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象棋,是中國傳統的二人對弈棋類遊戲。其他類似的有國際象棋及將棋。為與國際象棋等區別,又稱中國象棋,主要流行於華人及亞太地區。
象棋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4/41/Xiangqiboard.png
象棋棋盤和所有棋子的開始位置
玩家數目
2
準備時間
少於2分鐘
遊戲時間
30分鐘-2小時
(快棋約10分鐘)
規則複雜程度
中等
策略成份
甚高
運氣成份
無
所需技巧
[編輯] 歷史
象棋的源頭,目前尚未可以考證。以下是幾種的說法:
象棋由六博發展而來,傳入印度,發展成為恰圖蘭卡(Chaturanga),恰圖蘭卡又與象棋相互融合,發展為今天的象棋、國際象棋。
南北朝時,後周武帝制「象經」,有日月星辰之象,象棋名稱由此而來。
傳說古代的棋子多以象牙為材料,所以稱為象棋。
象棋以象為名,而印度多象,是以傳說象棋係由印度發明而傳入中國。
黃帝大戰蚩尤,驅猛獸以為陣;象為獸之雄,是以象戰為兵戰。
其中以象棋名稱源自六博棋戲這種觀點最受中國人認同:
《楚辭·招魂》有:「菎蔽象棋,有六博些;分曹並進,遒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說苑》有:「雍門子周以琴見孟嘗君,說:『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則鬥象棋而舞鄭女。』」
如果是根據以上的內容,在戰國時候六博棋已經在貴族之間流傳開去,並開始以象棋稱呼六博。不過由六博演變為象棋,由始至終只有古籍提過,沒有任何實質的考古證據能夠證明這點。
至於發源地,目前以中國和印度比較可信,兩種學說分歧甚大。第一個原因是中西方(或者中國和鄰近國家)的古代交流極少有史料研究,另一原因是不少中國人都渴望象棋是中國人發明的,所以都以這個觀點為基礎去找有利的證據。
(TODO: 秦漢、隋唐時代的象棋?)
近代象棋的形式大致上在北宋末年開始定型,有 32 枚棋子,棋盤中有河界,將帥待在九宮之中。之後象棋更平民化,不少文人雅士都喜愛下象棋,下象棋者更成為一種職業。不過最接近現代中國象棋的是明朝開始,那時棋盤大小定為縱九路橫十路。
[編輯] 棋盤
象棋的棋盤由九條直線和十條橫線相交而成。棋子放在各條線的相交點上,並在線上移動。棋盤中間的一行沒有畫上直線,稱為「河界」,通常標上楚河漢界字樣,源自楚漢相爭時的鴻溝。
現行的中式記錄方法是:九條直線,紅方從右到左用漢字「一」至「九」表示,黑方在自己的那一面從右到左用數字「1」至「9」表示。也就是說,紅方的直線「一」就是黑方的直線「9」,依次類推。
第四條直線(或第6條直線)和第六條直線(或第4條直線)稱為「兩肋」、「兩肋線」,簡稱「肋」。
棋盤上,劃有斜交叉線而構成「米」字形方格的地方,雙方各有一塊,稱為「九宮格」,簡稱「九宮」,是將/帥和士活動的地區。
[編輯] 棋子
棋子的顏色分紅和黑,雙方各有16隻棋子:
紅子
黑子
各有子數
活動範圍
走法
備註
帥
將
1
九宮格
只可在己方之九宮格內前後左右移動,每次一步
帥、將不可在同一直線上直接照面,如被迫照面即作負論
全局關鍵,被吃掉則輸
仕
士
2
沿九宮格內的斜線行走,每次一步
行動力較低的棋子,多為防禦帥/將用
相
象
2
己方範圍,不能越河界,總共只有7個位置
相(象)走田字:每一著斜走兩步(路線如「田」字的對角線)。
塞象眼:當「田」字的中心有棋子,就不能走
與仕/士大致相同。
俥
車
2
棋盤任何位置
只要無子阻隔,前後左右不限距離直線移動
一般來說攻擊力最強
傌
馬
2
馬行日:任何方向的直線二步然後橫線一步(路線如「日」的對角線)
蹩馬腿(撬馬腳):若馬的隔鄰有任何棋子,就不能走往那方向
因為最多能走八個方位,故有「八面虎」之稱
炮
包
2
若不吃子,走法與車無異
吃子時需隔任何一方的棋子(該子稱為炮架)
國際象棋無炮/包棋子
兵
卒
5
敵方範圍以及原位向前一步的位置
過河前每次只可直行一步;過河後可左右或往前走一步
永遠不能退後
與國際象棋不同,沒有升變的規則
棋子通常用木或塑膠製造。圓形的棋子上刻有文字,另一面空白。這個特色產生了中國象棋的變體,特別是盲棋。後來亦有出現立體的棋子,以人物彫刻(尤其是電影和漫畫人物)、物件等形象出現,但不普及,較多時會作為擺設裝飾。
[編輯] 勝負
對一般棋局來說,只要一方被「將死」或者「困斃」,又或者自動認輸,另一方即可得勝。將死和困斃定義如下:
一方的棋子攻擊對方的將帥,準備在下一步吃掉它,稱為照將或將軍,簡稱將。被將軍的一方必須應將(即移動將帥或別的棋子來化解)。無法應將的就稱為被將死。
一方無子可走,一動將帥就會被吃掉,稱為困斃。
比賽時除了以上的一般情況,還有其它方法判定勝負,例如超時、犯規等等。
詳情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5%9C%8B%E8%B1%A1%E6%A3%8B&variant=zh-tw#.E6.AD.B7.E5.8F.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