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後遺症

2006-11-24 10:51 am
需要多久才能復原 ?

需要吃葯嗎?

回答 (2)

2006-11-24 10:27 pm
✔ 最佳答案
創傷後遺症(PTSD)的治療,大致可以叫做“Bio-psycho-social Therapy”,BIO 是在藥物方面,PSYCHO 是在心理精神方面,SOCIAL是在社會協調方面。

【創傷後壓力症】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 PTSD)

創傷後壓力症是指經歷過災難性創傷後,在情緒、行為及身體上產生的困擾不安。事件例子包括強姦或強暴、暴力襲擊、目睹謀殺或曾受重傷,以及天災和戰爭帶來的重大破壞。曾經是這些重大創傷事件的受害者或目擊者,都有機會患上創傷後壓力症。

患上此症,有些人無須任何治療便可以復原;亦有些人會在創傷事件發生多年後才開始有創傷後壓力症。不經治療,此症會對患者的工作、學業及社交活動造成極大障礙。

【PTSD的症狀】

● 重現創傷性體驗:在惡夢或回憶中反覆重回創傷情景中
● 感情上退縮疏離,神情麻木
● 失眠
● 故意迴避容易使人回想到創傷的情 景
● 表現過度警覺
● 患者可能兼有其他情緒問題,如絕望、抑鬱、急躁和發怒。 有些患者開始依靠飲酒、吸食大麻或鎮靜藥物去逃避這些情緒問題。 PTSD亦常引起身體不適,如頭痛、胃痛、肌肉疼痛、頭暈和胸口痛。

【PTSD的治療】

【藥物治療 Pharmacotherapy】

創傷後壓力症的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目前選用的藥物,主要在於治療PTSD的附屬症狀,如憂慮、焦慮及衝動。常用的藥物有下列幾項:

1. 抗鬱劑︰

● 選擇性5-羥色胺再吸收抑制劑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s)如fluoxetine (Prozac)、paroxetine、fluvoxamine、以及sertraline等為首選藥物。
● Amitrityline (Amitril)及Imipramine (Tofranil),對於高度警覺症狀、侵入症狀、焦慮及憂鬱較有效果。

2. 情緒穩定劑︰

● 鋰鹽(lithium)、carbamazepine (Tegretol)、及propranolol (Inderal)

3. 抗精神病劑(antipsychotics):

● 其對嚴重衝動性,類似精神病症狀、及懷疑心有效,通常以低劑量短期使用。

4. 抗焦慮劑(anxiolytics):

● 如Benzodiazepines等,其對於焦慮及睡眠障礙有療效;可選用Clonazepam (Rivotril)及Chlordiazepoxide (Librium),此二種藥物較少有戒斷症狀,尤其是clonazepam因兼具血清素之特性而特別有效。

5. 其他輔助用藥:

● 若對於SSRI、TCA、及MAOI無效,則可考慮使用Bupropion。因PTSD常容易慢性化,若需長期使用,則可考慮非Benzodiazepines類藥物,如Buspirone (Buspar)類藥物。對於自律神經性亢奮及高度警戒性,怎可考慮使用Propranolol。對於驚嚇反應(startling response)可使用Clonidine。

【心理治療 Psychotherapy】

1. 危機處理︰

主要強調,注重醫病關係的建立,評估患者所處的症狀期給予個別化適當的處置,可適時的給予支持、教育、發展調適機轉、促使患者討論及接受此創傷經驗,而逐漸回復較平穩的情緒狀態。

2. 個別心理治療︰

使患者能重新以較客觀與正確的角度來審視整個事件,將模糊的知覺感受轉換成較清晰的意念,再設法連接與澄清此意念與患者生活上之矛盾或態度,且使患者逐漸了解並決定適當的行動,來改變創傷經驗所帶來之不良記憶與生活方式。

3. 認知行為治療︰

兩個重要的方法可運用。第一個方法,經由想像技巧或直接暴露於實際場所來經驗該創傷事件,或是分等級的暴露方式稱為系統減敏法;第二個處理方法,教導病人發展處理壓力的方式。

【社會治療 Social Therapy】

1. 團體治療︰

● 其好處包括分享眾多創傷經驗及自團體成員獲得支持。

2. 家族治療︰

● 其能減少患者之創傷事件被加上不良的標籤,促進家屬提供正向及適當的支持,甚至可協助受創者處理其婚姻危機。

PTSD症狀過於嚴重、出現自殺行為或其他暴力時,須考慮住院治療。

PTSD患者,有些人接受了適當的處理,結果創傷經驗藉由成功的領悟與析通,使PTSD症狀消失且昇華為一段成長的寶貴經驗。
2006-11-24 4:36 pm
要看傷口部位而定!大部分都一個月至半年

收錄日期: 2021-04-18 17:42:4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24000051KK0042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