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唔該!!20點!!!

2006-11-20 8:54 pm
我明天要中文短講practice, 題目是介紹一本圖書和自己的感想。請幫我作一篇能夠演講2.5分鐘的短講。Thx!! (書本要是: 《三國志》或《醫生扎記》。)

回答 (5)

2006-11-20 8:58 pm
✔ 最佳答案
《三國演義》-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為羅貫中所選編的歷史小說,這本小說的內容多為北宋以至明朝坊的坊間書藝人所編,經羅貫中的整理和編輯後,就成了一本中外聞名的鉅著,原名《三國志通俗演義》。

  書中的情節是以沒落王族劉備為主導,故事是講述他在偶然機會下,遇到了關羽、張飛兩位豪傑,因為志同道合,所以三人於桃園結義,故事就這樣開始,而以其後約九十年的晉渡江滅吳為終,其中一些情節,如「借東風」、「捉放曹」,都是家傳戶曉的故事,可見此書是如何的精彩,真的令人生再三閱讀的念頭。

  我認為書中的人物是這部小說的靈魂,主角劉、關、張三人在其漂蕩中原到建立蜀國的過程中充分表現了仁、忠、勇三種典範的英雄氣概,最為人稱道的,莫過於「劉玄德攜民渡江」、「美髯公千里走單騎」、「張翼德大鬧長板橋」等情節,而書中的諸葛亮成了智的代表,天下變數盡在掌握之中,不得不提的是,姜維也被描繪成忠孝智義兼具的棟樑之才,而一代軍事家曹操由忠於大漢變到大奸大惡的險惡丞相的心理變化也被描寫得淋漓盡致,可見這部書對人物特徵刻劃之精細堪稱古代長篇小說之首,真千古奇書也。

  而三國演義一書,由宋朝開始有書藝人用之作題材,只不過都總是沒有連貫性,不過何以我會言及書藝人?其實書中也有很多宋朝的影子。

  三國演義中,最為所熟悉的都算是關羽了,關羽是書中最忠之人,而當代因為朝廷重用文人,因此不論任何讀書人,都會追求忠君愛國的境界,「忠臣是英雄」這個道理令關羽與有鬼神之智諸葛亮並列,可見書中人物因「忠」的地位提升是如何明顯,相對地,奸相曹操只因「挾天子,令諸侯」而成了千古罪人,這個情況大抵只會出現在尊儒的宋朝。

  三國演義的文學價值是無容置疑的,但亦不是完全沒有歷史價值,只不過歷史價值不在三國時期,而是由宋朝到明朝,因為三國演義是坊間的書籍,我們可以透過這本書了解當時的政治狀況,像張飛這樣的英雄出現,大抵是因為漢人在元朝時飽受欺壓,百姓渴望有一位敢作敢為的英雄為之出頭,張飛才會由溫文儒雅寬大畫家、書法家被改成敢作敢為的大老粗,而「張翼德怒鞭督郵」一事就可完全表達百姓對元朝官員的強權欺壓有多大厭惡。

  其實我還不知自己讀了這本書多少遍,但是每次重看也有不同的趣味,更有不同的感受,我認為身為中國人,必須讀中國四大名著至少一次,而四大名著中,紅樓夢中有太多陰謀詭計,水滸中有太多過份豪氣的情節,相比之下西遊記及三國演義比較適合青少年看,不過除了文學價值外,三國演義更有助我們了解宋、元、明三代的文化,所以我極力推薦三國演義這一本好書。
參考: 可立中學 - 文昂
2006-11-20 9:34 pm
三國演義》-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為羅貫中所選編的歷史小說,這本小說的內容多為北宋以至明朝坊的坊間書藝人所編,經羅貫中的整理和編輯後,就成了一本中外聞名的鉅著。

