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希臘藝術的特質
在「希臘的黑暗時代」裡,希臘半島與希臘人避難的地方----愛奧尼亞,兩者因背景不同其藝術特質亦有差異,簡述如下:
希臘本土,採用幾何直線、左右對稱、象徵性、形式化等手法來表現,較傾向於構成性的裝飾,稱為幾何形風格。愛奧尼亞採用流動曲線、寫實性、故事性等手法來表現,傾向於描寫性的風格,此乃受近東藝術影響,故稱為東方風格。希臘早期的藝術就是由這兩種風格不斷融合而成。
希臘藝術的特質除了上述地理環境差異的發展基礎外,希臘人富於民主思想和創造精神的天性,個性活潑開放情,崇尚運動,追求自由自在的樂趣。因此藝術表現上呈現出充滿健康、自然、樂觀、優雅等的特質,而有別於近東藝術那種超自然的、宗教的神祕感。同時近東藝術中,作者只是奉命行事去完成,作品中沒有個人的創意也不留名,到了希臘時代,個人地位提昇,藝術品的製作者才逐漸受重視並留有名字。
希臘人較重視人類個體性的存在和價值,從藝術作品中表現無遺,藉由作品歌頌人類肉體、精神之美,將人類形象理想化,並儘量製作得跟神像一樣完美,成為希臘藝術的一大特色。希臘人也崇拜神祇,認為神的性格和凡人一樣,因此將諸神人格化,創造邱比特、維納斯、阿波羅……等許多著名的神話故事,這些神話故事便成為希臘藝術創作的題材,同時對後來的西方藝術有深遠的影響。
希臘藝術的豐富與生動,試舉例說明如下:
﹝一﹞雕刻
早期希臘雕刻受到埃及和近東各國的影響,直到「黑暗時代」過後,希臘人的雕刻開始建立自己的風貌,展開蓬勃的發展,並對往後歐洲藝術產生極大的影響。希臘雕刻的風貌,主要靠文獻上的記載和羅馬時代的仿製品而得知;由於年代久遠、歷經戰亂和人為破壞,大部份原作己所剩無幾。希臘的雕刻和
建築,是互為一體的,例如神廟建築上的破風雕刻(山形牆雕刻)或浮雕飾帶、墓碑上的浮雕……等。 除了和建築相結合之外,獨立性的雕像也很可觀,其創作泉源來自「人體美」,是歷史上「裸體雕刻」的創始。
希臘雕刻依其風格可分為三個時期:
(1)古拙式樣時期(75O一5OO B.C.)
這時期的人物雕像受埃及雕像「正面性法則」影響,有生硬樸拙的感覺,大部份雕像直立,少有動態,臉部正視前方,略帶微笑,雙臂平垂兩側,左腳向前踏出。
(2)古典式樣時期(500一330 B.C.)
擺脫古拙時期的風格,呈現具有生命力的寫實風格,強調精確、均衝、安定等理性化的表現。此時期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有:邁隆(Myron)的「擲鐵餅者」,具體呈現最完美的人體造型和瞬間動態。
邁隆的擲鐵餅者
波利克萊塔斯(Polyclitos)的「持槍者」表現完美的比例,樹立人體理想化比例的典型,被稱為「人的雕刻家」。
波利克萊塔斯的持槍者
菲狄亞斯(Phidias)曾在雅典巴特農(Parthenon)神殿創造不朽的作品,至至今尚存的有被風雕刻、浮雕飾帶等,由於他高超的成就,被人稱為「神的雕刻家」。西元前第四世紀,人像雕刻演變成更柔美且富於表情,雕刻家以普拉克希特斯(Praxiteles)、史科帕斯(Skopas)、萊希帕斯(Lysippos)為代表。
(3)希臘化時期(33O ─ 3O B.C.)
這時期承續希臘的傳統,作品數量豐富,以寫實風格的人體雕像為主,由古典的理性、優雅轉為表現豐富的感性,注重人物內心的動靜與外在的表情,以希臘神話為題材著名的「勞孔」群像(Laocoon Group)即為代表。這時期出現許多裸女雕像,具有官能的美感,以著名的「米羅的維納斯」為代表;此外如「垂死的高盧人」、「勝利女神像」、「雅典娜女神立像」等,也都是這時期的作品。
米羅的維納斯
﹝二﹞繪畫
我們現在得以了解希臘繪畫,是靠當時部份器皿上的彩繪、羅馬時代的仿製品以及文獻上的記載。由器皿上的彩繪來看,大致可分為:
(1)幾何形風格(約 11OO ─ 7OO B.C.)
這是希臘本土構成性裝飾的表現,在陶甕上畫滿告種簡單而有規則的幾何圖飾,這類型的作品起初都沒有人物的裝飾圖案,直到西元前第八世紀才有明確的人物形象出現。
(2)東方風格(約 75O ─ 6OO B.C.)
