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6/EMpylori.jpg/320px-EMpylori.jpg
域:
細菌域(Bacteria)
門:
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
綱:
ε-變形菌綱(Epsilonproteobacteria)
目:
彎曲菌目(Campylobacterales)
科:
彎曲菌科(Campylobacteraceae)
屬:
螺桿菌屬(Helicobacter)
種:
幽門螺桿菌(H. pylori)
幽門螺桿菌,或幽門螺旋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種感染人體胃部的細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桿菌,屬於ε-變形菌綱。該菌呈螺旋形,長約2至4微米,端生鞭毛數根,用來協助菌體呈螺旋狀前進。只能寄居於人體胃部,聚集在胃壁的黏液層內,並且靠近胃黏膜層的部分,細菌會分泌鹼性亞摩尼亞(用來保護細菌不被胃酸殺死),也是人類已知的生物中,少數能活在強酸環境之下的。會產生一些會引起發炎反應的酵素,破壞胃黏膜原有的保護機轉,再加上它會誘發胃酸分泌增加,不少胃潰瘍、胃炎等病皆與幽門螺旋桿菌有關,但大多數的帶菌者均不會出現病徵。
歷史
1875年,德國的科學家在人體的胃中發現一種螺旋細菌,但無法容器中培植,而研究結果也隨之丟失。
1982年,兩名來自澳大利亞的科學家,華倫和馬歇爾再次發現該種細菌,他們以人體的胃黏液來培植,並得出結論,認為人體的胃潰瘍、胃炎等疾病是因為該種細菌在胃部繁殖,而非人們長久認為的吃辛辣食品、壓力等造成的。2005年,華倫和馬歇爾因此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醫學界對該菌與胃部疾病關係的認知較為緩慢,他們一直認為沒有任何細菌能夠長時間在胃部強酸的環境下生存。及後經過更詳細的研究,包括馬歇爾曾喝下試管內的桿菌得到胃炎,並以抗生素治療,醫學界才開始改變對胃病的看法。1994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提出大多數常見的胃炎疾病均由幽門螺桿菌所造成,在治療過程應加入抗生素。
在正確認識該細菌以前,胃潰瘍病人通常會以中和胃酸及減少分泌的藥物來治療,但經此方法治療後大多會復發。而胃炎患者則會服用鹼式柳酸鉍,這方法通常會見效,當時人們仍不知道其機制,後來才發現藥物中的柳酸鹽會殺死胃部的桿菌,可作為抗生素。現時,這類疾病會以抗生素來殺滅病菌。
幽門螺桿菌是人類至今唯一一種已知的胃部細菌,其他種的螺桿菌也於部分哺乳動物及雀鳥體內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