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樂評
作為一位年紀輕輕的音樂家, 李垂誼的音樂卻是成熟和富思想的。 他獨特之處, 就是能把不同時期和風格的音樂, 都用他自己的感情、音樂感及技術演繹得另人嘆為觀止, 更能打破文化和時間的隔膜。 看看樂評對他的評價....
「美妙的幽默感…完美的音調和情感….及優雅的演繹.」
香港《南華早報》樂評家Sam Olluver對李垂誼於大会堂演奏會的評價
2006年5月9日
「第一輯音樂性中帶有娛樂性,雅俗共賞,聽得人眉飛色舞,這張第二輯音樂性裡透出藝術性,更上層樓。…這裡三闋舒曼作品,…李垂誼摸到了樂曲的心靈,並深諳舒曼音樂的特徵和內涵,那一種濃得化不開的沉重艱苦負擔,在他手裡得到舒抑解困,化複雜為簡單明晰,大提琴與鋼琴巧妙將對位轉化為對話,兩件樂器一彈一唱,合拍如歌,力度高低在沉潛升華中隱隱營造出磅礡的氣韻,音色溫暖自然,透著炙暖心魂的熱力,發放出激烈的熱情性和抒情性,令人在賞樂中得到共鳴。… 演繹孟德爾頌《第二號D大調奏鳴曲》大提琴發聲高貴華麗,厚潤飽滿,鋼琴撃鍵群音擁動,和音豐富,合奏出優美旋律和活潑節奏,廣闊空間下細味其氣韻萬千的琴藝造詣,洋溢著懷舊和寬容的深情,浩然於天地間,古典結構形式充滿即興的自由幻想,還有李垂誼賦予樂曲的東方詩情畫意 ,端莊高雅,把聽者引入純淨祟高境界。
最後一首獻上簫邦大提琴與鋼琴二重奏《序奏和華麗波蘭舞曲》,且見李垂誼運弓由慢變快,即興弦上揮灑自如,情態優美如歌,動態勢若風旋,表現舞蹈節奏大跳音程快而準、導音、半音瞬變靈活,與鋼琴交織出平衡之美,音色華麗明朗兼有生命力。大氣魄而不失靈巧細膩的裝飾奏點綴,簫邦之神髓也。」
《音樂与音响》對李垂誼於EMI發行的新大碟的評論
2006年5月
"李垂誼……的演奏表現出一位全面的大提琴家,演繹高難度作品亦游刃有餘,而他演繹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大黃蜂的飛行》便極具感染力。 我尤其喜歡多首芬蘭的探戈舞曲,李垂誼自信的演奏令人心悅誠服 …… 他亦發掘出多首西班牙佛蘭明高舞曲,其中包括三首倪恩的精品,那些躍動的樂句迸發出點點火花。
在演繹[布拉姆斯奏鳴曲]時,他演奏出的深厚情感及抒情音調又能完美無缺地與素材相配合。"
國際權威音樂雜誌《The STRAD》對李垂誼於EMI發行的首張大碟的評論
2005年6月
"在如此功利主義與全面商業化的樂壇中總還有這麼一類藝術家,有個性﹑有氣質,能以自然而富真情實感的藝術魅力打動聽眾。青年華裔大提琴家李垂誼就是這樣的一位藝術家。"
中國樂評家張峻斌於《視聽前線》對李垂誼於廣州演奏會演出的評價
2005年2月
"[李氏節目] 多元化的樣式令我們深深體會到樂器的巨大潛力。他充滿智慧的演奏滲入了每個音符之中,其邏輯性及音樂感都能滿足要求最高的聽眾........而鋼琴演奏家及作曲家Hans Eijsackers,都能把伴奏的部分轉為必須的一份子,一同跟大提琴成功地創造美麗的音樂。...兩者在音樂裡卓越的兼容性,及富有深度的完整性,令觀眾的掌聲源源不絕。"
樂評家Sanja Dražiæ, Slobodna Dalmacija對李垂誼於道布夫尼克節演奏會演出的評價 , 2005年7月
"李氏成功地展示了他的樂器各種各樣的潛力 --- 由技術,至藝術和音樂上。在里戈蒂奏鳴曲的Dialogo那憂怨的第一部分,李氏出奇及技巧地引導我們到更加氣勢洶洶的Capriccio 。他難忘的演出和精確的技術贏得觀眾熱列的認同... "
樂評家Marinela Ruskoviæ- Krištiæ, Dubrovaèki vjesnik對李垂誼於道布夫尼克節演奏會演出的評價 , 2005年7月
"李垂誼所演奏的柴可夫斯《基洛可可變奏曲》作品33,高貴優雅同時精力充沛。此樂章由簡潔的旋律到使人驚嘆的高難度樂句,充份表現出大提琴廣闊的音域。
洛可可變奏曲對大提琴的樂器質素及演奏家的技術具有莫大挑戰,李垂誼的按指巨有不可想像的輕巧靈活性,而他的演奏更令人沈醉於圓潤的琴音中。 安歌的卡沙度大提琴獨奏組曲,李垂誼大膽及自然奔放的演奏,令人感覺他與大提琴已溶為一體 ……"
瑞典 《韋斯特羅斯日報》 對李垂誼於瑞典韋斯特羅斯音樂節閉幕音樂會演出的評價 , 2005年5月13日
"現時有不少華人音樂家於西方國家發展 …… 我亦游走於東方及西方文化之間 …… 我認為李垂誼確實無與倫比,他對東西方文化瞭若指掌,我很高興能夠與他同台演出 …… 他的演奏可謂無可比擬,很希望能夠與他再次合作。"
