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宋理學
理學又稱宋學、道學、新儒學,是融合儒家、道家、佛家的主張,而建立起一套頗具思想體系的理論。
所 謂 「 理 學 」, 是 「 體 認 性 命 之 理 而 求 配 合 事 物 之 理 , 合 天 理 、 物 理 而 一 之 」的 一 種 學 問 , 講 求 修 身 、 為 人 、 治 國 、 平 天 下 的 大 道 , 故 又 稱 「 道 學 」。 宋 史 道 學 傳 曰 :「 道 學 之 名 , 古 無 是 也 。---------- 孟 子 沒 後 無 傳 , 至 宋 中 葉 , 周 敦 頤 乃 得 聖 賢 不 傳 之 學 , 作 《太 極 圖 說 》, 《通 書 》, 推 明 陰 陽 五 行 之 理 , 命 於 天 而 性 於 人 者 , 瞭 若 指 掌 。 張 載 作 《西 銘 》, 極 言 心性之學 。 程 頤 、 程 顥 , 愛 業 周 氏 , 表 章 《大 學》 、 《中 庸 》,與 《論 語》、 《孟子》立 行 。--------迄 宋 南 渡 , 朱 熹 , 得 程 氏 正 傳 ,---------大 體 以 格 物 致 知 為 先 , 明 善 誠 身 為 要 。」說 明 了 宋 代 理 學 的 發 展 大 概 。 在 黃 宗 羲 等 人 所 輯 的 《 宋 元 學 案》中, 宋 代 的 理 學 家 著 名 的 有 胡 瑗 、 孫 復 、 邵 雍 、 張 載 等 人 。 但 宋 初 諸 儒 的 思 想 理 論 , 還 是 陳 義 粗 淺 , 未 能 深 入 精 微 之 處 , 所 謂 宋 代 理 學 也 未 建 立 起 來 , 故 宋 初 諸 儒 努 力 的 結 果 , 祇 是 開 其 風 氣 , 為 理 學 家 鋪 平 道 路 而 已 。 及 至 周 敦 頤 起 , 憑 其 博 大 精 深 之 學 識 , 確 切 地 發 揮 到 儒 家 心 性 學 之 精 微 處 , 而 後 理 學 始 成 立 , 故 周 敦 頤 實 足 稱 為 宋 代 理 學 之 始 創 者 , 傳 之 程 顥 、 程 頤 , 奠 定 理 學 之 基 礎 。
就儒學思想發展方面而言:儒學自兩漢至隋唐,已由孔孟荀的儒家之學轉變為經學,唐定五經正義後,經學發展已僵化。唐代以來,儒釋道三教經長期論辯已漸趨融和。孟子論修養,教人存心養性。莊子論至人的修養,用心如鏡,僧肇論修養,亦言吾心譬如明鏡,光映萬象;慧能教人修養,直指本心,此等修養理論對宋儒對心性作用的探求意義重大。周敦頤著《太極圖說》及《通書》,說明天地萬物之始,開啟宋理學之風,影響所及,兩宋學者多兼治佛者,究源天地,講心性,求諸六經,學為聖人,於是儒表佛裡,儒表道裡的理學就此形成。簡言之,理學的產生實受佛、道二家思想的刺激與影響而來,誠如周敦頤言:「吾此妙心實啟迪於黃龍,發明於佛印。」
政治方面:宋太祖有見於五代文化的凋弊,力求提倡文教,崇尚儒學。太祖又鑑於五代士風的無恥,如馮道歷事四姓十君,不以為恥,仍自稱「長樂老人」,故太祖即位初,即表彰忠節。此後,程顥、程頤、朱熹等兩宋學者,研究儒學,講求心性修養,重視操守,實因宋諸帝努力提倡士氣所致。
此外,宋代書院發達,尤以四大書院為最著名,主持者全為碩學鴻儒,提倡氣節,崇道義,並躬行實踐,注重學術研究外,還重道德教育,以糾正學者以讀書為獵取功名之錯誤觀念,將義理之學,修身之道視為教育中心,樹立理學家的楷模。又宋時畢昇發明活字版印刷術,印刷術的普遍使用,使文化傳播更普及,書籍流通盛於前代,學術易於傳播廣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