李納發動了叛亂。淮西節度使李希烈也加入了叛亂的隊伍,自稱天下都元帥。783年,德宗抽調關內諸鎮兵去平定叛亂,涇原鎮兵在路過長安時發生嘩變,攻進長安。德宗逃到奉天(陝西乾縣)。

涇原叛軍立朱滔的兄弟朱泚為主,在長安稱帝,國號秦(後改為漢)。朔方節度使李懷光率兵救援德宗,但到了長安附近他又與德宗發生矛盾,就聯合叛亂軍共同反唐。在李懷光的逼迫下,784年(興元元年),德宗又從奉天逃到樑州(陝西漢中)。後來,德宗依靠李晟率領的唐軍才收復了長安,逐殺朱泚,又與朱滔、王武俊、田悅、李納等勢力相妥協,才勉強平息了這場叛亂。

“淮西之亂”發生在唐憲宗時期。814年,淮西鎮吳少陽死,其子吳元濟自領軍務。他更加跋扈,四出攻掠。憲宗遂發兵討伐淮西。出兵三年仍不能奏效。817年,憲宗任命宰相裴度為淮西宣慰處置使,負責統帥全軍。當時各道軍中都由宦官監軍,將領因受到壓制,都不願出力。裴度到前線後,奏請憲宗取消了監軍宦官,被動的局面才漸漸扭轉過來。在這年冬天一個風雪瀰漫的夜裏,唐將李愬率領九千士兵突襲淮西鎮所在的蔡州城,一舉活捉了吳元濟,平定了淮西之亂。

淮西平定後,滄景、盧龍、成德等鎮相繼歸順中央。淄青的李師道獨力頑抗,被唐中央發兵打敗。到此時,唐朝算是恢復了表面上的統一,但節度使領有重兵的局面並未改變。

藩鎮割據也使唐中央政府的財政收入受到影響。因為一些藩鎮不繳納賦稅,唐中央政府的收入主要依靠江淮一帶。為了整頓財政,改革稅收制度,增加政府收入,肅宗時負責財政的大臣劉晏和德宗時的楊炎先後實施了一些措施,比如整頓均田制度,把“王役不供,簿籍不掛”的流民和客戶,重新編排在國家的均田土地,比如對鹽法、漕運的改革,比如平抑物價和實行兩稅法等。這些措施使唐中央財政狀況有所好轉。
2006-11-30 6:57 am
因為藩鎮權力過大,擁兵自重,更隨意任命百官,有時甚至5理中央意思,導致中央外強中幹,有事發生個陣無人幫手,加快唐朝ge滅亡


收錄日期: 2021-04-29 18:29:2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29000051KK0498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