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漢武帝

2006-11-25 4:49 am
我有條長問答
題目係「試比較秦始皇&漢武帝的功過」
我唔係幾知應該點寫...
應該係將兩個人ge每一樣功/每一樣過作比較
定係講晒一個ge功,再寫另一個人ge功咁答
抑或係答晒一個人ge功過,再答另一個人ge功過咁答??

回答 (3)

2006-11-25 4:54 am
✔ 最佳答案
Firstly, 答晒一個人ge功過,再答另一個人ge功過. And add some your opinions to campare which one is better. My theacher said, answer long ques have to show your 立場, so you must write down which one is better at the end of the answer. It should be very easy atually.
2006-11-25 9:34 pm
應該係答晒一個人ge功過,再答另一個人ge功過咁答
2006-11-25 4:55 am
應該將兩個人ge每一樣功/每一樣過作比較

漢武帝:
西漢當朝,對武帝最坦白的評價,要數宣帝大儒夏侯勝:
「武帝雖有攘四夷,廣土斥境之功,然多殺士眾,竭民財力,奢泰無度,天下虛耗,百姓流離,物故者過半,蝗虫大起,赤地千裏,或人民相食,畜積至今未復…」顯示出盛世的另一面代價。自此,史家對武帝評價趨苛。至宋,司馬光《資治通鑒》的評價更反面:「孝武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感神怪,巡遊無度,使百姓疲敝,起為盜賊,其所以異於秦始皇者無幾矣。」


東漢班固《漢書.武帝紀》云:「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興太學,修郊祀,改正朔,定曆數,協音律,作詩樂,建封禪,禮百神,紹周後,號令文章,煥焉可述」,其中所稱頌的,皆為文治,對武帝最得意的武功隻字不提,在其他紀傳中,側寫「孝武奢侈餘弊師旅之後,海內虛耗,戶口減半」(昭帝紀),「外攘四夷,內改法奄,民用凋敝,奸軌不禁」(循吏傳),隱然有責備之意。

凡人或事,自有其優劣之兩面,所謂功過,往往反映了評者的價值觀。古時受非議的秦始皇、武則天等,至今亦被翻案,大振國威的漢武帝自不例外。他除了有抗外族、拓國土之功外,文治如獨尊儒術,助長中國形成獨特的唯心(重道德、輕技術)文化;而其由察舉取士的定制,亦為隋以後的科舉奠下先聲。這種平民可憑自身努力,晉身統治階層的機制,增加社會階層的流動,其影響之深遠,不下於尊儒。可以說,漢武是世界歷史上不可不提的明主。

秦始皇:
功:
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為標準統內統一度量衡;

以秦國通行的文字大篆為基礎,命李斯簡化之而制定小篆,頒行全國,統一文字;

廢除六國通用的貨幣,統一使用的貨幣,以秦「半兩」錢為流通貨幣;

以秦國原有的法律令為基礎,吸收六國法律的某些條文,制定和頒行統一的法律。

他在全國範圍內廢除自商、周以來的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建立自中央直至郡縣的一整套官僚機構。

開拓南越,使中國的版圖包括了今天兩廣,以至擴張到今天越南北部一帶。使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

半功半過:

派蒙恬率兵出擊匈奴,並連接戰國時期各國修築的長城修築成為形成舉世聞名的萬里長
城。

過:

遷富豪。下令將全國各地的富豪遷往咸陽,以方便監視。
收兵器。為了防止人民造反,下令沒收民間的兵器,運到咸陽,與九鼎一起,鑄成十二銅人與許多大鐘。

焚書坑儒。為了鉗制人民的思想,接受李斯的建議,除了《秦史》、農業、卜筮和醫藥的書籍外,下令將所有史書一律燒毀,全國百姓和士人私自收藏的經書和諸子百家的典籍,也全部由官府統一燒毀,此即「焚書」。由於百姓與士人不滿,而言論遍佈各地。有兩個方士(以求神仙、煉仙丹為業人)叫做盧生、侯生,在背後議論秦始皇的過失。秦始皇得知,派人去抓捕他們,他們已經逃跑了。秦始皇大為惱火,又發現咸陽有一些儒生也一起議論過他。秦始皇把那些儒生抓來審問。儒生經不起拷打,又東拉西扯地供出很多人來。秦始皇下令,逮捕460多人押到驪山的山谷中,全部坑殺,也就是活埋。由於這些人絕大部分是儒生,所以被後人稱為「坑儒」。其餘犯禁的儒生被流放邊境。

修建豪華的阿房宮和驪山墓。

在各處刻石紀功,炫耀聲威。


收錄日期: 2021-04-12 14:59:4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24000051KK0383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