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問中國的傳統節日?

2006-11-22 3:29 am
  *我想要全部的中國傳統節日,同一d小小的簡介!!
  
  *仲有我想要中華文化的簡介同圖片~~

唔該哂!

回答 (3)

2006-11-22 3:39 am
✔ 最佳答案
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下面列舉的這些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裏,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


中國傳統節慶主要有:

春節 - 農歷正月初一
元宵節或燈節 - 農歷正月十五
清明節 - 節氣清明。
端午節 - 農歷五月五
七夕 - 農歷七月七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
重陽節 - 農歷九月九
寒衣節 - 農曆十月初一
臘八節 - 農歷臘月初八
此外還有一些在部分地區和民族慶祝或次要的節慶:

立春
天公生 - 農曆正月初九
二月二 - 農歷二月初二
頭牙 - 農曆二月初二
花朝節 - 農曆二月十五
三月三 - 農歷三月初三
寒食節 - 清明節前一天
浴佛節 - 農曆四月八日
鬼節(或中元節、盂蘭節)-農曆七月十四或七月十五
財神節 - 農歷七月二十二
下元節 - 農曆十月十五
冬至 - 節氣冬至。
尾牙 - 農曆臘月十六
灶王節或謝灶節 - 農歷臘月二十三

中華文化,亦稱華夏文化、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三個,即黃河文明、長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華文明是三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升華的果實。

傳統的思想認為,在黃河流域產生的農業文明,受到歷史時期自然地理因素的影響,不斷向長江流域農業文明過渡、發展。長江流域農業文明是黃河流域農業文明的繼承和發展。黃河流域早期農業一般主要是種植粟,長江流域農業主要是種植水稻。北方草原游牧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黃河流域農業文明區域和北方草原游牧文明區域有一過渡地帶,這一地帶也是歷史時期游牧民族和農業民族(主要是漢族)相互爭奪的主要區域,在這一區域農業文明和游牧文明也不斷獲得直接的交流、融合。

但近代由於三星堆遺址的發現,令傳統的「長江流域文明是黃河流域文明的繼承和發展」的看法受到動搖。中華文明很可能是多源頭文明,而非單由黃河流域文明起源。
參考: wikipedia
2006-11-22 3:32 am
春節:  春節在中國傳統節日當中可算是一個帶來最多歡樂的節日。「春」是一年之始,風燭殘年已去,處處萬象更新;在新年時,最高興的可算是小孩子了,他/她們可以吃到很多特別的食物,看到許多新奇的東西,收到壓歲錢,脖子上掛著風車兒,戴上虎頭帽、虎頭鞋,尤其是大家穿上新衣裳,又紅又綠的,跟大人去逛廟會、看社火、看戲、拜年,走著玩著,就好像是被一種神秘的快樂空氣包裹著了。彷彿這個節日、這個花樣是天上的世界規定了的,有不可以改變的意義。

  還有一類活動,那就是祭祖拜神。家家戶戶桌上放著牌位,牌位上盡是不認識的爺爺婆婆和神仙們,人們還要做各種動作,唱歌跳舞,又放上好吃的食物,要去和神仙打交道。 

  可是也能夠這樣說:春節是個迷信成份最多、最濃厚的節日。這種迷信直至今時今日的現代社會仍然存在;例如,每年年頭出爐的家用百科全書「通書」,其實看上去並無不妥,但因為香港人好賭,「書」興「輸」同音,認為不吉利,便把「通書」改為「通勝」。至於揮春,想白白尋吉利的名目實在太多,不勝枚舉。在年初一,人們不可以洗頭,也不可以拿起掃帚掃地,因為中國人認為這樣會把財氣和好運洗掉和掃走。面對著這些林林總總的習俗和風氣,不能不說中國人仍然保持著某程度的不理性和迷信。

 

