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活動的方式

2006-11-25 7:24 pm
蚯蚓活動的方式

回答 (7)

2006-11-25 7:31 pm
✔ 最佳答案
為何下過大雨後的清晨,會有許多蚯蚓奄奄一息?

  你是否曾在下過大雨後的隔天清晨,看到地上有許多奄奄一息的蚯蚓?這些蚯蚓若不能及時爬回土壤內,就可能會被太陽曬成蚯蚓乾。達爾文(1892)認為在下了大雨之後,蚯蚓會因溺水而死,而且這些蚯蚓原本就已經生病,大雨只是加速牠們的死亡。但事實上,不少蚯蚓可存活在水中數天到幾個月以上。Ralph(1957)測得蚯蚓一天有兩次呼吸高峰期,一次是傍晚,一次是清晨,而以清晨最明顯;因此他認為蚯蚓會爬出地面,是因為缺少氧氣的原因。Merker & braunig(1927)認為爬出地表的蚯蚓,若照射到陽光,可能會被其中的紫外線麻醉,因此無法鑽回地下,最後導致牠們脫水死亡。結合上述二理論,似乎可以解釋「為什麼下過大雨的隔天清晨,會在地上看到許多奄奄一息的蚯蚓?」。事實是否如此呢?

  目前初步結果顯示,蚯蚓會在夜間到清晨有一呼吸高峰期,因此推測蚯蚓在下過大雨後的清晨爬出地表,可能的原因是因為土壤飽含雨水,將孔隙封住,土壤中氧氣降低,而耗氧量從晚上到清晨皆很高
蚯蚓大量鑽出地面的異常現象



自10月份以來,陸陸續續從苗栗縣三義,屏東縣萬丹、恆春,台南縣關廟、新化,台南市及宜蘭縣礁溪等地均發生蚯蚓大量爬出地面的現象,爬出之時間通常在清晨4~5點的時候,數量可高達上萬隻,如此異常的現象,再加上近來頻繁的地震,引起許多人的注意及聯想,為何會有如此多的蚯蚓要爬出地面?

蚯蚓在潮濕的夜晚會露出半截的身體,主要是覓食,而一般蚯蚓會大量爬出地表多是在大雨過後的清晨,因此以前認為是因為『土壤中含水過多,蚯蚓無法呼吸而爬出』。但根據本實驗室先前的實驗卻發現,泡在水中的蚯蚓,可存活數天之久,且無掙扎逃離的行為表現。因此蚯蚓主要爬出地表的雨水無關,推測可能與耗氧或排泄等其他生理因素有關,相關的研究目前實驗室正在進行中。蚯蚓是否會因為原生活的『土壤太乾』,所以逃出來另尋較濕之地?根據實驗室的觀察,蚯蚓在乾旱時會越爬越深,鑽至土層較深處,甚至有些種類會蜷成一團,降低活動量以度過乾旱期。故蚯蚓大量爬出地表應非因乾旱所致。

另一種可能的因素是蚯蚓要『進行交配』。但根據目前的觀察資料中顯示,在最近大量出現的蚯蚓,並未發現蚯蚓交配的行為,且目前所知蚯蚓在地表的交配行為,多只露出半截身體而非整隻爬出。因為一旦完全爬出土壤,所遇到的危險比在土中增加許多,例如:被天敵捕食,被陽光中的紫外線麻痺脫水而死或被人車壓死,因此,若要進行交配時,大多是在土壤中進行或是伸出半截身體,以隨時鑽回土中減低危險。

而另一個可能影響蚯蚓活動的因素是『溫度』,蚯蚓活動有其最適應溫度範圍,若超出範圍,可能就不利蚯蚓生存,甚至引起大量蚯蚓逃亡,之前實驗室所飼養的蚯蚓就曾因為溫度過高而演出大逃亡事件;目前我們沒有這些蚯蚓大量鑽出所在地土壤的溫度變化資料,因此無法斷定是否溫度的影響使得蚯蚓大量出現?

