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代其實有幾多個國家?

2006-11-28 6:48 am
大的如齊國、晉國,人盡皆知,那麼大大小小分封的諸候國總數又是幾多呢?

回答 (4)

2006-11-28 7:39 am
✔ 最佳答案
周國
溫國
劉國
榮國
單國
鞏國
毛國
齊國
晉國
楚國
秦國
吳國
越國
韓國
趙國
魏國
魯國
鄭國
宋國
衛國
許國
陳國
蔡國
燕國
曹國
紀國
邾國
莒國
向國
極國
邿國
滕國
薛國
小邾國
濫國
郯國
鄟國
郕國
宿國
項國
譚國
遂國
須句國
鄫國
鄢國
鄣國
州國
郜國
焦國
茅國
東虢國
杞國
申國
呂國
萊國
鄶國
戴國
黃國
鄎國
光國
偪陽國
南燕國
上鄀國
下鄀國
弦國
滑國
江國
陽國
原國
邘國
應國
蔣國
胙國
祭國
北虢國
虞國
杜國
魏國
賈國
梁國
芮國
霍國
耿國
韓國
楊國
仇由國
倗國
西虢國
雍國
畢國
隨國
曾國
夔國
羅國
鄘國
鄧國
唐國
權國
鄖國
胡國
絞國
賴國
頓國
六國
英國
舒國
舒鳩國
舒蓼國
舒龍國
舒龔國
舒鮑國
蓼國
桐國
肥國
養國
巢國
徐國
鐘離國
宗國
北燕國
邢國
邶國
蕭國
蜀國
巴國
沈國
邘國
都國
麋國
費國
任國
軫國
道國
房國
厲國
西黃國
皖國
柏國
谷國
貳國
義渠國
綿諸國
山戎
犬戎
戎蠻
白狄
赤狄
長狄
鄋暪國
翟國
西不羹國
戶戈國
陸渾戎
代國
2006-11-29 3:05 am
春秋 (前770-前476)
春秋時期,始於「平王東遷」。他得名於魯史《春秋》。是中國歷史上社會經濟急劇變化,政治局面錯綜複雜,軍事鬥爭層出不窮,學術文化異彩紛呈的一個變革時期,是中華古代文明逐漸遞嬗為中世紀文明的過渡時期。

 
 
 

前732年
 
亞述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攻陷敘利亞的大馬士革,推羅等城被迫向亞述納貢。

以色列大部分及阿拉姆全部置為亞述行省。亞述人任命何細亞(~前723年)在撒馬利亞為王。
 
 
 

前729年
 
亞述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併吞巴比倫,自封為巴比淪王。
前730年

烏拉爾圖魯薩一世即位(~前714年)。魯薩一世統治期間對南高加索進行討伐。
 
 

前726年
 
亞述薩爾瑪那薩爾五世即位(~前722年)。前725年,圍攻以色列都城撒馬利亞及推羅。前722年,撒馬利亞為薩爾瑪那薩爾所攻陷。
 
 
 

前722年
 
亞述薩爾貢二世(~前705年)。其在位期間,鎮壓了敘利亞諸部的起義,摧毀了以色列,擊敗了烏拉爾圖。
 
 
《春秋》記事由此年開始。

前715年
 
猶太希西統治時期(~前687年)。希西家制定宗教及政治改革,作為復興大衛盛世計劃的一部分。
 
 
 

前704年
 
亞述薩爾貢二世之子辛那赫里布即位(~前681年)。辛那赫里布以武力及外交手段使巴比倫,腓尼基個城邦,敘利亞,埃及,以及小亞諸國臣服。
 
 
 

前689年
 
亞述辛那赫爾布洗劫巴比倫城
前683年

希臘雅典執政官從此時起為一年一任,執政官皆從氏族貴族中選出

 
 
前685年

齊桓公即位,用管仲為相

前680年
亞述阿薩爾哈東即位(~前669年)。在其統治期間,埃及、巴比倫、腓尼基諸國擺脫亞述而獨立。
 
 
 