早期的陶甕仍採用幾何圖案,由於當時希臘和近東地區商務接觸而產生的風格,以故事作為描繪的內容,人物、動物成為裝飾的主題,輪廓明確,筆觸肯定,造型生動,作品尺寸隨之增大。
(3)黑繪(約 7OO ─ 5OO B.C.)
以黑色顏料直接將主題畫在橙紅色的陶土上,並用針筆刮出輪廓線,再加以烘燒,產生黑色與橙紅色鮮明的對比;西元前六世紀中葉是黑繪技術的高峰期。
(4)赤繪(約5OO B.C.)
赤繪是一種描寫性的表現,陶甕在尚未烘燒之前,先將主題形象的輪廓線用毛筆描繪在陶土上,主題形象的部份保留陶土原有的橙紅色,其餘背景則塗上黑色,描繪技巧和黑繪相異。由於採用毛筆來描繪,線條較黑繪更流暢,使衣服褶紋、人體結構細節,有更加巧妙的刻劃,開始運用明暗表現法,技法更為進步熟練。
西元前五世紀,陶畫沒落,壁畫興起,然而由於年代久遠,建築物崩塌、戰亂破壞等因素而損毀怠盡,壁畫極少能保留至今。
拜占庭藝術
一、特色
所謂拜占庭藝術(Byzantine art),就是指東羅馬帝國的藝術。從君士坦丁時代開始,西元330~1453年。拜占庭帝國是宗教政治帝國,其藝術是為了榮耀基督,並表現其神奇而已。
大體來說,所有拜占庭的藝術都充滿了精神的象徵主義。重視心象,不容有寫實主義的存在。
東羅馬帝國被土耳其人滅亡後,拜占庭的藝術則繼續在希臘、巴爾幹半島和俄羅斯等地流行。
二、藝術表現
建築
拜占庭建築的中心結構是主穹窿,它控制整個建築,並用不同形式與輔助拱結合,創造出豐富的空間。
早期仍沿用「巴西利卡式」的教堂外,又發展出「集中式」。所謂「集中式」教堂就是採用穹頂,把穹頂支撐在四個或更多的獨立支柱上的結構方法。典型代表作是《索菲亞大教堂》(土耳其伊斯坦堡,532~537年查士丁尼時代),它的主要結構是一個巨大的圓頂大廳,體積之龐大,使用材料之珍貴,裝飾之華麗,都是空前的。
經歷了八至九世紀中葉的「破壞聖像運動」之後,教堂又發展為「十字形平面式」式的建築,今日威尼斯的《聖馬可教堂》(建於1063~1094年)可見其蹤跡。
有些地方的教堂,在精神表現上,有力求滿足各階層需要的形式。例如,威尼斯教堂上面的燈塔和圓球,是為漁民而作;莫斯科教堂更多彩多姿,如冰淇淋造型的屋頂,是為鄉下農民而作(進城看熱鬧,例如莫斯科聖瓦西里大教堂,1554-60)。
繪畫
鑲嵌畫和壁畫取代雕刻,成為教堂的主要裝飾藝術。
鑲嵌畫有二種傾向: 一種是宣傳神權思想,嚴格地服從教義,把耶穌畫得像專制君主,如《全能的基督》(西西里蒙雷阿萊主教半圓室嵌畫,約1183);另一種表現了人們的思想和願望,把聖母畫成為慈母,把耶穌畫成釘在十字架受苦的貧苦人。這二種傾向一直持續地表現於整個中世紀藝術發展過程中。
耶穌受苦難的造型很普遍,這在早期基督教藝術上是盡量避免的,此時的藝術(九世紀以後)已能將感情滲入宗教中去。例如索菲亞教堂發現的鑲嵌畫中的耶穌(約作於十三世紀),已沒有刻板和充滿嚴肅的樣子,而是帶有溫柔憂鬱的表情,造型細膩,色調素雅。
手抄本插圖以東方式的裝飾色彩、風格化的形象處理和燦爛的金色背景為特徵。它很像連環圖畫,內容表現聖經的故事,因當時還沒有印刷術,而且文盲眾多,所以用圖畫來教化之,如《大衛演奏豎琴》(取自君士坦堡巴黎詩篇,現藏巴黎國立圖書館,約950)。
雕刻
拜占庭藝術中大型雕像和最後皇帝的肖像一起消失,而石雕僅限於建築上的裝飾。小雕刻則繼續把羅馬文化傳下去,只是缺少血肉的質感。
三、拜占庭藝術觀念的影響
影響東西方: 從愛爾蘭到俄羅斯皆信仰基督教。拜占庭的建築師、畫師、鑲嵌畫藝匠被各國 競相邀請傳藝,同時把東西方各國藝術之長帶回拜占庭和另外一些國家,對東西文化交流有貢獻。
根植西方「萬物生於一」的理念:古代信多神教,改信基督後,信唯一的神,是「一元論」的猶太思想,近代的共產主義、佛洛依德性觀念說皆是源於「一元論」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