  書中的情節是以劉備為主導,故事是講述他在偶然機會下,遇到了關羽、張飛兩位豪傑,因為志同道合,故事就這樣開始,而以其後約九十年的晉渡江滅吳為終,其中一些情節,如「借東風」、「捉放曹」,都是家傳戶曉的故事,真的令人生再三閱讀的念頭。

  我認為書中的人物.劉、關、張三人在其漂蕩中原到建立蜀國的過程中充分表現了仁、忠、勇三種典範的英雄氣概,最為人稱道的,莫過於「劉玄德攜民渡江」、「美髯公千里走單騎」、「張翼德大鬧長板橋」等情節,而諸葛亮成了智的代表,天下變數盡在掌握之中,姜維也被描繪成忠孝智義兼具的棟樑之才,而一代軍事家曹操由忠於大漢變到大奸大惡的險惡丞相的心理變化也被描寫得淋漓盡致,可見這部書對人物特徵刻劃之精細堪稱古代長篇小說之首。

  三國演義中,關羽是書中最忠之人,而當代因為朝廷重用文人,都會追求忠君愛國的境界,「忠臣是英雄」這個道理令關羽與有鬼神之智諸葛亮並列,可見書中人物因「忠」的地位提升是如何明顯,相對地,奸相曹操只因「挾天子,令諸侯」而成了千古罪人,這個情況大抵只會出現在尊儒的宋朝。

  三國演義的文學價值是無容置疑的,但亦不是完全沒有歷史價值,只不過歷史價值不在三國時期,而是由宋朝到明朝,因為三國演義是坊間的書籍,我們可以透過這本書了解當時的政治狀況,像張飛這樣的英雄出現,大抵是因為漢人在元朝時飽受欺壓,百姓渴望有一位敢作敢為的英雄為之出頭,張飛才會由溫文儒雅寬大畫家、書法家被改成敢作敢為的大老粗,而「張翼德怒鞭督郵」一事就可完全表達百姓對元朝官員的強權欺壓有多大厭惡。

  其實我還不知自己讀了這本書多少遍,但是每次重看也有不同的趣味,更有不同的感受,我認為身為中國人,必須讀中國四大名著至少一次,而四大名著中,紅樓夢中有太多陰謀詭計,水滸中有太多過份豪氣的情節,相比之下西遊記及三國演義比較適合青少年看,不過除了文學價值外,三國演義更有助我們了解宋、元、明三代的文化,所以我極力推薦三國演義這一本好書。
2006-11-20 9:02 pm
是 醫生札記 嗎?

1.   「 醫生札記」

書名: 醫生札記
作者: 梓翔
出版:突破出版社

  梓翔是一位醫生。這本書正是他在習醫時所遇過的故事。在他當醫生的生涯中,他體驗到生、老、病、死,病人對生命的渴求,親人對病患者的心情。但這些哀傷的事卻令他感受到生命的真正意義,和對生命的應有態度,本書也有滲入信仰。有些病人,也許是患了不治之症,可是卻憑著對神堅定的信念,同達觀的態度面對死亡,這使人尋得那永恆的、生命的主宰。

  在梓翔細膩的文筆下,醫生札記讓人感到生命的氣息。

  一本講述生命的書籍,書中談到疾病,甚至死亡的痛苦,這些都是我一直很懼怕的事。讀此書,令我感受、迫近死亡,也令我更了解死亡。死亡,其實並不可怕,不過是去到一個更美的家罷了。

  接觸死亡,同時也領悟到生命的價值。書中有一句對話我很喜歡:「人生中最重要是熱愛生命,尤其當生命正在受著痛苦煎熬的當兒,因為神是生命,愛生命就是愛神。」這句話告訴我們要信靠生命的主宰,知道怎樣生存才有意義。

  我對死亡的恐懼不再像從前那樣強烈,只是覺得生命很短暫,必須珍惜光陰,把握時間:「有財富的不一定健康,健康的不一定有學問,有學問的不一定快樂。我們都分到不同的一份。只要充分享用自己所擁有的,生命便滿足和快樂了。」





