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問題.................

2006-11-22 4:15 am
學了通識
是否通通都識???

如否
通識是甚麼??
?_?
更新1:

通識真係好無聊??

回答 (2)

2006-11-26 12:12 am
✔ 最佳答案
通識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核心?-梁永泰

為甚麼猶太人在許多領域上都有傑出表現?無論是商業、藝術、科學及社會研究,他們的成就遍滿世界。除了天賦的資質,我相信與猶太人的教育和歷史文化有關。一項加拿大族裔的家庭文化研究,發現猶太裔的學生比華裔更重視通識教育,鼓勵下一代在藝術、科技、文學、歷史、哲學和社會的探索。每一個猶太人都不會忘記馬撒大(羅馬攻佔猶太的最後城堡)和納粹的大屠殺,這是歷史感。

回看香港教育,假如沒有通識科,我們的孩子就只有語言和數學,加上專修的文、理、商其中一項。試問他們怎樣可以在上面建築知識與做人的道理?通識科卻可以給予人文、歷史、科技環境與個人成長的基石。在千變萬化的社會轉變中,只有廣闊的知識基礎和身份確立,才可以逆流而上,不至變成恐龍被淘汰。

新建議的通識科雖然細節有待改善,但至少可以確立學生的自我身份(包括民族、社會、文化、地理、國家及全球性身份);建立人際關係的藝術(溝通能力);承傳文化與社會意識(後殖民文化身份的確立);面對環境、科技發展與傳媒泛濫的挑戰。有了這個知識基礎,就可以建立專門學問。一個只有技術和知識的畢業生只可以做技匠,唯有一個有使命感和文化承傳的人才可以做決策者和前瞻者。

怎樣學與教通識科?其哲理跟每一學科一樣,提高探索知識的能力,建立文化和歷史感,參與創造知識,分享發現成果。至於是否用課本、專題研習、經驗學習、戲劇表達等,只不過是方法。通識科不是單取材自新聞,通識科不是集大成從各科選取,而是建立一個學問的系統,一些重要的學問基石。

其實大學教育也是需要另一環的通識教育,陶造學生的美感、科學精神、社會意識、創意思考、批判能力、文化承傳、人生哲學等。所以3+3+4是正確的發展,給予中學及大學有空間建立通識和專長,建立語文能力和生活體驗。其實華裔的資質肯定不差呀!




通識教育的爆炸力-梁永泰

「自由行」不單帶動香港的經濟,也顯示這小島與大陸的誠信水平差距。如果「自由行」的消費者主要購買金銀、藥物和月餅,和凡是可以假冒的東西,這就顯示香港的文明水平,遠遠超越中國大陸。還記得東歐國家怎樣倒台?豈不是因為國家上下缺乏誠信,沒有人知道國內的真實情況,在虛構之中生活下去,至終爆破。所以,在中國入世貿和與世界接軌的一片歡呼聲中,亦同時顯示出文明的真空。

相反,中國曾經是世界交明的尖端。最近由GARVIN MENZIES出版的《1421》,揭示中國中世紀鄭和艦隊曾經發現世界,發現了南北美洲、非洲、澳洲、南北極等。MENZIES是英國潛艇的退休船長,他發現鄭和在中國中世紀已經對歷史、天文、地理、植物學、人類學、考古學有深厚認識;能夠帶著二百艘船橫跨全球。是跨科際知識(通識教育)使中國屹立於世界文明的顛峰。

因此,原來文明可以傾國建國,可以創造力量與財富。而通識教育就是文明的基礎,使人有一個廣闊的超科際知識基礎。

通識是甚麼?就是對文史哲科技有全面及系統了解。文學使人有創想能力;歷史叫人有集體記憶;宗哲使人提問人生與意義問題;科學是對大自然的質詢,技術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那個社會有通識教育,那個社會的文明就有根基。

難怪美國大學如麻省理工及生產最多太空人的PURDUE大學,卻不及普林斯頓及耶魯畢業生的領導能力。探其原因,是與通識教育的全面性與系統性有關。

香港起家是由通識開始。香港開埠以來雲集中國各省的人力資源,亦是中西交匯之地,人可以接觸多方面的智慧與經驗,難怪有最早的創意工業──電影與出版全球觸目。可是,隨著只重視經濟與技術化,高中及大學專門化,第二代港人相類化,漸漸失去本身的通識與創造性。我們的社會缺乏對文史哲的認識和欣賞。

我們的領導階層的名稱顯示對通識的要求,例如「醫務衛生福利局長」、「教育及人力統籌局長」等。相反,恐龍之所以絕種,就是因為沒有多元能力,適應在轉變中的環境。未來的領導人一定不是單元智能的動物。

希望我們的教育決策者,重建香港的優勢,也為未來的中國舖路,建立高中與大學的通識教育。

未來的鄭和,豈不是始自今天!
參考: 我覺得通識是十分無聊既科目(只是我認為,不知道其他人點想)不過我現在讀緊綜合人民科(是和通識差不多,不過是中二之後讀的科),讀到我死…
2006-11-22 4:28 am
一科勁無聊既科目!!((我認為!!))
大約教d同日常生活有關既野掛.....
依加我就要做一樣有關wanchai既功課喇......


收錄日期: 2021-04-21 14:28:3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21000051KK0375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