端午節:  古代五月相傳是毒月。而在九毒之日時,人們會想盡辦法去製造藥物清除毒蟲。由此可見,自古以來中國民族有它獨特的一套科學研究,而這科學研究只在於一些實際用途上。在九毒之日所製造的藥物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中國的科學重於實用,人們卻不會研究一些不切實際的事物。其實中國人是有他的智慧,可惜在歷代中國文化之中,人們只重視道德倫理的學說而忽略了科學。

  古時候,人們認為五月五日出生的嬰孩為不祥,所以會棄嬰,甚至殘忍地把他們殺死。從此事中,把中國人的迷信無知表露無遺。他們竟然相信一些毫無根據,只因迷信而殺嬰!

  端午節原本是一個祭龍的節日,由於當時人們對大自然的無能為力及對大自然災害的懼怕,而希望龍可以保護他們。這亦可反映出中國人無知,愚昧及迷信的一面。當時的人們被大自然征服,中國人不像西方人一般,西方人往往想盡方法去征服大自然,而中國人是不會的!

  端午節紀念屈原只是後期的事。中國民族是一個十分重情的民族。中國人不僅只對自己認識或親人有情,他們對一些已死的古人如屈原亦有著無限的情。而且人們以前會把稯子投進江中,害怕屈原的屍體會被大魚所食去,可見人們的側隱之心。中國民族可說是世界上一個最重情的民族,若然人人都可以如中國人一般那麼重情,世界亦會變得更和諧及和平。

 

中秋節:  古 代 中 國 人 把 一 年 四 季 都 分 別 賦 予 了 一 种 特 定 而 明 確 的 含 義, 而 傳 統 節 日 的 時 間 安 排 也 都 和 這 些 含 義 密 切 相 關 。 比 如 , 春 天 是 新 生 命 、 新 生 活 的 開 始 , 所 以 , 節 日 也 火 紅 而 熱 鬧 ; 春 末 夏 初 是 綿 綿 的 雨 季 , 上 夭 落 淚 , 人 間 自 然 也 得 傷 心 , 所 以 , 清 明 節 、 端 午 節 都 有 怀 念 逝 者 的 用 意; 秋 天 万 木 凋 零, 景 色 凄 涼, 有 念 舊 和 衰 老 之 意, 所 以, 農 歷 八 月 十 五 日 的 中 秋 節 是 團 聚 節, 九 月 九 日 重 陽 節 既 是 老 人 節 又 是 登 高 望 故 鄉 想 親 朋 的 日 子。
秋 天 的 節 日 中, 中 秋 節 當 數 最 為 隆 重 者。 中 秋 節 和 月 亮 有 關。 這 一 天, 月 亮 最 圓。 根 据 古 代 天 人 合 一 的 觀 念, 月 圓 之 日 也 應 是 親 人 都 在 之 時, 所 以 叫 團 圓。 如 果 缺 人, 那 就 要 遙 望 圓 月, 寄 托 相 思, 讓 雙 方 的 思 念 “團 圓”。 如 果 都 在, 就 要 在 門 前 樹 下, 邊 吃 月 餅, 邊 賞 月 傾 談。
中 秋 節 是 中 華 民 族 的 傳 統 節 日。 中 秋 月 餅 是 中 秋 節 不 可 缺 少 的 節 日 食 品。中 秋 之 夜 , 地 球 上 的 華 人,無 論 何 國 籍,講 何 種 方 言 , 中 秋 之 夜,在 家 的,合 家 團 聚,共 慶 花 好 月 圓﹔出 門 在 外 的,“舉 頭 望 明 月,低 頭 思 故 鄉。”如 果 中 秋 之 夜月 朗 風 清,世 道 升 平,無 論 在 家 的、出 門 在 外 的,都 喜 歡 聚家 人 或 三 朋 五 友 品 茗 賞 月,可 謂 但 愿 人長 久,千 里 共 嬋 娟。
古 人 們 對 中 秋 節 的 重 視,在 古 代 詩 詞 歌 賦 中 可 充 分 的體 現 出 來:如 唐 司 空 圖《中秋》詩:「此 夜 若 無 月 , 一 年 虛 過 秋 」﹔白居易說:「月 宮 幸 有 閑 田 地 , 何 不 中 央 種 兩 株」唐 宋 以 后,不 但 賞 月 是 文人 墨 客 的 風 流 韻 事 , 在 民 間 , 亦 已 成 了 民 間 風 俗 這 天 晚 上 , 家 家 戶 戶 舉 行 家 宴 , 或 帶 上 月 餅 和 酒 到 湖 邊 賞 月 , 通 宵 達 旦 。 人 們 成 群 結 隊 , 載 歌 載 舞 。 可 見 唐 宋 以 后 古 代 中 秋 節 的 盛 況 。
近 年 來,中 秋 節 相 比 其 他 節 日 仍 然 被 受 重 視 , 中 秋 當 日 , 到 處 都 有 中 秋 節 慶 的 活 動,亦 有 無 數 家 庭 聚 在 一 起賞 月 歡 樂,充 滿 著 濃 厚 的 氣 氛,中 秋 傳 統 食 物 仍 遠 古 流 傳 , 唯 一 改 變 的 是 新 一 代 的 青 年 人 不 再 著 重 於 甚 麼 團 圓 甚 麼 賞 月 , 只 顧 玩 臘 燭 、 煲 臘 等 等 … 他 們 不 再 以 欣 賞 中 秋 月 光 之 美 , 而 是 喜 歡 那 可 以 玩 樂 的 時 間 也 !