2.
《醫生札記》一書,是由雜誌專欄輯錄而成的作品。作者梓翔是一位妙手仁心的青年醫生,他把自己對生、老、病、死的看法、行醫的體驗以及人們面對死亡的那份無奈與憤懣,透過十三個發人深省的故事,充份地表達出來。

閱畢《醫生札記》,心裏很不是味兒。因我深切地體會到,死亡所帶給人們那份無可 抗拒的壓迫感;但另一方面,此書卻給予我心靈上極大的啟發。很多時,人們覺得死亡距離自己很遠,其實,死亡無時無刻都緊隨每一個人,因為人一出生便邁向死亡之路,無人能倖免。而我們的人生是否活得有意義、有價值,就取決於我們對生命的理解與追尋。而《醫生札記》的內容,正好給予我許多活生生的例子。

常聽人家說,我們必須豁達地去面對人生。這種老掉牙的道理,誰也說得出,問題是做到的有幾人?書中不論男女老幼,面對疾病與死亡時,都只懂得怨天尤人,不肯樂觀地去面對現實。正如作者的好友 -- 強,他知道自己患了腦腫瘤後,只能望遠遠將要沉下去的夕陽,唏噓地嘆道:「這是我一生中最想活的一刻。」還有,身患重病的坤仔,飽受病魔煎熬時,也總是流露出絲絲的抱怨。由此可知,無論多堅強的人,面對死亡時,往往會變得怯弱與不安。
2006-11-20 8:59 pm
司馬懿同佢既子孫既傳不在三國志不出奇,原因:

1)司馬氏篡魏是司馬氏的大忌,陳壽怕殺頭。

2)三國志是記三國史,司馬氏篡魏留給晉史。

全文: 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sangzz/sgzzml.htm

《三國志》,是西晉時蜀漢遺民陳壽所著的紀傳體史書,被認為是三國時期的正史,成書年代不能確定。《三國志》是二十四史中的第四部,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為「前四史」。

《三國志》記述的歷史從東漢末年的混亂時期開始,直到西晉統一三國為止,也就是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歷史。全書共分為3部分,65卷:魏書30卷,蜀書15卷,吳書20卷。原是各自為書,一直到北宋才合而為一,改稱《三國誌》。陳壽著《三國志》一書,受到大臣張華的稱讚,《三國志》在當時是私人撰述,陳壽死後,尚書郎范頵上表說:「陳壽作《三國誌》,辭多勸誡,朋乎得失,有益風化,雖文艷不若相如,而質直過之,願垂採錄。」《魏志·倭人傳》係根據王沈《魏書》和魚豢《魏略》的資料寫成,記載由中國前往日本這個「帶方東南大海之中,依山島為國邑」「今使譯所通三十國」的路線,日本女王名卑彌呼,「事鬼道,能惑眾,年已長大,無夫婿,有男弟佐治國……」,又載女王國的結構、物產、法制,日本人的服飾、髮式、婚姻、喪葬習俗等,全文總字數不過兩千字,卻是現存對於古代日本的情況最早的紀錄,是研究日本古代歷史的重要史料。

但也有人責難陳壽,因其父有憾於諸葛亮,「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被髡,故壽為《亮傳》,謂將略非所長。」所以說他「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然而諸葛亮乏軍事才能,在今日看來確是卓識。唐朝房玄齡撰寫的《晉書·陳壽傳》,承認陳壽「善敘事,有良史之才」,又認為陳壽因為私仇而在書中有所表現。說「丁儀、丁廙有盛名於魏,壽謂其子曰:可覓千斛米見與,當為尊公作佳傳。丁不與之,竟不為立傳。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亦坐被髡,諸葛瞻又輕壽。壽為亮立傳,謂亮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言瞻惟工書,名過其實。議者以此少之。」至於《三國誌》對於晉朝皇室的敘述時有曲筆、粉飾,則屬事實,備受批評。《三國誌》沒有撰述典章制度等方面的〈志〉和〈表〉,是個缺失。

