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的形成???????

2006-11-23 4:24 am
如題..............................................plz!

回答 (1)

2006-11-23 5:38 am
✔ 最佳答案
其實風暴可以說是熱帶氣旋。

熱帶氣旋是一種低氣壓天氣系統,於熱帶或亞熱帶地區海面(如南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印度洋)上形成,其他移動主要受到科氏力及其他大尺度天氣系統所影響,最終在海上消散、轉化為溫帶氣旋或在登陸陸地後消散。登陸陸地的熱帶氣旋可以造成嚴重的財產或人命傷亡,是由天氣引發天災的一種。不過熱帶氣旋亦是大氣循環其中一個組成部分,能夠將熱能由赤道地區帶往較高緯度。

熱帶氣旋的最大特點是它的能量來自水蒸氣冷卻凝固時放出的潛熱。其他天氣系統如溫帶氣旋主要是靠冷北水平面上的空氣溫差所造成。熱帶氣旋登陸後,或者當熱帶氣旋移到溫度較低的洋面上,便會因為失去溫暖而潮濕的空氣供應能量,而減弱消散或轉化為溫帶氣旋。

熱帶氣旋的氣流受科氏力的影響而圍繞著中心旋轉。在北半球,熱帶氣旋沿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以順時針旋轉。

不同的地區習慣上對熱帶氣旋有不同的稱呼。西太平洋沿岸的中國、韓國、日本、越南、菲律賓等地,習慣上稱當地的熱帶氣旋為颱風。而大西洋沿岸地區則習慣按照強度稱當地的熱帶氣旋為熱帶低氣壓、熱帶風暴或颶風。其他地方對熱帶氣旋亦有不同稱呼及不同定義。氣象學上,則只有風速達到某一程度的熱帶氣旋才會被冠以「颱風」、「颶風」等名字。南半球常採用Cyclone一字作Tropical Cyclone的簡稱,在民間常被誤譯為旋風,但正確翻譯應是氣旋或熱帶氣旋。氣象學上,旋風是對氣旋吹襲時的風向的一種描述,又稱旋轉風。

在美國,颶風會再根據強度分為一至五級:

一級颶風中心持續風速64至82海浬,或119-153公里
二級颶風中心持續風速83至95海浬,或154-177公里
三級颶風中心持續風速96至113海浬,或178-209公里
四級颶風中心持續風速114至135海浬,或210-249公里
五級颶風中心持續風速超過135海浬,或249公里
美國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稱中心持續風力超過每小時150英里或241公里(67米/秒)的颱風為超級颱風(SuperTyphoon, STY)。

熱帶氣旋命名及編號
因為海洋上可能同時出現多個熱帶氣旋(在西北太平洋,最高記錄是5個同時存在,這也是全球的記錄),美國軍方於關島上設置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現已移至夏威夷),在二次大戰習慣對各颱風給予名字,方便識別。最初的名字全為女性,後來在1979年加入男性名字。從1947年至1999年,北太平洋西部及南海區域的熱帶氣旋非正式地採用上述名字。

早在20世紀初至中期,中國大陸、台灣和日本已自行為區內的熱帶氣旋編配一個4位數字編號,編號首2位為年份,後2位為該年順序號。例如0312,即2003年第12號熱帶氣旋。而美國海軍則為整個太平洋內的熱帶低氣壓編配一個兩位數字編號(後來改成兩位數字加上英文字母)。

為減少混亂,日本在1981年獲委託為每個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區域內的達到熱帶風暴強度的熱帶氣旋編配一個國際編號,但容許其他地區繼續自行給予編號。自此,在大部分國際發布中,發布機構會把國際編號放在括號內(JTWC除外)。

由2000年開始,日本氣象廳會同時根據一套新名單為這些熱帶氣旋命名。這些名字及編號除了用於為國際航空及航海界發放的預測和警報外,亦是向國際媒體發放熱帶氣旋消息時採用的規範名稱。

現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熱帶氣旋的名字,由國際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的14個東亞區內的會員提供,各交十個名字,分為五組,循環使用(即用完140個後名稱,回到第一個重新開始)。

命名的刪除: 如當前被命名的熱帶氣旋對生命或財產造成重大傷亡和損失的。國際氣象組織會討論決定,是否將其從循環名單中刪除,再由原來這個名稱的國家重新提交新的名稱,而提供名字的地區亦可自行要求更換名字。新的名字必須獲國際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全體通過。

其餘地區的熱帶氣旋命名
當熱帶氣旋達熱帶風暴強度後,會由世界氣象組織轄下的氣象中心命名。各海洋負責之氣象中心如下:

西北太平洋(換日線以西):日本氣象廳
北太平洋(140-180°W):中太平洋颶風中心 (夏威夷)
東北太平洋(140°W以東)及北大西洋: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
北印度洋:印度氣象部門
南大西洋:此區極少出現熱帶氣旋,故不設命名制度
東南太平洋(120°W以東):此區未有熱帶氣旋紀錄,故不設命名制度
西南太平洋(160°E-120°W):斐濟氣象部門 (如果熱帶風暴在25°S以南形成,紐西蘭氣象部門應咨詢菲濟當局)
珊瑚海、東南印度洋(90-160°E):巴布亞紐幾內亞、布里斯班、達爾文及柏斯氣象部門 (責任範圍分界圖,此區情況較複雜,圖中西北方屬印尼責任範圍,但因技術問題,目前由達爾文及伯斯氣象部門按此圖的分界代為負責命名)
南印度洋(55-90°E):模里西斯氣象部門
西南印度洋(55°E以西):馬達加斯加氣象部門

