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維多利亞公園是港島區最大的公園,總面積達17公頃,設有多種動態及靜態設施,現時種植超過5500株喬木,於1957年10月16日開始供市民使用。維多利亞公園並不是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建成的,公園的原址是舊銅鑼灣避風塘,是1951年開始興建填平闢作公園的。把公園命名為維多利亞公園,原因是和維多利亞女王的銅像有關。
在維多利亞女王在位的時代(1837-1901),可說是英國物質進步、政局穩定的著名時代,穩重地走向了民主自由的新一頁。1842年,香港因鴉片戰爭而割讓給英國管治,當時正屬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時期,她便將香港開闢成為商埠。香港的海港亦因此而稱為維多利亞港。
香港開埠初期,最早被發展的一帶是香港中區(早稱維多利亞城)。1897年,中區的填海工程大部分已完成,是年是維多利亞女王登位六十周年紀念,按照西人的習慣,六十週年稱為鑽禧,香港既以女王之名命名為維多利亞城,對維多利亞女王的鑽禧紀念,自然不能不舉行盛大慶祝。為了表示效忠女王,特別建造了女王像安置於中央廣場,而廣場亦改名為皇后像廣場。稱為皇后像而不是女皇像,是因為早年香港一律將女皇誤以為是皇后,例如皇后大道。
1906年,為表揚身為匯豐銀行總經理的銀行家Sir Thomas Jackson對香港經濟的貢獻,亦把他的銅像安放至皇后像廣場。1923年,廣場旁豎立了一座抗戰勝利紀念碑,以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英軍。當時廣場還有英皇愛德華七世及皇后雅麗珊、英皇喬治五世及其皇后瑪麗的銅像。
這座女王像一直安放於廣場上,直至1941年12月25日,日軍攻佔香港,香港淪為大日本皇軍的殖民地。當時日本派來香港的總督磯谷廉介認為,要將英國色彩全面清洗,那就必須除去女王銅像,而且當時日本亦需大量金屬物資以製造軍備。因此當時將銅像運往日本,準備熔掉成為製造武器的原料,原址安置女王像的石座上則豎立了一個石碑,宣告香港已經被大日本佔領。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港英政府便位即通知盟軍統帥部,向日本索回被運去的維多利亞女王像。維多利亞女王像被安放在東京一個貨倉,鑲在一個巨型的石座上面,卸下時曾經被鑿破,需請專家修復還原。本來這座銅像可以放回皇后像廣場,但因原址那座石座在日本投降後已被憤怒的市民破壞,無法重建,因此便將維多利亞女王像立於當時新建的大型公園,並且將該公園命名為「維多利亞公園」。銅像一直豎立在維多利亞公園正門入口的大道中央,經歷時代的風霜。
1997年來自中國大陸的行為藝術家潘星磊用鐵鎚打歪銅像的鼻子和向銅像潑上紅色油漆而被控刑事毀壞。
由於維多利亞公園交通方便,不少大型活動經常在此舉行,例如農曆新年前夕的年宵市場、3月的香港花卉展覽、中秋節期間的綵燈晚會、12月的香港工展會等等。此外,由1980年開始,香港電台節目城市論壇每逢星期日都會在此公園內進行。節目形式模仿英國倫敦海德公園的時事辯論會,並由電視台作現場直播。該節目經常邀請立法會議員及政府高官對社會問題作出意見。有時,有些上了年紀的長者會在論壇外大聲呼喊向民主派議員抗議,並不時夾雜粗言穢語,他們就是香港人口中常說的「維園阿伯」。
維多利亞公園也是群眾集會主要場所。自1990年開始,支聯會每年6月4日晚上都會在公園幾個足球場舉行燭光晚會,悼念六四殉難者,並爭取平反六四冤案。每年都有幾萬人參加,燭光照遍公園。2003年7月1日及2004年7月1日的七一大遊行、2005年12月4日舉行的爭取普選大遊行,以及其他很多遊行也在此公園作為起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