陳壽治學嚴謹,收集來的材料凡是覺得可疑的,寧肯不用。陳壽死後百餘年,三國史料大量出現。《三國志》內容精潔,三書很少重複,然宋文帝認為太過簡略,故詔令裴松之作注。松之收集各家史料,「繪事以眾色成文,蜜蜂以兼採為味」,彌補《三國志》記載之不足,清代《四庫提要》將其所用方法,分析為六類:「一是引諸家之論,以辯是非;二是參諸家之說,以核偽異;三是傳所有之事,詳其委屈;四是傳所無之事,補其闕佚;五是傳所有之人,詳其生平;六是傳所無之人,附以同類。」裴松之作注所根據的史料,可考者多達一百四十餘種,較《三國志》原書多出三倍(有學者認為注文並未超過正文)。宋文帝驚歎為「不朽」之業。宋代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所描寫《赤壁之戰》乃是綜合陳壽《三國志》中各有關人物傳記和裴注所引的史料編撰而成。
2006-11-20 8:58 pm
三國志》,是西晉時蜀漢遺民陳壽所著的紀傳體史書,被認為是三國時期的正史,成書年代不能確定。《三國志》是二十四史中的第四部,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為「前四史」。

目錄 [隱藏]
1 作者
2 內容
3 後世的影響
3.1 裴松之在註解中所引用的主要文獻
4 參見
5 外部連結



[編輯] 作者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曾任職於蜀漢政權,蜀漢滅亡之後,被徵入洛陽。他在西晉政權中也擔任了著作郎的職務,《三國志》在此之前已有草稿,當時魏、吳兩國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此三書當是他依據的基本材料,蜀國無史,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而最終成書,卻又有史官職務作品的因素在內,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陳壽為晉代官員,故尊魏為正統,為政治服務。在《魏書》中為曹操寫了〈本紀〉,而《蜀書》和《吳書》則只有〈傳〉,沒有紀。劉備則記入《先主傳》,記孫權則稱《吳主傳》。


[編輯] 內容
《三國志》記述的歷史從東漢末年的混亂時期開始,直到西晉統一三國為止,也就是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歷史。全書共分為3部分,65卷:魏書30卷,蜀書15卷,吳書20卷。原是各自為書,一直到北宋才合而為一,改稱《三國志》。陳壽著《三國志》一書,受到大臣張華的稱讚,《三國志》在當時是私人撰述,陳壽死後,尚書郎范頵上表說:「陳壽作《三國志》,辭多勸誡,朋乎得失,有益風化,雖文艷不若相如,而質直過之,願垂採錄。」《魏志·倭人傳》係根據王沈《魏書》和魚豢《魏略》的資料寫成,記載由中國前往日本這個「帶方東南大海之中,依山島為國邑」「今使譯所通三十國」的路線,日本女王名卑彌呼,「事鬼道,能惑眾,年已長大,無夫婿,有男弟佐治國……」,又載女王國的結構、物產、法制,日本人的服飾、髮式、婚姻、喪葬習俗等,全文總字數不過兩千字,卻是現存對於古代日本的情況最早的紀錄,是研究日本古代歷史的重要史料。

但也有人責難陳壽,因其父有憾於諸葛亮,「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被髡,故壽為《亮傳》,謂將略非所長。」所以說他「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然而諸葛亮乏軍事才能,在今日看來確是卓識。唐朝房玄齡撰寫的《晉書·陳壽傳》,承認陳壽「善敘事,有良史之才」,又認為陳壽因為私仇而在書中有所表現。說「丁儀、丁廙有盛名於魏,壽謂其子曰:可覓千斛米見與,當為尊公作佳傳。丁不與之,竟不為立傳。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亦坐被髡,諸葛瞻又輕壽。壽為亮立傳,謂亮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言瞻惟工書,名過其實。議者以此少之。」至於《三國志》對於晉朝皇室的敘述時有曲筆、粉飾,則屬事實,備受批評。《三國志》沒有撰述典章制度等方面的〈志〉和〈表〉,是個缺失。

