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的統治政策

2006-11-23 8:57 am
有人認為「秦因舉措太眾,不恤民命,以致速亡。」你贊同嗎?試抒發你的意見。
(600-800字)

回答 (3)

2006-11-23 10:14 am
✔ 最佳答案
我贊同!
秦始皇立國,傳二世,至子嬰而亡,歷三主,十五年之國祚
繆鳳林《中國通史要略》:「秦始皇以詐力兼併諸侯,一切以專制為治,又益以興作,阿房驪山,離宮別舘,徒數十百萬,二世繼,內蔽於私欲,外惑於趙高,繁刑嚴誅,變本加厲。元之民,內困於賦稅,外脅於威刑,力竭於木土,命盡於甲兵。」最終羣雄並起亡秦。秦速亡之因是根植於君主均未能恤民,措施失當,妄興功作所致。

秦始皇及秦二世皆荒淫好色,終致朝政腐敗,趨於覆亡。秦始皇統一霸業後,後宮佳麗多達三千餘人。秦二世縱情聲色,更甚於始皇。兩代君主為滿足個人的享樂私慾,大興木土,以致勞民傷財。秦始皇是國史上著名「窮奢極侈及不恤民力」立君主,始皇動輒徵調數十萬民伕用作興建「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萬人」的阿房宮及修築其驪山陵墓。始皇每攻陷一國,必把描繪該國宮殿的圖樣於咸陽倣造,又在二百里內建造二百七十座宮殿,又五次巡行天下,勞民極甚。可秦之速亡與君主不恤民力有莫大之關連。

秦始皇好大喜功,屢興兵旅,用兵過度,終致覆亡。秦始皇雄圖大略開邊拓土,動輒徵發民伕數十萬從事征伐,不斷南北兩路用兵,曾派蒙恬率三十萬人北逐匈奴,又派屠睢帶五十萬人南略南嶺,迫使「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自經於道樹,死者相望」,又不斷移民實邊,軍民無異流放於外,遂使人民產生叛逆亡心。秦速亡實屬非偶然。

秦始皇施政方面之缺失,君權過大,濫殺臣民,佞臣當道,刑罰殘暴,立儲失策是政治上的闕失,終而國祚之速亡。秦二世更肆行殺戮,誅殺大臣及諸公子,盡失民心,故亂起於瞬息之間。

秦始皇僻寵佞臣,朝政日非,終移其祚。秦二世即位,宦官趙高挾擁立之功殺李斯而獨攬大權,排斥忠良,敗壞朝綱,賦斂益苛,徵發無已,致使天下大亂,民怨沸騰。

經濟方面,秦始皇之窮奢極侈,好大喜功,一切財政支出均從人民中搾取。秦代徵稅浩繁,男子力耕不足糧食,女子勤織不足衣服,人民不勝負荷,民怨沸騰。

秦統一後大可結束前代紛亂而分之局,民心早已思治,百姓極需休養生息,惜秦始皇未能體察民困,因而加速其之覆亡。
2006-11-23 9:32 am
我贊同 「秦因舉措太眾,不恤民命,以致速亡。」

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在歷史上雖然對中國有很深遠的影響,但立國只有十五年就滅亡。
主要原因是秦始皇實行暴政,人民在戰亂統一後也得不到基本的生活條件,反而比以前更痛苦。

秦始皇下令全國以國都咸陽為中心修建驛道;興建水利開鑿鴻溝,引河水到南部,又築靈渠;遷萬姓充屯邊地,謫判罪犯戍守邊防;在戰國諸國所建長城的基礎上修建萬里長城,以防匈奴入侵。此等決定需然對後世有利,但對於當代人民而言則禍害非淺。

加上秦始皇巡視天下、蓋宮室陵寢等等命令,使人民負擔加重。這樣導致齊、楚、燕、趙、韓、魏六國的遺民對於國家滅亡的痛,更是強烈。毀滅六國文物制度,拆除六國城池,更使六國國民隨時隨地想要消滅秦國。

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聽信小人,民不聊生,趙高專權。二世不但沒有放棄以上勞民暴政反而更暴虐,導致各地起義反秦。公元前206年劉邦入關,子嬰出城降,秦朝滅亡。
2006-11-23 9:29 am
秦朝是歷史中由盛強以至速亡的罕有例子. 於戰國時, 秦能以一敵眾而統一中國. 為何於秦始皇死後不足三年便滅亡. 本人意見如下

1. 始皇帝長時期習秦的權力和威望於一身. 強權突然死亡, 朝庭無人能接班而癱瘓.
2. 秦朝法制過嚴, 民恕到了極點
3. 建設太多, 以致人民被過度勞役,
4. 六國遺民嘗到作為亡國奴之苦, 比戰國時更痛恨秦而團結
5. 始皇死後, 二世怕兄弟爭位由將親兄弟殺盡, 以致動亂時缺乏宗室支援. 而原本他兄弟的部將亦隔岸觀火.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18:2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23000051KK0023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