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在香港設立一個氣象觀測台的構想,最初是由英國皇家學會於1879年提出。皇家學會認為香港的地理位置甚佳,“是研究氣象,尤其是颱風的理想地點”。事實上,隨著當時香港人口逐漸增加,颱風造成的破壞已廣受社會所關注。香港政府亦對皇家學會的建議表示歡迎。經過詳細的探討和研究後,皇家學會的建議最終在1882年獲接納。隨著第一任天文司﹝即首任天文台台長﹞杜伯克博士(Dr. Doberck)於1883年夏天抵港,香港天文台亦於同年創立。
天文台早期的工作包括氣象觀測、地磁觀測、根據天文觀測報導時間和發出熱帶氣旋警告。這些饒有價值的服務備受重視,且於1912年獲得英皇佐治五世頒賜「皇家天文台」的稱號。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回歸中國,部門復稱香港天文台。
天文台成立迄今已逾百年,部門的運作模式及服務範圍亦不斷與時並進,以滿足現代社會的期望和需求。其間天文台不斷引入先進科技,以配合業務發展。下表就天文台的發展歷程作一大事紀要:
建築物
歷任台長
職員合照
年份 事項
1883 香港天文台成立。
1884 開始定時作氣象觀測。
設立熱帶氣旋警告系統﹝香港最早的海洋氣象服務﹞。
1885 時間球於尖沙咀警署首次降下。
1892 開始提供海港氣象服務。
1908 透過無線電報接收船舶天氣報告。
1915 開始提供船舶天氣預報的無線廣播。
1921 利用測風氣球作高空探測。
開始地震測量工作。
1928 開始提供天氣預報的話音廣播。
1937 設立航空氣象服務。
1948 加入國際氣象組織﹝IMO﹞,即世界氣象組織﹝WMO﹞的前身。
1949 利用無線電探空儀及雷達探空系統測定高空氣象資料。
1959 天文台設置首座天氣雷達。
1961 開始測量大氣中的放射性。
1964 接收極軌衛星的自動圖像傳送信號﹝APT﹞。
1967 開始發出有關雷暴及豪雨的警告。
1973 天文台設置首部電腦系統。
1975 天文台透過世界氣象組織全球電信系統﹝GTS﹞交換氣象資料,並全面建立了下列三組地區性專用電路:
香港─東京﹝1969﹞
香港─曼谷﹝1970﹞
香港─北京﹝1975﹞
開始發展首個天氣預報數值模式。
1977 接收日本氣象廳的地球同步氣象衛星﹝GMS﹞圖像。
開始發出山泥傾瀉警告。
1979 設置了一套由三個站組成的短週期地震儀網絡。
天文台首個天氣預報數值模式﹝平衡正壓模式﹞開始投入業務運作。
1980 設置了首套銫原子鐘報時系統。
1984 首兩個自動氣象站分別於赤角及沙田建立。
天文台實時雨量數據收集系統開始運行。
1985 首個粵港興建的自動氣象站於黃茅洲開始運作。
設立「打電話問天氣」服務。
在京士柏建立了一所輻射測量室。
1987 設立環境輻射監測計劃。
1988 一套新的天氣預報數值模式(有限區域數值模式)投入運作,集中處理影響香港及鄰近區域的小尺度天氣系統。
1990 輻射監測及評價中心成立。
1992 一套以顏色為標記的「暴雨警告系統」開始使用。
1993 天文台開始測量高空的臭氧及輻射。
1994 天文台第一台多普勒天氣雷達開始運作。
1996 天文台在互聯網設立網頁。
1997 將地震站網擴展至8個台站,並以數字式信號傳送。
1998 提供互動形式的資料查詢系統﹝IES﹞服務。
天文台的機場多普勒天氣雷達﹝TDWR﹞投入運作,每分鐘探測風切變及湍流,向航機發出有關警告。
推出四天天氣預報服務。
1999 天文台在大帽山裝置的新天氣雷達系統正式啟用。新系統提供高分辨率雷達數據,能更有效地監測惡劣天氣系統。
天文台添置了一部超級電腦,用作運行一套高分辨率天氣預報數值模式﹝業務區域譜模式﹞,以加強預測暴雨的能力。
開始發出寒冷天氣警告。
開始提供紫外線指數。
2000 開設了一所位於天文台附近一幢商業大廈內的資源中心,方便市民索取資料及刊物。
天文台添置了一套高效能伺服器叢集,以提高氣象數據處理的能力。
推出五天天氣預報服務。
開始發出酷熱天氣警告。
2001 天文台增強網站服務,提供文字版及有聲網頁,讓視障人士更容易獲得天氣資訊。此外,天文台亦推出網站的「無線應用系統規約」(WAP)版本,供流動電話用戶使用。
天文台裝置了一套衛星接收系統,以接收由極地軌道衛星發放的高分辨率衛星雲圖。
香港首個氣象浮標開始運作。
天文台位於長洲的最後一個信號站關閉,標誌著利用懸掛風球傳遞風暴信息的時代的終結。
2002 由世界氣象組織主辦,香港天文台開發和管理的「世界天氣信息服務」網站正式運作。這個是世界上首個涵蓋全球各大城市官方天氣預報的網站。
天文台在赤角裝置了世界上首台用於機場天氣預警的激光雷達。
天文台獲頒授ISO9001:2000認證,以認可天文台所提供國際航空氣象服務的質素。天文台是亞太區第一批獲得ISO認證的航空氣象服務單位之一。
2003 首次成功接收到從商業航機上電腦傳送來的自動天氣報告。
天文台更新了臨近天氣預報系統的電腦。新電腦可以處理更多的實時天氣資料,運行更先進的演算法,以改良預報產品。
天文台網站嚮應香港政府資訊政策,採用了「統一的外觀與風格」設計為網站更新外觀。
提供「可擴充標示語言」天氣資料的服務。
推出七天天氣預報服務。
2004 全東南亞首套自動高空探測系統正式啟用。
推出「個人數碼助理」網站。
開始向國際度量衡局提供天文台的原子鐘時數據,參與訂定協調世界時。
以東道主的身份協辦世界氣象組織第二區域協會(亞洲)第十三次屆會。
成為亞洲第一個氣象部門接收和向全世界發送從商業航機上自動傳來的天氣報告。
首次為香港奧運滑浪風帆代表隊提供了比賽場地天氣預報服務及技術支援。
2005 天文台與廣東省氣象局和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合作建成閃電定位網絡,並推出閃電位置資訊服務。
天文台發表香港未來百年雨量評估。
天文台代表世界氣象組織參與建立印度洋海嘯警報系統及協助巴基斯坦大地震災後復原。
天文台開發的世界上首個激光風切變預警系統在香港國際機場正式業務運作,為升降的航機提供風切變警報服務。
香港天文台受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委託開發和管理的兩個網站,即「世界天氣信息服務」和「惡劣天氣信息中心」開始業務運作,正式成為世界氣象組織日常工作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