還有一個可能的因素是因為蚯蚓的『密度』太高,需要疏散,但是要疏散應是向四面八方爬去,而非有特定方向性。

就『土壤成分』改變來探究,根據國外資料顯示,土壤中一些化學物質對蚯蚓的活動有影響,例如蚯蚓對農藥很敏感,如果有施用農藥,蚯蚓很可能因此爬出地表;或者也可能是因為局部地質起了變化,有一些化學物質釋放出來或溶到地下水中而使得地下水質改變,使蚯蚓無法適應,因而鑽出地面。同樣的,這些土壤地質的資訊就得配合地質學家的調查資料才能有進一步的推論。

以屏東萬丹的例子來說,其出現的蚯蚓經鑑定過後為土後腔環蚓,此種蚯蚓在台灣的分佈相當廣,但為何只有此地的蚯蚓會爬出來?若是季節變更,應每年都有且是廣泛性出現而非侷限於少數地點。在實驗室中飼養此種蚯蚓時,若是以培養土飼養,蚯蚓會在兩三天內爬出土壤死亡,但改以較緻密的黏土飼養,則存活狀況良好,一般來說,培養土養分較為豐富,蚯蚓存活會較好,但事實上,不同的蚯蚓對於環境的要求不同,因此些微的環境變化就足以造成重大的影響。所以我們推測除了蚯蚓本身的活動行為外,環境因子與蚯蚓的大量爬出可能有關,很可能當地一些特殊的因子才導致這種現象。但究竟原因為何,目前仍無一確切答案,需要進一步的觀察記錄,並結合其他學門共同研究,才能對此一現象作明確的解釋。

蚯蚓會叫嗎?



常聽到很多長輩說曾經聽過蚯蚓叫,但是又有書上說並不是蚯蚓叫,而是住在蚯蚓通道內的昆蟲(?)在叫;蚯蚓真的會叫嗎?在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曾經提到蚯蚓:「季夏始出,仲冬蟄結,雨則先出,晴則夜鳴,...」而在台語歌謠「秋風夜雨」歌詞中唱到「風雨聲音擾亂秋夜靜,時常聽見蚯蚓哭悲情,...」,那蚯蚓會叫囉?!

但是站在解剖學的角度來看,蚯蚓內部並無類似發聲的器官,應該不會發聲。在我們實驗室的蚯蚓養殖箱裡,曾經聽見低沉的、類似水的啾啾聲,推想可能是因為土壤水分多,蚯蚓在土中通道爬行時,擠壓所發出的啾啾水聲;又據聞澳洲有一種超大型蚯蚓,Australia Giant earthworm(體長最長可達3公尺),可以聽到水在其體內流動的聲音,但這與古老台灣歌謠「土蚓仔歌」內所唱到的「那尾土蚓仔子,出世就身來長、牠的腰來軟,田埂邊,牠有開土孔,在那裡做眠床,睏到三更月光暝,牠就爬出來孔口外,在那裡咻咻叫、、、」所形容的較高頻聲音不同。據多位熱心民眾所述,所聽到的也都是較高音頻的聲音,和較低頻的水聲似乎不太一樣。因此若蚯蚓真的會叫,牠的聲音是如何產生的?我們推測了幾點原因:

1.蚯蚓內部隔膜振動?

2.食物在消化道中蠕動摩擦的聲響?

3.在土中爬行,剛毛與土壤摩擦聲?

4.甚至可能是蚯蚓自肛門排氣的聲響(就是放屁啦!)

一般蚯蚓的交配行為



在動物行為中最引人注意的莫過於生殖與交配行為了,動物為了傳承下一代而發展出來的種種生殖策略,也是最為人所驚訝造物者的神奇。而蚯蚓這種生活在你我周遭地底下的動物,其生殖行為因為觀察不易而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在國外已有許多報告描述不同種類蚯蚓的生殖行為,但是,在台灣到目前卻還未有關蚯蚓生殖的正式相關報告。