前671年
亞述阿薩爾哈東遠征埃及、佔領孟斐斯,自稱上、下埃及和努比亞之王。
 
 
 

前669年
亞述阿蘇爾巴納帕而即位(~前627年)。此時亞述武力征服已到極點,其版圖東接伊朗、西臨埃及、北及高加索、南抵波斯灣。
 

 
 
 

前640年
 
猶太約西亞統治時期(~前609年)。其在位時推行一項完整的政治、宗教綱領,以重建大衛的王國。
希臘希洛人在其領袖阿李斯扥梅尼的領導下舉行起義,史稱第二次美塞尼亞戰爭(~前620年)。
前651年
齊桓公大會諸侯於葵丘

前626年
 
迦勒底王那波帕拉薩爾乘亞述國勢衰弱,將亞述人趕出烏魯克,佔領巴比倫,取得巴比倫王位,建立新巴比倫王國(~前539年)。
前616年

羅馬老塔克文統治時期(~前578年)。
前638年
宋,楚泓之戰,宋襄公大敗。

前632年
晉,楚城濮之戰,楚敗,晉文公大會諸侯於踐土。

前627年
晉敗秦於崤。

前612年
 
新巴比倫和米底聯合攻陷尼尼微城,亞述帝國滅亡。
 
前623年
秦穆公稱霸西戎。

前605年
 
新巴比倫尼布甲尼撒二世即位(~前562年)。在此期間修建的「空中花園」,被希臘人列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前601年
埃及法老尼科在其邊境打敗尼布甲尼撒。尼科統治期間,溝通尼羅河與紅海之間的運河工程開時動工,並遣腓尼基船隻繞航了非洲。
 
前600年

希臘《伊索寓言》產生。
印度早期《奧義書》約於此時成文(~前550年)
 

前599年
 
 
 
印度耆那教的創始人增益生於此年。相傳增益30歲出家,苦行12年得道,被稱為大雄,獲「耆那」(即勝利者)的稱號。耆那教因此得名。
 

前597年
 
新巴比倫尼布甲尼撒二世進攻耶路撒冷。不久,耶路撒冷陷落,猶太王約雅斤及其臣民被擄至巴比倫。
 
 
晉、楚邲之戰,晉敗,楚莊王稱霸中原。

前594年
 
 
雅典梭倫任首席執政官(~前593年),實行一系列重要改革,頒布「釋負令」,廢除債務奴隸制,按財產將雅典自由民分為四個等級,恢復公民大會,建立四百人會議,創立陪審法庭。
 
 

前586年
 
新巴比倫尼布甲尼撒二世攻下耶路撒冷,大肆劫虐,猶太王國亡。許多猶太人在次被擄往巴比倫(猶太史稱為「巴比倫之囚」)。期間,逐漸形成了救世主思想,猶太教產生。
前578年

羅馬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統治時期(~前534年),實行改革。
前563年

佛陀降生
老子大概生於此時

前558年
 
阿黑們族的居魯士統一伊郎高原諸部落,並領導波斯人反對米底人的統治。
 
 
前551年

孔子生於此年。

前550年
 
居魯士大帝率軍攻陷米底都城愛克巴坦那,滅掉米底,建立阿黑門尼德王朝(~前330年)
前546年

希臘斯巴達擊敗歌斯,成為霸主。
前544年

印度頻毗沙羅(~前493年)開始統治摩揭陀國,定都王舍城。
 

前538年
 
波斯佔領巴比倫城,新巴比倫滅亡。波斯人釋放了囚禁在巴比倫的猶太人。
 
 
 

前529年
 
波斯居魯士大帝遠征中亞,遭游牧部落馬薩革泰人的圍殲,居魯士被殺。其子岡比西斯即位。
 
 
 

