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簡介
有冇人可以簡單咁介紹下佢
因為我要做演講丫...可以講1-5mins都得(短短地就得)
最好有英文同中文啦~!!thx
回答 (4)
✔ 最佳答案
莎士比亞,英國伊麗莎白時代詩人、大戲劇家。幼年貧苦失學,二十二歲時至倫敦為劇場演員,後為劇場修改古代戲曲,繼乃自創劇本。傑作三十五種,剖析人性,刻劃入微。所著十四行詩有短歌集等,喜劇有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等,劇本有哈姆雷特、羅蜜歐與茱麗葉等,歷史劇有凱撒大帝、亨利第五等。英文!!!!!!!!!!!!!!!!!!!!!!!!!!!!!
參考: mwe
世界文學巨著-莎士比亞全集,歷經數百年依然廣為世界各地的讀者所喜愛。莎翁四大喜劇內容包括了:《暴風雨》、《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無事生非》四大巨著。 《暴風雨》是莎士比亞全集初版第一對開本裡的第一齣喜劇,卻是莎翁獨自創作的最後一齣劇本。本劇也是莎劇中罕見吻合三一律的劇本:故事的地點都發生在荒島上,所有的事情都發生在同一天,最後圓滿落幕。 本劇一般被視為「浪漫劇」(romance),內容載歌載舞,戲劇效果佳,其中有引人入勝的狂風暴雨、千奇百變的魔幻法術、飛舞的隱形精靈、怪異畸形的半人半獸,還有純情有趣的戀愛故事等等,尤其適合在婚宴上演出。《暴風雨》觸及的主題多元,例如技藝(art)與自然、奴役與自由。二十世紀後,學術界也開始援用殖民主義和女性主義的觀點來分析之。另外,小赫胥黎(Aldous Huxley)著名小說《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 1932)的書名,便是出自《暴風雨》一劇。 《仲夏夜之夢》是莎劇中最常被搬演改編也是最受歡迎的喜劇,亦為莎翁眾多劇本中少數極具原創性的劇本。本齣戲充滿希望和歡娛氣氛,劇中的夏夜森林、精靈魔法等等,都特別適於劇場表現,而這部戲的演出史,便幾乎可說是精靈的造型史。 故事的主人翁因為一條荒謬苛律逃往森林,卻在森林裡因精靈的介入,而使愛情對象混淆。本故事發生在仲夏夜晚,在西方正有所謂仲夏瘋(midsummer madness)和月暈(moonstruck)之文化,並意喻黎明之時才能回復秩序。 《無事生非》是莎翁喜劇寫作最成熟時期的創作,內容熱鬧歡樂,並富哲思。比起莎翁的其他喜劇,本劇的特徵是場景和語言都較為接近真實生活。劇中沒有脫離現實的浪漫場景、一見鍾情的愛情,劇本語言也比較口語化。 在伊莉莎白時代的英國,「無事」(nothing)的發音肖似noting,因此「無事生非」也有「注意」、「竊聽生非」的雙關語暗示。在本劇中,「竊聽」不僅常見,而且至關重要,是造成誤解或澄清事實的關鍵。故事內容以兩則愛情故事為主軸。一則代表遵循社會規範與門第觀念的傳統,另一則表現出彷彿是兩性戰爭的趣味,透過這兩種愛情典型,反映出兩性之間的自我意識、社會秩序等問題。而後者典型的故事更為英國的喜劇文學立下良好典範,王爾德和蕭伯納都是後來的佼佼者。 《威尼斯商人》又名《威尼斯的猶太人》(The Jew of Venice)。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人一提起猶太人,就聯想到放高利貸。在當時,放高利貸已經是一普遍的生財之道,只是一般人在情緒上仍對其反感。 在本劇裡,猶太人夏洛克和鮑希雅是靈魂人物。在伊莉莎白時期,鮑希雅較常成為此劇的核心人物,到了十九世紀,夏洛克卻時常躍昇為主角。舞台上的夏洛克很多元化,他時而代表魔鬼的化身,時而成為喜劇裡的惡棍,有時則是受到曲解與委屈的可憐形象,引起觀眾的同情,而蒙上了悲劇色彩。二十世紀以後,《威尼斯商人》因對猶太人的偏見而引發不少種族議題,特別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此劇已轉為問題劇,多數人不再以輕鬆的眼光看待這個故事,原來的喜劇成分也就消失了。
【序言】