 

冬至: 很多人都認為中國科學遠遠落後於西方,但由上文關於古人對冬至以致天文歷法的精密推算,可見中國人也有研究科學的才能,中國科學並非從開始的時候就不如人。中國科學所以落後,是由於中國是一典型的傳統的農業社會,社會型態代代相傳歷久不變,這形成中國人順乎自然,行乎自然的人生觀,他們把自然界與人事界的種種安排都視為天經地義,從不曾想到改變世界。

  所以中國人發展有限度的科學只是為了增加農業收成,減少因天氣改變已招致的損失,並非為了征服自然。

  每逢過冬至,一家大小便會一起吃水餃、團圓子等等的食物,這些食物都有「一家大小團圓過冬」的意思。在這一天,一家人聚在一起,齊享天倫之樂,如果家人有事外出或嬰兒不能同桌吃飯,他們都會把家人的碗筷放在桌上,可見中國傳統文化重視倫理的關係和珍惜人情的價值,這也是它的偉大處和可愛處。

  以前過冬至的時候,作子媳的,還會做一雙新鞋新襪,獻給家中老人禦寒,這是一番孝心,證明中國人不單止對自己父母有孝心,而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推己及人,對丈夫的父母也有關懷和雇頁念。

  由冬至這個節日可見,中國人特別注重家庭,而倫理始於家庭,卻不止於家庭。

  人與人之間親切相關之情,發乎天倫骨肉,以至於一切相與之人,隨其相與之深淺久暫,而莫不自然有其情分。



中國的節日繁多,但中國人對春天和秋天的節日氣氛比較濃厚,而春節和中秋節,這兩個節都是最具代表性的。中秋之月,明靜如鏡,潔白如洗,人們只要抬頭一望便能欣賞月色。古人面對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產生了各種美麗幻想,而中秋節嫦娥奔月的故事便是由此產生。中秋節,又稱團圓節,關於中秋節的真正來歷,不是源於「嫦娥奔月」等傳說的。而是因為人們把這些神話故事同中秋聯繫起來。中秋這一天晚上月亮特別圓和亮,一家人坐在一起賞月,顯得格外心曠神怡,而這個習俗從周代就開始了。 

2006-11-21 19:33:36 補充: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101404925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100705473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110506090


收錄日期: 2021-04-12 18:02:3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21000051KK0334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