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鰓,是魚類的呼吸器官,也像是「氧氣搜集器」;在魚生活的水中,溶有氧氣(有時被稱為「溶氧」),當魚兒們嘴巴張開,水會被吸進去,當嘴閉上,鰓蓋就會打開,從嘴流進去的水接著就會通過鰓,然後由打開的鰓蓋流出來;當水流通過鰓上眾多的微血管時,氧氣分子就會穿過微血管的薄壁,進入微血管中和紅血球結合;所以,魚兒在水中,嘴兒一張一合和鰓蓋的張合一樣,都是為了幫助鰓的呼吸。
大部分魚類進行呼吸作用都是利用鰓。鰓是由許多細絲形成。其中充滿了 血管。當魚在水中游動時,水經由牠的口中進入,經過鰓,然後藉由鰓蓋的拍動使水流出魚體,就在水經過鰓時,位在鰓絲上的鰓片的微血管藉由擴散作用,趕緊和水進行氣體交換的工作(將水中的氧氣移入血管 中,把血管內的二氧化碳釋放到水中)。 而值得注意的是,水流動的方向和血液流動方向恰巧相反使得血管從水中獲取最大量的氧氣。有些硬骨魚類能從水中獲取85%的氧,而許多非常有活動力的魚,如:鯡魚、鯖,必須藉由不斷地游動,迫使水進入口中,經過鰓來得到 充足的水,以供應牠對氧氣的高度需要。
產在非洲的肺魚,平常在水裏用鰓呼吸,水乾了就利用身體分泌的黏液和泥把自己裹成一個繭,泥殼的內部有一條 小路和外界相通,在殼內生活期間,靠這條通路來呼吸空氣。 然後用由鰾變形的原始肺呼吸,好好睡上一覺,等到河水足夠了,牠就回到水裏去。肺魚類為了要在枯水期內避免死亡,而有更複雜的方法。被稱為泥魚的非洲肺魚,棲息在完全沒有水的小河內有相當長的一個時期,由於熱帶的太陽很厲害,河底的泥乾得非常堅硬。接近乾燥期時,每一尾魚都會竄入泥中,由皮膚分泌多量的黏液,和泥混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堅硬的泥殼魚在殼中睡眠,一直到下雨時才復甦。
這種肺魚的泥殼,常被人掘出來,運到歐洲去,雖然經過六個月的時期,但是把泥殼投入微溫的水中,等泥溶去後, 魚在數分鐘內就能活潑地游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