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係咪清朝先有?

2006-11-23 8:22 pm
旗袍個旗係咪指滿州旗人, 咁係咪到咗清朝d女仔先開始著旗袍?

回答 (6)

2006-11-23 8:25 pm
✔ 最佳答案
旗袍,意指「旗人之袍」。旗人即是滿人。

在清王朝建立之前,滿洲民族的服飾在當時受周邊民族影響頗大。特別是效仿了金、遼、蒙等馬上民族之衣裝習俗。而滿人為適應遊牧狩獵生活,在而後的女真服飾基礎上,借鑒了蒙族袍裝的瘦長,袖口狹小等特徵。

旗袍在滿語稱為「衣介」,分單、夾、皮、棉四種。傳統滿族長袍的特點是圓領、右大襟、用紐扣而不是衣帶,窄袖、袖子末端平時挽起,需要暖手和行禮撣下,稱「馬蹄袖」、男裝系腰帶、下面前後左右開叉以便於騎射。總的外形比漢族袍服緊窄。領口、前襟和袖口有時還鑲花邊。上身在長袍外穿有馬褂。

滿洲滅明建立清後,中國人改穿滿洲服飾。因此滿式服飾成為主流。旗袍由此成為中上層階級男子的常裝和平民階級的禮服。另外式樣也有所改變:開叉減少為左右兩個甚至不開叉(稱作「一裹圓」),不系腰帶。非官服旗袍開始使用直袖而不是馬蹄袖。棉旗袍外面一般罩單長衫。

2006-11-23 12:25:44 補充: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旗袍&variant=zh-tw
2006-11-23 10:06 pm
只作補充:
旗人:滿清人分為八旗,分別註守各省,縣,市,以平衡勢力。
分正黃,鑲黃,正黑,鑲黑,正藍,鑲藍,正紅,鑲紅等等。
2006-11-23 8:29 pm




清代滿族婦女服飾 清代婦女日常所穿的服飾,分爲漢族和滿族兩類,滿族都穿長袍,漢族則以上衣下裳爲主。滿族婦女給人的感覺比以往的歷代婦女都修長。這是借助於服飾而給人的感覺。滿族婦女梳旗髻要比漢族婦女的髮式高出五至六寸;滿族婦女穿的“花盆底”旗鞋,也比普通女鞋高出二至三寸,有的甚至四、五寸。這樣兩者加起來就要高出一尺左右。加上滿族婦女所穿的服裝,多以長袍爲主,長袍的下擺多垂至地面,掩住旗鞋,更顯出修長的身姿。長袍外面加罩一件馬甲,也是滿族婦女十分喜愛的裝束。這種馬甲與男式馬甲一樣,也有大襟、對襟及琵琶襟等形制,長度多到腰際,並綴有花邊。本圖爲梳旗髻、穿長袍、琵琶襟馬甲的貴婦。


旗袍作爲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員,其發源有人認爲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戰國至漢代曾爲時人所重,後世的袍服或與深衣有著一定的淵源關係。事實上,深衣與袍服頗有差異,前者上下分裁,效果相當於把上衣下裳連成一體;袍服則不分上下,基本失去了上衣下裳的意義,後來袍服逐漸被接納爲一種穩定的服飾式樣,與上衣下裳的服制並行不悖。袍服自漢代被用於朝服,起始多爲交領、直據,衣身寬博、衣長至附、袖較肥闊,在袖口處收縮緊小,臂肘處形成圓弧狀,稱爲“袂”,或稱“牛胡”,古有“張袂成蔭”之說。袍服式樣歷代有變制,漢代深衣制袍,唐代圓領襇袍,明代直身,都是典型的寬身長袍,穿著者多爲知識份子及統治階層,久而久之蔚成風尚。袍服因而代表的是一種不事生産的上層人士及文化人的清閒生活。服飾上的寬衫大袍。褒衣博帶,逐漸成爲中原地區衣飾文明的一種象徵。

