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簧管和雙簧管有甚麼分別???

2006-11-22 4:10 am
單簧管和雙簧管有甚麼分別???
更新1:

簡單就得la~~ thx~~ 唔好好多字~~ 睇到眼都花......

回答 (5)

2006-11-23 3:48 am
✔ 最佳答案
非常簡單的回答你:
單簧管(clarinet):1塊簧片
雙簧管(oboe):2塊簧片

兩者都是黑色、用簧片發聲
單簧管:較多人學,但比較難發聲,因為個嘴要用好多力。係靠mouthpiece同簧片之間既空位震動來發聲
雙簧管:較少人學,我個人認為較易發聲,只雖2塊簧片插入適當的位置吹就成。係靠簧片同簧片之間既空位震動來發聲

夠唔夠清楚and短??
希望幫到你…
參考: me......不過我吹trumpet既…玩過下oboe la
2006-11-22 8:50 am
以上的回答都好詳盡,只補充少少。
好多人都會問這問題。大家有這疑惑,完全是因為「單簧管」和「雙簧管」的名字相似。大家看英文名就不會有這疑惑,單簧管是clarinet,雙簧管是oboe。

單簧管和雙簧管的結構、音色、性能和歷史都好唔同,是兩種完全唔同的樂器,它們除了中文名字相似外,實在無乜相似。結構上,單簧管是圓柱形樂器,雙簧管是圓錐形樂器。
2006-11-22 4:19 am
單簧管
這是一種直吹的木管樂器,它的前身是用竹管做成的「沙魯摩」("chalumeau"),於中世紀時由希臘波斯傳入歐洲。單簧管的發聲原理是靠裝在笛頭上的一片簧片之震動(故稱為單簧管)。吹奏者只需用嘴包笛頭(上唇牙咬笛頭,下唇略包簧片),通過氣流便可發聲。單簧管有降B調、A調及低音單簧管多種,其中以降B調最常用。其音域很廣,可吹奏三個半八度的音程。它的音色更是千變萬化,故表現力豐富,在管弦樂器中更有「演說家」的美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雙簧管

雙簧管是一種直吹的木管樂器。樂器的頂部有兩片用蘆葦片製成的簧片,牢固地夾在金屬製的管上。雙簧管的音質有獨特的鼻音,音色不像長笛那麼輕快,卻蘊藏極豐富的情感。

英國管也是雙簧片木管樂器,但比雙簧管稍長,音高也比雙簧管低5度。其管口略為彎曲,而稍長的簧片則裝在彎曲的金屬管上。英國管的音域甚廣,音色豐富,但稍具凄涼的感覺。
2006-11-22 4:19 am
雙簧管

 雙簧管的外形遠看很像豎笛,但是吹奏豎笛時只要將嘴對樂器的上面
部分即可,而雙簧管的前端有一個突出的細長管子,吹奏者必須含著管
子來吹氣才能發出聲音。
而它的材質是以蘆葦為材料,削成薄薄的二片舌板,其管體本身為圓錐
狀,不同於其他的木管樂器,因此它的機械構造上顯得複雜了許多。音色
從尖銳細緻到圓潤溫柔的都有,這也是其它木管樂器所不及之處。
單簧片,圓筒形的木管樂器,1700年由登納(Johann Christian Denner)發明,
當然單簧管早期也是由蘆笛逐漸演變而來。
  在他發明之後,管上小孔的位置及管鍵的數目都有所改變,到了1812
年增加到十三鍵,至十八世末,便非常普遍了。
 
『1. 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第一樂章:精神奕奕的快板

莫札特一輩子只寫過一首雙鋼琴奏鳴曲,莫札特曾在家書中告訴父親,這是為了他和學生在演奏會演奏時所寫的。這是一七八一年的作品。在這個第一樂章中,兩台鋼琴互相模仿對方的主題彈奏方式,有經驗的鋼琴家會適當的處理其手中的樂句,再交給對方模仿,不一定就按照排練好的情形來彈奏,這時觀眾才能從中享受到現場演奏的即興樂趣。

2. A大調單簧管五重奏,K581──第二樂章:緩板

莫札特在一七八九年九月二十九日完成這首著名的五重奏,這是與單簧管協奏曲同時完成的作品,莫札特為單簧管獨奏所寫的音樂除了此兩曲以外,就只有一首為鋼琴、單簧管和小提琴所寫的三重奏。這些作品都和單簧管演奏家安東史塔德勒有關(Anton Stadler)..........

