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軍事戰中的,如鉗形運動,陣法/兵法/佈陣 之形狀/方法/位置/名稱/破法/圖解?

2006-11-27 12:06 am
還有什麼陣法/兵法/佈陣 ?破法/圖解?

回答 (2)

2006-11-27 10:10 pm
✔ 最佳答案
自從數百年前出現了火槍和火炮, 閣下提到的那些陣法便再沒有人用了. 如果只談及近代陸軍的戰法, 基本上都離不開“鐵砧和鐵磓”和“兩面側翼包圍”這兩個戰術.
“鐵砧和鐵磓”是一個比諭, 源於鐵匠打鐵的工序. 鐵匠會將未加工的鐵放於鐵砧上, 並用鐵磓將它打成想要的形狀. 陸戰也和這個工序相似, 在戰爭中使用這戰術的甲方會先用一個堅強的部隊作為戰線的正面並吸引和纏繞著乙方的主力部隊, 然後甲方便會派出精兵從戰線的一個側面繞到乙方的主力部隊後方並撤斷後者的退路, 在這情況下, 甲方的正面戰線是鐵砧, 負責繞到敵人後方的精兵便是鐵磓, 然後甲方的兩支兵力便會將乙方殲滅. 現代正規陸戰基本上都是以這種方式進行, 雙方都力圖吸引住對方的主力並繞到敵人的後方並將之殲滅.
這個戰術的最佳例子就是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向法國進攻的“希里芬計劃”. 這兩次作戰都以在魯爾地區面向法國洛林和亞爾薩斯兩個省的德軍作為鐵砧, 並以從北德向低地國家及法國北部前進的德軍作為鐵磓. 德國在頭一次大戰中失敗了, 但在後一次大戰中卻成功地使法軍崩潰.
第二個例子就是1991年的沙漠風暴作戰. 聯軍以在科威特附近以美國海軍陸戰隊作為主力, 輔以其他各國軍隊作為鐵砧, 然後以美英地面精英部隊, 包括第七軍和第十八空降軍作為主力, 從伊拉克部隊的後方發動進攻, 並成功地將伊軍殲滅.
“兩面側翼包圍”即所謂“坎尼模式”. 此名字來自公元前3世紀迦太基的漢尼拔對羅馬發動的坎尼會戰. 漢尼拔於該戰中把精銳部隊放於兩翼, 而將戰力弱的部隊放於戰線的中央. 當羅馬軍發動進攻時, 因迦太基軍的中線較弱, 所以羅馬軍在中線的發展最迅速, 之後羅馬軍便不知不覺地把主力陷入迦太基軍兩面精銳部隊之間, 之後迦太基軍從後把羅馬軍的退路封死, 羅馬軍便被全面包圍及殲滅. 該戰使羅馬再無力阻止迦太基的前進, 並導致後來羅馬城被圍攻.
歷史上發生了不少像“坎尼模式”的會戰. 較近代最有名的自然是蘇德戰爭初期德軍對蘇軍的各個巨型包圍運動. 在明斯克, 斯摩稜斯克和基輔等會戰中, 德軍都將巨量的蘇軍包圍並殲滅之, 而莫斯科也幾乎同樣被包圍佔領. 後來蘇軍也用差不多的手法去圍殲被困於史太林格勒的德國第六軍團. 之後德軍亦想用兩面包圍的模式去剷除庫斯克突出部的蘇軍, 但卻被強大的蘇軍制止住.
2006-11-27 12:21 am
you can read a軍事book.

收錄日期: 2021-04-23 16:16:4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26000051KK0329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