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否興建三峽大壩」一議題中,反對的理據是什麼?{20分}

2006-11-27 4:32 am
SCH辦論比賽「中國應否興建三峽大壩」一議題中
我做反方,咁我想問反對的理據是什麼?

回答 (3)

2006-11-27 4:57 am
✔ 最佳答案
政治爭議

三峽工程的支持者們相信該工程將具有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並能拉動整個國家國民經濟的發展。而反對者們則認為該工程勞民傷財,是政府領導人好大喜功、打算青史留名的表現。

1992年國務院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交三峽工程建設議案的舉動,便被廣泛質疑是李鵬等領導人刻意要把三峽工程辦成「鐵案」。當時有人認為人大代表多非專業人士,由他們來決定工程的命運並不合適。而即使在審議過程中,人大代表們也普遍反映國務院提交議案中的可行與不可行理由嚴重不對稱,甚至還抱怨官方用種種手段干擾和影響人大代表的決策。

在國防安全方面,有人擔心一旦中國捲入戰爭或者遭受恐怖主義襲擊時,三峽大壩將成為受襲的目標。不過樂觀者認為,轟炸這種關係數億人民生命的民用目標是嚴重違反國際法的行為,在現代戰爭中當不會出現,而三峽大壩極其龐大,一般恐怖組織所使用的手段都難以對大壩造成整體性損毀,即使是炸較薄弱的船閘,由於有五級船閘,而且建於與大壩並不相連的罈子嶺,因此也不會引起潰壩。


預期效益和實際情況

三峽工程的經濟效益主要體現在發電。三峽的上網電價按照各受電省份的電廠平均上網電價確定,在扣除相應的電網輸電費用後,約為0.25元。由於三峽電站是水電機組,它的成本主要是折舊和貸款的財務費用,因此利潤非常高。由於長江屬於季節性變化較大的河流,儘管三峽電站的裝機容量大於伊泰普水電站,但其發電量卻少於後者。

在三峽建設的早期,曾經有人認為三峽水電站建成後,其強大的發電能力將會造成電力供大於求。但現在看來,即使三峽水電站全部建成,其裝機容量也僅及到那時中國總裝機容量的3%,並不會對整個國家的電力供需形勢產生多大影響。而且自2003年起,中國出現了嚴重的電力供應緊張局面,煤炭價格飆升,三峽機組適逢其時開始發電,在它運行的頭兩年裡,發電量均超過了預定計劃,供小於求。

自古以來,長江三峽段下行湍急,唐代詩人李白曾有「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早發白帝城》)的千古名句。但同時,船隻向上游航行的難度也非常大,並且宜昌至重慶之間僅可通行三千噸級的船舶,所以三峽的水運一直以單向為主。到三峽工程建成後,該段長江將成為湖泊,水勢平緩,萬噸輪可從上海通達重慶。而且通過水庫的放水,還可改善長江中下游地區在枯水季節的航運條件。不過由於永久船閘分為五級,因此通行速度較為緩慢,理論上過閘要2小時40分鐘,在目前實際運行中,往往需要4個小時以上才能通過。


移民問題

為解決移民問題,政府在1980年代中期曾籌備設立三峽省予以統籌管理,但後來考慮到該地區較為貧困,新成立的省恐難以實現經濟自立,並且湖北省抵制情緒嚴重,方案最終只得作罷。到了三峽工程正式開工後,為促進占庫區移民總數85%的重慶市在移民問題上的積極性和主導性,中央政府決定推動重慶升格為直轄市,併在1997年3月14日由全國人大以88%的贊成票通過。重慶直轄市於當年6月14日正式成立,包括了原四川省的重慶、萬州、涪陵和黔江四個地區的範圍,因此它雖然被稱為市,但實質上更接近於省。

三峽工程實行「開發性移民」模式,即在移民的同時,也伴隨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造和產業建設,根本目的是要改善民眾的生活水準。其經費除了由三峽建設基金撥付外,三峽總公司在電站投產後的若干年內每年也要支付給地方政府一筆資金用於移民安置。此外,國家還要求全國的二十一個省市,每個省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的一個縣。

但是,三峽移民從最開始就出現了嚴重的腐敗和資金挪用問題,地方政府和官員挪用移民資金用於其它項目的現象非常嚴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從李鵬手中接管三峽建委主任後,一再警告大小官員們謹慎行事,三峽移民經費萬萬動不得,稱其為「碰不得的高壓電線」。迄今為止,三峽重慶庫區因貪污賄賂、瀆職侵權而落馬的官員已經超過238名。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開縣縣委常委、副縣長熊聖中在三峽移民工作中,以造虛假移民戶口方式,套取國家移民補償資金案件。由於庫區移民款的挪用問題導致移民補償款缺口太大,有很大部分移民反映未得到合理的補償。


