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根據已有資料,在現今的新界,最早於大埔墟出現了蛋蠻 (Egg Barbarians),從名字來看,他們是蜑家人的祖先。他們從事捕魚業,於吐露港一帶活動,但他們並非說中國內地語言,也有自己的習俗,他們沒有建立村落,也沒有繳稅予政府。
在大埔與廣東珠江中間,又住了輋猺及山獠,後者已無史實可考,而前者卻在廣東的地方史冊被記載說他們有自己的方言,但很多是借用中原言詞,用客家話發音。他們沒有文字,建立簡陋的房屋,並採用流動耕種方式(邊種邊燒),他們喜歡將所住的地方叫輋(如沙田禾輋)。
2006-11-26 11:28:12 補充:
這班“蠻夷”於五代十國的南漢時期已聚居於香港一帶。此時政府於吐露港一帶建立採珠業,官員徵召三千蛋蠻日夜潛水,身縛著重石去採珍珠。很多蛋蠻抵受不了而逃走,但卻受駐於屯門的守軍阻止。於是有些不滿的蛋蠻便投靠當時截劫採珠商的海盜(當時叫海霸)。而同時也有一批鄧氏和陳氏的族人定居錦田一帶(他們後來被稱為本地人)
2006-11-26 11:30:50 補充:
至元代,蒙古人帶給香港有效率及和平的時代,並於1319年廢除非人道的人手採珠手法。同時我們也沒有在史書中看見新界居民被叫作“蠻夷”了,例如蛋蠻被稱為“蛋漁”(Egg Fishermen),蜑家一詞的出現證明了他們的語言已引入廣東文字,形成現代的客家語言。而人手採珠傳統仍為部份蜑家人繼續,他們被稱為鶴佬(Hoklo)。但不久便被勢力日大的客家人同化。
2006-11-26 11:33:01 補充:
到了明代,他們有了更大的發展,有了圍村,有捕魚,有種田,有曬鹽。此時所有原居民是說中國方言,但卻分開兩個分支︰一是本地方言(Punti),另一是客家話 (Hakka)。客家人也分成兩種︰新安客家及大鵬客家。而水上人中又分成兩種︰大部份為蜑家(說廣東方言),少部份為鶴佬(說福建口音語言)。
2006-11-26 11:34:55 補充:
在清初復界後,不少客家及本地人回港發展,而且有更多客家人從福建南部及廣西遷移到香港。現在很多仍然存在的圍村就是在那時的新客家移民建造的。他們多聚居於香港東部,而本地人就多居於新界西北。客家人及本地人漸成為兩大勢力,他們有時和平相處,互相通婚,有時互相戰鬥(如1820-1830年)。直至1899年香港地區以客家人為主,本地氏族以西北村落為根據地,他們不再互相通婚,直至二十世紀才有改變。
2006-11-26 11:35:18 補充:
參考資料︰Barnett,K.M.A.,'The Peoples of the New Territories' in Braga,Jose Maria,“Hong Kong Business Symposium”,1957.(此書現不能於中央圖書館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