陳壽治學嚴謹,收集來的材料凡是覺得可疑的,寧肯不用。陳壽死後百餘年,三國史料大量出現。《三國志》內容精潔,三書很少重複,然宋文帝認為太過簡略,故詔令裴松之作注。松之收集各家史料,「繪事以眾色成文,蜜蜂以兼採為味」,彌補《三國志》記載之不足,清代《四庫提要》將其所用方法,分析為六類:「一是引諸家之論,以辯是非;二是參諸家之說,以核偽異;三是傳所有之事,詳其委屈;四是傳所無之事,補其闕佚;五是傳所有之人,詳其生平;六是傳所無之人,附以同類。」裴松之作注所根據的史料,可考者多達一百四十餘種,較《三國志》原書多出三倍(有學者認為注文並未超過正文)。宋文帝驚歎為「不朽」之業。宋代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所描寫《赤壁之戰》乃是綜合陳壽《三國志》中各有關人物傳記和裴注所引的史料編撰而成。


[編輯] 後世的影響
元人羅貫中在民間傳說、話本、戲曲的基礎上,依據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加上他自己的才學和經驗,寫成部影響巨大的《三國志通俗演義》,又名《三國演義》。《三國演義》中的歷史事作和人物,大都是真實的。但其中也有不少內容和情節是,來自諸多傳奇、戲曲、民間說法。所謂「七實三虛」。但《三國演義》對民間的影響遠高於《三國志》。

近人盧弼彙集歷代學者對《三國志》正文和裴注所作的註釋、版本校勘和考證,並將盧本人的註釋和按語統一編纂為《三國志集解》。

三國志正在翻譯。歡迎您積極翻譯與修訂。

由於陳壽編著的時間距三國很近,《三國志》被認為是比較真實地記錄了三國歷史的書。後來羅貫中編撰的小說《三國演義》便以此書為藍本。但同時應該注意小說演義與正史記述的不同,這使得人們對一些三國人物的印象和評價產生差異。