泥沙淤積和水位問題
由於有三門峽水電站的前車之鑒,因此泥沙問題始終是三峽工程技術討論的重中之重。據測算,長江上游江水每立方米含沙1.2千克左右,每年通過壩址的沙量在5億噸以上。在三峽工程未建前,這些泥沙大量淤積在曲折的荊江河段,抬高了河床水位,並危脅到整個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安危。

工程的反對者如黃萬里等認為,長江上游河流所攜裹的除了泥沙,還有顆粒較大的鵝卵石,在三峽大壩築起後將極難排出,會造成堵塞,並向上游延伸,進而影響重慶。此後在2002年10月,國務院批准由三峽總公司承建長江上游幹流金沙江上的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和向家壩等四座巨型水電站,其建設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分擔三峽庫區的泥沙淤積,減緩三峽庫區的泥沙淤積速度,這也再度引起某些人們對三峽泥沙問題的擔憂。

與泥沙淤積問題同樣極具爭議的,還有水位問題。在三峽蓄水至135米後,有人發現從大壩到庫尾之間的水位落差多達34.7米,遠遠超過了工程論證報告認為的0.4米,因此擔憂重慶可能會在三峽完全蓄水後被淹沒。不過三峽驗收組副組長潘家錚對此解釋,論證報告中計算的是滿蓄水後的情況,而現在的庫尾水位其實是天然水位,它和大壩水位目前存在著巨大落差並不令人意外。


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和爭議

三峽水電站(左)的地理位置三峽工程對環境和生態的影響非常廣,其中對庫區的影響最直接和顯著,對長江流域也存在重大影響,甚至還有人認為三峽工程將會使得全球的氣候和海洋環境發生重大變化。

庫區人們對三峽工程影響環境的最大擔憂來自於水庫的污染。目前三峽兩岸城鎮和遊客的排放的污水和生活垃圾,都未經處理直接排入長江。在蓄水後,由於水流靜態化,污染物不能及時下瀉而蓄積在水庫中,因此已經造成了水質惡化和垃圾漂浮,並可能引發傳染病,部分城鎮已在其他水源採集生活用水。同時大批移民開墾荒地,也加劇了水體污染,併產生水土流失的現象。

三峽水庫庫容極大,因此必然會增加庫區地震的頻率。但支持工程的人士認為,當時論證壩址時,非常重要的一個考慮因素就是地質條件,三斗坪附近的岩體比較完整,斷裂少,歷史上也極少發生有感地震,因此不大可能發生破壞劇烈的強震。三斗坪的上游地區,地質條件主要是碳酸鹽岩,發生地震的可能性較大,但烈度估計最高也不會超過6級,而三峽的主要建築物都是按照防7級地震烈度來設計的。由於三峽兩岸山體下部未來長期處於浸泡之中,因此發生山體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的頻率會有所增加,這將是三峽工程所能造成的主要地質災害。而工程的反對者們則質疑論證過程只考慮了地質的靜態狀況,沒有考慮蓄水後可能帶來的地質條件質變。

根據葛洲壩水電站的運行經驗,三峽工程將會對周邊生態造成嚴重的衝擊。因為有大壩阻隔,魚類無法正常通過三峽,它們的生活習性和遺傳等會發生變異。三峽完全蓄水後將淹沒560多種陸生珍稀植物,但它們中的絕大多數在淹沒線以上也有分佈,只有疏花水柏枝和荷葉鐵線蕨兩種完全在淹沒線以下,現均已遷植。

三峽蓄水後,水域面積擴大,水的蒸發量上升,因此會造成附近地區日夜溫差縮小,改變庫區的氣候環境。由於水勢和含沙量的變化,三峽還可能改變下游河段的河水流向和沖積程度,甚至可能會對東海產生一些影響,併進而改變全球的環境。但是考慮到海洋的互通性,以及長江在三峽以下的一千多公里流程中還有湘江、漢江、贛江等多條重要支流的水量匯入,因此估計不會對全球海洋和氣候環境造成較大的影響。