3. C小調木管小夜曲,K388──第三樂章:卡農型式的小步舞曲

這是莫札特唯一一首以小調寫成的小夜曲,莫札特在一七八二年寫下此曲,從這首樂曲開始,莫札特明顯的感受到巴洛克音樂的影響,而開始增加小調樂曲的創作。這首木管小夜曲為雙簧管、單簧管、法國號和巴松管的八管配制所寫,全曲共有四個樂章,此曲後來也被莫札特改寫成著名的弦樂五重奏,K406。這個第三樂章同樣以C小調寫成。

4. G大調長笛四重奏,K285a──第一樂章:行板

莫札特不喜歡長笛的事是眾所周知的,他甚至在寫給父親的家書中說,他一聽到長笛就會頭暈目眩,或許這和他的絕對音感有關,因為當時的長笛並無法演奏出正確的音準,而有絕對音感的人對於這樣的聲音通常都會產生暈眩感。但是長笛家溫德齡.......

5. 降E大調鋼琴與木管五重奏,K452──第三樂章:輪旋曲:小快板

這是為鋼琴、雙簧管、單簧管、巴松管和法國號寫的室內作品,後來貝多芬受到此曲的靈感激發,也寫了同樣編制的五重奏。此曲完成於一七八四年三月三十日,這應該是受到約翰克里斯汀巴哈或胡邁爾等作曲家的作品影響才有的靈感,因為這種編制並不常見。不同於莫札特為鋼琴所寫的室內樂作品,此曲中莫札特並沒有讓鋼琴擔任如同協奏曲一般的獨奏地位,相反的,還經常鼓動鋼琴與各木管獨奏部的對話,這也是此曲讓人喜歡的地方。

6. G大調為小提琴與中提琴之二重奏,K423──第二樂章:慢板

莫札特一共寫有兩首為小提琴與中提琴合奏用的二重奏,這都是他在一七八三年回到故鄉薩爾茲堡時的創作,當時他已經定居維也納,返回故鄉暫居時,因為當時任職薩爾茲堡宮廷的海頓弟弟邁可海頓被委託寫作六首同性質的二重奏未果,乃轉由莫札特補上差額的兩曲。除了這兩首題名為二重奏的作品外,莫札特也曾將巴哈平均律中的賦格曲改編成同樣的編制。莫札特這些二重奏都有三個樂章,這首G大調二重奏的第二樂章以C大調寫成。

7. A小調鋼琴奏鳴曲,K310──第三樂章:急板

這首奏鳴曲意外地採用A小調寫成,讓人聯想到同一時期莫札特母親客死異鄉的事實,或許兩者並無關聯,但曲中讓人喘不過氣來的緊湊張力,卻很難讓人不往這方面聯想。這個第三樂章是以輪旋曲寫成的,但卻透露出一種野蠻、任性的樂曲性格。

8. 降B大調弦樂四重奏,K458「狩獵」──第四樂章:稍快板

莫札特一生中共寫有二十首弦樂四重奏,這首「狩獵」一般被標為第十七號,這是一七八四年十一月九日完成的作品,這也是莫札特定居維也納,開始不再接受任何聘雇工作、自由接稿的第一年。這之前莫札特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未再創作弦樂四重奏的作品..............

9. F大調雙簧管四重奏,K370──第三樂章:輪旋曲:快板

莫札特一生只寫過一首雙簧管四重奏,雖然雙簧管貴為木管合奏團之首,但是顯然這項樂器並不特別受到莫札特的垂青。他為雙簧管所寫的作品數量相當少。這首作品是特別為雙簧管演奏家蘭姆(Friefrich Ramn)所寫的,此人也是為莫札特首演其雙簧管協奏曲和交響協奏曲的演奏家。莫札特為獨奏樂器與弦樂三重奏所寫的類似作品,其風格都類似協奏曲,此曲也不例外。

10. D大調第二十六號鋼琴協奏曲,K537「加冕」──第二樂章:慢板

莫札特在過世前的五年時間裡,一共只寫了兩首鋼琴協奏曲,這明顯的違反了他之前大幅創作鋼琴協奏曲的作風,原因很可能是因為他很少舉辦個人獨奏會之故,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他在維也納的新鮮感快速消退.......

11. A大調第五號小提琴協奏曲,K219──第三樂章:輪旋曲:小步舞曲的速度

莫札特在一七七五年十九歲那年一口氣寫了第二號第五號四首小提琴協奏曲,之後他就再也沒有寫過任何小提琴協奏曲了。他的五首小提琴協奏曲被統稱為「薩爾茲堡協奏曲」以此表明是他成熟期以前的創作。這些作品帶有強烈的法國協奏曲的影響,這個第三樂章最為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原本聽似輕鬆愉快的輪旋曲大調主題到了中奏時忽然一轉為小調,且帶有明顯的土耳其風格,就因為這段中奏,讓這首協奏曲常被人稱為「土耳其」,這也莫札特作品中風格相當奇特的一個樂章。

12. D大調小步舞曲,K355

這首為鋼琴獨奏所寫的小步舞曲一般推測是莫札特一首未完成的奏鳴曲中的終樂章,雖然作品編號相當前面,但推測應該是莫札特過世前不久的作品。全曲從頭到尾只有四十四個小節。

