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爾遜有關資料 [!]]

2006-11-30 4:25 am
徵求有關威爾遜總統(美國)的有關資料,生平、家庭、教育、背景等相關資料,越多越好,謝謝~ xD

回答 (3)

2006-11-30 4:31 am
✔ 最佳答案
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Thomas Woodrow Wilson, 1856年12月28日~1924年2月3日),美國政治家,美國28任總統(1913年—1921年)。民主黨人。
出生於美國南部弗吉尼亞州一個英國移民家庭。16歲進入北卡羅來納州戴維森學院﹐1879年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1886年在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
從1886年起﹐威爾遜開始了長達25年的教學生涯。1902~1910年擔任普林斯頓大學校長期間﹐倡導和推行了一些有影響的改革﹐包括後來在美國得以推廣的導師制。
1910年﹐威爾遜競選新澤西州州長獲勝。在兩年州長任內﹐對該州教育體制和市政進行了一些革新﹐並對黨閥干預州政作了一定抵制﹐從而贏得了聲譽。
1912年﹐威爾遜利用共和黨兩巨頭W.H.塔夫脫和 T.羅斯福的分裂﹐並提出把“新自由”奉獻給美國人民的競選口號﹐贏得中小資產階級的支持﹐獲得大選的勝利。
威爾遜就任總統後﹐採取了一些內政改革措施。包括改變共和黨的保護關稅政策﹐以增加美國對外貿易和擴大美國海外投資領域﹔制訂聯邦所得稅法﹐確立累進稅原則﹐以增加聯邦政府的財政收入﹔建立聯邦儲備體系﹐以加強美國金融資本在海外的競爭能力。這些措施都是適應實力日增的美國壟斷資產階級的需要和促進其發展的。此外﹐威爾遜還制訂了鐵路工人八小時工作制和限制使用童工等立法﹐罷工權利也得到確認。但是﹐美國工人階級長期鬥爭得來的這些成果﹐又很快遭到威爾遜的一系列反勞工反民主行動的破壞。1919年9月﹐他親自干預36.7萬名鋼鐵工人的大罷工﹔1920年1月﹐他批准司法部在全國70多個城市進行的大搜捕﹐被捕者達6000多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頭兩年中美國利用”中立”地位﹐從交戰雙方謀取巨利。1916年11月﹐威爾遜宣布美國已從債務國變為世界債權國。美國民主黨利用這一形勢﹐提出“他使我們置身戰爭之外”的競選口號﹐迎合選民心理﹐使威爾遜1916年獲得連任。在第二個任期中﹐威爾遜積極插手歐洲局勢。利用德國採取的“無限制潛艇戰”在美國激起的憤激情緒﹐在1917年4月6日正式宣布參戰。1917年11月簽訂損害中國權益的藍辛-石井協定。1918年1月8日﹐威爾遜提出結束戰爭的威爾遜十四點計畫﹐被交戰雙方接受為議和基礎﹐巴黎和會(1919)在1919年4月28日通過《國際聯盟盟約》﹐成為1919年6月28日簽字的《凡爾賽和約》的一部分。在巴黎和會中﹐在山東問題上偏袒日本﹐犧牲中國利益。參議院於1920年3月19日否決了《國際聯盟盟約》。在同年美國大選中﹐民主黨失敗﹐共和黨的W.G.哈定當選第29屆總統 (1921~1923)。12月威爾遜獲諾貝爾和平獎金。1924年2月3日去世。
取自“http://134.208.10.81/cpedia/Content.asp?ID=55499&Query=1”
2006-12-05 5:24 am
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Thomas Woodrow Wilson, 1856年12月28日—1924年2月3日),美國政治家,美國總統(1913年—1921年)。

任內主要的事件有:民主改革、自由女神像照明系統的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戰、十四點協議、積極倡導建立國際聯盟(但美國由於參議院否決而沒有加入)、禁酒令的頒佈與實施等。1921年他試圖連任但失敗。

威爾遜於1919年因為倡導國際聯盟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威爾遜曾擔任普林斯頓大學校長。
2006-12-01 6:18 am
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Thomas Woodrow Wilson, 1856年12月28日—1924年2月3日),美國政治家,美國總統(1913年—1921年)。

任內主要的事件有:民主改革、自由女神像照明系統的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戰、十四點協議、積極倡導建立國際聯盟(但美國由於參議院否決而沒有加入)、禁酒令的頒佈與實施等。1921年他試圖連任但失敗。

威爾遜於1919年因為倡導國際聯盟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威爾遜曾擔任普林斯頓大學校長。


收錄日期: 2021-04-25 18:38:1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29000051KK0385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