作曲家盛宗亮對李垂誼演繹他的《春夢》大提琴協奏曲的評價 , 2005年1月
"在克羅地亞薩格勒布舉行的楊尼格洛大賽擔任評判團團長的經驗令我深感欣慰。參賽者的演奏水平與其他國際大賽不遑多讓。勇奪冠軍的李垂誼表現出色的演奏技巧及風格,可見他必可成為前途無可限量的大提琴家。 我衷心希望他在薩格勒布得獎能讓全世界都能欣賞到他的非凡造詣。"
2004年楊尼格洛國際大提琴大賽評判團團長及Beaux-Arts Trio 創辦人 -- 伯納德‧格林侯斯 (Bernard Greenhouse)
"李垂誼於2004年二月奪得克羅地亞國際楊尼格洛大提琴大賽冠軍,讓華人音樂圈子的民族亢奮症在李雲迪和郎朗之後得以繼續。… 作為唱片業巨頭之一的EMI,畢竟已被Universal搶了頭啖湯,簽了李雲迪和郎朗,Sony Classical又有馬友友和陳美在手,EMI豈敢怠慢。"
《電腦廣場》對李垂誼於EMI發行的首張大碟的評論 , 2005年1月
"李垂誼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大提琴家,更重要的是他天資聰敏。他捕捉音樂的方式非常簡單同時亦令人眼前一亮。他在技巧方面已相當圓熟,不過仍努力在演奏上找出新的詮釋,這對我而言最為重要。"
2004年楊尼格洛國際大提琴大賽評判團成員 -- 盧爾斯‧克萊勒特 (Luis Claret)
"這次他為我們揀來的是最具代表性的那首改自藝術歌曲Regenlied主題的奏鳴曲,是全碟的重心所在。李氏深情款款的演奏,令人頓時覺得此曲用大提琴演奏比小提琴更適合,且更有布拉姆斯的秋日情懷韻味。其餘兩首藝術歌曲改編曲(Wie Melodien zieht es mir及Feldeinsamkeit),李氏都能掌握到藝術歌曲的聲樂韻味,琴音抒情,娓娓動人。"
《 Hi-Fi Review》對李垂誼於EMI發行的首張大碟的評論 , 2005年3月
"青年大提琴家李垂誼的大提琴演奏會,昨晚在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舉行,為本澳樂迷分別演繹了鮑凱利尼﹑德伏扎克﹑舒曼及蕭邦等經典之作,…演出結束同時拉下李垂誼世界巡迴演出的帷幕。….李垂誼在音樂會上展示廣為人稱頌的大提琴技巧,精彩演繹作品,陶醉廣大樂迷。"
《澳門日報》對李垂誼於澳門演奏會演出的評價, 2005年2月
"李垂誼絕對是最佳年青華人大提琴家的代表。他的才華及音樂觸角令我讚嘆不已。"
2001年紐約南堡格國際大提琴大賽評判團成員 -- 伯納德‧格林侯斯 (Bernard Greenhouse)
"才華出眾不在話下,李垂誼同時具備天資聰敏及擁有靈活雙手的優點。雖然他曾把大提琴擱下五年,但他重拾大提琴之後卻進步神速。作為音樂家的漫長歲月,他的成熟表現將吸引更多觀眾。"
2000年第五十五屆日內瓦國際音樂大賽評判團團長 -- 伯納德‧格林侯斯 (Bernard Greenhouse)
"[李垂誼]技術出眾,粒粒音準確無誤之餘,難得是演繹時感情無比豐富…."
香港《星島日報》對李垂誼於 “傑出領袖 “ 頒獎典禮中之演出的評價 , 2005年2月
"2005年1月7日香港中樂團的音樂會上,李垂誼的演出確實出色,他的演奏流暢自然,每一下的拉弓及按指均顯示他大師級的造詣,甚具優雅風範 ……"
香港樂評家麥華嵩對李垂誼演奏盛宗亮《春夢》大提琴協奏曲的評價 , 2005年1月
"李垂誼是一位非常出色、才華橫溢而音樂感豐富的音樂家, 擁有與生俱來的音樂感及對樂句的分析力。他重返音樂對他及對觀眾而言都是難能可貴的。"
香港樂評家麥華嵩對李垂誼於2004年香港藝術節2月份的大提琴演奏會演出的評價
2004年3月
"李垂誼在理解現代音樂的語言、姿態及含義上擁有偉大的天賦。一如他在半總決賽所演繹班特維斯基的協奏曲,在他弓下的魯道斯羅夫斯基協奏曲結構完整、音色通透及感情豐富。他非常留意每一個音符及音色,這令他的大提琴能夠奏出美妙如輕聲吟唱的音樂。他著力於對音樂的詮釋,對音樂亦有獨到的見解。這顯見於他演繹魯道斯羅夫斯基協奏曲所表現的通透感……"
芬蘭最高銷量報章《Helsingin Sanomat》對李垂誼2002赫爾辛基國際保爾路大賽演出的評價 , 2002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