文/姜翠芬副教授 (美國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職國立政治大學英語系,主授戲劇。) 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的戲劇是西方文學的瑰寶。同一時期的英國著名文人班‧強生(Ben Jonson)就曾讚美莎翁: 勝利,我的不列顛,你有一位讓全歐洲俯首敬拜的人。他不屬於一個世紀,而是永恆。 Triumph, my Britain , thou has one to show To whom all scenes of Europe homage owe. He was not of an age, but for all time! 雖然我們對莎翁生平能確實掌握的不多,但這四百年來卻也證明莎翁名劇魅力銳不可當。他的劇作不但擁有廣大的讀者,還不斷地被搬上舞台及銀幕。 綜觀莎士比亞戲劇偉大之處,可由四個層面來探討:主題、劇情、人物及語言。莎翁作品的主題都在探討人性。舉凡悲劇及歷史劇作品中的人性陰暗面,喜劇作品中的人性光明面或可笑處都剖析在我們眼前。這些雖說是文學作品中常見的主題,莎翁卻像閱盡人間冷暖似的,道盡人性的自私、陰險、野心、毅力、親情、愛情等。莎翁三十八部劇作中涉及層面涵蓋政治、性別、宗教、社會階層、性、身體、家庭、醫學、法律、歷史、軍事、戰爭、神話、巫術等,真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所不包。 莎翁對人性研究透澈也反映在他深諳觀眾喜好上。投觀眾所好,他劇情安排上,常選擇吸引觀眾的結構。例如,在許多悲劇作品中,他沿用希臘悲劇英雄失敗的命運模式,來博取觀眾的嘆息、憐憫及尊敬;在諸多喜劇中,他則安排一個接著一個的驚奇(surprise),雖然喜劇中充滿不少不合理之處,但就是這些安排使我們大笑愉稅。本來莎翁名劇因其人性探討及豐富題材,已使他的作品成為「人(性)的百科全書」,現在再加上引人入勝的劇情,更增加其超越時空的可看性。 在戲劇裡多層面人性探討的實際化身,即眾多生動的人物。憂鬱多慮的哈姆雷特、野心勃勃的馬克白、令人惋惜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潑婦凱瑟琳(Katherine)、慧黠的鮑希雅(Portia),信手拈來,不勝枚舉。他們個個性格鮮明,無論在紙上或舞台上都令我們印象深刻。然而,讓這些人永垂不朽的卻是莎翁所賦予他們的語言。莎翁文字的洗鍊無人能出其右。例如,前所提及的憂鬱王子哈姆雷特,之所以四百年來屢獲批評家及讀者青睞,除了他原有之性格,另外他犀利的對白及獨白更使他永垂青史。他的短語如"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及"Frailty,thy name is woman"已成為我們的日常用語。 莎翁的長篇獨白更將人物活生生地刻畫在我們眼前。四百年前尚無心理分析理論,但藉由他的語言,莎士比亞帶領讀者直入那不測的心靈深處,透視他的人物。 除此之外,莎翁的雙關語俏皮又似是而非,他的意象及譬喻新穎而富創造力,他對人生的詠歎深遂而富哲理,他戲劇中的語言文字使英國文學和英語言言都活了起來。 璀璨如莎翁名劇亦不免有瑕疵及美中不足處。首先是莎翁戲劇作品數量龐大。三十八部長篇鉅著,除少數耳熟能詳之劇目,常令讀者在有限時間裡不知應先選擇哪幾齣來欣賞。第二是因年代差距及其當時文學環境影響,莎翁戲劇的語言有不少對現代英語讀者來說是相當困難的,對中國讀者來說更是艱澀。第三則是劇情的繁雜,人物的眾多,亦容易使讀者無法立即掌握名著精髓。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 - 儒略曆1616年4月23日,格里曆1616年5月3日 ,1564年4月26日受洗禮)被許多人認為是英國文學史和戲劇史上最傑出的詩人和劇作家。同樣是西方文藝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全世界卓越的劇作家之一。他一生共創作了三十八部劇本,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詩。他不但創作了許多最催人淚下的悲劇,他的很多出喜劇也是在英國舞臺上曾經上演過的所有戲劇中最引人發笑的。此外他還寫過154首十四行詩和幾首長詩歌,這些詩歌不只是單純的敘述,而能觸及人類本性中最深層的部分,因此被很多人認為是英國文學史上的佳作。一般相信,莎士比亞的創作高峰期是在1585年到1610年這段時間內,但是確切的日期我們已經無法知曉。
大多數學者同意文豪莎士比亞確實就是那位出生在特拉福德鎮、曾經做過演員的莎士比亞,但是這始終是多年來十分有爭議性的問題。一些人認為弗朗西斯·培根、愛德華·德·維爾(Edward de Vere)等人才是一些或全部莎士比亞作品的真正作者,至少是一起參與了創作。但不可否認,這類作品還是在世界文壇中有很高贊譽的.