對風景名勝和文物古跡的影響
長江三峽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它起自重慶奉節縣白帝城,蜿蜒約200千米至湖北宜昌南津關,由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組成,沿途地形險峻,山川秀麗,古跡眾多。在水庫滿蓄水後,三峽的峽谷感將會受到一定程度削弱,但是三峽兩岸山勢原本高拔陡峭,「夔門天下雄」等山巒多在1000米以上,因此視覺觀感並不會差異太多。同時,蓄水後,原先一些幽深的景區也將更加便於遊人探訪。不過,由於旅遊機構在1990年代廣泛宣傳了「告別三峽游」,使得人們普遍認為蓄水後的三峽景緻不再,因此自2003年以來,三峽的旅遊業便一落千丈。

三峽周邊在古代是巴文化和楚文化的交匯地。水庫淹沒區已探明的文物點有1200多個,從1992年起文物部門便開始進行搶救性發掘,預計可在2009年蓄水完成前搶救、保護完畢。此外,政府還對其中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其他重要古建築文物設立專案、撥給專款予以保護。

白鶴梁題刻位於重慶涪陵區城北長江江面上,是一組天然石梁,長度約1600米,有題刻165段,石魚18尾,揭示當地自唐代至清代間的72個年份的枯水資料,是世界上所發現的時間最早、延續時間最長、數量最多的水文題刻。三峽蓄水完成後,白鶴梁將永遠淹沒水中,文物部門已經在其周圍建設了巨大的水下無壓透明容器以方便遊客觀賞和學者研究,使之成為世界上第一座水下的博物館。

石寶寨位於重慶市忠縣石寶鎮,其35米高的寨樓,是中國唯一一座穿斗式構架的高層木建築,被譽為「世界八大奇異建築」之一。寨後有山,拔地而起,四面陡峭如印,名「玉印山」,山與寨渾然一體。由於地勢較高,石寶寨在三峽蓄水後將會成為一座孤島,四面被水環繞。但是由於水位的抬高,使其下的山石有可能軟化、崩解,因此文物部門在其周圍建造了一道巨型圍堤,包圍住整個山寨。

此外,地方政府還對千年古鎮大昌鎮和屈原祠等實行了整體搬遷,對原本的三面臨水的白帝城實施原址保護,使之成為一座江中島,而夔州古城(奉節縣城)等無法搬遷保護的就只能永埋水底了。
2006-11-27 7:50 am
除左以上的資料外
仲有好多地理上的問題

1. 由於在土地上儲了大量水資料,所以會令地面受到極大壓力,而增加地震,和板塊活動.早幾年美國的水霸都有類似的地況
2. 由於無泛濫,所以下游的田會無咁肥沃
3. 由於水流慢左,會令下游的田唔夠水用,工廠唔夠水用
4. 水流慢左,有機會令污梁物積聚,同時,有機會帶來瘟"亦"
2006-11-27 4:36 am
三峽大壩越來越沒存在價值

重慶氣溫高達43℃:三峽大壩「木桶效應」?
2006-08-17


據中國時報報導,四川盆地旱情嚴重,重慶市近來氣溫達到攝氏四十三度,兩天之內有兩萬餘人中暑。學者認為,旱情主要是三峽大壩建成後形成「木桶效應」,導致水氣不能正常迴圈。


北京地理環境學者王紅旗表示,水氣是產生降雨與平衡氣溫的關鍵。如果把四川盆地比做一個大木桶,最短的一根木條就在三峽的位置,這個自然形成的狹長缺口成為向盆地輸送水氣的關鍵。


王紅旗說,三峽大壩使自然地貌遭人為改變,短的木條被接長,水氣迴圈的主要通道被阻擋,經年累月導致「桶內」氣溫失衡,伏旱高熱天氣隨之產生,這就是所謂「木桶效應」。


他指出,解決之道為尋找適當的地方開闢水氣通道,例如打掉一些自然形成的阻擋水氣的山頭,讓大自然自己實現「空中的南水北調」,否則就像人的血管阻塞,全身血脈不能正常迴圈,會生大病。


針對「木桶效應」,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氣候影響評估室主任張強表示,四川高溫現象是在大系統背景下造成的,今夏副熱帶高壓「西深積點」普遍高於往年,整體副熱帶高壓較往年向偏西偏北偏移,且持續時間也很長。他認為「木桶效應」說並無充分科學依據。


無論是否有科學根據,中國西部地區遭逢五十年來最嚴重的一場乾旱,至少一千四百萬民眾飽受無水可用之苦。重慶地區已連續七十天沒有下過一滴雨,當地三分之二的河流都已乾枯,農田嚴重荒蕪。


重慶媒體報導,重慶市政府辦公廳昨天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單位輪休避暑。當地一所醫院的急診室醫師表示,每天大約有超過二萬名中暑病患求診。


