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耶穌釘十字架時3次不認主的彼得, 跟彼得(掃羅) 是不是同一人.

2006-11-28 8:55 pm
在耶穌釘十字架時3次不認主的彼得, 跟寫了13章新約(羅馬書...),後來做了第一任教宗的彼得(掃羅) 是不是同一人??

回答 (8)

2006-11-29 4:25 am
no
彼得早已是聖徒
寫羅馬書書信既掃羅(保羅) , 他當聖徒之前是逼迫教會既
2006-11-28 11:43 pm
當然不是!
2006-11-28 9:35 pm
彼得(本名西門),是耶穌十二門徒之一,本是漁夫(馬太福音 4:18, 路加福音 5:3),一直跟從耶穌到各處講道,雖然曾三次不認主,但主耶穌復活後親自再去建立彼得 (約翰福音21 章),之後彼得更成為初期教會的領袖。

保羅(本名掃羅),本是迫害教會的猶太人(使徒行傳 7:60, 8:3),及後主耶穌親自向他顯現(使徒行傳9章),及後悔改歸主,改名保羅(使徒行傳 13:9),到各處傳道並建立教會。其間寫下了新約中包括羅馬書在內的多封牧養教會的書信,統稱保羅書信,成為新約的一位主要作者。
2006-11-28 9:21 pm
不是...不認主果個叫西門彼得~另一個是"保羅"
2006-11-28 9:18 pm
問題有地方要澄清的,

1. 彼得, 是在耶穌被捉拿, 要帶去受審時,
在天亮前三次不認主的, 不是在被釘十字架時不認主的,

2. 彼得是耶穌其中一位門徒, 亦是在主升天後其中一位宗教領袖,

3. 彼得不等於 掃羅, 掃羅是日後改名為保羅的宗教領袖.
曾經是壓迫基督徒的猶太人, 但因遇見基督而回轉過來,
亦是新約大部份書卷的作者,
參考: 聖經
2006-11-28 9:14 pm
在耶穌釘十字架時3次不認主的彼得, 跟彼得(掃羅) 不是同一人.,保羅&掃才是同1個人,
而彼得是門(逃)
2006-11-28 9:05 pm
最初發表: 華通論壇

〔羅素〕


網友把方舟子翻譯的《我為什麼不是基督徒》這麼長篇大段地貼上
聖經板,當然是用來“打擊”基督教信仰的。


羅素跟基督徒的分歧歸根結底是無神信仰和有神信仰的分歧。所以
我基本同意小灶兄一針見血直指羅大師“先設”的反駁。真要說“
視角寬度”,羅跟基督徒應該沒有什麼上下之分,因為持有神信仰
的朋友一樣可以說『(羅素的“先設”)的基礎則往往是某些不容
置疑的斷言,例如“上帝不存在”和“啟示絕不可能”等等,把自
己局限於某一范式之內。。。』--這一點上我認為最多算是“打個
平手”。:-)


羅素在知識論、“邏輯原子論”等方面對哲學史有所貢獻,他寫的
《西方哲學史》據說也很好看。羅被人尊為一代哲學宗師,加上到
過中國,對中國文化、對東方文明有一些好感,所以很受一些崇尚
西方哲學的同胞歡迎。然而如果他真正能被稱為“一代宗師”,他
對基督教的“批判”也不能算是主要的“功績”。羅素對基督教的
反感溢於言。一般讀者也許很容易被其出色的筆調和自信的風格所
吸引折服。然而如果一個人是真正以求真的態度認真看一看象《我
為什麼不是基督徒》這樣的東西(原為一演講稿),就會發現羅素
其實從來都沒有敢於面對真正的基督徒信仰。他在文中不過是描述
了一些自稱是“基督徒”的人的可笑“宗教”,用現今網友的話說
,羅反的是某些“基督教徒”,而不是真正的基督教信仰本身﹔而
對聖經的內容,除了斷章取義地引用了一些耶穌基督的話而外,大
部分時間不過是張冠李戴、混淆割裂,滿足於罵得痛快而已。極端
的“情緒化”使得其論証缺少說服力和公允性,雖然其中的“辯才
”的確仍然讓人贊嘆。


羅素對科學的進步能最終改變人性充滿了信心。但是他用“科學”
代替“上帝”的信仰并沒有那麼靈驗。而這套東西被某些以“科學
”為宗教的人當成“冷寶”,一天到晚“言必稱”地舉起來當令箭
,到處護教和“以教反教”,作為嘲笑攻擊對上帝的信仰和信徒的
“愚昧沒有思想”的武器,也不會有什麼靈丹妙藥的功效。


〔懷疑主義〕


西方哲學里面的懷疑主義精神是可貴的。然而如果“只破不立”,
確實也有難處,因為還是不能解決人類心靈對終極價值的追求的問
題。懷疑主義在這個“靈性”的問題上能給我們什麼答案?或者說
能把我們引向何方呢?虛無?荒誕?絕望??--“超人”們也許承
擔得起,可我們這些芸芸眾生呢?


