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託孤]既典故

2006-11-30 3:52 am
[劉備託孤]既典故
託孤既意思

回答 (2)

2006-11-30 4:08 am
✔ 最佳答案
【托孤】是把孤兒交托/拜托予某人的意思。

劉備白帝城“托孤”

劉備(161-223),字玄德,琢郡源縣(今河北源縣)人。在東漢末的軍閥混戰中,先無立足之地,后采用諸葛亮聯孫拒曹的主張,于建安十三年(208)聯合孫權,大敗曹操于赤壁,占領荊州,旋即奪取益州和漢中,221年4月在成都稱帝,國號蜀漢,年號章武。7月令諸葛亮守成都,不顧諸葛亮及文武群臣的勸阻,自率傾國之兵,報孫權大都督呂蒙乘虛攻占荊州、在麥城殺關羽之仇。一舉破巫山、占秭歸,次年初攻占彝陵(今湖北宜昌),并在彝陵東虢亭建立大本營。孫權重用年輕將領陸遜為大都督,陸遜面對蜀強吳弱的軍事形勢,采用“拖延”戰朮,令部將堅守,不與交鋒。六月天氣炎熱,蜀兵伏擊難熬,劉備憤而忘謀,令部隊移駐沿山樹林茂密處,連營扎寨以避酷暑。陸遜便率吳軍水陸并進,火燒劉備連營“七百里”。劉備兵敗,退守白帝城。

章武三年(223)四月,劉備病勢加重,自知不起,遣使至成都召諸葛亮等大臣到白帝城永安宮(今奉節師范學校內)受遺命。諸葛亮領劉永、梁王劉理等趕到奉節。劉備已多日臥床不起,請諸葛亮坐在床沿上,撫其背說:“我有幸得先生相助而成就帝業。然而我甚淺陋,未采納丞相之言而伐吳,自取其敗,悔恨莫及。我死在旦夕,不得不以大事相托。”于是將遺詔遞給諸葛亮,一手掩淚一手把著諸葛亮的手說:“先生的才能十倍于曹丕,一定能完成統一大業。劉禪軟弱,先生以為可輔佐則輔佐,若不可輔佐,則請先生自為成都王。”諸葛亮聽罷,手腳無措,流淚跪拜在地說:“臣怎敢不盡全力輔佐后主,以盡忠貞之節,死而后已呢!”叩頭不止。劉備又請諸葛亮坐下,叫兒子劉永、劉理來到面前,吩咐說:“我死之后,你們兄弟三人都要以對待父皇的禮儀對待丞相,不可怠慢。”并叫兩個兒子同拜諸葛亮。諸葛亮誠惶誠恐,說:“臣即使肝腦涂地,也難以報答陛下的知遇知恩。”劉備這才心安,然而又加封尚書令李嚴兼任中都護,統掌內外軍事,留鎮永安宮,同為輔政大臣。最后對在場的文臣武將─一囑托,這一代梟雄才一命嗚呼。其用心可見。


白帝城
- - - - -
白帝城坐落在紫色的白帝山上,距奉節城4公里,原名紫陽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西漢末年,公孫述佔蜀為王,築城自衛,因城中一井常冒
白氣,猶如百龍飛升,公孫述借此稱白帝,改稱名為白帝城,城垣遺址至今仍然依稀可見。三國時,劉備兵敗退至白帝城,無顏會見群臣,於是在白帝城修建了永安宮安居,不久鬱悶而死,臨死前劉備把政權和兒子劉禪託付給丞相諸葛亮,史稱“劉備托孤”。現白帝城內的白帝廟中塑有劉備托孤的彩色群像,其藝術再現了當時劉備托孤之情景,白帝廟由最初祭祀公孫述,成了祭祀蜀漢君臣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的地方,幾經變易,現出土文物陳列室裏展示著自新石器時代到清代六七千年間,在白帝城一帶出土的文物數百件,新近又落成《杜甫行吟》大型瓷畫。

白帝城是長江三峽重要旅遊景點,位於長江北岸,距奉節城東8公里。它一面靠山,三面環水背倚高峽,前臨長江,氣勢十分雄偉壯觀。三峽工程建成後,水位將抬高。白帝城將四面環水,游船可直達城中。現存白帝城乃明、清兩代修復遺址。

名字由來
據傳西漢末年,公孫述割據四川,自稱蜀王,因見此地一口井中常有白色煙霧升騰,形似白龍,故自稱白帝,遂於此建都,並將紫陽城名改為白帝城。

歷史上的白帝城
白帝城是觀「夔門天下雄」的最佳地點。歷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蘇軾、黃庭堅、范成大、陸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門,留下大量詩篇。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詩句,更是膾炙人口。故白帝城又有「詩城」之美譽。
三國時期蜀漢皇帝劉備討伐東吳,兵敗白帝城,憂傷成疾,臨終前在白帝城永安宮向丞相諸葛亮托孤。白帝廟內現陳列有「劉備托孤」大型泥塑。
2006-11-30 4:31 am
託孤意思~把孤兒付託於他人

劉備託孤典故~劉備為奪回荊州及報關羽被殺之仇,發動了對東吳的戰爭。在夷陵這個地方,被東吳軍打得大敗,全軍覆沒,損失慘重。劉備退到永安(今四川奉節)駐紮下來。不久,劉備就病倒了,蜀漢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劉備病危,他把諸葛亮從成都召來,對他說:「你的才能勝過曹丕十倍,必能安邦定國,完成大業。我的兒子劉禪,才能平庸,如果他可以輔佐就輔佐他,如果他實在無才,你可自取之!」諸葛亮流著淚說:「陛下這樣信任我,我怎敢不竭盡全力輔佐幼主,我願以死效忠貞之節。」劉備又遺命劉禪:「你要像侍奉父親那樣與丞相相處。」劉備死後,諸葛亮便肩負起管治國家和復興漢室的重擔。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23:0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29000051KK0360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