前525年
波斯岡比西斯征服埃及,自稱埃及法老,建立第二十七王朝(~前404年),或稱波斯王朝。
 
 
 

前522年
波斯僧高墨塔偽稱岡比西斯之弟,奪取政權。岡比西斯死於歸國途中。大流士聯合部分波斯貴族殺高墨塔,即位為王(~前486年)。大流士在位期間,波斯帝國盛極一時。
 
 
 

前514年
大流士改革了波斯帝國後出兵歐洲,進攻斯基泰人,慘敗。歸途中佔領了歐洲部分地區。大流士成為第一個向歐洲擴張的東方君主。
前510年

羅馬「驕傲者」塔克文專橫暴虐,引起貴族與平民的強烈不滿,被逐出羅馬。
 
 

前509年
 
 
相傳羅馬公和國建於此時。公和國首腦初稱行政長官,稍後稱執政官,共二人,由百人團從貴族中選出,其權利均等。
 
前506年

吳國攻楚國,入郢都。

前505年
 
 
克利斯提在雅典建立民主政治。
 
 

前495年
 
 
馬其頓亞歷山大一士(~前450年),統一馬其頓全境。此時,馬其頓與希臘各邦保持密切的聯繫。
 
前496年

吳,越檇(因「醉」)之戰,吳王受傷而死。

前494年
 
 
羅馬平民拒絕作戰,帶武器離開羅馬,史稱「平民運動」,貴族迫於形勢,只好讓步,平民取得選舉保民官的權力。
 
吳王夫差大敗越王句踐。

前492年
波斯大流士以雅典等城市支持米利都為藉口,派兵進攻希臘,但由於波斯船隊遭暴風之災,進攻受挫。

前490年

大流士第二次派兵進攻希臘。海軍橫渡愛琴海,在雅典附近的馬拉松平原登陸。雅典人在將軍米泰雅德指揮下,以巧妙的隊形戰勝了強大的波斯軍隊。為希臘歷史上著名的「馬拉松戰役」。
前493年

希臘雅典泰米斯扥克利任執政官(~前493年),放逐政敵亞里斯泰提。

羅馬人與拉丁人訂立條約,相互有幫助的義務,互分戰利品,相互通商。
印度摩揭陀阿闍世(~前462年)自立為王。摩揭陀開始在印度列國中稱雄。
前482年

吳王會諸侯與黃池,成為霸主,越王引兵襲吳。

前480年
8 月,波斯大軍進入希臘本土,斯巴達王李奧尼達率近千人在德摩比利地區給予波斯沉重的打擊後,全部戰死。9 月,波斯大軍進抵雅典,在薩拉米海灣戰役中被擊敗,此為著名的「薩拉米海戰」。
 
 

前478年
 
 
希臘雅典、愛琴海諸島和小亞各城邦組成反波斯的海上同盟,史稱「提洛同盟」。
 
前473年

越王購殲滅吳國後,會諸侯於徐州。


 
2006-11-28 7:45 pm
春秋時期,見於史書的諸侯國名有一百二十八個,

但比較重要的不過十幾個,
它們主要是位於今天山東的齊、魯,
位於今天河南的衛、宋、鄭、陳、蔡,位於今天山西的晉,
位於今天北京及其周圍地區的燕,位於今天陝西的秦,
位於今天河南、安徽南部和兩湖的楚,
位於今天江蘇中南部的吳和位於今天浙江一帶的越。