[編輯] 裴松之在註解中所引用的主要文獻
《異動雜記》——孫盛著,是一雜說逸事集。孫盛是東晉人。有人認為這是裴松之的註解的藍本之一。同時,孫盛的人物評議屢次被引用。
《英雄記》——王粲編輯的《漢末英雄記》的逸事,內容有關漢末以後群雄。
《益部耆舊伝》——陳壽著。益州的人物傳記。
《華陽國志》——常璩著。由漢代到晉代的巴蜀歷史,「七縱七擒」孟獲的逸事等。此書依然存在。
《漢記》——袁宏著。袁宏是西晉人。此書依然存在。
《漢書》——華嶠著。華嶠是華歆的孫子。有關東漢的歷史,及作為當時皇后的特徵。
《漢晉春秋》——習鑿齒著。習鑿齒是東晉人。說明從蜀漢到晉的蜀漢正統論。對後世有著極大的影響,但內容並非一味的稱讚蜀漢。
《魏氏春秋》——孫盛著。按年份編輯的魏的歷史書。
《魏書》——王沈、荀顗、阮籍編。成書於魏的末後,但由於是對西晉建國的司馬一族阿諛奉承,可信性很低。
《魏都賦》——左思著。《三都賦》的其中一部。
《魏武故事》——佚名。被認為是集合了魏武帝(曹操)政府的慣例及公告等的東西。
《魏末傳》——佚名。記述發生於魏末期的事件。
《魏略》——魚豢著。《典略》的其中一部,《魏略》的內容是有關魏周邊的其他民族。《典略》也記述了魏以外國家。零零碎碎地盡量網羅所有內容,亦適當的批判內容。此事是第一本中國文獻提及「大秦國」(即羅馬帝國)。
《獻帝記》——《隋志》上是寫劉芳著,但相信是由劉艾著。劉艾是東漢人。但關於漢獻帝的部份事蹟卻沒有被記錄。
《獻帝傳》——佚名。補充《獻帝記》。記述曹丕在漢獻帝禪讓帝位時,各官員的奏摺及曹丕的回答。明顯強調曹丕多次拒絕禪讓的謙遜之德。
《獻帝春秋》——袁暐著。裴松之嚴厲地批判此作。
《江表傳》——虞溥著。虞溥是東晉人。江南的士人傳記集。記錄呂蒙的「吳下的阿蒙」等。對江東人士都過於褒美,對並魏、蜀人物多以貶砸,有不少「僅見於此」「他處無戴」的記事;且多與其文獻矛盾相衝,十分可疑。歷代史家多疑評
《吳書》——韋昭著。韋昭是吳國人。據說陳壽所作的吳書是源於此書。
《後漢書》——謝承著。謝承是吳國孫權夫人謝氏的弟弟。據說是最早的紀傳體的東漢書籍。
《山陽公載記》——樂資著。山陽公漢獻帝的逸事。裴松之嚴厲批判的文獻之一。
《襄陽記》——習鑿齒著。襄陽(湖北省襄樊)的人物傳記。張悌預測了魏向蜀漢出兵,及司馬家成功篡奪帝位的事。
《諸葛亮集》——陳壽編。亦稱《諸葛氏集》,是諸葛亮所發出的書信集。
《蜀記》——王隱著。王隱是東晉人。有關蜀漢的歷史。
《續漢書》——司馬彪著。司馬彪是司馬懿的弟弟,司馬進的孫子。有關東漢的歷史。有關天文和禮樂的記述,附錄於正史的《後漢書》。
《晉紀》——干寶著。干寶是東晉人。用紀傳體所寫的西晉歷史,亦稱《晉記》。
《晉書》——王隱著。由父親王銓一直到兒子的著作。王隱是東晉的著作郎。有關西晉的歷史。與正史『晉書』有所分別。同是著西晉歷史的虞預借了王隱的原稿,隨意地抄襲後,使王隱被免職。王隱從庾亮處得紙筆的提供,而完成此書。但被後世批判。
《晉書》——虞預著。虞預是東晉人。被懷疑有盜取王隱著作的可能性。
《搜神記》』——干寶著。怪異小說集。與現在小說不同,以似是而非的方式寫成。記載於吉向孫策降災殺死孫策等事。現有的版本攙雜著後世的記錄。
《曹瞞傳》——作者為吳人,佚名。這是曹操生平言行事蹟的記錄,其家世、行蹤、事蹟與諸多權威曹操史料相符,故可信性頗高。有曹操年少逸事、經歷、惡行等各式記錄,跟溢美吹捧之詞過多、神化包裝、文過飾非,充滿漢<魏/晉>宮廷歌功頌德官樣詞藻的曹操,曹瞞傳裡的曹操更像一個有血有肉、有缺陷有情感,活生生的漢末英傑。而不是被偶像化的政治當權者。曹瞞傳除跟眾多史料相符外,剛怒善嫉、機詐多智形象也跟魏晉當代時人對曹操評價、形象吻合。(官樣頌詞、朝廷宮書除外!!)並多為重要史藉、官方正史所參考。為一還原曹操形象重要史料。(比較起來三國演義對曹操英雄化還過多。)
《默記》——張儼著。張儼是吳國人。高度評價諸葛亮的作品。
《零陵先賢傳》——佚名。零陵(湖南省零陵縣)的人物傳記。記錄了劉巴輕忽張飛的事蹟。內容稍稍地對蜀漢嚴厲。

[編輯] 參見
《三國演義》
《三國食貨志》
三國志人物列表

[編輯] 外部連結
中華典藏:二十五史全文(簡體/繁體)
《三國志》全文(簡體)
《三國食貨志》全文(簡體)


收錄日期: 2021-04-12 21:22:5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20000051KK0121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