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標準體重?(10點)

2006-11-25 3:32 am
何謂標準體重?
要有參考網址...或copy一大段..........
thz

回答 (8)

2006-11-25 3:45 am
✔ 最佳答案
標準體重有得計的
M=={身高(厘米)-80 }x0.7
F=={身高(厘米)-70 }x0.6
計左之後要度你手腕的腕圍,搵你系屬於乜體型
小的 M 6.5吋以下 F5.5吋以下
中的 M6.5吋--7吋 F5.5吋--6吋
大的 M7吋以上 F6.5吋以上
之後可以對個表的~~but 我好難打因為好多..你要我email 比你~~好簡單~~
2006-11-25 10:41 am
減肥最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毅力與決心
想要減肥,先狠狠的下定決心!
健康減肥方法
絕對無藥物成份的
大家去入以下網頁睇下
http://weightloss4you.hk8.us/index.html
2006-11-25 5:20 am
用BMI量度...
體質指數 (BMI) 及計算方法
體質指數 (BMI) 是一項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計算方法,
能簡單直接地反映肥胖和各項相關疾病的關係。

其計算公式如下:
BMI = 體重 (kg) / 身高 (m2)

BMI 指 數 只 適 合 18 至 65歲 人 士 使 用 , 兒 童 、 發 育 中 的 青 少 年 、 孕 婦 、 授 乳 婦 女 、 長 者 及 身 型 健 碩 的 運 動 員 並 不 恰 宜 。體質指數 (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目前國際最常用來量度標準身軀的指數,她利用身高和體重之間的比例去衡量一個人是否過瘦或過肥,

分類 體重指數 患上與肥胖相關疾病的危險(Risk)
重量不足(underweight) 少于18.5 低, 但增加其他的健康問題的危險
健康( Healthy range) 18.5 - 24.9 低
過重(Overweight or pre-obese) 25.0 - 29.9 增加
肥胖 (Obese) 30 - 39.9 高
十分肥胖 ( Very obese) 40.0 或以上 很高,病態肥胖!為健康想,必須減肥

若你的BMI少於20,你便屬於過輕了
男性的標準BMI介乎20至25;而女性的在18至22之間。
B M I值 女 性 大 於 27.3, 男 性 大 於 27 .8,
在 醫 學 上已 被 定 為 過 重 或 肥 胖, 慢 性 病 的罹 患 率 也 大 大 升 高 。 為 了 健 康 , 建 議 妳 向 大 型 醫 院 的 營 養 室 或 減 重 班 求 診, 不 要 依 賴 非 專 業 人 士 的 意 見 自 行 減 肥。

肥胖,並非只是一般的身材臃腫;它是一種可以危害人體健康的病症,當能量的攝取多於消耗時,這些額外吸收了的能量會儲存於體內,轉化為脂肪,就會導致肥胖,此額外的身體脂肪與各種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以及過早死亡有密切的關係。

肥胖在已發展國家已十分普遍,它不單是一嚴重的健康問題,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帶來很多不便, 例如坐擠迫的交通公具時,得擁在一個狹窄的坐位上,令你感到不舒服。 買衣服也要買大碼或加大碼, 甚至乎找不到合適的呎碼。也有的因為肥胖而找不到對象。
2006-11-25 3:43 am
BMI 指 數 只 適 合 18 至 65歲 人 士 使 用 , 兒 童 、 發 育 中 的 青 少 年 、 孕 婦 、 授 乳 婦 女 、 長 者 及 身 型 健 碩 的 運 動 員 並 不 恰 宜 。體質指數 (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目前國際最常用來量度標準身軀的指數,她利用身高和體重之間的比例去衡量一個人是否過瘦或過肥,

其計算公式如下:
BMI = 體重 (kg) / 身高 (m2)

分類 體重指數 患上與肥胖相關疾病的危險(Risk)
重量不足(underweight) 少于18.5 低, 但增加其他的健康問題的危險
健康( Healthy range) 18.5 - 24.9 低
過重(Overweight or pre-obese) 25.0 - 29.9 增加
肥胖 (Obese) 30 - 39.9 高
十分肥胖 ( Very obese) 40.0 或以上 很高,病態肥胖!為健康想,必須 減肥

若你的BMI少於20,你便屬於過輕了
男性的標準BMI介乎20至25;而女性的在18至22之間。
B M I值 女 性 大 於 27.3, 男 性 大 於 27 .8,
在 醫 學 上已 被 定 為 過 重 或 肥 胖, 慢 性 病 的罹 患 率 也 大 大 升 高 。 為 了 健 康 , 建 議 妳 向 大 型 醫 院 的 營 養 室 或 減 重 班 求 診, 不 要 依 賴 非 專 業 人 士 的 意 見 自 行 減 肥。
2006-11-25 3:37 am
出生體重

新生兒體重與胎齡的關係目前醫學上認為,新生兒體重的正常範圍是2.5-4千克。1.5-2.5千克內為低出生體重,1-1.5千克為小於極低體重,小於1千克為超低體重。高於4千克的稱為巨大兒。

早產兒比足月嬰兒的體重要輕。所以又根據胎齡與體重的關係分為小於胎齡兒(出生體重在同胎齡平均體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 適於胎齡兒和大於胎齡兒(同胎齡平均體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

