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經常提倡這理論的教育工作者實在是虛偽得可怕,他們自己當年不是拼命讀書,在不斷的激烈考試競爭中擊敗其他學生,一步步向上爬成為大學教授或教師嗎﹖他們現在反而叫同學們不要考試而讀書,他們究竟有可居心﹖我們的教育界就是因為充斥著這些滿口仁義道德的偽君子才令我們的教育每況愈下。這些人常常說一些漂亮的話,極力要營造出讀書是沒有壓力、非常高興的氣氛,但他們舉的例子永遠都是那些萬中無一,會考拿幾個A的精英。若他們要舉浪子回頭的例子,就只會說那些先是一科也不合格,到後來就發憤讀書的例子來增強他們的說服力。在這些人的世界裡,從來都不會有會考幾分、十分或十幾分的同學,這些同學高不成,低不就,前途可能要比一分也沒有的同學更徬徨,但卻從沒有人關心,原因是這些同學的經歷不但沒有戲劇性,而且又不令人鼓舞,所以索性把他們遺忘就完全符合那些人的期望。所以千萬不要相信那些甚麼靠課外活動而被拔尖、或只能為興趣而升學的鬼話,在現實世界中當然有這些例子,但他們都像那位被科大拔尖的陳同學一樣都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材,至於其他較平庸的同學根本就不會有人願意提一下。這種絕對白鴿眼的風氣影響到連一些同學和家長也對較平庸的會考分數和大學學系都不屑一顧,於是我們便經常看到希望愈大,失望愈大的例子,而這現象完全是上述的不負責任的宣傳而做成的。小弟在此再次奉勸各位準備參加公開試的同學,我們的教育制度是殘酷的決鬥,只有少數的幸運兒才能在這優勝劣敗的遊戲中成功排除萬難升學。但同學們不要害怕,因為即使在公開考試中失敗了,你亦曾經勇敢地面對它的挑戰,在遙遠的未來當你想起這段經歷時,你會為自己曾經勇敢一戰而自豪,並能夠用這份勇去迎接將來人生的重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