流行於少數民族地區或遊牧民族的袍服,一般都較爲緊窄合體,以利於騎射或其他激烈活動,這種服式多採用左衽、窄袖,袍身比較適體。歷史上,漢族人民也曾多次採納這種窄身合體的袍服樣式,趙武靈王所推行的胡服騎射就是比較典型的事例。唐代的胡服也風行一時,胡服在唐開元、天寶年間與胡妝、胡騎、胡樂同爲時人趨奉,可算異域文化一次大面積的流行範例,屬於長安街頭當年的“舶來品”。在遼、金、元及清朝等少數民族政權統治時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著服飾的主角,雖然又都經歷或表現出變得寬博的過程或趨勢。清代由於歷時最長且較穩定,故袍服可視爲典型服飾。

順治元年(西元1644年),清世祖率兵入關,定都北京,繼而統一全國。隨著政權的初步穩固,開始強制實行服制改革,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雉發易服浪潮,律令之嚴性命攸關,有“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之說。至此傳統的冠戴衣裳幾乎全被禁止穿戴,相傳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飾形制只被保留在漢族女子家居時的著裝中。慶典場合不分男女都要著袍,各類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龍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從字義解,旗袍泛指旗人(無論男女)所穿的長袍,不過只有八旗婦女日常所穿的長袍才與後世的旗袍有著血緣關係,用作禮服的朝袍、蟒袍等習慣上己不歸爲“旗袍”的範疇。清朝統治者強調滿語騎射,力圖保持其固有的生活習俗和穿著方式,一方面要用滿族的服飾來同化漢人,同時又嚴禁滿族及蒙古族婦女仿效漢族裝束,從頂治、嘉慶年間屢次頒佈的禁令中,滿族女子違禁仿效漢族婦女裝束的風氣之盛,可見一斑。至清後期,亦有漢族女子效仿滿族裝束的。滿漢婦女服飾風格的悄相交融,使雙方服飾的差別日益減小,遂成爲旗袍流行全國的前奏。

清朝後期,旗女所穿的長袍,衣身爲寬博,造型線條平直硬朗,衣長至腳踝。“元寶領”用得十分普遍,領高蓋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繡以各色花紋,領、袖、襟、據都有多重寬闊的滾邊。至咸豐、同治年間,鑲滾達到高峰時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邊鑲滾,以至幾乎難以辨識本來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裝飾之繁瑣,幾至登峰造極的境地。此時的清王朝正搖搖欲墜難以爲繼,清廷內外交困,國力式微。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攻破了清朝封閉的國門。爲挽救危亡,清廷洋務派提出“中學爲體,西學爲用”的救國方略,派遣大批留學生到國外學習,軍隊也改練新軍。在中國學生和軍人中最先出現了西式學生的操衣、操帽與西式軍裝、軍帽。洋裝的輸入,提供了評判美的另一種參照系,直接影響社會服飾觀念的變更。日後旗袍演化爲融貫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響的改變可說即是由此開端。

1911年辛亥革命風暴驟起,推翻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爲西式服裝在中國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礙,同時也把傳統苛刻的禮教與風化觀念丟在了一邊,解除了服制上等級森嚴的種種桎桔。服裝走向平民化、國際化的自由變革,已經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傳統沈重的負擔。由於滿族統治政權的消亡,旗袍此時穿著者甚少。西式中式裝扮熙熙攘攘紛繁並處。舊式的旗女長袍既被摒棄,新式旗袍則在亂世妝扮中開始釀成。