形成
熱帶氣旋的能量來自水蒸氣凝固時放出的潛熱。形成熱帶氣旋的條件有:

低層水準風切變造成的氣流輻合
來自廣闊海洋,溫暖而潮濕的空氣。海水錶面溫度不低於26.5°攝氏;水深不少於五十米。
地轉偏移力(科氏力),離赤道超過三至五個緯度(當中亦有少數例外的,其氣流偏轉力可能由其他條件補足)。
不強的垂直風切變
高空有外散氣流的環境,垂直大氣不穩定,即對流層溫度隨著高度下降,對流層中部相對潮濕

[編輯] 主要源地
幾乎所有的熱帶氣旋都是在赤道南北三十緯度以內的範圍內生成。當中大約87%是在南北緯二十度之內。因為地轉偏移力弱小的關係,南北緯十度以內形成熱帶氣旋的機會較少,但並非罕見。

每年地球總共平均有80個熱帶氣旋生成,主要產地有:

北太平洋西部(包括南海):影響地區包括中國大陸及海南、台灣;菲律賓、韓國、日本、越南、太平洋上各島。間中可以影嚮泰國。每年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熱帶氣旋佔全球的三分之一。
北太平洋東部:第二多生產熱帶氣旋地區,影響地區包括墨西哥、夏威夷、太平洋上島國,罕有情況下可影響下加利福尼亞。
南太平洋西部:主要影響澳大利亞及大洋洲各國。
北印度洋: 主要在孟加拉灣生成,亦有在阿拉伯海生成。影響印度、孟加拉、斯里蘭卡、泰國、緬甸、巴基斯坦。
南印度洋東部: 影響印尼及澳洲西部
南印度洋西部: 對這地區的熱帶氣旋資料較少,主要影響馬達加斯加、莫三比克、肯亞等地
北大西洋: 包括加勒比海、墨西哥灣。每年生成數目差距很大,由一個至超過二十個不等。主要影響美國東岸及墨西哥灣沿岸各州、墨西哥及加勒比海各國,間中影響可達加拿大。
生成時間
熱帶氣旋活動在下半年水溫較高時較為活躍。不同地方的亦會出現不同的情況:

北太平洋西部全年皆有熱帶氣旋,但活動以二月最少,八月至九月初最多。
北大西洋及北太洋東部則主要集中在六月至十一月。
南半球的熱帶氣旋在十月底開始,至五月左右結束,當中以二月中至三月初是高峰。

[編輯] 路徑
西北熱帶氣旋的主要生成地區可分為:

西北太平洋
南海
當中以南海生成的熱帶氣旋數目較少。太平洋上的熱帶氣旋基本上全年都會生成,而以七至十月次數最為頻密。熱帶氣旋生成的位置分佈與季節有關,在冬、春季較為偏南,夏天和初秋較為偏北。

熱帶氣旋生成後的移動路徑主要受副熱帶高氣壓(副高)外圍氣流影響,所以副高的位置和範圍基本上決定了颱風的路徑,其移動路徑大約可分為:


[編輯] 西行型
熱帶氣旋在菲律賓以東形成後,向西移動,並逐漸稍為偏北。於不同緯度生成的熱帶氣旋所經過的地區不一。緯度較低時會橫過菲律賓後進入南中國海,最後在中國廣東、海南,或越南登陸。緯度較高時可以經過巴士海峽,影響台灣,然後在廣東、福建登陸。由於冬、春兩季,副高位處較南,所以每年11月至5月的颱風生成緯度較低,路徑亦會偏南,一般只在北緯16度以南進入南中國海,最後在越南登陸,間中亦影響泰國,甚至進入孟加拉灣,例如1989年的颱風Gay。


[編輯] 西北型
路徑和西行型接近,但向北分量增加。西北型颱風可以橫過台灣或穿越巴士海峽、之後在中國廣東及福建沿岸登陸;亦可能經過琉球群島,在中國浙江、江蘇一帶沿海登陸。這種路徑的颱風多數出現於每年盛夏七至八月間。


[編輯] 轉向型
熱帶氣旋在菲律賓以東或關島附近形成後,先向西北偏西移動,至北緯15至30度附近轉向西北,最後轉向北和東北,成一拋物線。在11月至5月,多數轉向型熱帶氣旋在東經130度以東的太平洋上轉向北,較少登陸東亞陸地,主要影響太平洋上的島嶼。6月和10至11月的轉向型熱帶氣旋亦多數在海上轉向。7至8月的熱帶氣旋在較北、較西的地方轉向,途徑可以影響台灣、東海或中國東部沿岸浙江、江蘇等地,轉向後可以影響中國的山東、遼寧;朝鮮半島和日本等地。


特殊路徑
部份熱帶氣旋因外圍引導氣流不明,或受另一熱帶氣旋影響(如藤原效應),路徑出現打轉、停滯等。
參考: wikipedia


收錄日期: 2021-04-27 22:02:3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22000051KK0386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