低出生體重容易發生低血糖、低血鈣等問題,並和以後的健康不良有正相關關係。極低和超低體重則需要特別護理。巨大兒為遺傳、母親營養過多或糖尿病導致,可能導致分娩困難和以後的健康問題。


兒童體重
嬰兒出生後最初幾天有生理性的體重減輕(<10%),在7—10天應該恢復出生體重。此後體重逐漸增加,但增加的速度減慢。頭3個月平均每天增加25—35克,前半年每天20克,後半年每天17克。1歲以後平均年增加2千克,學齡期年增加<2千克。此後在青春期又有一個身高和體重都增長的過程。

兒童期的體重和體重增長速度是衡量營養和發育情況的標誌。不足或超常一般按照和同年齡、同性別人群體重分佈的標準差來衡量。


成人體重
健康成年人的體重一般在幾公斤的範圍內上下波動。近期飲食出汗情況、攝入咖啡因等利尿成分、和女性在月經期間受內分泌影響下的水瀦留等都會影響體重。更大範圍內的突然增重或減輕則可能意味著代謝異常或疾病的存在。

女性懷孕期間應該定期測量體重的增長速度以監控孕程進展。

對於不同的成年人,合適的體重範圍由於身高不同而不一樣。判斷成人是否過輕或過重的常用標準是身高體重指數(BMI)。然而BMI最早是為不從事體力勞動的人設計的,只衡量總體重而不區分肌肉和脂肪,所以不能用來當作診斷肥胖症的唯一標準。


體育運動中的體重
拳擊、摔跤、柔道等體育項目中,身體重的運動員佔有相當優勢。為了公平起見,這些比賽往往把參加者按體重分級,分開競爭。
2006-11-25 3:37 am
用BMI量度...
體質指數 (BMI) 及計算方法
體質指數 (BMI) 是一項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計算方法,
能簡單直接地反映肥胖和各項相關疾病的關係。

體重指數(BMI) = 體重(kg) / [身高(m)] 2

肥胖,並非只是一般的身材臃腫;它是一種可以危害人體健康的病症,當能量的攝取多於消耗時,這些額外吸收了的能量會儲存於體內,轉化為脂肪,就會導致肥胖,此額外的身體脂肪與各種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以及過早死亡有密切的關係。

肥胖在已發展國家已十分普遍,它不單是一嚴重的健康問題,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帶來很多不便, 例如坐擠迫的交通公具時,得擁在一個狹窄的坐位上, 令你感到不舒服. 買衣服也要買大碼或加大碼, 甚至乎找不到合適的呎碼. 也有的因為肥胖而找不到對像.


http://www.jcctm.edu.hk/~is_subject/bmi.htm
2006-11-25 3:35 am
但為甚麼我們的年齡越大,身體就會肥呢?這個問題亦是與我們的「新陳代謝率」有關的,因為人們的年齡越是長大。體力方面的消耗就越是減少;究其原因是很多人均認為年齡漸長,很多東西也做不來了,事實上這種觀點絕對是錯誤的;當我們的年齡達三十歲時,我們的「新陳代謝率」便會每七年自動下降百分之五,所以當我們的年齡增長之後,我們就更需要運動來維持本身的「新陳代謝率」。
  而筆者更經常於各種不同的公開場合被問及:「何謂標準體重」?所謂標準體重當然要視乎我們的骨架而定,所以我們的體重並不是一個好的肥瘦指標,其實如想知道自己肥與瘦,最理想還是看看家裡的直身鏡,我們應該面對鏡子,看看鏡裡面的人,是否自己所滿意的,看看自己的腰或大腿的地方,是否有很多脂肪。一般的標準男性的脂肪比例應佔身體的百分之十五,而女性則大概為百分之十八至百分之二十。但現在普遍的男性他們身體大約有百分之二十二至二十四是屬於脂肪,而女性則有百分之三十四;所以肌肉的比率才是最佳的肥瘦指標,因此,換句話說:「我們應該回到家裡,處於一個自己認為適當的空間,脫去衣服,面對鏡子,再以一把軟尺來量度身體,則絕對勝於以磅來磅重,來得合理和標準」。
  除了以上幾期所談論的致肥原因,應對方法及原理外,事實上還有一些「特殊的致肥原因」經常為人所忽略:其一為內分泌問題,尤其是「甲狀腺」的分泌,許多時候我們是由內分泌問題而導致身體的體重增加。另外,亦有許多人是由於「食物敏感」的原因而導致體重增加的,但是,我們又怎麼樣可以知道甚麼時候之體重增加是由「食物敏感」所引起呢?答案是:「如果我們在一個星期之內,體重能夠相差達三磅半的話,這就表示你的體重問題是由於「食物敏感」而引起的因素是很大的,很多時候,「食物敏感」是可以令到我們的體重增加達百分之四,而原因主要是身體的水份增加;那麼,這些水份又是從那裡來的呢?因為「食物敏感」是會使身體的微絲血管擴張,而當微絲血管擴張時,水份就會滲進身體的細胞內及細肥組織之間,致使我們體內的水份增加起來」。當然還有一些更特殊的例子就是:那個胖子的體質就是這樣,事實若果我們的體質真是這樣的話,我們其實亦沒有任何方法硬是將它改變的,但這種例子只佔極之,極之少數。

收錄日期: 2021-04-12 18:54:4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24000051KK0330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