雖然有越來越多有關蚯蚓可行孤雌生殖(卵子不經交配產生下一代)的報告發表(Bouche, 1975 cited by Edward and Bohlen, 1996),但蚯蚓一般描述仍多稱它們為是雌雄同體異體受精。大部分的蚯蚓交配是在地底,會爬出地表交配的蚯蚓種類只佔全部蚯蚓的少部分,因此觀察並不容易。在國外相關報告中,Lumbricus terrestris是以相互受精 (cross-fertilization)的方式進行交配 (Edward and Bohlen, 1996):兩隻對向爬行蚯蚓接觸後,若願進行交配,會將自己的雄孔對準對方的受精囊孔,把精子射入對方的受精囊中(圖一),若受精囊孔數多於雄孔數時,雄孔會先對準最後一對(最遠離頭部的一對)受精囊孔,將精子送入受精囊內後,再向後縮使雄孔對到前一對受精囊中,依此類推,最後互相離開。受精後的蚯蚓,會由雌性生殖孔(雌孔)產生卵,並由環帶處分泌黏液蛋白包住卵,隨著肌肉的推進至受精囊孔處,釋放精子,完成受精,最後黏液蛋白硬化由頭部推出形成卵繭,每個卵繭中可以含有1~多個受精卵,不同種類孵化時間不一,幼蚓孵化後會自行鑽出卵繭生活。

台灣蚯蚓的交配方式是否會與上述國外蚯蚓相同?是在地表交配或是在地底下交配?台灣蚯蚓的交配行為究竟如何?如何產生卵繭?卵繭大小?每個卵繭可以孵化出多少隻小蚯蚓?這些問題之前都尚未見諸於文字報告。
2014-06-06 9:25 am
>這家不錯 lv333。cC買幾次啦真的一樣
唡包僩
2014-05-24 11:00 am
>這家不錯*****買幾次啦真的一樣
侎咶勁伖儊
2014-04-16 1:38 pm
>這家不錯*****買幾次啦真的一樣
乣偐刽吩仹
2006-11-25 9:07 pm
蚯蚓是對環節動物門寡毛綱類動物的通稱。在科學分類中,它們屬於後孔目。 身體兩側對稱,具有分節現象;沒有骨骼,在體表覆蓋一層具有色素的薄角質層。 除了身體前兩節之外,其餘各節均具有剛毛。 雌雄同體,異體受精,生殖時藉由環帶產生卵繭,繁殖下一代。 循環系統是封閉式循環系統,消化管為一由前至後延伸的管狀構造,排泄則經由肛門或腎管進行。以皮膚呼吸,會從背孔分泌黏液以保持皮膚的濕潤。 在大雨過後,常會發現蚯蚓爬出洞口遭太陽曬死,目前學界對此一原因尚未十分明瞭,應該不是怕水的原因(蚯蚓可在水中存活),可能原因包含生病、地底氧氣不足、二氧化碳過多(研究證實在二氧化碳環境下蚯蚓極快死亡)等。



蚯蚓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0/Regenwurm1.jpg/250px-Regenwurm1.jpg



分類





界:
動物界

門:
環節動物門

綱:
Clitellata

亞綱:
寡毛亞綱

目:
Haplotaxida
2006-11-25 7:38 pm
蚯蚓特徵:

身體長而圓,由很多環節(約115至200)組成,每節有短綱毛。頭部不明顯。消化道由口、口腔、咽、食道、砂囊、小腸、直腸及肛門組成。

蚯蚓的食物以腐葉、草等植物為主。進食時先以唾液使食物濕潤,再用口

腔將食物吸入,在砂囊碾碎。食物經消化後在小腸吸收;渣滓則經門排出體外。

蚯蚓主要靠縱肌及橫肌作波浪式蠕動,爬行時,綱毛起著支撐作用,以固定前行的方向。由於蚯蚓生活在泥土裡,感覺器官不發達,但有觸覺及逃避強光的反應,有光感覺器置於身體各部份。

蚯蚓屬雌雄同體,但須進行異體受精。蚯蚓的受精卵在蚓繭內發育。 
2006-11-25 7:32 pm
動物是一種會呼吸﹑需攝食和有活動能力的生物。從小螞蟻到大鯨魚﹐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種不同的動物,生活在世界的各個角落,而人類也是動物的一種。