而前天起,重慶於是從昨天開始對主城區近四千輛沒有空調的公車提供大冰塊,進行人工降溫。


重慶高溫乾旱的反思:三峽大壩後遺症?
2006-08-21


亞洲時報潘小濤撰文/重慶、四川等地的高溫旱災持續,重慶更錄得五十三年來最高氣溫的攝氏四十四點五度,並引發一場關於三峽大壩是否這場旱災禍首的爭論。


北京地理環境學者王紅旗指出,四川的旱災主要是三峽工程引起的。他指出,三峽大壩建成後,變成一道人工的屏障,令長江江面的水氣無法正常的進出四川盤地,盤地猶如一個大木桶,水氣無法正常與外界迴圈交替,經年累月而導致“桶內”氣溫失衡,高熱乾旱天氣隨之產生,是謂“木桶效應”。


不過,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氣候影響評估室主任張強表示,四川等地的高溫現象是大環境造成的,“木桶效應”之說並無充分的科學依據。


誰是誰非,暫時不會有定論,因為雙方都不能提供有關三峽工程的權威實證資料去支援自己,只能停留在理論層面的爭論,因為三峽工程開工前,根本沒有做這方面的類比實驗資料。


一個投資近二千億人民幣、影響近億人口的浩大工程,事前竟沒有這方面的科學實驗論證,實在不可思議。龐大的公共工程,對生態環境一定會造成深遠影響,事前應該做足論證,要求科學家在實驗室“建造”一個模擬的三峽大壩,找出大壩建成後會有甚麼實質影響的實證資料,包括會否誘發更多地震、山體崩塌會否加劇、植被是否減少、庫區內生物種類及數量的變化、氣候受到甚麼影響等,讓公眾去判斷竟究應否支持。這些實驗室類比的實證資料,是理論論證時照顧不到的盲點。


但很可惜,由始至終,三峽工程是李鵬的政績工程,而且當時正值他攀上權力的高峯,要動用大量公帑為自己樹碑立傳的意欲非常強烈,又沒有任何制衡的力量加以反對。因此,雖然民間及海外一片反對及質疑,北京當局不但不容許公開辯論,也不提供任何類比資料(只有片面的、肯定式的論證)去評估三峽大壩落成對環境、氣候等方面的影響,然後就匆匆上馬,以免夜長夢多。


在大型工程上馬的問題上,中國政府一向的決策效率無疑很高,但在沒有詳細和科學的實證之下,必然出現很多始料不及的後遺症。今天外界質疑三峽工程造成四川重慶大旱,當局就無法提出有力的實證資料加以反駁。類似的窘局,日後必然不斷出現,也會不斷挫損三峽工程的聲譽。


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訓。目前,中國各級官員對浩大工程的饑渴程度,可說是歷來之最,撇開工程愈大愈容易貪污這個問題不說,一方面因為政府掌握的財政資源愈來愈多,另方面“工程出政績、政績出幹部”的情況變本加厲,以致各級官員對大興土木推動經濟的熱情高漲,從中央到地方,都存在投資衝動,甚至千方百計要繞過正常的申請程式,加快工程的進度,最近內蒙古被國務院通報批評的新豐電廠就是最佳例子,而近年動工的“百億工程”,包括“南水北調”、“西氣東輸”、“青藏鐵路”、“金沙江溪洛渡水電站”等,現時又有人建議“引西藏水救中國”,解決黃河逐漸枯水的問題。這些工程,莫不對自然生態造成巨大衝擊,但在目前的決策機制下,根本不會在審批或動工前,進行有公眾參與的公開、科學評估,只是內部的論證,環保評估也只是走過場。在此情況下,工程愈大,後遺症愈嚴重,對環境的影響就愈大,以致一項項大工程峻工的同時,埋下更大破壞環境的計時炸彈。


南京長江大橋,是第一條橫跨長江的大橋,被視為中共建國之初的最大成就,由於當時欠缺長遠及全面的規劃,橋身高度不足,目前已成為萬噸輪船航行長江的主要障礙,近日有人建議炸掉此橋去改善長江的運輸能力。三門峽水電工程也頂著“重大成就”的光環,但動工前的科學論證不足,泥沙堆積問題一直無法解決,目前變成一個既不能發電、又不能防洪的擺設工程。三峽工程會步此後塵嗎?


考慮不周、缺乏公眾的諮詢、沒有類比的實證資料,必然會出現很多意料之外的後遺症,到時候我們獲得一個個建設成就之餘,背上更多的環境、氣候、地質等方面的定時炸彈,又是否得不償失呢?


收錄日期: 2021-04-18 20:29:3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26000051KK0544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