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小乘佛教...

2006-11-20 8:27 am
聽人說過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兩者分別是什麼?香港人相信的究竟係大乘定小乘?

回答 (2)

2006-11-20 9:42 am
✔ 最佳答案
乘是乘載工具的意思,所以大小乘是代表所修的方法在渡人向善方面的要求。

大乘重視的是載多些人到覺悟的彼岸,所以是行菩薩道,以普渡眾生為修行的目的。

小乘則比較集中在自我修行之中,強調要先行令自己脫離生死,證得阿羅漢果。

香港人信佛主要是禪宗和淨土宗,兩者是大乘佛法。
2006-11-20 7:05 pm
以印度佛教史來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興起後,其中一派自稱為大乘Mahayana,以渡眾生為任,而稱其他派為小乘,後來部派進行合併分化,就有大乘與小乘之分,大乘重自利利他或利他自利,小乘重自修自利。在大小乘共存時,因玄奘來印度十多年,回國後只傳大乘經典,知道之前的兩部經論為小乘,故玄奘後,中國佛教是專宏大乘經典的。
以前的出家人由於資訊及歷史知識有限,加大中華的思想,認為南傳國家的佛教是小乘系,故現在還有一堆無知見的人將南傳國家的佛教稱為小乘。
大德有學問的僧人及學者間都改稱為南傳佛教或原始佛教。
原始佛教或南傳佛教是佛滅二百年由阿育王派王弟將巴利文三藏傳到斯里蘭卡,再從斯里蘭卡傳至其他南傳國家,而19世紀則由英國的David Rhys將巴利文譯為羅馬體巴利文,因此,除了南傳國家以巴利文為經外,外國人會到泰國或緬甸出家,也誦巴利文。台灣因有印順導師的主張回歸阿含經的人間佛教,故僧人對原始佛教也開始研究,發展至全世界近四十國家都有分會的佛教慈濟更是宏傳三十七道品、阿含經的大悲行持及法華經的菩薩行。

由印度傳來漢土的佛教,掛名是大乘,但廟都起在山林,過的是農禪的出世生活,認為阿含經是小乘人的而不加重視,不可不知的是漢譯阿含經是譯自不同部派,以梵文為主。漢傳僧人不重阿含經的人間佛教,卻重以心性的虛談及宗教的念經拜懺法會,因此給人的印象就是深澳及迷信。原始佛教的大悲濟世精神,傳到漢土卻成了有緣人才接觸的佛教。而南傳佛教則仍保持原始佛教的利樂眾生之慈善事業,醫療、教育、孤兒院這些都是由僧人及居士處理的。
香港佛教,若響應人間佛教的,道場就會有利世的慈善活動,否則就仍是外掛大乘名,內修小乘行的念經拜懺。看各人的心願根性在那裡,就去那個道場,有些也不只去一個道場,香港的道場多是雙線發展的,既有宗教的法會,也有佛學研讀,但也看是否全面,例如能仁書院的佛學課程、佛香講堂、萬德學會等就只宏大乘經及歷史,妙花佛學會及佛香樓上的那個佛學會,課程雖不多,但南北傳佛學還是有講的,香港大學及志蓮淨苑的佛學課程則較全面,南傳佛教的道場多數只有禪修而缺佛學課程。
看個人的性格就去那裡,現在也有居士或僧人在社區會堂講經。要借佛學書看可以去志蓮淨苑及中華佛教圖書館,單是internet也有無量多的資訊及直接向法師們問法。溫暖人間是各大道場活動必通知處,因此香港人現在學佛看心吧,那個時間想試禪修的,可去南傳道場,那個時間想拜佛的,去拜佛的道場,想去聽經的就去聽經,想為佛教做點利世事的,去相關的道場,想知佛理的去讀佛學,樣樣都做的,就是實行四宏誓願吧:眾生無邊誓願渡,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收錄日期: 2021-04-12 22:32:4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20000051KK0014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