此時的時裝流行中心早已由蘇、揚移至上海。商埠開放的上海華洋並處,五方雜居,成爲十裏洋場奢靡繁華之地。上海又是婦女尋求解放的重鎮。傳教士、商人、革命党人競相創辦女學,掀起了一股女權運動浪潮,尋求解放的社會大氣候蕩滌著服飾妝扮上的陳規陋習。服裝裝飾一掃清朝矯飾之風,趨向於簡潔,色調力求淡雅,注重體現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馬甲的形式出現,馬甲長及足背,加在短襖上。後將長馬甲改成有袖的式樣,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雛形。據說得風氣之先的上海女學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當時的女學生作爲知識女性的代表,成爲社會的理想形象,她們是文明的象徵、時尚的先導,以至社會名流,青樓女子等時髦人物都紛紛作女學生裝扮。30、40年代是旗袍的全盛期,其基本廓形已臻於成熟。産生於辛亥革命後,北伐戰爭時期始漸流行的新式旗袍,有別於旗女的長袍。30年代後期出現的改良旗袍又在結構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爲稱身合體,這在以後的章節中將會詳細介紹。旗袍雖然脫胎於清旗女長袍,但已遇然不同于舊制,成爲兼收並蓄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子的標準服裝。

旗女與漢女的著裝

作爲女性著裝的旗袍,與旗女有著密切的關係。所謂旗女,是指旗人家庭中的女性成員;旗人,則是清代對被編入八旗的人的稱呼。清代八旗的成分以滿族爲主體,融合了漢族與蒙古族等其他民族在內。八旗中除清朝皇族愛新覺羅的宗室、覺羅以外,還包括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八旗漢軍和八旗蒙古分別由歸附的漢人和蒙古人構成。清初八旗漢軍有26萬之衆,是八旗滿洲、八旗蒙古之和的3倍。因此,旗人不僅是滿族人,還可以是蒙古族或漢族人。這樣,把旗袍定義爲滿族人所穿的服裝也就有失準確了。滿族是生活在北方的少數民族,擅長漁獵並四處遊牧,他們所穿著的袍四面開權,有扣絆束腰帶,脫卸方便又保暖,非常適合他們的生活方式。後來歸附于他們的漢人和蒙古人也採用了這種服式。明末清初八旗制度逐步確立,旗人的袍服有所變化發展,與滿洲早期的樣式也有所不同,這時旗女所穿的袍可說是旗袍真正的?前身,到民國才成爲現代意義上的旗袍,稱爲新旗袍或新式旗袍。旗女的袍裝與漢族婦女的兩截裝束,在清初有著明顯差異。



旗袍,是中國的傳統服飾,雖經歷多年演繹,但魅力依然。現代旗袍更於布料、cutting、圖案設計等方面進行革新,除了保留傳統風味,亦加入了西方fashion元素,大玩Mix & Match,令穿上旗袍的女士,不僅散發出東方女性溫柔的古典美,亦帶有西方摩登時尚之感覺。無論妳是18、30,抑或50歲,一樣可以穿得「喜」!

追溯歷史,旗袍最初稱為「旗人袍」,是滿洲旗人的長袍,清兵入關後才在全國推廣,所以最初漢人都鄙視這種違反傳統「上衫下裙」的服裝。後來到了清末民初,旗袍才進入全盛時期,並由寬大及筒式腰身的設計,逐漸演變成貼身、開衩及無袖的現代旗袍款式,將女性天生的美麗線條表露無遺。
加入西方fashion元素
旗袍能讓女性散發嫵媚韻味,近年連年輕女性也愛上這種手工精巧、裁剪細緻的傳統服裝。不少售賣中國傳統服裝及飾品的品牌如「上海灘」,便將傳統旗袍演變為具流行前衛元素的摩登服飾。除了保留本身的Style和Details(如企領、開襟、中國鈕扣、繡花及珠片等)外,亦運用了大膽色系如熒光綠、桃紅色等,加上修身束腰的設計,令旗袍更fashionable及充滿時代感,「後生女」自然亦受落。
高妹Jolie也愛旗袍
身材高挑的陳苑淇(Jolie),早於四年前的中學時代便試過穿旗袍。當時是學校的International Night,Jolie穿了一件極富紀念價值的旗袍(是陳媽媽於結婚時穿過的)表演唱歌,宣揚中國的傳統文化。她說:「旗袍好靚!款式更推陳出新,又採用了不同布料,符合潮流之餘,又能夠展現女性的葫蘆身形,外國人也很喜歡呢!」
懷舊小配飾
銅錢.流穗must have
旗袍本身已能將東方女性的體態美表露無遺,不過若要完全散發那種溫柔、嫻熟的婀娜氣質,還得在髮型、化妝及其他輔助配件入手,如小手袋、首飾、高跟鞋等,mix & match自創新派懷舊look。
2006-11-23 8:27 pm
旗袍(男式又稱長袍、大褂、長衫)是中國滿族的傳統民族服裝,和清朝的正式男裝之一。

