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拍拖叫做「拍拖」呢?

2006-11-25 4:05 am
為何拍拖叫做「拍拖」呢? 可否詳細寫出「拍拖」這個名詞的由來?

回答 (2)

2006-11-28 4:09 am
✔ 最佳答案
為何拍拖叫做「拍拖」呢? 可否詳細寫出「拍拖」這個名詞的由來?
民國以後,廣東人得風氣之先,男女相悅時在街上相伴而行,人們便哂笑稱之為「拍拖」。後來「拍拖」就作為談戀愛的代名詞而逐漸流行開來。至於「拍拖」的本意是什麼,可能在細節上稍有出入,但「拍拖」一詞與廣州的航運有關,卻是一定的。
解釋一:貨船以大拖小

拍拖原為珠江口一帶航運俗語。珠江口航運發達,通常大船載貨並拖小船一艘,主航道大拖小;近岸時,大船吃水深,難以靠岸,此時小船便卸貨上岸,來回相依。後以此形象比喻男女戀愛時的互相關心和難舍難分,約定俗成,謂之「拍拖」。而原意反湮滅,鮮為人知。
解釋二:客船以小拖大

拍拖,“談戀愛”的同意詞。“拍拖”並不是外來語,
它源自粵語方言。大約清朝末期,在廣東內河航行的客船都由一艘形體較小的蒸汽火輪船用繩索拖著航行,兩船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這種航行方式俗稱“拖渡”。當客船航行到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時,河道變窄,小火輪便要靠在客船旁邊並列拖著客船航行。粵語中將靠在一起稱之為“拍”,於是便將大小兩船相靠並行稱為「拍拖」。
解釋三:花尾渡“拍拖”的行駛方式
花尾渡,是二十世紀廣東水路客運全盛時期的一種內河運輸工具,船體碩大,“樓”高三層。上層為餐樓(一等客艙),中層名公艙(二等客艙),下層及船首均為貨艙。花尾渡以其不設動力機艙為特點,由小火輪(俗稱“溫底”)拖帶。裝修漂亮的花尾渡行駛于水上,狀如天鵝流弋。晚間船身霓虹放亮,遠遠看去有若燈山。因其容量大、噪音小而深受旅客歡迎。

“拍拖”正是花尾渡運行時的一種操作方法。試以廣州為例,舊時內河船碼頭設在長堤一帶,河面複雜,船艇很多。而花尾渡與小火輪之間的拖纜長達10丈,迂回靠泊無法操作,因此在出港啟行時採取“拍拖”的辦法:即兩船併攏,中間用粗纜扣牢。兩船一長一短,互相依偎,追波逐浪,有如情侶逛街。後來,這一航運用語——“拍拖”便演化成男女之間談戀愛的代名詞。

船離廣州拍拖至南石頭,便要停船報關。此處河面已變寬,於是便開始“放拖”,小火輪用拖纜拖帶著花尾渡,逕行駛向目的港。到碼頭靠岸後便實行“甩[led]拖”,小火輪自去下錨碇泊,宣告本次航行結束。

隨著拍拖一詞的演化,“甩拖”也被用於形容情侶分手,這個帶俏皮意味而又頗為形象的廣州俗語,解放前很長一段時間是相當流行的。拍拖一詞本發源于廣州,但在香港,到目前仍很時興,各種報刊關於娛樂圈中人的報導,此詞使用頻率很高。而今,曾經盛極一時的花尾渡早已無蹤可尋,但由花尾渡產箋“拍拖”一詞卻在香港用得大行其道,這種語言現象是很值得玩味的。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200263.html
解釋四:近於解釋二的另一版本
“拍拖”一詞源於清乾隆年間。那時珠江口的水深不高,江口又窄,暗礁與淺沙丘分佈又比較分散淩亂,所以外來的大型商船要進駐珠江口岸就比較困難,大船無法自行行駛以靠岸卸貨。為解決困難,爭取時間,便利經商,珠江口的船夫們就想出了一個辦法:在大船準備進駐珠江口之前,先讓大船停駛,然後珠江口的兩岸分別以三五七條小漁船各用纜繩拖著要拍岸的大船引航。小船出力和指向,大船就什麼都不用幹而等著小船的牽引停拍靠岸卸貨。這樣問題就解決了,而且船夫們還另外賺多一份苦力費。
因此在珠江口對這兩種船有另外的別稱以便管理和運作,那些牽引大型商船的小船稱為拖船,而需要拖船們引航拍岸的大型船隻則稱為拍船,故而有拍必有拖。久而久之,那些船夫們看見戀愛中的年輕人們在珠江邊上手牽手、手挽手地談情說愛時,倒挺象拍船與拖船般的形象和關係,便戲稱談戀愛為“拍拖”。因船夫們的口語習慣同工作範圍,而且“拍拖”這個詞形象貼切實際又生動溫情,廣東口語化特濃,所以“拍拖”代指談戀愛一詞便很快傳遍了整個珠江口,並由於經商口岸的經濟主導關係而又傳至廣東的內部地區。
故此,“拍拖”在當時的環境只是一個在船夫們間流傳的一個低俗俚語,入不了大雅之堂。但畢竟白話文的革命給這個詞賦予了新生,使得“拍拖”一詞成為戀愛詞典中的經典。
http://club.sol.com.cn/bbs/art_detail.aspx?artID=6295&forumID=14&forumCode=0_12_14
2006-11-25 4:13 am
2個人拍住一齊行,拖住手就叫 拍拖啦!(通常形容一對情侶)

無正式由來(正如你問戀愛依個名詞既由來)可能係識講野/識寫字已經有
真正既由來要問高人了
參考: 自己


收錄日期: 2021-05-01 21:40:5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24000051KK0355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