科學家把動物分為兩類﹕有脊椎動物和無脊椎的動物。體內沒有脊椎的動物,科學家稱之為無脊椎動物,數目比體內有脊柱的脊椎動物還要龐大。為了方便研究動物﹐科學家把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又分成了更小的類群。一些主要的動物類群包括魚類﹑昆蟲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同一類群的動物有一些相似的特徵﹐例如形態、活動的方式等。

已知的無脊椎動物有兩百萬種。牠們的外貌各不相同﹐但大多數的體形較小。大體上可分為節肢動物和無節肢動物。

無節肢類無脊椎動物(包括水母﹑水蛭、蚯蚓、海星﹑章魚和蝸牛等),可大致分為蠕蟲類和非蠕蟲類。蠕蟲類的動物又分為環節動物和非環節動物。下圖所示為無脊椎動物的分類情況。 從黑暗的海底深處到高山頂端﹐無脊椎動物生活在地球的各個角落。牠們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動物類群之一﹐早在十億年前已經存在了。 脊椎動物由於特性的不同又細分為兩棲類﹑魚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等不同的類群。兩棲類有柔軟及濕潤的皮膚﹐牠們生活在陸地上和水中,是冷血的脊椎動物。青蛙﹑蟾蜍﹑水蜥和蠑螈都是兩棲類動物。魚類是有鱗的動物,牠們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大多數屬硬骨魚類﹐但鯊魚則屬軟骨魚類。爬行動物是用肺呼吸的﹐牠們有乾硬的鱗片,鱷魚﹑烏龜﹑蛇和蜥蜴都屬於爬行類動物。爬行動物多數生活在陸地上﹐但也有一些生活在水中。鳥類是唯一一種有羽毛的脊椎動物,牠們所生的蛋均有硬殼保護。哺乳動物有毛或皮﹐用肺呼吸。除了鴨嘴獸和多刺的食蟻獸以外﹐所有的哺乳動物都以胎生方式繁殖。

另外一種為脊椎動物分類的方法是根據牠們所吃的食物。只吃植物的動物叫作草食性動物。只吃肉的動物叫食肉性動物。既吃植物又吃動物的動物叫雜食性動物。人類﹑黑猩猩﹑熊﹑豬和老鼠都是雜食性動物。

科學家還根據動物能否調節體溫來將牠們分類。鳥類和哺乳類動物屬恆溫動物﹐無論外界的天氣怎樣變化﹐牠們的體溫是恆定的。涼血動物就不同了。牠們不能自行調節體溫,所以體溫容易受外界溫度變化影響。兩棲類﹑爬行類和魚類都是涼血動物。

它們是雌雄同體:一隻蚯蚓同時有雄性和雌性的生殖器官。意思是蚯蚓是不分公母的,因為每一隻蚯蚓同時是公的也是母的。

異體受精:雖然每隻蚯蚓都同時有雌的和雄的生殖器官,卻不會自己的雌性器官和自己的雄性器官交配,而是兩隻交配。

大部分的蚯蚓交配是在地底,會爬出地表交配的蚯蚓種類只佔全部蚯蚓的少部分,因此觀察並不容易。在國外相關報告中,以Lumbricus terrestris為例,交配時是以相對受精(cross-fertilization)的方式,兩隻蚯蚓頭部相對,將自己的雄孔對準對方的受精囊孔,把精子射入對方的受精囊中。而有些環毛蚓(Pheretima)交配時,雄孔會先對準最後一對受精囊孔,將精子傳到受精囊中,再後縮至前一對受精囊中傳送精子,依此類推,最後互相離開。

受精後的蚯蚓,會由環帶處分泌黏液,黏液硬化,包住由雌孔排出的卵,隨著肌肉的推進至受精囊孔處,釋放精子,完成受精,最後由頭部推出形成卵繭。而每個卵繭中可以含有一至多個受精卵,不同種類孵化時間不一。


收錄日期: 2021-04-18 23:36:1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25000051KK0136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