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河馬是群居動物
常用名稱:河馬Hippopotamus, Hippo
學名: Hippopotamus amphibius
簡介:
河馬的身軀沒有一根毛,也沒有汗腺,卻會分泌出一種紅色的黏性液體,保護皮膚免受脫水龜裂。在大群河馬的前面,總有一頭雄性河馬在探路。一路上牠斷斷續續地排出糞便,並且用尾巴將糞便掃開,這是留給後邊河馬的信號標誌。河馬有時更會把糞便當作暗器撥向對方。不過河馬不雅的排便行為其實對生態很有裨益。
河馬在非洲是公認的高度危險動物。河馬脾氣暴躁,據說如有動物剛巧站在河馬返回水池的路上時,河馬會在事前毫無警告下,張開牠的血盆大口,用牠那對 40cm 長的犬牙把這不幸的動物咬開兩截。據說亦試過有遊客在河中泛舟時,被水中河馬襲擊。
河馬可以整個日間浸在水中,只露出鼻孔和眼睛在水面。河馬可以閉氣潛水六分鐘,在水中牠們仍然是用腿走路。河馬會在傍晚時分上岸吃草,有時會走到五公里之外的地方。
河馬是群居動物,由 10 - 20 頭河馬組成。河馬很講究地盤勢力,會對入侵領土的河馬展開大廝殺,打得興起時就連附近的小河馬也無暇理會,被咬死踩死並不為奇。
常用分類:
食肉動物、大型貓科動物
Carnivore, big cat
學術分類:
哺乳綱 (Class Mammalia)
偶蹄目 (Order Artiodactyla = "even-toed ungulates")
豬形亞目 (Suborder Suiformes)
凹齒下目 (Infraorder Ancodonta)
河馬科 (Family Hippopotamidae)
河馬屬 (Genus Hippopotamus = "a river horse")
河馬 (Species amphibius = "living on both sides")
大小、體重:
肩高:1.4 - 1.6m, 體長:3 - 3.7m, 重:1,500 - 3,200kg (雄性), 650- 2,300kg (雌性)。
軀體肥壯、四肢粗短肥大,適合在泥濘沼澤地中行走。有著可張開150度的大嘴巴,長而突出的門齒和犬齒,可以剷起水中植物。鼻孔、眼睛和耳朵位於頭部上方,能自由開闔。臥在河裡時,牠把身子泡在水下,只把鼻子、眼睛、耳朵露出水面
壽命:
20 - 40 年。
棲地:
水池、泥沼。
食物:
河馬最多可一天吃 130kg 的短草。
繁殖:
雄性在 4 - 11 歲、雌性在 7 - 15 歲開始,身體便成熟可以交配。河馬會在水中交配,順利的話,經過 225 至 257 日母河馬便會獨自尋找一處隱蔽地點,誕下一頭小河馬,小河馬出生後幾分鐘便懂得在水中暢泳。
分佈:坦桑尼亞:(圖片
http://wildnature.go 2c.info/wildlife/hip pomap.gif)
* Arusha National Park
* Lake Manyara National Park*
* Mikumi National Park
* Ngorongoro Conservation Area*
* Ruaha National Park
* Selous Game Reserve
* Serengeti National Park*
非洲撒哈拉沙漠中的綠洲、尼羅河沿岸和三角洲以及馬達加斯加島
食物
湖邊或湖畔草地尋找青草、蘆葦的嫩莖吃。牠們按老幼順序排列成一列隊伍,年齡小的在前,老的在後,井然有序。一塊草地吃完了,牠們就轉移到另一塊草地。
哺乳動物中,有一些動物的腳有兩個或偶數個腳趾,而且腳趾化為又大又硬的蹄,這類動物就叫作偶蹄類動物。在分類學上,偶蹄目屬於哺乳動物綱,包括九科:野豬科、貓科、河馬科、駱駝科、鼷鹿科、鹿科、長頸鹿科、叉角羚科、牛科。全世界除了澳洲、紐西蘭、南極外,都有牠們的足跡。
偶蹄動物的消化系統構造特殊,大都具有四個胃,並且有反芻作用。四個胃分別是:瘤胃、蜂巢胃、重瓣胃和皺胃,皺胃也就是真正的胃。當他們吃下草或樹葉以後,食物進入瘤胃,瘤胃內有很多有益的細菌,可以幫助分解纖維素。當食物一部分進入蜂巢胃後,再逆流回口腔,這時動物已經吃飽在涼爽、安全的地方再咀嚼這些食物,並分泌唾液混合後,進入重瓣胃、皺胃。皺胃和一般動物的胃一樣,可以分泌消化液,將營養分解、消化、吸收。像這樣食物進入胃後,吐出再咀嚼,再吞入胃中的消化方式就是反芻作用。有些偶蹄動物例外,例如駱駝祇有三個胃,能反芻;河馬有三個胃,不能反芻。
野豬蹄
河馬蹄
駱駝蹄
鹿蹄
在非洲大草原上,常可見一大群一大群的偶蹄動物,如羚羊、鹿、野牛、長頸鹿等群居一起。群居對草食住動物有很大的益處,一方面可以由負責警衛的動物發現侵略者,立即發出警告使大家迅速逃走;一方面可藉群體的力量,把幼獸放在安全的地方,共同保護。更重要的是年紀較大,有經驗的老獸,可以帶著大家找有水、有草、安全的休息地方。也有少數動物是單獨生活的,如剛果的霍加比和北美的麋鹿。
平時偶蹄類動物沒有攻擊性,但是受傷或受攻擊的豬,卻比山貓和郊狼更凶猛;野豬科的疣豬,更有撲殺老虎的紀錄。
偶蹄類動物自古與人類的生活關係密切。遠古時代,人類就獵食羚羊、馴鹿等,並剝取毛皮製衣服、鞋子,用骨頭做成各種工具、武器和飾物等。現代偶蹄類動物對人類的貢獻更大了,牛肉、豬肉、羊肉、鹿肉是人類主要肉食來源,提供人們大部分的動物性蛋白質。「沙漠之舟」駱駝,拉車的黃牛、馬,耕田的水牛,替人類省了不少力氣。牛皮、鹿皮、犀牛皮可以製成皮衣、皮鞋、皮帶、皮包等。綿羊毛是人類不可缺少的衣料。一個完整、帶角的麋鹿頭或野牛頭是獵人有價值的壁飾。鹿初長的角--鹿茸,以及牡鹿的生殖器--鹿鞭,是中國自古以來的補品;麝香鹿腹下的麝香更是中藥珍品。法國西南部的豬甚至可以幫人們找出生長在地下的麥蕈,這種蕈可當佐料。迷你豬體型小,可以供醫學解剖實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