抄一段“天韻”樂隊的歌詞(部分)。這首歌曲譜得很不錯,要能
和著音樂聽一下效果會好得多:



《給懷疑的你》  詞:葉薇心  曲:徐世賢


懷疑,懷疑,
是你眼里的一個記號,
記載了長久以來的脫逃。
你從哪里來?
要往哪里去?
朋友,朋友停一下流浪的腳。


別說世間沒有真理,
別說生命沒有目標,
如果沒有你就不會尋找,
如果沒有能也不會逃。。。


你從哪里來?
(﹝背景合唱﹞神愛世人,。。。)
要往哪里去?
(哦神愛你,。。。)
朋友,朋友停一下流浪的腳。。。
(。。。神愛世人。)



〔人文主義〕


舟子真要開“傳”“生命的意義、人生的目標”什麼的了?:-)


科學自然有其價值。關於科學與宗教,尤其是與基督教信仰的關系,
這里也有不少舊帖,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先去看看,免得大家翻來復去
地重復。不過科學如果越出其應有的位置,要出來指導人生、道德、
價值、意義。。。這樣的“東西”,恐怕難免讓人有“科學教”的感
覺。人文主義也是西方哲學的主要流派之一(當然也不是全部),然
而如果把它當成“人文教”來“崇拜”,也未必是那麼明智的事情。


不管怎麼說,與科學主義、人文主義那些(盲目)樂觀的“信仰”相
反,人類歷史一再提醒我們的,是“人性”問題的不容樂觀的一面,
科學不能解決這樣的問題,人文主義也同樣不能提供出路。實際上,
人文主義(人本哲學?)在“生命的意義、人生的目標”這樣的事情
上能夠提供我們“芸芸眾生”的,只可能是絕對的虛無或者荒誕。據
說羅大師晚年寫了篇"New Hopes for a Changing World",其中談到
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我的“三大沖突”,科學與政治可以解決
前面兩個,而第三個沖突則需仰賴教育和“宗教”(當然羅大師所說
的“宗教”跟我們所說的不一定一樣--也許可以說一定不一樣吧。照
基督徒看,羅既不認識真正信仰的真諦,其倡導的人文“宗教”最終
也只有“竹籃打水”的命運。。。)。我自己沒有讀過這篇文章,舟
子對老羅這麼熟,也許可以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實際上按照人文主
義的信仰,我們對生命、人類。。。只可能是悲觀絕望的。抄一段人
文主義者(大師?--原英國人文主義協會會長)H. J. Blackham的話:
“人乃是一群盲目湊合的原子的產品,對其將來的命運,沒有預知的
先見。更可悲的,任何聰明智慧,任何勇氣熱忱,都不能救人免於死
亡。自古以來,人類一切的努力、一切的愿望、一切的丰功偉績,都
將隨著這大千世界同歸於盡。人類聰明才智所建的人間天堂,亦必一
同埋葬在這偉大宇宙最後毀滅的廢墟之中。任何哲學都不能推翻這個
事實。人類靈魂只能從這些絕對虛無的真理中找到安息!。。。”這
是何等的絕望虛無!按照這樣的“人生觀”,生命、人本身不過是一
種自然秩序和几率的產物,不過是不斷演變的宇宙當中的偶然、短暫
的存在。這樣說來,人生有什麼意義?這樣的哲學、文化、“宗教”
、理想。。。又有什麼價值可言?舟子所說“生命的本質沒有意義”
和“個體的生命卻可以有意義”是不是到底還是有點矛盾?--我忍不
住要請大家去翻那本古老的慨嘆“虛空的虛空”的《傳道書》(舊約
)了。。。也許我們當中自命不凡的“超人”可以有這樣的鐵石心腸
去“承受荒誕與虛無的快樂”,然而我們這些“一般人們群眾”卻還
是有“討一個說法”的“妄念”吧--還有另外的一些,會跟我們當中
一些人已經選擇的一樣,選擇那古舊十架上的救恩,選擇“背負十字
架的苦難”,也選擇與“道路、真理、生命”的本身產生生命的連結
的信仰--她本來包含了多麼大的希望與愛啊!。。。


 

Back 返回

 

《新約》外的耶穌:証據是什么?
Jesus Under Fire,
M.J. Wilkins & J.P. Moreland, ZondervanPublishingHouse:Grand Rapids, 1995

原著: Edwin M. Yamauchi
翻譯: 趙 剛

最初發表: ACT


Edwin M. Yamauchi,布蘭代斯(Brandeis)大學博士,是在俄亥俄州牛津城的邁
阿密大學的歷史教授。他的其它几本考古學著作包括:
《波斯與聖經》(Persia and the Bible), 《人,方法,和聖經考古學的材料》
(Men, Methods, and Materials in Biblical Archaeology), 《石頭與古卷》
(The Stones and the Scriptures), 和《在西小亞細亞的新約城市的考古學》
(The Archaeology of the New Testment Cities in Western Asia Minor)





  我在我任教的大學里時常被學生問到,除了《新約》以外,還有沒有別的古代
資料[1] 提到耶穌的。在關于西方文明的課上我會討論這些材料,但是我會指出盡
管這些內容會對一些與耶穌相關的事實提供正面的支持,他們相對于福音提供的信
息來說,還是要粗糙一些。在這一章里我要評估在《新約》以外關于耶穌的古代資
料的歷史價值,并討論基于這些材料作出的一些關于耶穌的奇談怪論。
  只有少數作者,比如 Arthur Drews, 會走得太遠以至于否認耶穌的存在[2]。
Craig Evans 評論說,“關于耶穌從來沒有存在過的信仰被馬克思和恩格斯撿起來
后,成為了馬克思主義的 ' 官方 ' 觀點。”[3] 另一方面,有不少人聲稱找到一
些關于耶穌的參考材料,但是任何其他人都無法証實。時常還有學者從《新約》以
外的資料中提出一些關于耶穌的“真實”面貌的奇怪解釋。下面讓我討論其中的一
些猶太人的,羅馬人的,和基督徒的材料。
2006-11-28 9:02 pm
彼得跟寫羅馬書的作者保羅是兩個人, 而所謂第一任教宗的彼得. 是在彼得死後, 天主教封的, 他自己也不知道.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31:5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28000051KK0123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