也有人懷疑莎士比亞是否真的自己創作了所有的作品,有關到底誰是莎士比亞作品真正作者的問題已經成為一門嚴肅的學術研究課題。
作品
莎士比亞目前已發現的全部作品目錄:(莎劇中文譯名從流傳最廣的朱生豪譯本;)
[編輯] 悲劇
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
馬克白(Macbeth)又譯:麥克白、麥克白斯、麥克佩斯(四大悲劇之一)
李爾王(King Lear)(四大悲劇之一)
哈姆雷特(Hamlet)又譯:漢姆雷特、漢姆萊特、哈姆雷、王子復仇記(四大悲劇之一)
奧賽羅(Othello)又譯:奧瑟羅(四大悲劇之一)
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Titus Andronicus)
裘力斯·凱撒(Julius Caesar)
安東尼與克莉奧佩屈拉(Antony and Cleopatra)
科利奧蘭納斯(Coriolanus)
特洛埃圍城記(Troilus and Cressida)
雅典的泰門(Timon of Athens)
[編輯] 喜劇
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四大喜劇之一)
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 or What You Will)(四大喜劇之一)
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四大喜劇之一)
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四大喜劇之一)
無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又譯:捕風捉影
一報還一報(Measure for Measure)又譯:請君入甕、量罪記、將心比心
暴風雨(The Tempest)
馴悍記(Taming of the Shrew)
溫莎的風流娘們(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
愛的徒勞(Love's Labour's Lost)
維洛那二紳士(The Two Gentlemen of Verona)又譯:兩貴親
泰爾親王佩力克爾斯(Pericles Prince of Tyre)
辛白林(Cymbeline)
冬天的故事(The Winter's Tale)
錯中錯(The Comedy of Errors)又譯:錯中錯喜劇、錯誤的喜劇
終成眷屬(All's Well That Ends Well)又譯:如願
[編輯] 歷史劇
亨利四世,第一卷(Henry IV, part 1)
亨利四世,第二卷(Henry IV, part 2)
亨利五世(Henry V)
亨利六世,第一卷(Henry VI, part 1)
亨利六世,第二卷(Henry VI, part 2)
亨利六世,第三卷(Henry VI, part 3)
亨利八世(Henry VIII)
約翰王(King John)
里查二世(Richard II)
里查三世(Richard III)
[編輯] 詩
十四行詩(The Sonnets)
愛人的怨訴(A Lover's Complaint)又譯:情女怨
魯克麗絲失貞記(The Rape of Lucrece)又譯:露克麗絲遭強暴記
維納斯和阿多尼斯(Venus and Adonis)
熱情的朝聖者(The Passionate Pilgrim)又譯:激情飄泊者
鳳凰和斑鳩(The Phoenix and the Turtle)
[編輯] 其它疑為莎士比亞的作品
托馬斯·莫爾爵士(Sir Thomas More)
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
輓歌(Funeral Elegy)
William Shakespeare (baptised April 26, 1564 – died April 23, 1616)[1] was an English poet and playwright widely regarded as the greatest write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as well as one of the greatest in Western literature, and the world's preeminent dramatist.[2] He wrote about 37 plays and 154 sonnets, as well as a variety of other poems. Already a popular writer in his own lifetime, Shakespeare's reputation became increasingly celebrated after his death and his work adulated by numerous prominent cultural figures through the centuries.[3] In addition, Shakespeare is the most quoted writer in th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of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4] He is often considered to be England's national poet[5] and is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the "Bard of Avon" (or simply "The Bard")[6] or the "Swan of Avon".[7]
Shakespeare is believed to have produced most of his work between 1586 and 1616, although the exact dates and chronology of the plays attributed to him are often uncertain. He is counted among the very few playwrights who have excelled in both tragedy and comedy, and his plays combine popular appeal with complex characterisation, poetic grandeur and philosophical depth.
Shakespeare's works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every major living language, and his plays are continually performed all around the world. In addition, many quotations and neologisms from his plays have passed into everyday usage in English and other languages. Over the years, many people have speculated about Shakespeare's life, raising questions about his sexuality, religious affiliation, and the authorship of his works.
莎士比亞
--------------------------------------------------------------------------------
【莎士比亞,W. 】(William Shakes beare 1564~1616) 英國著名戲劇家和詩人。出生于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鎮的一個富裕市民家庭,曾在當地文法學校學習。13歲時家道中落輟學經商,約1586年前往倫敦。先在劇院門前為貴族顧客看馬,后逐漸成為劇院的雜役、演員、劇作家和股東。1597年在家鄉購置了房產,一生的最后几年在家鄉度過。
莎士比亞是16世紀后半葉到17世紀初英國最著名的作家(本﹒瓊斯稱他為“時代的靈魂”),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他共寫有37部戲劇,154首14行詩,兩首長詩和其他詩歌。長詩《維納斯與阿多尼斯》(1592~1593)和《魯克麗絲受辱記》(1593~1594)均取材于羅馬詩人維奧維德吉爾的著作,主題是描寫愛情不可抗拒以及譴責違背“榮譽”觀念的獸行。14行詩(1592~1598)多采用連續性的組詩形式,主題是歌頌友誼和愛情。其主要成就是戲劇,按時代、思想和藝朮風格的發展,可分為早、中、晚3個時期。
收錄日期: 2021-04-12 22:33:2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23000051KK0302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