這些比較大的諸侯國憑藉其實力,用戰爭來擴充領土,迫使弱小國家聽從他的號令,並互相爭奪,形成了諸侯爭霸的局面。霸,又寫作伯,就是諸侯中的老大的意思。

  最早稱霸的是齊桓公。齊是太公呂尚的封國,其歷代君主致力於整頓政治,發揮濱海魚鹽的優勢,提倡家庭紡織業,發展商業和手工業,使其國力逐漸發展起來。齊桓公(前685-前643在位)繼位後,以管仲為相,整頓國政,廢除公田制,按土地的肥瘠,確定賦稅,設鹽、鐵官和鑄錢,增加財政收入,寓兵於農,將基層行政組織和軍事組織合為一體,增加了兵源和作戰能力,迅速成為華夏各國中最富強的國家。然後就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口號,多次大會諸侯,幫助或干涉其他國家,抗擊夷狄的侵擾,終於在周僖王三年(前679)成為霸主。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齊桓公帶領八個諸侯國的聯軍,以優勢兵力迫使楚國服從他,訂立了召陵(今河南偃城)之盟,其霸業發展到頂峰。

  齊桓公死後,齊國出現爭奪君權的內亂,力量削弱。楚國乘機發展勢力,先後滅了它北邊的幾個小國,重新把矛頭指向中原。宋襄公(前650-前637在位)以抵制楚人北侵為號召,企圖充當中原的霸主。但無論從國力和業績看,宋襄公都夠不上稱霸。周襄王十五年(前638),楚宋兩國的軍隊在泓水相遇,宋軍大敗,連宋襄公都被射傷了腿,不久死去。

  正當楚國稱雄中原的時候,西部的晉國發展了起來。晉文公重耳(前636-前628在位)曾因「驪姬之亂」,在外流亡十九年,飽嘗艱辛。即君位後,他改革政治,發展經濟,整軍經武,取信於民,安定王室,友好秦國,在諸侯中威信很高。周襄王二十年(前633),楚軍包圍宋國都城商丘。次年初,晉文公率兵救宋,在城濮大敗楚軍,成為霸主。

  晉文公死後,秦穆公謀求向東方發展,被晉所阻。崤地一戰,秦全軍覆沒,轉而向西,吞併了 一些戎狄部族,稱霸西戎。

  楚國在城濮戰後,向東發展,滅了許多小國,勢力南到今雲南,北達黃河,經濟文化發展。楚莊王(前613-前591在位)改革內政,平息暴亂,興修水利,國力更為強大,竟向周定王的使者詢問周鼎的大小輕重。周定王十年(前597),楚與晉會戰於邲(今河南武陟東南),大勝。不 久,又進兵圍宋,晉人不敢去救,於是中原各小國紛紛歸向於楚,楚人稱霸中原。

  連續不斷的戰爭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也引起中小國家的厭倦,加以晉楚兩大國勢均力敵,誰都無法吃掉對方。於是由宋發起,於周簡王七年(前579)和周靈王二十六年(前546),舉行了兩次弭兵會盟,從此,戰爭大大減少。

  當中原諸侯爭霸接近尾聲時,地處江浙的吳、越開始發展。周敬王十四年(506前) ,吳王闔閭以伍員(伍子胥)為大將,統兵伐楚,攻進楚都郢。周敬王二十四年(496前)又揮師南進伐越。越王勾踐率兵迎戰,越大夫靈姑浮一戈擊中闔閭,闔閭因傷逝世。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吳王夫差為父報仇,興兵敗越,越王勾踐求和,送給吳王珍寶美女西施,自己親自為夫差牽馬。吳王乘勝向北進擊,大敗齊軍,成為小霸。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生息,終於在周元王三年(前473) 消滅吳國,夫差羞憤自殺。勾踐北上與齊晉會盟於徐,成為最後一個霸主。

  據史書記載,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間,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殺,五十二個諸侯國被滅,有大小戰事四百八十多起,諸侯的朝聘和盟會四百五十餘次。

參考資料
http://www.greatchinese.com/emperors/chunqiu.htm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305100103007
2006-11-28 6:55 am
春秋初年,大小諸侯國見諸經傳的有一百七十餘個,然其會盟、征伐事蹟彰彰可考者,不外齊、晉、楚、秦、魯、宋、衛、燕、陳、曹、蔡、鄭、吳、越等十數國。


收錄日期: 2021-04-18 20:50:5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27000051KK0532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