[編輯] 旗袍的雛形及發展
旗袍,意指「旗人之袍」。旗人即是滿人。
在清王朝建立之前,滿洲民族的服飾在當時受周邊民族影響頗大。特別是效仿了金、遼、蒙等馬上民族之衣裝習俗。而滿人為適應遊牧狩獵生活,在而後的女真服飾基礎上,借鑒了蒙族袍裝的瘦長,袖口狹小等特徵。
旗袍在滿語稱為「衣介」,分單、夾、皮、棉四種。傳統滿族長袍的特點是圓領、右大襟、用紐扣而不是衣帶,窄袖、袖子末端平時挽起,需要暖手和行禮撣下,稱「馬蹄袖」、男裝系腰帶、下面前後左右開叉以便於騎射。總的外形比漢族袍服緊窄。領口、前襟和袖口有時還鑲花邊。上身在長袍外穿有馬褂。
滿洲滅明建立清後,中國人改穿滿洲服飾。因此滿式服飾成為主流。旗袍由此成為中上層階級男子的常裝和平民階級的禮服。另外式樣也有所改變:開叉減少為左右兩個甚至不開叉(稱作「一裹圓」),不系腰帶。非官服旗袍開始使用直袖而不是馬蹄袖。棉旗袍外面一般罩單長衫。
在近三百年的時間內,滿漢之間的民族界限逐漸模糊。到民國初期,由於中西方文化發生碰撞。旗袍被作為中國的民族服飾繼續沿用,民國一十八年四月,國民政府正式將旗袍作為「國服」。之所以啟用旗袍,而不是明朝以前服飾,還有一原因是因為旗袍當時屬於各朝服飾中最簡化,且擁有輕便、易用省工、省料等優點,且紐扣的形式也便於穿著。這些都是適合當時歷史潮流的。爾後,長袍改短襖流行,其用意是漢人將旗袍的狹長剪除,和剪去辮子同理。領型也出現了前高後低的元寶領。男式旗袍精簡了繁瑣的裝點修飾,腰身寬鬆,袖口寬大,領前低後高,加寬下擺,提高開衩,最後發展成了長衫。其流行一直延續到20世紀30年代後期。之後,長袍作為日常服裝的使用變得稀少。例如50年代,李敖在臺灣大學就讀時,因為穿長袍被稱為「長袍怪」。

[編輯] 女裝旗袍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期,經民國各界人士的使用過程中的改良。女式旗袍袍身逐漸減短,腰身變窄,下擺收小,同時開衩變低,領型變矮。三十年代,學生運動的興起,女性接受維新思想,開始上學,於是旗袍作為輕便制服出現。
爾後,旗袍不斷被改良,加入了漢族服飾的元素.
另外,英文裡的Cheongsam雖然是「長衫」的音譯,在實際應用上僅指女裝旗袍。
2006-11-23 8:26 pm
是的,电视有節目介绍过。
2006-11-23 8:25 pm
yes.係有錢人著的。
但現在已變成民俗服裝了。


收錄日期: 2021-04-23 16:04:2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23000051KK0118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