13. 降E大調木管小夜曲,K375──第五樂章:終奏:快板

這也是為木管八重奏所寫的小夜曲,此曲完成於一七八一年十月間,全曲共有五個樂章。這個第五樂章有一種卡通一般的可愛感。這首木管小夜曲原來是只為木管六重奏寫的,後來才由莫札特親自將之改成八重奏。這個終樂章以輪旋曲的型式寫成,由雙簧管和單簧管展開,所以聽起來有一點像是農場的母雞咯咯叫的感覺。


--------------------------------------------------------------------------------

F大調音樂的玩笑,K522
14. 第一樂章:快板
15. 第四樂章:急板

這是莫札特在一七八五年完成的作品,全曲共有四個樂章。此曲曲名所指的玩笑是說在曲中莫札特刻意寫出一些明顯的錯音與和聲,藉此來嘲諷一些不夠專業的樂團在演奏其作品時,一再出錯的樣子,這首曲子的編制也很特別,是用弦樂團加上兩把法國號來演奏。此曲的第一樂章先是出現了作曲法上嚴格限制不能採用的平行五度音,然後就在中提琴和法國號主奏時出現可笑的顫音和自我表現的模仿段,讓人聽來就像不小心出錯一樣。到了第四樂章時,錯誤更加的嚴重,因為莫札特刻意以賦格寫成此樂章,在最後總奏時,所有的樂手都採用不同調演奏,就像荒腔走板的樂隊一樣的不忍卒睹,真是開業餘樂團的玩笑到了極致。

www.books.com.tw/CD/activity/mozartWebsite/mozart5.htm』
參考: home.kimo.com.tw/okeorekorekr/new_page_13.htm 
2006-11-22 4:18 am
單簧管,又稱黑管或克拉管 (法語為clarinette,德語為Klarinette),是木管樂器的一種通常用非洲黑木製造,由木料、硬橡膠或金屬製成,有一個鳥嘴形的吹口和圓形的空心,管身是可裝拆的喇叭口,管體成圓筒形,下端為開放的喇叭口。在吹口處固定一個簧片,吹奏者通過簧片和吹口的空間吹氣時,並配合下唇適當的壓力,薄薄的簧片尖產生振動,使樂器管內的空氣柱開始振動,因而發出柔美的音色。

單簧管是從蘆管發展而來的,形成於17世紀末,很有可能是由德國的長笛製造家丹納(Johann Denner,1655年-1707年)所發名的。最早為人所知的單簧管音樂收在阿姆斯特丹的羅傑(Estienne Roger)出版的曲集內(1716年再版,尚有藏書)。從大約1780年起,它被一些最大的管絃樂隊採用。現代單簧管則是在1800-1850年發展而成的。

常見的單簧管為降B調(Bb)和A調,但實際上,單簧管家族有約十種不同音高和調性的管(由最低音始):

Octocontrabass (BBBb調)
Octocontralto (EEEb調)
Contrabass特低音 (BBb/GG調)
Contralto (EEb調)
Bass 低音 (BBb調)
Alto 中音 (Eb調)
Basset Horn 巴塞管 (Bb/D/A調)
Soprano 高音 (A/Bb調)
Sopranino 超高音 (Eb/D/C調)
單簧管被譽為是木管樂器中的戲劇女高音。它的音域十分寬廣,差不多4個八度;各個音區都有獨特的音色。低音區深沉,中音區渾厚,高音區明亮。適合表現各種不同的音樂性格,是樂隊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代表作品
莫扎特:《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K.622
莫扎特:《A大調單簧管五重奏》K.581
卡爾·馬利亞·馮·韋伯:《小協奏曲》
卡爾·馬利亞·馮·韋伯:《第一單簧管協奏曲》
卡爾·馬利亞·馮·韋伯:《第二單簧管協奏曲》


雙簧管屬於木管樂器,以兩塊簧片發聲,是一件由蕭姆管(Shawm)發展而成的樂器。吹奏時氣壓令簧片震動發聲,再配合上下嘴唇的壓力即可控制音色。

相比長笛及其他木管樂器,雙簧管的音色較難控制。初學者由於未能有效運氣及控制嘴唇的壓力,經常會發出如鴨叫般刺耳聲音;然有經驗的雙簧管演奏者卻能發出如天籟般的美妙音色。

雙簧管的音質獨特,在交響樂中,經常在其他樂器的伴奏中以獨奏的形式出現。交響樂團演出前,亦會以雙簧管奏出的A(440Hz)音來作為其他樂器調音的基礎。

現代的雙簧管主要由三個部份組成管身。高檔次的雙簧管管身通常以非洲黑木(Grenadilla)製成,亦有以塑膠或全透明合成樹脂製成的。音域由Bb3到G6,然吹奏高音域需要較高的技巧。


收錄日期: 2021-04-19 12:43:3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21000051KK0371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