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懷孕中後期濕熱 調理免影響胎兒
患濕疹少於一年中醫藥可根治
【本報訊】秋風起,又是濕疹反覆發作的季節了。皮膚出疹、長水泡、甚至破裂,令人無法入睡,這種被西醫視為無法根治的疾病,與免疫系統有關;中醫認為,濕疹分急性、亞急性及慢性三種,前兩者皆能根治,而要避免小寶寶出現濕疹,孕婦在懷孕中後期若出現口乾、大便乾結等「濕熱」症狀,應服用清熱去濕的食物。
張琛解釋,要避免胎兒出現濕疹,孕婦在懷孕中後期若感到濕熱,如口乾、大便乾結等情況,應服清熱去濕的食物,如薏米、雲苓白朮、澤瀉及竹葉等,「唔好以為大 肚就乜涼 都唔食得,要食適當 清熱食物。」
「脾胃係後天之本,脾胃差就易有濕,有 濕聚響度,就易復發。」她提醒濕疹患者戒吃海鮮、菇類、紅肉及煎炸食物,飲食保持清淡,多吃深綠色蔬菜及易消化的食物,早睡早起,適當運動,以紓減壓力,減少發病機會。
懷孕後期(8至10個月)
清涼低脂易順產
營養師:胎兒發育基本完成,應避免進食過量,以免有糖尿及高血壓等併發症。宜多食蔬菜、水果、豆類等食物,及保持鈣質、鐵質攝取量。
港大教授:為防水腫或血壓上升,宜少食鹽、海味乾貨、罐頭等食物。
註冊中醫師:產前宜涼,產後宜補。可食涼性食物如瓜果、腐竹、豆漿,令生產更順暢,亦可煲三至四次清涼糖水,清除胎毒。
蓮子鬚4錢煲雞蛋、冰糖。
孕婦體重指標
懷孕前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
過輕(17以下),增加35-40磅;
正常(18-23),應增加25-35磅;
過重(24以上),應增加15-20磅。
五、產後
大補元氣抗抑鬱
營養師:餵母乳的婦女每日需要額外吸收500卡路里,鈣質1200-1500毫克,相等於3-4杯高鈣奶,另外應多食深海魚類,或服用Omega3補充劑吸收魚油DHA,以及每日兩個生果,增加抗氧化維他命及纖維。
港大教授:產後「多虛、多瘀」,宜食黑木耳、紅棗雞湯、黑糯米酒、豬腳薑醋等補虛不留瘀的食物。
註冊中醫師:婦女產後氣血兩虛、血不養肝,易引致失眠、煩躁、鬱悶,宜進食兩款補氣補血湯水。
北茋、當歸各5錢,熟地、黃精各1兩,紅棗4粒煲1斤排骨。
川斷、杜仲各5錢,冬蟲草3錢,適量生薑煲老雞。